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2/ 09 08:18:11
来源:南方日报

小心深陷“房”里却无处说理

字体:

  一系列纠纷之后,指点会员“借钱炒房”的自媒体大V“深房理”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据媒体日前报道,粉丝量超过140万的微博“深房理”,打出“深圳房价永远涨”“以贷养贷,实现财务自由”口号,引导一些外地网友通过落户、代持、假结婚等方式获得购房名额,采取拼借首付、高杠杆等在深圳炒房,不但因为游走在政策边缘,引发关联交易纠纷,频遭投诉,同时也对当地房地产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总结“深房理”的套路:一方面,将自己打造成为成功的炒房者形象。诸如“自己30岁(2009年)借了5万元开始投资房产,至今没亏损过,这差不多是投资界的奇迹。35岁超过20套房产”,无非是虚化了风险、渲染房子的投资功能,说到底除了炫耀,更可能是为其兜售炒房服务、收取服务费做铺垫。另一方面,所谓的投资“技巧”,无非就是钻政策空子。诸如怂恿会员合伙买房、假结婚获得购房名额、代持等,较起真来实际上风险都在签了白纸黑字的当事人身上,而其自己作为顾问收取数额不菲的服务费、顾问费,才是名副其实的“包赚”不赔。

  中央三令五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换句话说,宏观政策意图的本身,就是反对炒房。退一步,即便在市场上房子确实有商品属性,但宣称“房价永远涨”,本身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规律。仅凭这两条,就足以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鼓吹的炒房利益诱惑时,应该保持多一份理性和冷静。的确,“财务自由”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但落实到想通过炒房这样的操作“抄近道”时,还是要掂量一下风险。赚了钱偷着乐,炒出问题来又心有不甘,固然“深房理”这样的鼓噪者难辞其咎,然而相关当事人也应该反躬自省。

  政策漏洞总是难免的,但不会一直存在。人人都削尖脑袋钻空子,小漏洞撑破了出现大问题,市场必然会有反应,监管也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今年以来,当地针对炒房行为祭出“组合拳”,包括严查“经营贷买房”,严查购房人资格,打击“代持”“假结婚”等炒房手段;出台政策严格审查“收入、购房款来源、近一年银行流水”等购房人资格,打击购房人“作假”,并对作假的购房人执行禁止买房3年等政策等。再结合部分当事人的案例,任何钻空子的投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只是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可能把“存在一定风险”变成“百分之百风险”。这值得所有跃跃欲试者警醒。

  不出意外,当风险变成现实,“传经授道”的人总会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所谓“第一我不参与所有线下的事情,第二我们不违法,法律是底线,所有有风险的事情我们都不允许大家做”,其潜台词大约是:本人只收顾问费,其他事情一概无关。(子 长)

【纠错】 【责任编辑:徐可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08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