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重庆之声张婷婷:采访要适应媒体融合要求
2017年11月24日 10:43:57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我作为十九大的会内记者随重庆代表团赴京参会采访。由于是重庆之声唯一一名拥有十九大采访证的记者,在京期间,我主要担负了重庆代表团的活动以及代表专访、大会新闻中心的主题采访等系列报道任务。

    在前方记者人手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从代表团抵京到大会闭幕期间的10多天时间里,我每天都要为重庆之声《968早新闻》和《968晚新闻》两档新闻节目供稿,包括及时报道当天代表们的会议讨论情况、代表主题专访、代表在京活动等内容。

    会议期间,有5、6天是闭门会议,所有记者无法进入驻地会场,且很难接触到党代表。为了保证10月15日至24日期间重庆之声每天的早晚新闻都能有代表们不间断地发声,我在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的采访外,还在有限的时间里,为闭门会议期间大量备稿。为做好代表采访,每天起早贪黑,在代表们繁忙的议程间隙“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午间和晚上休息时间,密集地专访了重庆团的19位代表,畅谈“全面依法治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内陆开放高地”等主题。

    会议期间,我以录音消息、录音专稿、电话连线、视频连线等多种形式,共采写播发了《十九大开幕在即,党代表们都关注啥》《重庆代表团热议十九大报告》《三峡库区代表畅谈生态文明建设》《“医护天使”赵庆华》《“技术宅男”姚鸿洲的“中国智造”》《十九大闭幕侧记》等18条稿件。

    这次党代会和以往的会议新闻采访最大的不同就是,融入了更多新媒体的报道方式。比如录音写稿、拍照、摄像等,记者需要学会“十八般武艺”。比如在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不仅要抢时间在2300多名代表中迅速找到多位重庆代表采访,还要录制现场小视频、拍摄照片等,并及时提供给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在记者证有限的情况下,这些都只能一个人独立完成。此外,专访代表时也要拍摄较高质量的照片,常规电话连线外,还伴有同步视频连线等等,这些技能都对新媒体时代的记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们还需要不断适应,打破固有采访思维,在“中央厨房”新闻采制模式下,配合后方需求,源源不断地提供第一手的鲜活新闻素材。

人民大会堂前,张婷婷(左)采访十九大代表、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77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