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抓人”“走心”“提神”的作品
2017年09月14日 09:11:41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媒体对于我们的电视剧评论用到了“抓人”“走心”“提神”的关键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作为国有文化企业,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担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是既有精彩的故事,又弘扬主旋律精神。二者的统一是创作难点也是亮点,这不仅需要创作团队具备高超的技术技巧,更需要创作者的匠人精神。我们认为好的思想需要好的艺术来表现,艺术上的失误和粗糙都可能让作品的思想价值大打折扣。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作中,我们实现编剧创作与党史学者的无缝合作,共同提升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在《我的1997》创作中,我们牢牢把握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以小见大正是本剧最大的特点,情节中既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又饱含厚重的历史感。

  三是创作精品必须坚守文化自信,克服浮躁的、娱乐至上的“伪世俗观”。主旋律艺术创作来不得半点跟风和追风的投机取巧的思想,也来不得为交差、为当前利益而对作品敷衍的思想。我们不跟风、追风,对于每一部作品,都要力求找出它的创新性,努力做到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认真做好各类项目的储备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只有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四是电视剧创作归根结底是艺术创作。既然是艺术创作我们就应该尊重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尊重市场,给予导演、演员等主创充分的艺术创作空间。严格认真的制片管理和组织工作,是一部作品完成的重要保证。按照最合适的配备遴选主创,不唯大牌,更不敷衍了事。力图将画面中所有的影像元素,大到建筑,小到化妆、服装、道具、典型音乐、环境声音,或者一张纸、一本书、一支笔、一枚邮票等细节,努力还原那个时代中国面貌的变迁,折射出人们生活的变化、精神样态的新意,从而实现剧情人物命运的深刻变革,进而提炼主题思想。(张小红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刘艳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608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