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7/ 16 15:11:07
来源:新华网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湘”当给力

字体:

  新华社长沙7月16日电 题: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湘”当给力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刘良恒

  一台被命名为“锦绣号”的超大直径盾构机,近日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二产业园下线。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

  “锦绣号”的刀盘涂绘了一只怀抱嫩竹的大熊猫,有网友称之为“最萌大国重器”。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工程师钟晴说,10多年前,国内盾构机市场还是进口货的天下,如今国产盾构机已占据国内九成、全球六成以上市场,“性价比”相比“洋货”垄断时代,也有了大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湖南坚持“刀刃向内”重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聚焦“政策引导”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深化“放权赋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像“锦绣号”这样能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硬实力”的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先进轨道列车等尖端技术保持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跑”世界;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高端检验检测装备等工业“四基”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湖南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贡献“湖湘担当”。

  “锦绣号”的刀盘涂绘了一只怀抱嫩竹的大熊猫,被网友称为“最萌大国重器”。(黄星霖 2021年7月10日摄)

  湖南省科技厅一位负责人说,湖南“智造”和“创造”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喊来的,是“科技湘军”奋斗拼出来、干出来的,是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破除束缚创新的藩篱激发出来的。

  坚持“刀刃向内”,重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湖南在全国率先设立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将执行、监督和统筹规划三项职能分离,避免政府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设立“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立项由“从下而上”科研人员海量申报模式,转变为“从上而下”顶层设计结合“从下而上”报送,项目评审从“相马”转向“赛马”——以赛代评、以奖代补。

  聚焦“政策引导”,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湖南率先实施“两个70%”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探索专利权出资注册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出台支持研发财政奖补办法,连续三年奖补资金达17.5亿元;推行“产业链创新链高度融合,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完善“智能+”支撑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围绕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搭建研发平台,建设专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面向重点共性技术、重大装备和技术标准的攻关。

  一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系统正在中车株洲电机厂房中制造。(新华社记者苏晓洲2021年7月3日摄)

  深化“放权赋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探索解决科研经费“不好用”问题,按照“80%以上科技经费集中支持产学研合作、全社会研发投入80%以上来自企业、80%的重大科研成果来源于协同创新”导向,支持企业研发;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从大学生、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到领军人才、院士引领攻关的梯次人才体系。

  湖南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向来访者介绍“5G智慧电台”。(新华社记者苏晓洲2021年4月14日摄)

  湖南在科技领域担当作为,成效日益显现:“十三五”期间,湖南荣获国家科技奖励99项,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8631家,跻身全国第九……

  中车株机等南企业参与创新联合体研发的复兴号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驶过桑日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罗春晓 2021年5月19日摄)

  湖南大学一位研究新型半导体器件加工和测量的青年科学家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重追赶同时更加重开创,切实提高科技前沿“卡脖子”领域原创能力,把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766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