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颖]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刘延东、李贵鲜、罗豪才、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张梅颖副主席,出席今天大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08:57]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蒋以任委员代表上海市政协的发言,题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履行政协职能”。 [08:58]
[蒋以任] 今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人民政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文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概括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发展的历史贡献,科学总结了人民政协56年来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08:58]
[蒋以任] 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了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及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全一致等重要思想。 [08:59]
[蒋以任] 在制度层面上,更加强调政协作为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机构的政治特点,进一步指明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 [08:59]
[蒋以任] 在实践层面上,提出政治协商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要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建立和健全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强调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明确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还规定了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各项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09:00]
[蒋以任] 从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到政协章程的制订和修改,从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地载入我国根本大法,到这次中央专门发文对加强政协工作提出全面系统的要求,党中央把政协工作摆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全局高度。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学习文件,倍感亲切,很受鼓舞。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种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中国特色,具有任何国家政治联盟所没有的特点;深深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愈走愈宽广,人民政协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09:01]
[蒋以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上,人民政协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团结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适应新形势,努力开拓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为;只有有为,才会有“位”。近些年来,全国政协在贾主席的亲自主持下先后组织了修改政协章程的大讨论、履行政协职能的大检查,有力推进了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 [09:01]
[蒋以任] 中共上海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去年召开了市政协工作会议,下发了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在市委的领导下,上海市政协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委员学习活动,成立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产生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市政协领导到党校、区县和社会宣传人民政协,首次向外国驻沪总领事馆介绍政协工作。 [09:01]
[蒋以任] 在坚持团结民主方面,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调研和提案工作,积极探索活跃界别活动的方式,主席会议成员每周下基层调研,开设委员网上直通车,定期召开市民座谈会,邀请市民列席政协会议和“来政协作客”等,还成立了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努力扩大团结、凝聚人心。 [09:02]
[蒋以任] 在履行职能方面,进一步健全市委市府领导到常委会通报制度,经常组织专题议政会、委员专题座谈会等,协商重要公共政策和热点民生问题;近年来,在加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特邀监督员等工作力度的同时,还组织委员对工商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进行专项视察;每年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跟踪性或评估性调研,年底还举办调研成果通报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听取汇报。为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的优势,首创了“市政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营造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信息平台。还积极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加强机关服务功能,建立委员活动沙龙,努力营造和谐、团结氛围。 [09:03]
[蒋以任] 中央文件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落实文件精神,既要增强“内动力”,政协的同志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需要依靠“外助力”,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形成内外合力以推动政协事业不断发展。 [09:04]
[蒋以任] 在实践中,我们还感到,落实文件精神,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细化。要研究政治协商五个程序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界定党际协商和在人民政协内协商的重点和内容;要研究如何在民主监督中体现“政治监督”,如何加强民主监督的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和反馈环节,并在宪法和政协章程的框架内,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要研究如何进一步使参政议政体现一定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并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步,形成合理有效和互为补充的工作机制;要研究如何调整和合理设置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界别,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并增强委员的界别意识等。 [09:04]
[蒋以任] 学习贯彻中央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通过学习,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工作实践上加强新的探索,在制度建设上形成新的规范。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人民政协一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09:05]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李君如委员发言,题目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09:06]
[李君如]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个重要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人民政协及其实行的协商民主是同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民主形式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作为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一历史使命。这里,我讲三个问题: [09:07]
[李君如] (一)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在民主政治问题上,国内外议论很多;我们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也有许多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以往的做法,对于来自方方面面提出的此类问题,要么是避而不答;要么是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在回答来自国内外的挑战中显得相当被动。出现这样的局面,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其中之一,是我们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许多人的头脑里有一个参照物,即西方式的选举民主。因此,要深化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必须改变这个思想“参照物”。
[09:08]
[李君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指出这种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弊端,他们认为西方式选举民主是富人主导的政治游戏,对于大多数没有金钱实力的公民来讲,只有投票权利上的平等,而没有参与集体决策的平等;对于多元社会中广泛而深刻地存在的道德争端,常常也显得无能为力。联系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来思考,这种民主实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同中国人长期形成的“选贤任能”理念也是冲突的。 [09:09]
