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说|解放军报社记者:讲中国故事彰显大国形象
2017年06月14日 08:39:0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作品《中国军队援非抗击埃博拉系列报道》,是解放军报社历时半年多时间持续追踪完成的一组系列报道。记者通过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新闻素材,讲述了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我军卫生战线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援外行动中的感人故事,展示了中国军队和平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今天,主创团队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利用军报的独特优势,在国际社会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做法。

    不忘初心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执著的使命担当

    这是一封特殊的战地家书。

    “亲爱的,面对凶险莫测的病毒,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万一不能陪你走完今生,请不要难过,把孩子带好,重新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谈起战友写下的这份遗书,我军首批援利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宋彩萍几度哽咽。

    “没有战火,却可能随时倒下。”在宋彩萍的记忆中,征战西非的日日夜夜是那样刻骨铭心,“我们面对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战友们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病毒不分国界,是人类的共同威胁。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一次向死神的宣战。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挺身而出,中国军医受命出征,以大义担当道义,用生命挽救生命。

    采访本上记录下这段文字时,我们内心被深深震撼,军事记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骤涌心头。

    什么是新闻人的初心?

    范长江说:“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邹韬奋说:“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对于军事记者而言,就是“胸中有大局,笔下有方向”。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概括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对外宣传方面的职责和使命。

    跨越万里去征战,舍生忘死勇担当。在异国他乡与死神对垒的前沿阵地上,中国军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当地民众送去爱的温暖、点燃生的希望,这不正是“文明、开放、正义、和平”中国形象的生动体现吗?

    新媒体时代,提升中国媒体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让满载中国好故事的文字、声音、图像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记者应义不容辞担起重任。通过文字撬动读者心灵,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世界人民心中,是我们采写这组稿件过程中,始终坚守的一个信条。

    胸中有丘壑,笔下自华章。我们感到:胸怀大局、着眼大事,方可找准切入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才能找准着力点。当前,舆论环境、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才能拿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职责使命。

    别具匠心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扎实的采写过程

    讲故事,是记者立身立业的看家本领。故事能否讲得好、能否打动人,一要真,亲历亲见,善于捕捉生动细节;二须诚,用百姓的语言述说,让故事富有穿透力感染力。

    “中国军队援非抗击埃博拉系列报道”内容翔实、数据权威、体裁多样,既有发布宏观信息的消息,也有笔法生动细腻的特写,很多稿件文字精短,并且均是独家新闻。例如,《新娘走向“抗埃战场”》《三位“抗埃辣妈”的心语》《“抗埃博士”的情感账单》等稿件,通过大量鲜活感人的细节,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军医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过硬的战斗作风,展示了中国军队和平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产生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这组系列报道在《解放军报》刊发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先后被数百家境内外媒体转载,在国际社会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很多非洲政要通过这组系列报道对中国军队援非抗埃行动有了全面了解,盛赞中国军医的出色表现。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称赞:“中方带动了各方对疫区国家的援助,引领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行动。”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认为:“中国对塞拉利昂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中国的援助是迅速的、全方位的、不断持续的。”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援助协调组组长维拉曼斯林感叹:“我非常高兴能与中国医疗队并肩工作,中国军医的高标准让人钦佩!”

    细致精心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严谨的工作态度

    当前,随着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新闻生产追求更快捷更高效。然而,如果以“快”作为稿件中存在疏漏的借口,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工作者是历史的见证人和记录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谨细致应成为每一名新闻人的自觉追求。回顾这次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我们能够获奖也正得益于此。

    严谨需要知识的储备。范长江说:“新闻记者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个知识,既要博,又要精。”中国军队援非抗击埃博拉,既是卫生领域的行动,也是外交领域的活动。参与这组系列报道的4名主创人员,既有长期在军队卫勤领域采访的记者,也有熟悉我国外交工作的编辑。主创人员丰富的知识储备,有效避免了稿件中出现“外行话”。

    严谨需要挑剔的眼光。一篇稿件即使主题再重大、语言再华丽,如果有错别字出现,就不能称之为“精品”。这组系列报道采写、编辑过程中,我们对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标点,都坚持细之又细。从新闻事实,到前后逻辑,从“的、地、得”的用法,到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使用,我们反复核对、检查、思量,确保每篇稿件不出现瑕疵。

    严谨需要规范的程序。编辑记者长期和文字打交道,仅凭一个人很难消灭报道中的所有差错,只有建立科学的程序并严格执行,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问题的出现。经过多年的探索,解放军报社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采编流程,稿件要经过编辑、编辑组长、部门主任审改后才能到达夜班,之后再经过夜班编辑、校对人员、检查人员、夜班值班主任、夜班值班社领导的重重把关才能见报。

    无论媒体介质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丰富,能够留传下来的新闻名篇,除了要有无可挑剔的文字,更要有深刻的主题、优美的语言。(杜献洲、张晓祺、罗铮)

    原标题:获奖者说 | 解放军报社记者:讲好中国故事 彰显大国形象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3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