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中国日报社李雪晴:做细节捕手 以“四力”催生“10万+”
2019年01月04日 09:16:3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说起“90后”新媒体编辑,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一个下笔三句不离“网言网语”、整日混迹各大网络论坛、“脑洞”突破天际的“小编”,似乎做新媒体工作就不需要“用脚底板跑新闻”,只要爱泡网、有“脑洞”就能胜任。殊不知,新媒体舆论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接地气、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深入基层的脚力、洞察本质的眼力、理性判断的脑力和鲜活生动的笔力。“心中有光、脚下有泥”,新媒体人也应如是。在全国新闻界践行“四力”江苏行采访调研中,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践行“四力”要从细节入手

    如果不是在苏州工业园区亲眼见到惠晓婷,和她促膝长谈,或许我不会注意到她手上的伤,也就不会了解到这个苏州“外来青年”的奋斗故事。起初我以为那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生的冻疮,后来问起来,才知道那是她来到苏州后长期在户外弹琴留下的晒伤。这有些唐突的一问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惠晓婷给我讲起了她从山东来到江苏的奋斗故事。她是学声乐出身的,现在在苏州做社区文体工作。一次,她带队参加汇演拿到了金奖,演出结束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四个脚趾甲都脱落了。讲起这件事,她的眼睛有光,那是拼搏奋斗之后取得成果满足的样子。

    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工委文体主任惠晓婷

    我们常说,要写出“有血有肉”的人,丰满的人物形象是用一点一滴的细节“撑”起来的。在她的讲述中,我看到了这个很“拼”的山东妹子对苏州这片土地的热爱,看似平淡的故事,却处处体现着苏南地区的发展模式给一个普通外来年轻人带来的获得感。提起移民城市,我们首先可能想到深圳,还有“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其实,早在2012年,苏州的常住外来人口就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成为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一个苏南城市何以有这样的魅力?我想,在“惠晓婷们”身上一定能找到答案。

    这篇文章起初并不在我的采访策划之中。主题的构思、素材的积累、细节的收集,都是从在当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中获得的。在苏南采访的前几日,我向后方发了一些短平快的短视频作品,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苏南这片新闻富矿让我有一种很强的表达欲望。

    当时我已经积累了很多采访素材,但在昆山电商产业园区,我看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在格子间里认真工作的年轻人们。我想,与其整合大而全的数据和概况,不如就和这些苏南的年轻人聊一聊,他们过得好不好,不去北上广有没有后悔。于是,我采写了那篇《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最后都去哪儿了?》的新媒体作品,一经在“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刊发,文章阅读数迅速达到了“10万+”。

    践行“四力”要写出“网感”来

    近年来,“北上广”成了不少新媒体“大V”的香饽饽。他们的文章大多以叙述为主,描述出一幅“北上广的候鸟”众生相,聚焦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外来年轻人,着重炒作他们生活中不易、困窘的一面,向这些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贩卖“焦虑”。这些文章一会儿让大家“逃离北上广”,一会儿又告诉大家“回到北上广才让人觉得心安”,因此也被网友戏谑地称为“薛定谔的北上广”。

    这些文章往往聚焦当下最普通的人,以琐碎的生活细节打动读者。这种“套路”,其实就是所谓“网感”。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我这么写能够戳中你。”不难发现,在自媒体平台上最容易成为“刷屏爆款”的,往往就是这些能“一笔戳心”的文章。

    主流媒体肩负着树立取向、引领风气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靠“贩卖焦虑”、输出“丧文化”来赚取流量、吸引眼球。但这些“刷屏爆款”的广泛传播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能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永远都是那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而真实需要用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去挖掘和呈现。

    “崔京斌来自安徽淮南,就是那个把“淮南牛肉汤”开遍全国的城市。妻子戴莉是华西村人,崔京斌就是跟着她来的华西村……

    崔京斌的家住在城市里,家里也没人务农。但他现在向别人介绍自己,都说自己是一名职业农民。但这个“农民”早就已经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既要会操作机器,又要会使用电脑,还得懂点市场……

