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要真正成为各类企业中的“优等生”,不造假、不背信、强主业、谋创新、重回报。
面对面值退市风险,*ST泛海5月4日深夜宣布了以控股股东、高管为主体的增持计划,以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但这次增持计划在12小时内就受到深交所的关注,询问是否存在“忽悠式”增持的情形。
首批企业债券发行拟募集资金合计542亿元,主要投向交通运输、产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安置房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5G智慧城市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产业领域。
中国证监会官网21日发布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转过渡期工作安排的公告。
证监会表示,划定2023年立法工作,是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证券期货监管规章等立法工作,完善证券期货监管法律实施规范体系,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推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4月14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从独董事前聘任、事中履职、事后责任认定等各环节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同时,沪深北交易所就相关规则征求意见,为实践提供详细的操作性指导。
今年以来,证监会继续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从严治市,并持续强化日常监管,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自此,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为加快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支撑。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新闻“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新闻“打假治敲”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建机制,二是抓个案,三是重培训,四是建队伍。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在这重要历史节点,如何让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优质民营企业、科创企业上市渠道更加畅通,显得更为重要。
3月1日,新证券法实施三周年。三年来,新证券法为资本市场推进全链条、全流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三年来,新证券法推动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并不断推动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证监会17日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此次发布的制度规则共6项,包括《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5项配套指引,自2023年3月31日起实施。
据新华社2月15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的财务、会计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数据造假、出具“阴阳报告”、内部监督失效等突出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2月15日在“做优新时代刑事检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年来共依法起诉各类金融犯罪18万余人。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同步交办重大案件,建立检察-证监全面监督合作关系。
对非法跨境展业的规范整改工作,均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则开展。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建设,着力做好基础标准制定工作,促进行业信息交换、信息安全等领域标准研制,不断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四川证监局主要负责人强调,实行全面注册制后,资本市场包容性和可预期性提升,四川资本市场作为金融要素保障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发挥。
证监会近日宣布,为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要求,对《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作了配套修订,形成《股票期权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