[李君如] 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如哈贝马斯主张,通过发展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来弥补选举民主及其多数决原则的不足。而我们的民主政治,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讲,实行的主要是选举民主;从人民政协来讲,实行的主要是协商民主,这种民主形式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在选举前和选举后保证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都能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包括对道德问题提供协商的空间,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 [09:09]
[李君如] 也就是说,我国的民主制度是“选举+协商”的民主制度,它有其独特的优点。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就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和主要形式。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的这种独特的作用和贡献。 [09:09]
[李君如] (二)在协商民主的框架内,完善人民政协的民主机制
在对人民政协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政协具有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多种政治功能,这些功能是在实践中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来看,人民政协最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人民政协既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也不是代议制的上院(参议院)这样的国家权力机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09:10]
[李君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大主要职能和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协委员直接平等地参与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也就是说,参加人民政协的既有各党派,又有社会各界别人士,还有各少数民族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这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协商民主形式。 [09:10]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按照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对于如何更好地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作了比较具体的系统的规定。我们这样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人民政协的多种政治功能整合到协商民主的框架内,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民政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09:11]
[李君如] (三)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而人民政协就是公民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政协的工作,就应该深入研究政协在发挥协商民主作用的时候,如何能够更好地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实质。
[09:12]
[李君如] 这一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定位和机制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政协的宣传工作。本届政协比较重视这个问题,除了办好《人民政协报》,还在《人民日报》上开辟了专门阵地。但是,政协的宣传,不能只是一般地报道政协开了什么会、哪一个专委会做了哪些事,更不是简单地增加宣传的量,而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可以设立政协发言人(而不只是政协开会时的大会发言人),在关键时刻就政协关心的重大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把政协工作与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更好地联系起来,等等。 [09:12]
[李君如] 说实在话,面对着来自国内外的关于民主问题的挑战,特别是所谓“颜色革命”的挑战,政协具有的优势应该更好地发挥出来,政协在这方面也应该更有作为。只有这样发挥好“选举+协商”的民主制度的作用,我们才能做到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自觉维护安定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09:13]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朱培康委员发言,题目是“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09:14]
[朱培康] 2005年是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的四点重要意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全国人民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最大诚意和绝不容忍“台独”的坚强意志。 [09:14]
[朱培康] 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相继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和对话,共商两岸关系发展大计,掀开了两岸政党交流的新篇章,取得了重要成果。随后,中共中央和政府主动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密切了两岸同胞的交流、利益和感情,受到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09:15]
[朱培康] 在中共中央这一系列灵活务实的重要举措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加,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趋势增强,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进一步发展。 [09:15]
[朱培康]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尚未消除,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依然顽固坚持“台独”分裂路线,推动所谓“法理台独”活动,一而再、再而三地拉高“台独”调门,发出危险的信号。近日陈水扁公然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向全盘推翻他自己作出的“四不一没有”承诺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企图为通过“宪改”谋求“法理台独”去清障碍,最终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 [09:16]
[朱培康] 陈水扁的所作所为,严重地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势头,同时也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加剧了台湾社会的动荡。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严重关注。陈水扁当局在“台独”分裂道路上铤而走险,做困兽之斗,显示他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的冒险性、危险性在上升。谁搞“台独”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09:17]
[朱培康] 我们要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低估祖国大陆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决心和能力。“多行不义必自毙”。“台独”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13亿中华儿女的意志和愿望,是注定要失败的。 [09:17]
[朱培康] 综观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我们认为,现阶段对台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此,要加大打击“台独”分裂活动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做台湾人民工作的力度。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让大多数台湾同胞深刻体认到“台独”没有出路,分裂害人害己;只有共同致力于发展健康、稳定、和平的两岸关系,才能真正造福于两岸社会和人民。 [09:18]
[朱培康] 胡锦涛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台独’分裂势力越是想把台湾同胞同我们分隔开来,我们就越是要更紧密地团结台湾同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这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指针。 [09:19]
[朱培康] 我们建议,在新形势下应进一步全面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重要意见,以及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视察福建厦门海仓台商投资区时,就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调动各方面力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两岸政党交流,共同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09:19]
[朱培康] 一、孙中山先生是振兴中华、维护国家统一的一面伟大旗帜,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灵的重要纽带。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我们呼吁中共中央与台湾岛内致力于两岸人民和平与幸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党和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以各种方式,共同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并在此基础上,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精神,不断延续和扩大双方交流的成果,积极寻求两岸政治僵局的化解之道,共同致力于排除“台独”分裂势力给两岸关系发展制造的困难和障碍。 [09:20]
[朱培康] 二、促进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多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的交流与对话,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样做,对于打击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消除两岸同胞隔阂和误解,发挥台湾同胞在改善两岸关系中的作用,促进两岸交流,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9:21]
