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

玛咖,又被唤作玛卡,在南美只是餐桌食物,漂洋过海到中国之后,登上了“神坛”。从疯狂种植到用作保健食品和酒类的原料,从每市斤800元的售价到近千家网店的售卖热,这个形似萝卜、有些土里土气的植物一夜之间成了电商圈子里神秘的“新宠”。乱象的背后,并非只为包藏在玛咖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更多的是概念式的商机。“玛咖乱象”从乱到治需要多久?新华食品希望,市场回归理性就在不远的将来。
从餐馆到滋补品店,从线下到线上,玛咖铺开销售网络的速度好似白蚁的繁殖力一般旺盛。它被贴上“补肾高手”、“天然伟哥”的标签,迅速走红中国市场。如今市面上玛咖品类繁,产地多,价格更是参差不齐,让人摸不着头脑。
        国家卫计委于2011年批准玛咖粉作为新资源食品。按照相关规定,玛咖不是药品仅为食品,但可以作为保健品原材料。目前,我国允许注册申请的特定保健食品功能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减肥等27项,不包括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益气固本、滋阴壮阳、滋补肾阳、壮阳补肾等相关功能。国家食药监总局此前特意发布消费警示,声称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一律属于假冒保健食品。
[点击详细]

玛咖的“皇帝新衣”

玛咖是秘鲁一种生长在海拔40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植物,形似土豆,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其功效类似中国的人参和枸杞子。在中国,玛咖已被厂家和商业广告彻底神化,而且重点突出绝大多数秘鲁人根本不知道的性保健功能。这个普通的秘鲁当地货因此成了中国人的抢手产品,秘鲁药店和超市的存货通常很有限,只要有中国游客到来,玛咖产品都会被一扫而光。[点击详细]

玛咖价值在热销中“变味”

目前玛咖原料及萃取产品主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在中国上市流通,但是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被包装为“植物伟哥”的玛咖,在热销的过程中已经完全“变味”。部分城市玛咖被卖到“万元天价”,实际上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结果。玛咖被定义为“食品”而非“药材”,销售价格并不像药品或药材一样受到过多的行政或政策干预,更多是市场行为。[点击详细]

玛咖产业种植条件成发展软肋

玛咖在原产地秘鲁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但在中国许多低海拔地区都在种植,部分省区将其列为当地重点产业发展。专家认为,许多高原植物之所以有很好的功效,与其生产环境有关,不同地区种植出的玛咖品质不同。同时,玛咖虽然没有连作障碍,但对土地的损耗比较大,种过玛咖的土地板结十分严重,多大面积适合种多少、是不是应该实轮种休作,目前国内没有计算和规划。虽然市场看上去仍然火爆,一些嗅觉敏锐的药农已开始减少种植。[点击详细]

种植面积急速扩张价格下跌

由于玛咖日渐升温,持续热销,不少地区把发展的目光集中到了玛咖上,大家都期望从这个颇具潜力的大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只要条件稍微适合,就开始试种玛咖。 据统计,2012年云南全省玛咖种植面积达2.5万亩。按照产业规划,2020年云南玛咖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干品年产量达2万余吨,农业产值超过25亿元,预计加工销售收入可达500亿元。 而蜂拥而上种植玛咖,也让云南玛咖产业发展中的“软肋”逐渐暴露出来。 业内人士称,由于种植面积的疯狂扩张,近期玛咖产量大幅增长,从而导致玛咖价格大幅下跌。[点击详细]

玛咖产业风险正在聚集

“七根虫草不如一盅玛咖”,玛咖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神奇功效”,发展营销模式堪称“野蛮生长”。玛咖市场急速扩容,巨大的前景和利润让很多投资者觊觎,大批涌入,产业风险正在迅速聚集。玛咖的走势离不开保健品的市场规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很少有红火超过5年的产品,玛咖能打破“五年魔咒”吗?[点击详细]

玛咖产业 向左还是向右

短短数年间,被寄予厚望的玛咖,便经历了从市场新宠到过度泛滥的疯狂轨迹。“玛咖的有序、规范化发展必须提上日程,否则玛咖或许会成为当年的人参。”有业内人士表示,玛咖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真正成为可持续的大产业,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是关键。[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芦超 娄奕娟 李楠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