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新闻学子兰考行】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正当时
2017年07月19日 14:53:30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展示年画黑线稿

    7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国新班师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走进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汴绣工艺传承人王素花的家和她创办的汴绣工厂,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了解。在连通古今的参观中,国新班学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和传承保护有了深刻体会。

    针下繁华 门上春秋

    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是开封市的两张文化名片,也是开封的宋都记忆留存。

    汴绣是这段记忆的无声记录。北宋初年,汴绣起源于“宫廷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以淡雅的色彩区别于其他绣种,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绣制水平。宋朝年间的绣工就已经开始将刺绣品与名人书画进行结合;如今,在汴绣作坊内仍然可以看到《簪花仕女图》和《清明上河图》等唐宋名作。

    和汴绣相比,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历史更早,源于唐,随着汴梁在宋朝兴盛,并在清朝凭借漕运优势销往全国。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用“门上春秋”来定位木版年画,并以《山海经》、汉代画像砖石、北魏时期等墓葬中的石制门神来说明门神崇拜的历史。对此,馆长任鹤林表示:“木版年画最早就是门神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包括了制版、刻版、套版印刷、晾晒等32道工序,其中套版印刷是印制木版年画的精髓。套版即一套能印制不同部位的不同色版,这些色版的先后使用共同组合成一幅年画的色彩。但在大批量机器印刷年画的冲击下,手工印制的木版年画遭遇了新时期的式微。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手艺褪去时代荣耀

    现代化印刷的批量生产是几乎所有手工印刷匠人都面临的直接威胁,但任鹤林认为,木版年画的危机还有更加宏观的文化因素。

    木器、刀具、颜料等木版年画的相关手工制作逐渐消失是年画制作的直接问题。任鹤林说:“像木工这样的匠人现在越来越少,刻刀也没人做,木版年画的上下游手工业正在萎缩”。任鹤林的工作室中放着几块磨刀石和一个木工刨子,这些都是任鹤林亲手打制梨木印版的工具。

    木版年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春节氛围越来越淡,“年”原本是年画的产生原因,也是年画销售的集中时间。年画市场在春节文化遇冷的背景下不断被挤压。任鹤林认为,春节氛围的转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在当代遇冷的表现。“朱仙镇木版年画中人头的比例往往占身体的三分之一,这种非写实、显得夸张的表现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任鹤林认为木版年画失掉了年轻人的审美认可和注意力,这就让传统木版年画失掉了富有活力的传承主体。

    传承断代也是汴绣工艺面临的境况。

    根据开封市一家知名汴绣厂的负责人介绍,该厂绣工一般有10-15年的刺绣经验。刺绣对熟练技巧的要求首先将年轻人拒之门外,也使得汴绣呈现高龄化趋势;此外,伤视力、伤颈椎的工作状态也使青年人对汴绣望而却步。

    然而,古老工艺遭遇的最大挑战在于偏离了传承和艺术,更多地成为了盈利创收产业,艺术和审美在现代产业化道路中得不到充分重视。

    非遗保护发展在创新

    缺少融通古今审美和手艺传承思想是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汴绣和木版年画已经试探摸索,在手艺人、产业化和政府扶持方面开始逐渐实现突破。

    据汴绣手艺传承人王素花介绍,1957年政府层面开始恢复汴绣工艺。1959年,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在汴绣的缎面中重现。王素花本人则收藏了200多件北宋以来的大小绣片,用以学习研究传统技法。“既然挖掘继承了老祖宗留下来的针法,我不能停留在老的技法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王素花说。经过对汴绣的不断挖掘、继承、发展、创新,目前汴绣已经有了36种针法。

    木版年画则借助创新销售模式与时俱进。开封年画博物馆的一角布置了艺术品专卖区,主营以木版年画为设计原型的手工艺品,从杯垫到抱枕一应俱全。开封市另一制作木版年画的万同老店也开发出了版印画面结合水粉上色的工艺品,顾客也可以自己动手印制年画。

    像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样,以开发文创产业、创新销售模式来增加非遗文化影响力是河南省非遗传承的一个代表举动。目前,河南省共拥有5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木版年画和汴绣还随着河南省的“非遗进校园”项目走入了中小学,制瓷、二弦、豫剧等省级国家级非遗文化也随包括该项目在内的其他传承方式陆陆续续得到了低龄人群的关注。(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国新班 毕莹 柳爽 欧立坤 李奕言)

   1 2 3 下一页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455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