[朱培康] 我们认为,针对两岸关系的新形势、新特点,当前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应在去年两岸政党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双方交流机制;二是应增加交流频率、扩大交流规模、深化交流内容,特别应着力研讨如何促进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两岸客运包机和货运包机等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迫切问题;三是制定规划,努力使两岸政党交流逐渐形成不可逆转的潮流,进而带动两岸其他交流和人员往来蓬勃发展。 [09:22]
[朱培康] 三、目前在台湾,真正死心塌地搞“台独”的人毕竟是少数。民进党经历了两次选举重挫之后,更多的民进党人士认识到“台独”是搞不成的,认识到少数当权既得利益者图谋“台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这再一次说明,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当继续欢迎他们以各种适当身份来大陆参观、访问,以增进对大陆的了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与他们接触、对话,促使他们逐步放弃不切实际的“台独”幻想,转而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09:23]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刘善璧委员发言,题目是“发挥政协优势促进社会和谐——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思考”。 [09:23]
[刘善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意见》中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的论述十分深刻,赋予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09:25]
[刘善璧] 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人民政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问题。我们的体会,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作用: [09:25]
[刘善璧] 一是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体现我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实现在我国体制内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充分有序的政治参与;二是发挥具有广泛包容性和界别组成的特点,把群众中分散的、个别的意见汇聚起来,形成具有界别共性的群体性意愿,为党政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群众脉搏提供第一信号; [09:25]
[刘善璧] 三是发挥特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把不同党派、团体、界别、阶层的利益诉求反映并体现到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之中,协助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统筹兼顾和总体协调;四是发挥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特别是发挥各界别和各界代表人物的作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政治局面稳定和社会和谐。 [09:26]
[刘善璧]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从认识上、理论上都有了新的升华,着重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09:26]
[刘善璧] 一、充分彰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独特优势和地位,为营造和谐的政治基础作贡献。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政治和谐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发展有序的人民民主相结合,增进公民自由与维护政治秩序相结合,满足社会多样性要求与实现社会一致性规范相结合,使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在规范的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 [09:28]
[刘善璧] 人民政协包容30多个以界别为单位的政治参与主体,既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和缩影,也是促进政治和谐的重要资源,我们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就要注意开发这一宝贵政治资源,抓住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使各界群众的政治意愿得到及时、通畅、有序的表达,实现多数人的意愿和维护少数人合理要求的统一,促进监督公共权力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统一。今后,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把政治协商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09:28]
[刘善璧]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第一要务,为实现和谐发展建言谋策。古人云:“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化解社会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党的执政理念,围绕发展履行职能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第一要务。 [09:29]
[刘善璧] 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全局,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围绕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深入调查研究,立科学发展之论,献科学发展之策,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已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09:30]
[刘善璧] 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形成和谐的思想文化支撑献智出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文化繁荣、求知爱美、讲求诚信的社会,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人民政协聚集了各界精英,许多委员既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组织委员开展调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智力支撑。 [09:31]
[刘善璧] 四、坚持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夯实和谐的社会基础服务。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和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工作主题、工作方式决定了在调节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尤其是政协组织界别特点和优势十分明显。 [09:32]
[刘善璧] 近两年来,我们高度关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与群众利益联系最密切、最现实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认真探索建立以界别为纽带,以委员为主体,以专委会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上学难、食品安全等参政议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9:32]
[刘善璧]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更加充分地发挥政协界别特点和优势,更加关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更加关注医疗、教育、安全等突出问题和群体性社会矛盾,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及时、准确地聚合、表达各界群众的利益要求,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使不同利益要求在政策、法律层面得到整合,为扩大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作出应有贡献。 [09:33]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梁国扬委员代表发言,题目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四点意见 切实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做到实处”。 [09:33]
[梁国扬] 2005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的联组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09:35]
[梁国扬]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集中宣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的新主张、新论述,突出地表明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极大诚意,展现了祖国大陆关爱台湾同胞的亲情和善意,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丰富了对台工作指导原则的内涵,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得到了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09:35]
[梁国扬] 在胡锦涛总书记四点意见的指引下,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此后,中共中央邀请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共商发展两岸关系大计,取得重要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年来,祖国大陆各级政府、各团体和行业为实践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国亲两党就推动和改善两岸关系达成的共识,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09:36]
