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有话说|打开好消息写作之门的两把钥匙
2018年01月09日 09:09:47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编审钱莲生认为,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

    一个现象:

    消息被边缘化了

    从历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定结果看,消息这个新闻家族中的“始祖”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下遭遇了尴尬。

    以2017年中国新闻奖为例,参评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31.8%;而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仅26.9%。显然,通讯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消息作品的数量。然而,评委们普遍认为,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

    《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是一篇科技报道,所涉主题较为重大——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作品时效性强——作者赶在其他媒体之前发布这一新闻,这种抢新闻的意识值得点赞!但是,作品的可读性不太强——文中有不少专业术语,如“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转换”“共进化”“病毒进化史”“水平基因转移”……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显然,这则消息尚有待更好地转化为普通大众所能理解的报道的余地。

    《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是一篇军事题材的人物报道,所涉主题不可谓不大——中国航母;通篇文字生动,富有感染力。但是,作品的时效性不强——消息中的人物主体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于2016年4月27日不幸牺牲,作品于2016年8月1日方见报。

    通观参评的消息作品,普遍缺少对消息写作常识的敬畏——有的缺少发现的魅力,有的缺少视角的新颖,有的缺少历史的厚重,有的缺少符号的美感,这些作品也难有良好的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满足了受众“想早知道”的心理需求,传媒人只想第一时间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而不再注重应该怎么说。一个新闻信息被传递出来后,很快便以各种传播手段、各种报道方式、多个视角进行解读,满足了受众“想多知道一点”的心理需求。迅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冲淡了人们对这一古老文体追崇的热情,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主角”就这样被边缘化了。

    一个矛盾:

    受众信息需求增长与审美感受不足

    信息的传播是由传播主体和受众客体共同完成的。归根结底,消息的尴尬当是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的体现。一方面,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消息给受众的审美感受远远不足。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如果你写好了导语,你就已经完成了90%的报道任务。确定导语是一场战斗。”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是好导语?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例1: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菲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公布 中方强调不接受不承认》)

    值得讨论的是:作者想用一句话全面体现消息五要素,其实大可不必,75个字所组成的导语略显冗长;消息体现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但导语太硬,有先入为主、不够客观之嫌。可以修改为:

    南海仲裁案闹剧终于谢幕。12日,“仲裁庭”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最终裁决”。“仲裁庭”是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最终裁决”也是非法无效的。

    例2:(1)泰州设立“蜗牛奖”一事,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昨天,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市公布首批11个“蜗牛奖”事项》)

    (2)昨日,记者从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供电方式在业界引起震动。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项研发将淘汰充电器》)

    值得讨论的是:消息要用事实说话。这两则消息的导语模式一致,都是“引发强烈反响”“引起震动”云云,这是作者写作无助的表现。可以修改为:

    (1)小心,庸政懒政怠政者得“蜗牛奖”!昨天,我市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

    (2)手机、手提电脑有望不用充电器就能完成充电。昨天,记者在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团队历经数万次试验,发现了物理学上的“互频”自然现象和这一现象背后的“互频非辐射原理”。

    两把钥匙:

    既要发现“美”,又要表现“好”

    中国新闻奖对消息类作品的要求是: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这是对消息作品的基本要求。当然,要成为好消息还要考虑到消息的社会效果。

    那么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具有历史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优秀新闻作品的出现,二者并不存在绝对必然的联系”“当历史庄严的交响乐奏出其深沉而浑厚的时代最强音时,新闻作品未必能出现相应的和弦。”回过头来想一想,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风雨春秋,其间发生过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是有多少出现在优秀的消息作品里呢?

    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不是新闻事件的大小,而是新闻事实的价值底牌大小,这张底牌的价值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考量。它要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往往是可以预见的。要把这些可以预见的事件写成好新闻,实属不易。

    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

    发现什么

    发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和历史价值。新闻价值包括:新闻事件新奇性的性质和范围;选取事件的焦点和角度;时效性、接近性等;切入点的独创性、唯一性;所选主题的难易程度。社会价值包括:不确定性的减少;增进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社会治理的对策。

    好消息的最高境界是发现。发现最新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实用价值的事实、最具人情味的事实;发现小人物身上的“大”、大人物身上的“小”;发现生命中的那份感动,发现有历史价值的“第一”“首创”“之最”;发现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人性中的美,批评报道的美,新闻人物的悲剧美、新闻事件的悲剧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者在写新闻导语、起新闻标题时,为了显示其重要性,显示发现的价值,总爱把“首次”“首创”“首份”“首例”“第一”这些字眼放进导语、标题中。但因为新闻价值不太高、文字表现力不强导致消息的质量欠佳。

    如何表现

    我很欣赏老舍先生的话,“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有了好的发现,还要有好的表现,即用最恰切的、生动的文字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可读乃至必读。

    第一,好消息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好发生在人世间的故事告诉受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第二,好消息要有人文追求,努力做到“眼中有事,笔下有人”;记者要善于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写起。有人说,“一篇好的报道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写作要有对话的特性——仿佛记者正和读者交谈。”

    第三,好消息要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兴趣度;借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观点、意见等对新闻的意义做出评价,还可以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第四,好消息要通俗易懂。有的消息通篇是文件语言,有的消息通篇是“专业术语”,让读者不忍卒读。《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的科技报道,如果改成下面的导语,可读性是不是会大为增强呢?

    你一定听说过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RNA病毒圈”。如今我国科学家在这个家族中首次发现了新的“朋友圈”——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病毒进化的部分空缺,而且为认识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将在北京时间24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结果。

    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告诉记者,其团队的研究表明,RNA病毒在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多样性远超过现有病毒知识体系。同时,RNA病毒和宿主关系复杂,既有频繁的跨物种传播,又有共同进化的特征。

    第五,好消息要求新求变。创新报道手法,应当成为一个优秀记者的永恒追求。“我要和你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新闻界前辈郭玲春学习。郭玲春说:“新闻,要永远给人新的感觉,包括内容到形式,某种样式多了,我就不写,我看报,若发现自己的报道在形式上和别人的类似,我就感到不安,对自己产生不满。”

    打破消息被边缘化的尴尬,解决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善于发现、善于表现,就有可能写出“中国好消息”。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评委有话说|发现与表现:打开好消息写作之门的两把钥匙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881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