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4/ 30 17:24: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丨跨越65载关于劳动和青春的对话

字体:

  新华社哈尔滨4月30日电(记者李建平 戴锦镕 谢剑飞)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汤原县引汤工程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中一个扎围脖的年轻姑娘名叫苏玉新,当年因创新发明“悠杆运土法”,大大提高生产效能,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在引汤工程65周年前夕,作为引汤工程的功勋人物,85岁的苏玉新坐着轮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汤原县引汤工程纪念馆参观。她看到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回忆起战天斗地的激情年代和充满朝气活力的青春时代。

  这是苏玉新(中)和工友们运用“悠杆运土法”在建设引汤工程(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那年我刚20岁,身高一米五八,体重刚过百斤,但干活勤快,做事雷厉风行。”苏玉新回忆起自己刚参加引汤工程建设时的情景说,当时她毕业回村不久就被推选为大屯大队妇联主任兼生产队妇女队长,还成了全县远近闻名的女拖拉机手。

  汤旺河发源于小兴安岭,流经汤原县44公里后注入松花江,汤原因汤旺河冲击平原而得名。当地人为摆脱靠天吃饭、洪涝灾害,一直有一个修建水利工程的梦想。

  1958年,中共汤原县委号召全县人民自己动手修灌渠,汤原人加入到劈山凿石修建引汤工程的队伍中,苏玉新就是其中一员。

  参加引汤工程建设后不久,苏玉新和大屯大队十姐妹就成立了引汤工程工地上的第一个“铁女突击队”。十姐妹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只有18岁。

  挑土篮、运土石、铲泥土……正值芳华的姑娘们来不及抹去头上的汗珠和脸上的尘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肥沃的黑土地。

  玉米碴子粥、土豆条、咸菜、窝窝头,这是苏玉新和工友们每天的伙食。“有时吃不饱,饿了就喝水,夏天喝河沟里的水,冬天就吃雪。”苏玉新说,一顿饭几分钟就吃完,节省时间继续干活。“大家都叫我‘铁姑娘’。”苏玉新笑着说。

  4月26日,苏玉新在黑龙江省汤原县的家中看自己年轻时劳动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夏天,苏玉新和工友们要忍受蚊虫叮咬,几乎人人全身是包;冬天,为了抵御刺骨的寒冷,她们把玉米叶子垫在棉靰鞡里保暖,但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下基本没用。

  “当时每个人都要挑土篮子,把土从河底挑到坝上。劳动一段时间后,姑娘们有些挑不动了。”苏玉新说,“后来我就想出了‘悠杆运土法’。”“悠杆运土法”是在横杆上一头挂土篮,另一头拴绳,利用杠杆原理,一收绳,土篮便被吊到空中,旋转横杆,使得土篮转到渠岸上。这样的方法让大家省了不少力气,运土效率有了提升。

  “悠杆运土法”让“铁女突击队”每日平均运土量由原来的9立方米提升到近20立方米。后来,这个方法被推广到全县各工地,大家也随之积极研发各种工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据《汤原县志》记载,当年全县10个公社的能工巧匠,在2个月内累计发明创造17类共2300余件工具。

  这是汤旺河灌区的渠首工程。新华社发

  回看过去的老照片,各种“土工具”“土方法”彰显了当年劳动者的青春智慧。如今,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早已让引汤工程告别人拉肩扛、大兵团作战的时代,但青春和劳动的记忆永远印在人们脑海里。

  历经65载仍在接续建设的引汤工程,是汤原县干部群众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接力长征,已润泽全县20万亩稻田,被誉为龙江大地的“红旗渠”。

  “引汤工程造福子孙,一定要把它干完。”饱含对家乡发展的深厚情感,苏玉新希望她能够亲眼见到它全部修好的那一天。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58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