[梁国扬]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台湾同胞直接感受到了祖国大陆的善意和温暖,也使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清了“两岸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台独”祸台、“民粹”误台的道理。目前,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不断推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正逐渐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 [09:37]
[梁国扬] 但是,导致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并未消除。今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接连抛出一系列露骨的“台独”分裂言论,加速推动所谓“宪政改造”,策划炮制“新宪法”草案,鼓吹“2007年推动新宪公投”,扬言要“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并于2月27日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这清楚地表露出,陈水扁决意孤注一掷,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以摆脱个人政治困境,同时也为了全面推翻自己作出的“四不一没有”承诺,进而为通过“宪政”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扫清障碍。 [09:38]
[梁国扬] 他这种置广大台湾民众安危福祉于不顾的倒行逆施,铤而走险搞“台独”的危险挑衅,严重破坏两岸关系,为祸两岸人民。这再一次说明陈水扁是两岸关系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和破坏者。对此,我们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觉,坚决予以回击。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挫败“台独”分子一切形式的分裂图谋。 [09:38]
[梁国扬]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祖国大陆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势头,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台湾同胞参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更加努力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为此,我们建议: [09:38]
[梁国扬] 一、各级政府要带头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把维护广大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本着四个“有利于”的精神和要求,在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上下功夫。真正让我们的政策惠及广大台湾同胞。如果我们每年都能出台一些惠及台湾民众的政策措施,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09:39]
[梁国扬] 要继续深入揭露批判“台独”势力进行分裂活动,进一步使台湾人民认识“台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要用合适的方式,宣传发展两岸关系带给他们的好处,进一步使他们投身到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行列中来。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更加耐心细致地做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做这方面工作有许多优势,应当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09:40]
[梁国扬] 二、要进一步解决好常住大陆台胞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多年来,中央对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赢得了广大台商的赞誉。但是,一些台商投诉多年的积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应继续重视和抓紧解决。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将清理解决台商投诉积案等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力对早期到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的投诉积案进行清理、分类,并依照相关法律、政策予以妥善解决或作出解释,使台湾同胞直接感受祖国大陆政府的温暖。 [09:40]
[梁国扬] 三、要深入做好台湾青少年的工作。在落实台湾学生相关政策方面,目前一些地区和一些高校在对台生同等收费、奖学金发放的执行中还存在差异。针对这些情况,建议由各地教育部门、台办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了解各高校的执行情况,并直接听取台生的意见,及时作出情况说明,避免执行政策不到位。 [09:41]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陈勋儒委员发言,题目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需完善行政立法机制”。 [09:41]
[陈勋儒] 现代的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调整,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只有通过建立一整套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调整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立法是法治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现代社会立法体系中,行政立法无论从内容和数量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行政立法的价值追求是否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相吻合,决定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与否。 [09:42]
[陈勋儒] 我国的行政立法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国务院制定了近千件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制定规章50000多件,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09:43]
[陈勋儒] 当前我国行政立法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立法权限不清,部分行政法规和规章涉及的内容相互冲突。各行政机关从自身的管理需要出发,纷纷立法,并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限,造成部分同一位阶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之间、不同位尤其是下位阶与上位阶的法之间都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使执法主体、司法主体和守法主体在法的实施过程中无所适从,而这些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法也因之难以取得实效。 [09:44]
[陈勋儒] 二是行政与立法混同,立法成为政府部门占有权力资源的方式和分配既得利益的手段。行政立法往往由行政机关自己起草,自己执行,导致“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实践中过滥的行政许可、不当的行政处罚、集资、摊派、政府管制等严重影响公民、组织自由的行政行为,大多就是以行政立法的面目出现的。立法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随意性,成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手段,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09:44]
[陈勋儒] 三是强势利益集团对行政立法可产生重要影响。负责起草行政法规、制定部门规章的主管部门,通常与部分管理对象如国有垄断性企业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至存在着直接利益关系。这样,行政立法过程很容易被强势利益集团所影响。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缺乏对行政立法权的有效制约。 [09:45]
[陈勋儒] 特建议:1.牢固树立“制约权力”的行政立法观念 [09:46]
[陈勋儒] 构建和谐社会,如果没有良法前提下的法治理念,仅仅强调有法和守法,立法将走向其反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行政立法必须树立“制约权力”的观念,立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而是限制权力的滥用、规范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的权利。这样,才能促使政府不再把自己手里的职权看作一种绝对的命令和强制,而看作是为公众服务的职责。从而改变政府与公众之间“命令—服从”的对抗关系,建立起“服务—合作”的相互信任、和谐一致的良好关系。 [09:46]
[陈勋儒] 2.强化程序正当原则,完善行政立法的程序控制 [09:46]
[陈勋儒] 建议着力建立:(1)立法回避制度。这是中立性这一最低限度的正当程序要求在行政立法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应在参与者各方之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不得受各种利益的影响。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凡与所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行政部门均不得参与该行政立法的起草工作。具体可采取职能分离、委托立法、项目立法等方式。 [09:47]
[陈勋儒] (2)立法公开制度。这是公开性这一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在行政立法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行政立法的每一阶段和步骤都应以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按照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行政公开化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除了将法规草案公开外,还应将立法文档公开,即将有关立法草案说明及为立法目的而搜集的背景资料、审议草案的会议记录等公之于众,让广大公民就自己所关心的事项表示或陈述意见,以保障他们的民主参与,提高立法的透明度。 [09:48]
[陈勋儒] 行政主体还必须采用相应的方式公开,如会议旁听、媒体报道、刊载、查阅、公榜、“政府上网工程”等。公开是沟通的途径,是参与的前提,是监督的方式。 [09:48]
[陈勋儒] (3)立法参与制度。它要求受行政立法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立法的全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立法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现代社会由多元利益主体构成,由公民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正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主导方式。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听证,给公众提供直接参与立法运行过程并影响立法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出席、到场或参加。 [09:49]
