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 > 正文
最新播报:

钱志龙:我的中国梦 我的美国梦

2015年09月21日 10:51:37 来源: 新华网国际频道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本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经过三十多年的成长,已根深叶茂、汇通交融。新华国际客户端特意采访了几位与中国有交集的美国人和与美国有交集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中美关系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影响,谈他们的中国梦、说他们的美国梦。

  北京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校长钱志龙:从西方到东方的回归

  【从东方到西方】

  我1976年在上海出生,200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带着一帮美国孩子在中国到处转,也教他们中文。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走遍了中国,而且通过这帮美国孩子的视角,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国家。

  2003年我去美国留学,前前后后待了9年,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夏威夷大学拿到两个硕士学位,最后在南加州大学拿到教育学博士学位,主修中小学教育领导及管理。我留学的起因就是想去看看外国人是怎么做教育的,后来才发现很多貌似西方主导的教育理论其实在中国的古典教育里都已经提到了。

  正是带着这种认知,我33岁就拿着一张工作签证在美国做了校长,不是因为我英语比别人好,也不是因为我学历有多高,而恰恰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和其他人不一样,能给学校带来不同的元素,才会得到认可。

  【从西方回到东方】

  在了解到西方教育是怎么做的之后,我3年前回到中国,一开始是想把国外的好东西带回来,在国际教育方面寻找一些契合点。但通过一两年的摸索,我发现国外的教育方法虽好,比如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人性化的学习过程,但这些课程并不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学生在提升了进入国外名校可能性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其中的问题在一些低龄留学的家庭最为突出。不少家长们开始后悔,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说中国话了,和父母沟通变少了,不认同母国文化了?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的国际教育体系的照搬照抄现象,因为要去国外留学,所以要无限接近西方?实际上,我们培养孩子先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先得把自己最美、最不一样的东西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就是那句老话所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田颖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212825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