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 央视洪玫:你看见与看不见的十九大直播
2017年12月06日 14:46:23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10月18日凌晨6:00的北京,淅淅沥沥的秋雨下个不停,气温骤降到了只有几度,在雨雾与昏黄的车灯下,十九大开幕会直播团队的上百位工作人员已经在人民大会堂西北门外守候多时了。同样焦急待命的,还有远在8公里之外,500米制高点上的中国樽拍摄小组。若是晴空万里,你看到的十九大开幕会可能是另一种开场:观众的视线跟随镜头从空中俯瞰高楼林立的长安街,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静静矗立,透过城楼上的砖墙红瓦注视大会堂,再沿着东门外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厚重的幕帘,眼前醒目的党徽与明亮的万人大礼堂豁然开朗。

    听来就让人兴奋不已的开场,时政报道团队经历了半个多月的策划、试拍、研讨,直至最终定型。万事俱备,大家期盼的只是一个好天,可惜天公似乎并不作美,接近上午9时,转播车监视墙上中国樽俯瞰画面依然是白茫茫一片,雨雾中的人民大会堂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时间不等人,预想的第一方案只得放弃,今年最重要的十九大直播就这样在略略的遗憾中开始了。

    志在求新

    在大礼堂做直播,从两会到各种纪念大会,每年有数十场,相对固定的场地环境、程序安排,固化成熟的机位设计,如何实现进一步创新?

    直播团队首先从改变旧有习惯的叙事语态入手。全景开场,领导人近景入场,台下观众呼应,环境的交代,领导人走上讲台、鞠躬,台下的鼓掌,这些环节常规的镜头和设计都能展现,但怎么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怎么突出核心,强调仪式感和冲击力,让画面讲故事、传达思想是我们想追求的镜头叙事方式。于是,时政直播团队从每个可能做文章的环节入手,查资料、看录像、设计镜头、分析各机位的能与不能,不断的提议与否定,只是区区几个镜头却不记得开了多少次讨论会。这才有了习近平总书记入场时全场起立的热烈鼓掌和短短两分钟内与台下代表的多次互动,有了讲话过程中演讲内容与代表专注聆听的相互呼应,有了讲话结束后从鞠躬到自信从容行进过程的细节展现。所有努力只为一个目标,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镜头有意境和味道了,直播也更好看了。

    同样让大家绞尽脑汁的还有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的直播。短短20分钟内,既要充分表现好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和风采,又要满足受众的期待、适时介绍其他六位新当选常委,还有首次设立的党旗、人民大会堂内最长画作《幽燕金秋图》,以及500多位前来报道的全球媒体记者,这些元素都要恰当呈现在直播中。可以说,精确到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镜头景别大小、运动轨迹、先后顺序,都经过了详细设计和推演。仅仅是离场前一个挥手致意的镜头,为了表现出总书记与台下记者的互动关系,拍摄机位进行了反复调试,寻找到最佳角度,最后的画面呈现效果也堪称经典。

    勇于尝试

    直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艺术构想都需要落实在技术设备上,包括灯光、音响、传输、特种拍摄手段等等,归根结底还是要敢试。

    想要拍摄和塑造好人物形象,灯光的作用不言而喻。早在一个月前,直播团队就开始在大礼堂和东大厅的灯光改造上下功夫。会场内可供架设灯光的地方非常有限,既要打出明亮均匀的面光和层次立体的轮廓光效果,又要灯光不刺眼,这看似是个很难实现的技术命题。灯光团队的小伙子开动脑筋,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试拍出来的领导人近景画面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技术的突破还体现在无线机位的应用上。往常时政直播为了确保安全,大都是使用有线机位进行拍摄,但长长的视频线不仅限制了摄像的活动范围和速度,还无形中增加了机位间“穿帮”的可能。此次在时政直播设了两个更机动灵活的无线机位,补充拍摄台下代表认真听讲的创新镜头,不但创作了一系列独特视角的精彩画面,也为直播顺利进行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次十九大开幕会上,习总书记所做的报告,内容之丰富、信息量之大、时间之长,让很多人始料未及,足足三个半小时的不间断直播,开创了单场时政会议直播的最长纪录,也考验着导演和摄像的体力与耐力。幸而有了两个无线机位的加入,否则摄像记者不要说创新了,就连扛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转悠三个小时都很难坚持到最后。

    冷静应变

    直播的风险在变数,魅力也在变数。无论你事前经过多么周密的准备,活动当天指不定又会出多少“幺蛾子”。对直播而言,变数是常态,应变是状态,不变是心态。

    精心设计的开场镜头因为天气原因夭折了是变数,讲话过程中随时爆发的70多次热烈掌声是变数,领导人入场、离场时是否握手、挥手是变数,就连可能随时闯入镜头的摄像、照相机都是变数。直播前,保持创作的激情和热度,细致周密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直播中,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数,以预案为基础,沉着冷静做好应变,同时,对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完美,还要保持一个好心态,集中精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后续工作中去。

    十九大直播报道,观众看得见的是两场共4个小时的重量级直播、精美画面的影像呈现、精彩瞬间的历史留存,而看不见的却是百余人团队一个多月辛勤付出的背后故事。对他们而言,或许还有遗憾,但遗憾也将成为下一次创新的动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时政新闻部洪玫)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805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