[陈勋儒] (4)立法经费预算和公开制度。行政立法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必须向社会公开。一是可以控制立法的总量,使政府慎用立法资源;二是可以杜绝强势利益集团借提供经费等方式对立法的不当影响;三是可以防止立法中的腐败行为。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09:49]
[陈勋儒] 3.加强行政立法监督 [09:49]
[陈勋儒] 首先是健全行政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制度。建议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的立法监督工作,对提交的行政法规、规章作实质性和程序性审查,如果发现问题,应提交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决定是否撤销。这样做,可以有效改变目前备案审查制度中只“备案”、不“审查”的局面,及时修订或废止违反上位法规定、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互“打架”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09:50]
[陈勋儒] 其次是建立对行政法规、规章的司法审查机制。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只允许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诉讼,而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实际上抽象行政行为(即制定规范性行政文件),如果不当造成的社会危害要远远大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赋予相对人对行政立法这样的抽象行政行为有提起诉讼的权利,赋予司法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也是WTO具体协议的要求,符合行政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议修改《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建立起我国的司法审查机制。 [09:51]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王蒙委员发言,题目是“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 [09:51]
[王蒙] 发展的要务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提出下列意见: [09:52]
[王蒙] 从教育入手,克服单纯灌输式、加时加量式的教育方法,提倡鼓励青少年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有因材发展自己的可能。改变单纯靠课业延长时间加压的教学方式,改变将一切可以讨论的命题变成呆板的选择题的考试方法。改变小学生讲话就念老师代起草的充满套话的稿的八股气。鼓励讨论,鼓励切磋碰撞,鼓励殊途同归的探索与另辟蹊径的尝试。鼓励在学习中掌握规范,尊重规范,同时也鼓励从小有主见,敢想问题,敢发言。 [09:53]
[王蒙] 做好学风文风的创造性进展工作。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提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提倡学习上的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提倡活泼生动、富有新意的文风,提倡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说有新意的话。人才问题、创新问题,与学风文风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学风搞本本主义,文风搞八股腔的国家,当然不会是创新型国家。 [09:54]
[王蒙] 更好地贯彻“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不同方法、不同见地的争鸣齐放。 [09:54]
[王蒙] 文学艺术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表面上看,它们与科技和生产力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们影响着社会公众,尤其是影响着儿童与青少年的想像力、创造力、分析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如果连文艺作品也只会迎合时尚,亦步亦趋,陈陈相因,那不是民族的创造力弱化的表现吗? [09:55]
[王蒙] 童话尤其是对下一代极有意义的科学幻想作品(小说、戏剧、影视、游戏软件等),一直是我们的文艺弱项,这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相称的。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 [09:56]
[王蒙] 我们需要的人才,我们提倡的成才之路是德才业绩的全面发展,全面体现。我们拥护各级领导对于人才工程的关心和安排。同时我们也理解,如毛主席喜欢引用龚自珍的诗:“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是不拘一格的。我们帮助人才也理解人才。有些人某方面确有才具,但也会有种种毛病,如骄傲自大,孤僻自闭,与同行搞不好团结,情绪不稳定等。 [09:57]
[王蒙] 还有些人才,在他或她的专业领域,颇有造诣,而在其专业以外的领域,却缺乏最最起码的常识,甚至表现出低能低智商和种种谬误。有些人才甚至还有某种心理生理方面的问题。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极多。达•芬奇、王尔德、柴可夫斯基,都有私生活方面的麻烦。爱因斯坦这方面也受到诟病。梵高甚至自己割下自己的耳朵寄给女友。 [09:57]
[王蒙] 我们当然希望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人才都能健康茁壮,平衡幸福,四肢五官都完美无缺。但也要有面对某种偏、窄、异人才的准备,不能求全责备。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有缺陷就不承认他们是人才,也不能因为他们是人才就无视他们的缺陷。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可以做的是尽量帮助我们的人才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却没有把握使他们个个全面完美。 [09:58]
[王蒙] 目前各部门各地方都有培养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的计划部署,这对我国新世纪的人才工程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也有杞人忧天的一些想法:不要以计划经济的方法搞人才工程。搞人才工程不能搞拔苗助长与形式主义。有个别地方甚至还有为上人才名单而奔走的现象,值得警惕。 [09:58]
[王蒙] 人才的涌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才问题主要不靠领导审批、不靠列表造册,而靠正确的、恰当的经济、文化、教育、学术、技术与人事政策。人才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变数,一些不确定性。今天小有成就的人,是不是就是人才?今天屡屡碰壁的人,是不是明天也不会有大作为?完全不一定。要边走边看,要受实践的检验,要不断地修订领导部门的人才计划与人才名单,要不断地适应新的情况。 [09:59]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纪明波委员发言,题目是“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0:00]
[纪明波]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在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从结构上看,国有垄断行业及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高、增长幅度大,而相当一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包括改制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工资多年得不到增长,导致低收入者数量继续扩大,收入分配的“金字塔”结构进一步强化。 [10:01]
[纪明波] 据全国总工会2005年对10省20市万名职工调查,2002~2004年企业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人数占81.8%,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一半的占34.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占12.7%。与全总对1998~2001年职工收入情况调查相比,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职工增加了28个百分点,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半的职工增加了14.6个百分点。 [10:01]
[纪明波] 调查的万名企业职工2004年平均工资收入为10901元,仅为同期全国城镇社会平均工资的68%;万名职工2005年4月份的工资收入调查中,月收入在750元及以下的占被调查职工总数的34%。这表明我国低收入职工群体数量正在扩大。同时,企业经营层与一般职工收入差距加大,有的高达几十倍。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不仅是影响我国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和消费不足的重要根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0:03]
[纪明波]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此,我建议: [10:03]
[纪明波]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的问题。企业工资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坚持企业与职工共同决定企业工资分配的原则、坚持职工工资应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原则。把职工劳动报酬增长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让“涨工资”成为考核各级领导政(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职工工资收入要同企业效益增长而同步增长,决不能以不给职工涨工资、拖欠职工工资换取所谓“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 [10:04]
[纪明波] 二、加强政府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对企业收入分配调控力度。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工资调控手段——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警制度。指导和促进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经济效益好的、较好的企业应按上线、基准线安排本单位的人均劳动报酬增长。企业要根据经济效益状况,参考劳动力市场价位来确定职工的工资,不得故意压低一线生产操作岗位职工的工资。 [10:05]