    崔京斌有点工作狂,他的头像就是公司logo。说起话来,“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名词常常挂在嘴边。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种出了“更好吃”的大米……”

    这是我采访华西村种水稻的“华西七君子”之一崔京斌之后写下的部分文字。崔京斌“海归下乡”的故事有点戏剧性,毕业之后,他从上海跟着妻子来到华西村,对于现在农村的工作,他有着极大的热情,对“农民”的身份也颇有认同感。听说了他的故事,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素材。

    华西村种水稻的“华西七君子”之一崔京斌

    这位“海归”的下乡不仅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找幸福,更是顺应国家发展和时代潮流。如何把这样一个“海归下乡”的宏大话题写出“网感”呢?我不想把他写成一个毫无缺点和趣味性的“高大全”,也不想把他预设成为顺应国家发展甘愿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的年轻人,这样不但无法打动读者,还会引来质疑。

    不论是采访还是写稿,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把采访对象“白纸化”。面临择业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毕业生,有着自己的前途和家庭需要考虑。是华西村的改革活力和农业农村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他、引领着他,让读者感到崔京斌的选择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才算是成功地写出了苏南经济发展的秘密所在。

    在华西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关厂书记”的称号。我找到那位当时的厂长,她告诉我说,她曾流泪到凌晨两点,始终想不通:赚钱的厂,为何要关。这种仿佛“自断手足”的做法,正是华西村自我发展、产业转型的勇气和决心的集中体现。正如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所说,不改革,什么也没有;不再出发,什么也会失去。

    现如今,“苏南模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港特区打造成“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海澜集团开起了美术馆和马文化博物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都是各有特色,“第一产业的人,做第二产业的事,挣第三产业的钱”,传统制造业向产业融合发展迈着大步,这些都成为了我的好素材。

    践行“四力”要有“用户”思维

    在新媒体人眼中,传统媒体的“读者”成为了“用户”,“作品”成为了“产品”。在点对点传播信息之外,“用户”们有了更多的要求,“产品”要更具“服务性”。

    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为例,我们的“用户”中有大量的年轻人,和年轻人相关的话题和内容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引发强烈共鸣的“10万+”作品。《那些没去北上广的年轻人,最后都去哪儿了?》一文就收获了不少年轻人的热切留言。一些读者写道:

    “看这篇文章时我正在书桌前迷茫。现在大四,离苏州大学的考研还有不到30天,课程压力巨大。看到了我心仪数年的苏州城有这么多年轻人在奋不顾身地拼搏未来,顿时就有了力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谁开始的,好像只有北上广的年轻人在努力,其他地方都没有年轻人一样。”

    “求做成系列啊!正在北京寒冬里努力热气腾腾的年轻人真的想了解将来除了‘北上广’还可以去哪里继续热气腾腾!”

    新媒体人践行“四力”,要有强烈的“用户”意识。在“用脚底板跑新闻”时,我们要站在“用户”的立场,想着“用户”的关切,哪些内容能更好地服务他们,哪些话题能够让他们“感同身受”,不然,很容易变成曲高和寡、脱离群众的“自嗨”。

    没有脚力,就不能看到未知风景;没有眼力,就不能发现动人故事;没有脑力,就无法体味时代脉搏;没有笔力,就不能传播改革最强音。

    新媒体发展至今,有些人说新媒体是快餐,是标题党,是简单粗暴,但我不这么觉得。进入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至今,部门每天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我们有了更健全的制度流程,有了更有创意的新闻策划,有了更多更好的融媒体作品。几日不在办公室,回来都要重新学习,日新月异毫不夸张。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中,新媒体已不再是“花边”,而是“重器”。这次江苏行“走转改”活动,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融媒发展时代更需要践行“四力”,也希望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笔端和时代。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718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