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助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2019年04月15日 13:37:2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随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有哪些困难?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面对这些与我们每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论》就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思考。

    以“高”“真”“精”态度打造精品

    谈起《生态文明论》最早的出版缘由,该书责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余兰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早在20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时,四川教育出版社就关注到了生态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看到了西部开发中的种种生态乱象。他们认为,作为出版社必须发挥出版的宣传带动效应和教化作用,让公众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建设。

    当时四川教育出版社就与《生态文明论》主编宋豫秦合作出版了《西部开发的生态响应》,该书的出版对西部开发中进一步避免生态灾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之后该社也一直对生态教育类选题保持密切关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相应的著作予以指导。因此我们跟宋豫秦老师一致决定,策划一本既立足学术前沿,具有理论深度,表达上又通俗易懂,便于公众理解的图书,于是就有了这本《生态文明论》。”余兰说。

    余兰表示,策划《生态文明论》是作为出版人向新的文明形态的一次致敬,四川教育出版社为《生态文明论》制定了“高”“真”“精”3个特别要求:

    “高”:立意高远、视野高阔。站在国家战略、人类发展的层面去看问题,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萃取,从全球视角去考量。

    “真”:真诚、真实、真相。用“真”的力量打动读者。从生态文明的底层逻辑开始阐述,还原真实的生态现状,思考文明真正的发展方向。

    “精”: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涵盖海量的内容。书中穿插时间线和地域线、文化线3条线索,从历史、地域、民族多维度精选适合的内容。

    力求完美呈现内容

    《生态文明论》紧紧围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阐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并分析了中国应如何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各种案例的支撑,不仅有助于理论工作者参考、借鉴其中的思路、方法、案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也做出了新的思考。

    为了将图书内容完美地呈现,作者和编辑团队煞费苦心,在内容上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从概念界定、原因分析等多方面入手,清楚地剖析了生态文明的各个层面,便于普通读者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来龙去脉,也更容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产生共鸣。

    整本书以绿色调为主,并运用了绿树和太阳的变形图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丰富读者的阅读感受,内文大量运用了文字与跨页图、整页图混排的形式,图片精美,既有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各方面的风景和场景的图片,又有大量数据翔实、内容充实的图表,在给人阅读愉悦感的同时,很好地辅助了正文内容的表达。

    余兰特别介绍,《生态文明论》还在书中嵌入二维码,突破纸质图书形式和容量的限制,对书中提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为有兴趣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倾尽全力只为成就精品图书

    余兰希望,《生态文明论》是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对全社会的一次启蒙。该书出版后在业内和读者当中都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社会效益显著。

    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的完成,背后是出版者的忘我付出,对于《生态文明论》的出版理念,余兰用了这样几个关键词概括——恒心、精心、齐心。恒心便是以执着的状态去打造精品图书,精心、齐心是以追求极致完美的态度打造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策划之初,编辑组和作者团队就达成了共识:理论要讲得精深但不能晦涩;内容要海量但不能让读者茫然;颜值必须在线但不能流于网红;要兼具纸书的质感与电子书的迭代能力。这样的工作要求让作者和编辑团队只能加班加点来完成,余兰笑称这是“我拼尽全力只为成就一个完美的你”。在她看来,对于编辑来说,看着图书一点点成型、一步步接近完美,就像看着一个生命慢慢丰盈,这是一种出版人特别珍视的幸福感。

    团队的力量也让《生态文明论》的出版更加顺利,余兰向记者介绍:“这本书是由社长、总编辑挂帅编辑组,大家一起战斗,共同面对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这样的团队协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鼓励,更是一种深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团结和默契源于出版人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对出版这一职业的敬畏,对文化传播者这一身份的珍视,让我们自觉地把出版人的使命与责任写进了我们的生命里。”

    从20年前的《西部开发的生态响应》到今天的《生态文明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年来一直高度关注国家在生态、环境这一领域的战略方针。“用20年的时间去深耕一个领域,培育一条产品线,为的就是要用超出常人的恒心去深刻解读这个知识领域的DNA,然后将最新最精的内容传达给读者,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出版机构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出版人高洁的职业操守。”余兰说。(朱丽娜)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978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