[纪明波] 三、强化政府对劳动定额的管理,规范企业工资标准的确定。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尽快健全国家劳动定额管理委员会。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专门的劳动定额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加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指导意见或办法。同时,应明确各行业协会负有制定本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的职责。 [10:05]
[纪明波] 各行业协会应在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定期发布各行业、各工种的劳动定额标准,所发布的劳动定额标准对企业具有约束力。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应根据所发布的标准来核定计件工资的单价。政府劳动监察部门也应将行业协会发布的劳动定额标准作为执法检查的依据,有效地制止企业随意制定劳动定额,肆意压低工人工资。 [10:06]
[纪明波] 四、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防止随意侵害职工经济权益的行为。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与企业效益、职工工资增幅“双挂钩”的办法。实行年薪的企业,不能因为提高效益年薪而侵蚀职工工资、社会保障和福利。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未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企业经营者收入的增幅不得高于企业职工工资增幅。 [10:07]
[纪明波] 五、充分发挥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保障作用。政府应适时调整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对其实施的监督,确保企业职工尤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能够随经济发展得到提高。沿海发达地区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应发挥示范作用,并积极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10:07]
[纪明波] 六、大力推进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政府要制定相关法规和文件,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明确要求除极少数垄断行业和特殊行业外,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把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内容。在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积极探索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工资集体协商。政府部门对集体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监察。 [10:08]
[纪明波] 七、加强有关工资分配问题的立法和执法监督。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将《工资法》、《集体合同法》纳入人大立法规划,国务院尽快制定《工资支付条例》,加大对侵害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处罚力度。对拒不与职工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或故意拖延协商的企业经营者,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据《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予以纠正。 [10:09]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徐枫委员发言,题目是“开展海外青年志愿服务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 [10:09]
[徐枫] 1938年,国际友人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自愿为浴血抗战的中国人民提供医疗援助,并献出了宝贵生命。68年过去了,白求恩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和广大人民,也在我们内心深处播下了中外友好的种子。 [10:10]
[徐枫] 2002年5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集中选派的方式,派遣青年志愿者赴老挝等发展中国家服务。2005年,团中央会同商务部,将海外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援外工作范围,60名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缅甸、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展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体育教学、计算机培训等服务。 [10:11]
[徐枫] 2005年2月,18名潜水员志愿者首次参与国际救援,赴泰国海啸灾区开展近海水下打捞服务,赢得了泰国政府及人民的高度评价;8月,12名志愿者首次前往埃塞俄比亚服务,进一步展示了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也为中非传统友谊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结这项工作,给我们许多宝贵启示。 [10:11]
[徐枫] 开展海外青年志愿服务,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外友好与合作。志愿精神具有普世的价值观,能为不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向国外派遣志愿者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开展海外志愿服务,可以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在中华文化与世界多民族文化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增进民间友好,进而为发展国家关系服务;可以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传达中国青年和人民对世界的爱心,凸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10:12]
[徐枫] 正如温家宝总理2004年在老挝接见正在那里服务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时指出的那样,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海外服务,完全是无偿的,同我们对外的其他援助一样,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这就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态度,说明中国人有感情、有同情心、有责任感。 [10:13]
[徐枫] 开展海外青年志愿服务,探索了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新途径。海外志愿服务具有投入少、收益大,方式灵活、受援国易于接受等特点,是其他援外方式的有益补充。我国派遣懂外语、乐于奉献且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对外援助,能更好地满足受援国的需求。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海外已经开展的汉语教学、农业科技、中医治疗、体育教学、沼气开发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受受援国人民的普遍欢迎。 [10:14]
[徐枫] 在商务部支持下,当前已初步形成“政府支持、共青团承办、青年参与、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工作模式,为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在更大范围开展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0:14]
[徐枫] 开展海外青年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海外志愿服务,是中国青年工作同国际接轨的一个切入点。志愿者走出国门,深入受援国学校、医院、社区等基层单位,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同工作,直接为普通百姓服务,经受了磨练,丰富了阅历,结交了朋友,增长了才干,从而为培养一大批既具有国际眼光,又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青年人才开辟了新途径。 [10:15]
[徐枫] 我国海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人员规模、服务国别、服务领域等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我们应站在国家对外交往与合作的战略高度,从服务于党政外交大局,增强国家对外交往的“软实力”出发,进一步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为此,我们提出五点建议。 [10:15]
[徐枫] 第一,高度重视,把海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建议把海外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整体框架内统筹考虑,明确发展战略,提出实施目标,制定长期规划,逐步扩大规模,提升国际影响。 [10:16]
[徐枫] 第二,着力建设,建立健全海外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与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参加的,既统一领导、又分工协作的协调机制;完善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派遣、安全管理、考核评估、宣传表彰等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强化人才储备,推动这项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开展。 [10:16]
[徐枫] 第三,着眼发展,不断丰富海外青年志愿服务内涵。要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周边国家和非洲、拉美国家为重点,拓展服务规模和内容;与推动国内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培养中国青年的责任意识与合作精神;加强与国际志愿组织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10:17]
[徐枫] 第四,完善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海外服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青年参与海外服务的积极性。志愿者出国服务期间,应对其家庭和子女的学习、生活给予必要的帮助。志愿者服务期满回国后,要为其升学、晋职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对服务期间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应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10:18]
