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旅游 图片 文娱 法治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严歌苓 笛安 美女作家的杯酒人生
2011-05-25 11:36:02

  京城初夏的庭院里,严歌苓和笛安看上去像一对母女,聊起来却没有大的辈分隔阂。

  ■ 人物名片

  严歌苓 作家,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出生于1957年。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多产、高质、领域广泛、作品畅销。代表作有《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天浴》《铁梨花》等,屡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笛安 作家。出生于1983年,是著名作家李锐、蒋韵之女。2010年以小说《西决》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后陆续推出《东霓》《南音》。此外,还在郭敬明出品的《文艺风赏》担任主编。

  严歌苓最近推出了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虽然扩写自多年前的同名中篇小说,但从头到尾都重新创作,与张艺谋在拍的电影剧本也完全不同。此次我们邀请80后女作家笛安与严歌苓对谈,不仅因为她与严歌苓的传奇忘年交,还在于俩人在写作、海外生活及女性话题中的诸多交集。

  采访过程中,严歌苓先是脱下鞋,团坐在沙发中,后来索性盘腿坐到了地毯上,叫上一杯红酒,率性而谈。这是两位女作家的对谈,也是两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相互探索。

  C04-C06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玮 摄影/本报记者 郭延冰

  写作 年轻人没有道德审美洁癖

  严歌苓:笛安这一代人的作品,痛苦来自于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这代人成长环境不一样,更忧国忧民一点。我小时候文革已开始,跳楼不是新鲜事,一帮孩子跑过去看跳楼,还说那老头老太太拉着手跳楼可楼顶上怎么还飞下来糖纸?很漂亮的糖纸,老头老太太吃完很多糖才跳楼的。

  这些东西对我们童年的影响,让我们个人的痛苦和国家的痛苦、民族的痛苦都连在一起。

  笛安:我第一次看严老师的作品,一下子被里边一种特别火热的生命力击中,不管是讲这个人物的命运或者什么。

  严歌苓:你说的“生命力”,我觉得跟荷尔蒙有关系。当“活着”是一个大命题时,你会很有方向很有力量,因为活下去就是你的方向,你永远不会迷失,找食物是为了活着,在各种侮辱中坚持下来是为了活着。

  现在你们这样的孩子不存在这些问题,爱情也没有禁锢,爱跟谁跟谁,家庭、社会都不给你禁锢,你可以结婚可以不结婚,不结婚也可以同居、生孩子。所有的禁锢都没有了,反而人会缺乏一种浓烈度。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缺陷,小说里的人基本上有种道德审美在里面,很多东西我不是不敢写,是在自我审查系统里被审查出去了。你的小说里好的地方在于对道德评判的东西,你很敢写,特别是用第一人称,很多东西可以自己讲,你的这种自我审查是不存在的。

  韩寒的作品也有这个特点,对他来说人性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见人的,他没有那种道德审美带来的洁癖。看到你们的作品我认为我可以改进,对自己更加诚实。

(1/3) 下页 首页 尾页
热点板块直通车
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旅游 图片 文娱 法治
3G版
京ICP证 010042号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