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聚焦改革开放40年:根植地方内容 特色报道以小见大
2018年12月05日 16:09:24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却引发了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并深刻而全面地改变现在、影响未来。在这方面,全国各地都有着深刻感触,而作为地方媒体,既放眼全国,更深耕本地内容,呈现出了不少影响深远的稿件。

5月21日《解放日报》头版截图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亿万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日报》专题报道伊始推出《深圳发展奇迹: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宝钢打下第一桩》,围绕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深圳和上海展开报道。在题为《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奇迹”最好窗口》一文中,可以看到小岗村“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为读者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各领域不断深化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也让读者看到,小岗村、深圳、海南、浦东等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大地正接连上演,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精彩样本,带给更多人深刻启示。

    《南方日报》为系列报道开设专栏,围绕广东、深圳深挖内容资源。其中,《改革开放40年,敢叫天堑变通途》一文中,作者使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句子形容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的中国铁路的发展,让我们见证了改革开放下的铁路变迁,这也是中国40年来交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数说广东改革开放40年》在“南方+”上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里广东铁路营运里程、卫生文教事业数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数字呈现十分直观,变化一目了然。

    5月21日《安徽日报》头版截图

    《安徽日报》则推出《40年改革获得感》专栏,从地区、行业、企业、家庭等视角,反映40年间安徽省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巨大进步,记录人民群众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在系列报道中,《安徽日报》刊发了《再立潮头闯新路——小岗从“分田到户”到“乡村振兴”》《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等报道,深入安徽省各县区,关注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强调了文化民生工程和文化设施是扎根在农村的文化阵地,而只有守住文化阵地,才能开展活动;有了常态化活动,才有生命力,才可能获得群众的认可。

    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截图

    “北有安徽小岗,南有贵州顶云”,顶云这个万山丛中的小地方,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符号,这让顶云人倍感光荣和自豪。40年前,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整版刊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 行之有效》两篇通讯,并配发“编者按”,详细介绍安顺地区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现为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土地包产到户的经验,彰显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40年后,改革开放再出发,成为新时代的奋进最强音。《贵州日报》记者回访顶云,探寻40年来,贵州干部群众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发扬“顶云精神”,并将之丰富升华成“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的轨迹。让我们看到,跳出土地,贵州以开放促开发,激活发展动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实践成果。

    5月23日《重庆日报》头版截图

    此外,《重庆日报》刊发的《重庆发布跨境贸易便利化19条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市供销社联手重庆农商行探索“三农”服务新机制——重庆“三社”融合发展起步》《土窑“烧”出新天地》等文章也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朵“荷花”为何越开越艳》中,该报对已经年满70岁的“荷花”牌米花糖创始人吴永富进行了采访,共同回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报道让我们看到,这个曾经高小毕业后种过田,筛过河砂,拉过板车,做过石匠的农民是如何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蜕变发展的。而这样以小见大的报道在《重庆日报》的系列报道中还有很多。

    10月14日《广西日报》头版截图

    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日报》的系列文章更是带读者看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切身之感生动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让一幕幕改革变化有效地被梳理和展现了出来。(李雪昆 张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原标题为《地方媒体:根植地方内容 特色报道以小见大》,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652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