[徐枫] 第五,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海外青年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建议加大对志愿服务理念和海外志愿服务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海外志愿服务的认知度,推动形成关心、支持海外志愿服务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10:18]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刘永好委员发言,题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营企业要发挥积极作用”。 [10:18]
[刘永好] 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和“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来自西部的民营企业家,我由衷的感到高兴。民营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做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围绕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我谈两点认识并提出三项倡议。 [10:19]
[刘永好] 一、民营企业是推动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国有经济在农村的比重已经很小,农村的非国有经济,包括民营经济、乡镇经济和个体经济解决了1亿8千万人就业,超过农村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民营企业家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很多民营企业在农村坚持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并且建立了生机勃勃的商业模式,一大批民营农牧企业迅速发展。 [10:20]
[刘永好] 目前,排在前20名的民营农牧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总和超过1000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58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000多家,市、县级的龙头企业近万家,90%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10:21]
[刘永好] 二、民营企业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做了有益的探索。我国有13亿人口,是农产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我们的农牧业发展情况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还非常大。我们应该在引领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10:22]
[刘永好] 首先,进行组织创新,成立农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民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转变生产方式,扩大生产规模。为农民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在技术引进、资金担保、产品销售等环节帮助农民,切实带动农民致富。其次,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投入,靠自主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例如,通过改良猪的品种,可节约粮食10%,提高瘦肉率20%,增加农民收入20%。第三,进行生产模式创新,建立示范性农业生产基地,产生示范和带动效应,形成先进的产业体系,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10:23]
[刘永好] 三、民营企业要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的伟大历史任务。贾庆林主席指出,民营企业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些天,我们几个涉农企业的政协委员一直在思考,我们都来自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受益于农村,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自觉的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10:24]
[刘永好]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伟大实践,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将从城市扩大到农村。以前涉农企业基本是游击队,以后将变为正规军,而农民朋友是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上,民营企业要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因此,我和韩伟、徐冠巨、韩真发、郭占春、王祥林、王茂祥、刘志强、张文中、郑跃文等十位民营企业家发起提出以下倡议: [10:25]
[刘永好] 一、倡议现有的农业类民营企业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做起,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实行一个企业帮助一个村或者几个企业帮助一个村的发展计划,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通过种植业、养殖业或其它适合的方式求得发展,并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开拓更大的市场,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技术,增加更多的收益,实现所帮助的村整体脱贫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0:25]
[刘永好] 二、倡议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到农村去创业,在农村求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帮助更多农民朋友走上富裕道路。 [10:26]
[刘永好] 三、倡议非农的民营企业家们为新农村建设献爱心、做贡献,开展“一帮一、手牵手”活动。帮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地开展帮扶活动,包括帮助农民开发产品、融资担保、开拓市场、技术培训,也可以结合企业的发展定点招收帮扶村的农民到企业务工,帮助农民扩大就业,带出一批创业的骨干,回乡创业。或者在教育、医疗、道路、房舍、农田设施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使帮扶村基本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0:27]
[刘永好] 帮助一村、一户或一个项目的发展,可以是一个企业帮助一个村,也可以是几个企业帮助一个村。积极推动、促进建立以产业或村为基础单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国工商联有63万个民营企业会员单位,如果有30%的民营企业投入到“一帮一、手牵手”活动中来,就会带动超过十万个村庄发展经济,带动上亿农民致富。 [10:28]
[刘永好] 我们所倡议的这项活动应该是光彩扶贫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在政协、统战部、工商联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民营企业家发扬有责任、有良心、有知识、有能力的“四有”精神,尽心尽力地帮助农民发展和致富,一定能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多贡献。 [10:28]
[刘永好] 建设新农村,民营企业大有可为。我们倡议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联合起来,到农村投资和发展,在广阔的田野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农业创造价值,农民分享价值,价值留在农村,城乡和谐发展”的美好局面。 [10:29]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王敏贤委员并代表谭耀宗委员联合发言,题目是“发挥香港优势 配合国家落实“十一五”规划”。 [10:30]
[王敏贤] “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国家中兴、关系全中国人民福祉的规划,将有力调动全国人民的建设积极性。 [10:30]
[王敏贤] 香港以往经济起飞及繁荣有赖内地,回归后更得到了国家的有力支持。作为中国一分子,香港广大市民深感有责任为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作出应有贡献。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商贸、航运等中心,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国际经济接轨,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配合国家落实“十一五”规划。我认为当前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0:31]
[王敏贤] 一、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香港的集资中心功能。回归前,香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集资中心,对内地改革开放筹集资金起了重要作用。回归后,这种功能得到更大发挥。资料显示,2005年香港证券市场总成交额达45,204亿港元,市场总值逾81,800亿港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在全世界的排名亦由第九位跃升至第八位。在集资额方面,全年集资总额高达2,950多亿港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融资平台。 [10:32]
[王敏贤] 2005年优异的成绩主要得助于成为内地的集资中心。自1993年首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以来,至2005年底,已有335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总集资额超过10,970亿港元;内地企业约占香港上市企业总数三成,总市值则占市场的近四成。 [10:32]
[王敏贤] 为了配合落实“十一五”规划,我认为香港证券市场不能躺在成绩表上睡大觉,当局除完善监管制度、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等措施外,重点应加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吸引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新策略。 [10:33]
[王敏贤] 鉴于以往来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在沿海及中部富裕省份,而西部地区其实也有不少具潜力的企业可以来港上市,有关当局应考虑加强在西部重点地区及企业的推广,配合西部发展。由于内地企业来港上市集资对香港、内地发展是互利双赢的事,我们希望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内地集资中心地位,采取措施鼓励更多内地企业来港上市。 [10:34]
[王敏贤] 二、发挥商贸优势,协助内地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香港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商贸中心,商业制度与世界接轨,业界善于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并能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相对而言,这种能力较内地要强。 [10:34]
