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儿科医生“短缺症”,何药可医?
2017年05月26日 14:23:11  来源: 中广联合会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

新闻节目编排参评作品推荐表

标题 

儿科医生“短缺症”,何药可医? 

参评项目 

电视访谈

语种 

中文 

体裁 

电视访谈 

播出频率(道) 

辽宁卫视 

播出单位 

辽宁广播电视台

 新华社瞭望周刊社 

刊播栏目

瞭望评辨天下 

节目时长

25分00秒 

播出时间 

2016年6月12日00分18秒 

主创人员 

集体(辽宁广播电视台:梁金升,马小林,郝跃荣,杜明,刘玮,李广涛,翟荧泉,郭林,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姬斌,

金风,于雪,王争)

作品
简介 

    本期节目敏锐捕捉社会热点,由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和令人吃惊的数字讲起,详述儿科医生短缺的各种表现和临床诊疗方面的各种困扰,提出问题:儿科医生究竟有多忙?造成这种困扰的根源何在?为何儿科医生如此短缺?扎堆的儿科诊疗需求,背后反映出怎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增加儿科医疗服务人员的供应?如何合理协调患者的诊疗需求?节目深度解析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实际诊疗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和困扰,深度分析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深层原因,剖析儿科医生和患者的不同处境和诉求,从而探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

    在采编过程中,节目特别注意收集公众对“儿科医生荒”的各类评论、反馈,通过街头采访、微博观察团、海外观察团等多种形式,深入一线了解第一手信息,丰富观察视角,聆听较全面的声音。从整体上看,节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以儿科医生为何短缺为主线,综合解读所谓“哑巴医学”在诊疗过程中面临难度大、风险高、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指出儿科医生高强度、低回报的工作现状与人才流动之间形成的恶性循环,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症迟迟不能化解,并建议要想吸引到大批儿科医疗人才,必须提高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合理待遇,打通其晋升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同时合理协调患者的就医需求,理性引导患者分散诊疗需求,避免扎堆。

    节目在设计中,特别注意结合普通受众的视角,举例分析各地面临的不同情况,让公众对当下中国儿科医生短缺的区域性差异和所面临的不同诊疗难题有所了解,在适当节点合理补充信息量,佐以补充采访,添加不同视角和观点,调节整体节奏,调动了观众的兴趣、联想。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节目所邀请的嘉宾: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谷庆隆,既是长期工作在儿科医疗服务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也是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医疗管理人才,既了解一线医生的实际情况,又能从更高层面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能从临床和管理两方面的实践出发,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讲述鲜活生动的道理,以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解读实际难题,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这种局面背后医生和患者的不同诉求、不同心理。另一位嘉宾则从普通家长和患儿的角度出发,阐述诊疗实际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点。两位专家特别善于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贴近生活的故事,以睿智独到的总结表述观点,对嘉宾的出色遴选令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得以提升。

    这期节目代表了“瞭望评辨天下”栏目的一贯风格和整体水平,以权威视角选取权威专家做深度阐述,努力寻找权威高度与民生关注的结合部,在呈现上力求体现新闻访谈类节目的生动、平实,以实现“舆论引导”之目的。

推荐
单位
意见

    节目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分析儿科"医生荒",在当前医疗服务环境下的现实困境和深层影响,探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本节目紧扣社会热点,聘请高水平的访谈嘉宾,展现因儿科医生短缺而在实际诊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扰,深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客观、理性表达医患双方的观点与诉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达到了“有效引导舆论”的目的。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17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