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3/ 25 15:07:00
来源:新华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字体: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李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3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整体跟跑”向“三跑并存”转变,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3%,为农产品加工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

  王凤忠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加工与贮藏、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智能与生物制造等领域,大力发展应用基础与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显著。

  其中,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产后减损保供成绩显著。过去十年间,我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左右降低到6%以下;大宗果蔬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畜禽宰后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科研骨干深入“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不断将技术、信息、服务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此外,还突破挂面高效节能自控干燥、菜籽油高效精制、果蔬压差闪蒸组合干燥、传统肉制品绿色加工、畜禽骨全组分高值化加工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有力支撑了我国农产品加工关键成套装备的国产化。

  王凤忠强调,“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将紧紧围绕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坚决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在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以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论坛、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等组织为抓手,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农村部中心工作,团结兄弟单位发挥区域优势、分工协作,有序推进联盟、学会、协会等管理运行,搭建产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重大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合体,完善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创新体系。

  二、加强基础性与基础原始创新。针对我国农产品采收、贮运、保鲜、加工、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农产品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安全品质的“四维”品质评价、农产品采后生理病理机理、贮运环境精准控制机制、加工品质保持原理、加工过程组分互作和品质调控机理、功能成分营养健康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我国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与营养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农产品加工适宜性评价、采收贮运、保鲜物流、加工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营养健康产品创制、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三、努力实现卡脖子技术装备自立自强。针对我国农产品采后损失重、加工转化率低、核心加工装备依赖进口等问题,重点突破农产品自动化采收贮运、绿色保鲜、在线分级分选、产地初加工、全组分梯次利用、传统工艺再造、功能因子稳态化等农产品现代化加工保障共性关键技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研制一批连续化、规模化、智能化“收贮运加检”核心装备、专用装备和成套装备,基本实现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自动控制。

  四、全力推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坚持“协同、升级”的原则,联合国内优势科研机构共同筹建农产品加工与贮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后减损重大科学设施支持;以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重组工作为契机,完善学科群内区域性、专业性、产业性重点实验室布局;牵头构建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体系,以绩效考核推进开放共享。

【纠错】 【责任编辑:胡可璐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25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