[王敏贤] 例如,据有关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占据97%的主要知识产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有3%的空间,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1.4万亿美元,占世界第3位,而自主创新技术产品仅占2%,中国仅有21%的企业有商标,50%完全靠贴别人的品牌,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另据香港工商及科技局提供的最新资料,香港高科技产品出口值的成本效益较高(以高科技产品出口值除以研发活动的总支出),新加坡最高(为34.8),其次为香港(4.13),比韩国(3.23)、芬兰(2.26)、日本(0.74)及美国(0.63)都高。 [10:36]
[王敏贤] 另外,反映研发活动表现的指标(每1,000名研发人员可得到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布的专利数量),香港为55.1,比台湾(53.3)、日本(38.5)、韩国(26.8)、芬兰(12.9)、新加坡(11.4)都高。正由于香港在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方面有独特优势,因而吸引不少外国企业来港搞研发。特区政府对这方面的优势是心里有数的。2005年9月署理财政司的负责人在谈到香港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努力时指出:“我们主要的路向是朝着商品化方面发展”。 [10:36]
[王敏贤] 为了配合国家落实“十一五”规划,将科研成果商品化,我认为,首先香港应重视自己这一优势,做好总结经验的工作。特区政府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在这方面有成绩者。同时,吸引内地企业在香港建立研发基地,或同香港有关商业咨询顾问公司合作,利用香港相关优势。内地企业亦可在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方面,请香港有经验的商业咨询服务公司提供服务。建议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香港这方面优势,例如可组织力量到香港“取经”,推动合作。 [10:37]
[王敏贤] 三、发展香港新工业,加强同内地的创新科技合作。“十一五”规划着重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维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这一新形势下,民建联最近发表了一个题为“香港发展新工业的建议”研究报告,对香港现时要发展何种工业,发展的必要性,优势及不足作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十一条建议。 [10:37]
[王敏贤] 报告首先指出,根据香港的实际,要发展的新工业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国际上新兴的工业,尤其是高科技、高技术产业;第二是高增值的工业;第三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对于发展新工业的原因,报告提出七个“有利”,包括有利推动香港向知识经济转型,推动服务业稳定持续发展,改变地产主导经济实现结构多元化,创造就业机会及扩大与内地合作领域等。报告在正视困难的前提下,提出香港发展新工业拥有十大有利条件,最后提出十一个建议。 [10:38]
[王敏贤] 报告发表后,社会反响较大,有评论指出有助解决香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我们认为发展新工业将有助扩大香港同内地的合作领域,推动两地的自主创新。我们已把这一报告呈交特区政府,并会送交中央政府,并希望中央有关方面认真研究这一报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支持香港发展新工业,令内地、香港做到互利双赢。 [10:39]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崔世昌委员发言,题目是“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 为加强两岸交流反对‘台独’分裂做贡献”。 [10:40]
[崔世昌] 维护台海地区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符合当代的历史潮流。经过两岸人民的多年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经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力也一直威胁着台海的和平稳定。最近陈水扁不顾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强行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的适用,在“台独”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 [10:41]
[崔世昌] 广大澳门同胞和全国人民一样,对此强烈愤慨,并严正谴责。澳门作为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地区之一,要旗帜鲜明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坚决反对“台独”。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贡献。 [10:42]
[崔世昌] 澳门同胞一直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尽管中西文化融和,不同价值观、社会观,不同文化理念相互交流碰撞,但爱国爱澳始终是澳门的主流核心价值。 [10:42]
[崔世昌] 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伟人都在澳门留下过光辉的足迹,他们的爱国精神对澳门人有很大影响。回归后,伟大祖国的日益繁荣昌盛和“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施,更加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情怀,对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台独”分裂的责任感也更加强烈。近年来澳门社会先后成立了“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及“中华文化交流协会”等旨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社会团体。 [10:42]
[崔世昌] 澳门还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反独促统活动,参与活动的有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各界人士,及海外的华人华侨,今年下半年,“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将在澳门举办“全球反独促统大会”。 [10:43]
[崔世昌] 澳台两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澳门回归祖国后,按中央所确定的原则和政策,澳门与台湾的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澳台两地各种民间交流交往关系不变,澳门在两岸关系方面处于独特的地位。台湾同胞经澳门进出内地手续简便快捷;台湾同胞在澳门经商、就业、读书、投资的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为扩大澳门与台湾的民间交往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回归6年来,澳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趋稳定,澳门与台湾的关系更加紧密,贸易与人员往来也逐步增加。据统计,2005年台湾旅客到澳门或经澳门的人数为140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15.2%。 [10:44]
[崔世昌] 近几年,澳门致力构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世界华商联系与合作等“三大平台”,台商是这“三个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随着澳门对外联系网络的进一步系统化、多元化,每年均有不同形式的经贸推广会、世界华商、台湾商人交流会在澳门召开,这为澳门发挥两岸交流的桥梁作用开辟了新的空间。这些都是澳门开展反独促统工作的有利条件。 [10:45]
[崔世昌] 当前应当进一步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通过澳门来促进两岸民间交往,遏制“台独”势力滋长,进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10:45]
[崔世昌] 第一,充分发挥澳门民间组织“反独促统”的作用。要鼓励支持民间组织开展“反独促统”活动,创造条件让民间组织参与对台工作的重大活动。通过对各种民间组织活动的协调,使之形成更大的合力。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通过各种宗教团体,开展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佛教、道教、妈祖文化等交流活动,来密切两岸间的各种联系。澳门和台湾都有许多祖籍福建的同乡会、同宗社团,可鼓励这些团体进行相应的交流。此外还有妇女社团、教育社团、体育社团、儿童社团等,都可以开展交流。 [10:46]
[崔世昌] 第二,引导更多的台湾人士到澳门旅游观光、参访。澳门有着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还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台湾各界人士就有到澳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的习惯。要以更灵活的方式,引导更多的台湾同胞到澳门,通过旅游观光参访,实地了解澳门回归以来的新变化,了解“一国两制”的真实内涵。特别对一些目前状况下尚不了解“一国两制”或对之抱有敌意的人,包括一些持“台独”立场的人,可通过适当方式让他们到澳门来,增加沟通了解,使之在与澳门同胞接触中增强国家认同感。 [10:47]
[崔世昌] 第三,促进两岸之间人员往来更便捷、交流活动更频繁。要研究为台湾同胞进入澳门,或经澳门进入内地提供更多的快捷和便利,真正使澳门成为现阶段两岸之间交流与沟通最方便的走廊;两岸之间的交流活动,诸如农产品展销,各种研讨会和论坛,各种展览活动,可更多地安排在澳门举办;两岸间的各种谈判,也可以把澳门当成首选之地。 [10:48]
[崔世昌] 第四,充分利用自由港优势,吸引台商参与澳门及内地建设。澳门货物、人员进出自由,实行“一国两制”条件下自由市场经济。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鼓励和引导台商到澳门投资、经商,或经澳门与内地展开经贸合作。在这方面,要注意从促进祖国统一的战略角度来思考,真正把台湾同胞当成一家人。诸如,正在运作中的“9+2”合作能否发展为“9+2+1”,把台湾也考虑进来。 [10:49]
[崔世昌] 第五,要维护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发挥“一国两制”的示范作用。澳门特区政府以及各界市民必须将澳门的繁荣稳定发展与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国家的大业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整体营商环境,致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居民综合生活质素,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更广泛地凝聚市民的爱国爱澳力量,并世代延续下去,从而让澳门的“一国两制”良好示范形象更鲜明亮丽。 [10:49]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大会发言进行完毕,休会。 [10:50]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