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承办:新华网
邮箱  图片  音视频  稿件报送
沿着孙中山的足迹
2017年06月19日 10:06:47  来源: 暨南大学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沿着孙中山的足迹

参评项目

国际传播(系列报道)

体裁

广播系列报道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黄信、张建赓、王卫刚、黄旭曦、范有骏、李春艳、张倩、陈凌云、刘康亮、孙西娇、沈杨、李折、张云、刘杨、陆正国)

编辑

 

刊播单位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首发日期

2016年11月07日-2016年11月28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华语台—东南亚、北美、澳新落地频率《全景中国》

作品字数
(时长)

5分6秒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主题重大。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体创作的系列报道《沿着孙中山的足迹》旨在通过追寻孙中山的革命足迹,向全球华人昭示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对今天海内外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内容扎实。避免传统主题报道的平铺直叙和宏大叙事,历时两个多月,多路记者沿着孙中山的足迹,奔赴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港澳,并前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寻找故地遗迹遗物,挖掘史料记载,采访孙中山及其友人的后裔、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积累了大量资料。

由于这次报道采访深入细致,制作用心,还发掘披露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让世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孙中山先生。有助于提升全球华人的民族意识,加深对祖国的感情,体现媒体的责任担当。

讲好“中国故事”。适应海外受众的语态语境和思维习惯,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历史题材报道,是该系列报道的始终追求。报道没有刻板遵循时间顺序,而是精心提炼出大总统令、家书、遗嘱、结婚礼物、校训、地图、演讲、中山装、友人、华侨、警钟等16项具象的事物,由点切入,以小见大,将重大的主题报道以灵活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这是对国际传播报道内容和形式的积极探索。

巧设“青年之问”,增强作品对青少年听众的吸引力。纪念孙中山的重大历史报道怎样吸引年轻受众、怎样在挖掘历史价值的同时体现现实意义?传统媒体报道如何与新媒体报道相融合?系列报道的创作者们在各篇报道的开头策划了“青年之问”的环节,以当代年轻人设问的方式,从年轻人的视角提出问题,巧妙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伟人与青年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作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为重大历史题材的报道尝试了全新表达方式。

该作品已荣获2016年度江苏广播社教节目奖公众性节目特别奖。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世界华人华侨包括国际社会共同敬仰的一位伟人。借助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系列报道,不仅弘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思想和品德,同时增强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该系列报道属于一次重要而成功的海外传播案例。

该系列通过多媒体平台,实现了有效的融合传播。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在东南亚、北美、澳新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在国际台海外落地调频包括纽约、洛杉矶、夏威夷、温哥华、多伦多、巴拿马、渥太华、墨尔本、悉尼、珀斯、奥克兰、伦敦、雅典、摩纳哥、金边、万象、达尔罕、内罗毕、达喀尔等城市播出;香港普通话台播出了整个系列;新媒体平台汇集声音、图片和文字,进行了更为丰富的传播:海峡飞虹中文网突出声音元素和纪录性,以“声音档案”作标识逐集推出,江苏新闻广播、江苏广播微信微博不仅呈现系列报道的最终成品,还跟踪记者采访过程进行图文推送,特别反映了海外华侨华人对报道的支持和协助。以上多维传播,使该系列报道产生了广泛的海内外影响。

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在东南亚、北美、澳新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在国际台海外落地调频包括纽约、洛杉矶、夏威夷、温哥华、多伦多、巴拿马、渥太华、墨尔本、悉尼、珀斯、奥克兰、伦敦、雅典、摩纳哥、金边、万象、达尔罕、内罗毕、达喀尔等城市播出;香港普通话台播出了整个系列;海峡飞虹中文网突出声音元素和纪录性,以“声音档案”作标识逐集推出。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作品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契机,通过追寻孙中山足迹,诠释了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伟大人格和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作品构思奇巧,从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16个具象事物,单列成篇,每篇中都设有“青年之问”引入正题,提升节目吸引力。作品音响丰富,适时穿插电影片段,既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感又强化了节目的可听性。

沿着孙中山的足迹2

沿着孙中山的足迹3

   1 2 下一页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74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