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中国财经报社李存才: 践行“四力”要求 深挖新闻富矿
2019年01月09日 09:22:35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北国初冬,江南秋浓,欲穷千里,‘四力’潜行。”2018年11月,在中国记协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全国新闻界践行‘四力’江苏行”活动中,我用自己的双脚丈量采访的路途,用双眼观察苏南大地的创新气息,用大脑思考时代发展的旋律,用笔和键盘将所见所闻编写出一篇篇新闻故事。

    笔下有人,让新闻故事丰满动人

    “心中有时代,笔下有人民。”2018年11月8日,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第15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作动员部署时如是说。

    这次苏南之行,我聆听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特别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红豆集团周林森、海澜集团周建平等老一代创业者的经历,以及他们传承下来的抱团发展、勇于拼搏、共同富裕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围绕这些创业故事,我不停地与团队联络员沟通,一步步挖掘更多的细节,力求故事完整丰满。

    在华西村采访期间,我一边细细观察,一边与来自贵州开阳的“新华西”居民何苇,居住在龙西湖56栋的孙高孙凡钧父子,在华西电商研发中心工作的90后大学毕业生奚英玮等人交流。从他们的工作、生活谈起,侧面了解华西村的变化及他们的内在感受,用真实素材写下了《一个村何以变成一座城》这篇报道,反映了华西人的“获得感”。

    敢于提问,巧将“问点”变“亮点”

    媒体人要养成善于观察捕捉、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对于自己关心的新闻话题,通过提问、反复追问等形式,千方百计把核心问题弄清楚,致力于把它变成写作的“要点”甚至“亮点”,力求写出独家新闻。

    在华西村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上,我根据自己平时的关注和思考,现场向吴协恩书记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华西村目前的资产规模是多少,有没有负债,负债情况如何,对存量债务如何化解?”

    吴书记接到这些提问后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华西扩村后存在的负债情况,并分析了债务形成的原因。然后,他认真回答了如何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降低负债率的行动措施等等。通过现场互动交流,记者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华西的资产及负债情况,经过对比分析后,大家也对华西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江阴市徐霞客镇采访期间,记者们通过观摩走访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中心,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对该镇有了初步的直观印象。但是,对于镇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特别是实施“1+4治理模式”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就需要关注深层问题。于是,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第一个举手向镇党委书记叶韩清同志提出了几个问题:

    “全镇经过治理创新,财政经济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治理成本与过去相比是否有所节省,节省的支出如何统筹安排?目前,镇上各村还有没有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如何兼顾生产与环保的关系?”

    叶书记对此一一详细回答,消除了记者的疑虑。座谈会结束之际,我快步来到叶书记面前,一方面与他握手致谢,另一方面又询问了一些新话题。此后,我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写出了《用改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我特意把徐霞客镇如何低成本处置农村违章建筑的故事细节放在醒目的位置,并由此引出该镇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和亮点,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聚焦数据,用核心事实说话

    华尔街日报社的一位资深记者曾说,新闻故事离不开数字,但数字的运用必须恰到好处,用多了就会变成一剂麻醉人的“毒药”。作为财经媒体记者,我始终保持对数据的关注,努力做到对关键数字“穷追不舍”。

    2000年,中国财经报组织“走出去”战役报道时,我曾赴江阴采访了一些企业,并与当地财政部门建立了联系。当年,江阴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5亿元大关。次年初,我应江阴市财政局之邀,专程到该市做了专题报道。2017年,江阴市一般预算收入达235.2亿元,政府基金收入33.7亿元,两者合计268.9亿元。今年,江阴市财政收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凭借多年积累的数据,我把前后差异进行对比,让读者通过数据的变化感受江阴的发展速度。

    在张家港观摩期间,我从众多的墙体海报中发现一组关键数据,并快速记录了下来:

    “2017年,张家港市170个村的集体总收入22.55亿元,村均1327万元。其中,稳定性收入总额达16.32亿元,村均960万元,分别有62个村的总收入和39个村的稳定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

    基于这组数据,在此后的采访中,我分别与建农村、永联村等地的干部群众作进一步的沟通交流,了解到更多细节,从而写出《从负债村到“百亿村”》《耳朵里住着一座城》等几篇反映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报道。稿件见报后,安徽一位老人特意向我索取永联村报道的原稿。他在微信中表示,要从稿件中寻觅吴栋材书记的楷模精神。

    勤于记录,好脑袋不如 “烂笔头”

    多年记者生涯告诉我:对于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一定要认真、及时、完整地记录下来,并时时温习,做到过目不忘,这样才能写出有创意、有价值的文章。在此次苏南采访实践中,每到一个采访点,我都随身带上一个采访本、两支采访笔(其中一个备用,或为别人救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件、情节、数字、人名、物名、地名等记录下来。

    有时,由于时间匆匆,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记录得十分精准,这就需要另用“巧劲”来弥补。比如,利用休息时间或在饭桌上用餐的间隙,向当事人、知情人询问事件原委,补充记录内容;或者在晚上睡觉前,及时整理当天的采访记录,对于个别需要补充、核实、确认的内容,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等形式,尽快与有关人士对接,确保所记录内容完整有效,写稿时“信手拈来”。

    在昆山采访的当天中午,用餐时我拿出上午的采访记录进行比对。这时,坐在旁边一桌的一位同志主动走到我面前,热情地对我说:

    “我看你记录得很认真,帮你纠正一个时间节点。昆山县与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合作签约的时间是1984年2月,而不是墙报上标注的1984年7月。另外,昆山出让15亩土地的事情在国内县级城市属于首例。”

    因为自己的勤奋,感染了他人,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某镇采访期间,我发现该镇墙报上显示的数据有一个明显漏洞。即在同一个时期,全镇党员人数或为3998名,或为5000名,统计数据相差悬殊。我当即向地方同志提出这个问题,受到了他们的重视。

    对于重要的人名、物名、地名及重要的计量单位、符号、工艺流程等,可以在采访的间隙,让身边的当事人、采访对象帮自己写在本子上。这既是对采访事实和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是对采访活动的拓展延伸。多年来,我的采访本上留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学历、不同身份人士的诸多笔迹。这是一个重要的采访积淀,也是职业生涯中的美好回忆。

    根据此次采访所得,我累计采写8篇稿件。如今,刊发的稿件受到业界关注,深感欣慰。

    落笔求实,志在远方。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73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