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多时候,当上了年纪的人在路上摔倒,一个故事就会随之诞生,这个故事或许带着温情,又或许藏着阴谋,而少不了的,是围观与争论。
           这一天,又一位大妈在路上摔倒了。


           这个故事最初的形态是这样的:大妈摔倒了,一名外国小伙过去搀扶,大妈却揪住小伙,说自己是被他撞倒的。小伙大惊,继而被急哭,最终经过警察调解,小伙赔偿1800元了事。
           故事的这种剧情展开其实并无稀奇之处,同类剧目早就上演过多次,如果说还有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这个故事里面出现了一个“外国演员”。国人扶人被讹,观众们或许已经“看腻了”,但“老外扶人被敲诈”仿佛让这部大活剧有了国际影响,让这部戏真正具有了“走向世界”的气势。


  • 角色搭配新颖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摔倒大妈”与“被讹的外国人”的角色搭配,无疑令这部大戏在诸多“你扶起的人伤你却最深”类剧情片中脱颖而出,围观群众当然不会甘于寂寞,在他们纷纷的议论声中,这部戏的温度陡然提升:


      “最近碰瓷业有点儿不景气,国内没生意了,改做海外营生了。头脑很灵活啊。”
           “不要光看其经济效益,要看历史作用——这位大妈可是第一个逼着外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人。里程碑啊!”
           “别扯这些乱七八糟的了,社会秩序最重要。城管,碰瓷的出来摆摊了,你赶紧过来。”

           情节有了,气氛有了,如果故事就到这里为止,也只能算是一部有些看点的话题作品,但令人惊喜的是,这部大戏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个等级,它并非单纯对传统故事形式进行创新演绎,而是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死灰复燃,它注定要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形式长存在观众的脑海——结束?别开玩笑了,好戏才刚开始呢。


           告示一出,刹那间,峰回路转,观众印象中那“受冤屈的好心老外”,原来其实是涉及触犯多项交规的嫌犯,而被认为是“讹诈者”的大妈,原来其实是受害者。


  • “好心外国小伙”的人物形象分析

      仔细想想,其实这出逆转好戏在一开始就埋下了很多伏笔,比如,故事里说了半天事件发生后双方的行为,但根本没有具体交待外国小伙是否确有撞人;再比如,若外国小伙真是被诬陷的,那么警察在调解后反而让被诬陷者赔偿,也很不合常规。但在一开始的时候,故事讲述者浓墨重彩的“小伙流泪”、“小伙衣服被撕破”等半真半假的那些倾向性叙事,令“好心的外国小伙”那一副无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心生同情。这与外国肇事者现场连爆脏话的事实产生强烈反差,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设计台词:就在这里,我好心扶起一大妈,反而遭到讹诈。我真是比你们那个叫窦娥的还要冤枉啊!

    设计台词:OK,OK,我承认,撞人的是我,骂人的也是我。怎么样,我这表情像不像一个蔫坏蔫坏的反面角色?其实我准备进军好莱坞,到时候还请诸位多多捧场!
      我相信,在很多年后,当人们再次回味这段故事的时候,恐怕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让他们时而同情,时而愤怒,时而无可奈何的外国小伙。编剧对这个角色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


  • 余味悠长 任由后人评说

      一个优秀的故事,一个成功的故事,不但要让多数观众获得美妙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在结尾之后,这个故事的生命力不但仍未终止,反而散发出更加悠长的“余味”,给观众更广阔的的讨论空间与想象空间。这个故事,应该说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故事的现场究竟如何?“群众演员”们有何精彩表现?“主角”在故事进程中心理状况有何变化?“主角”在“片场”外的日常生活又受到了什么影响?这些,故事都没有提到,只留下“女主角”一个意味深长的侧影,任由后人评说。


      故事在这些关键部位的留白,实际也为这一题材的二次甚至多次创作提供了空间,这个故事的后续情节仍在不断上演,读完这个故事的读者们也在不断思索,媒介责任?舆论成见?受众心理?这些议论都在提升着这个故事的价值。但我们暂时不必纠结那些“高大上”的词汇,作为读者的我们只需考虑,这次在被写故事的人这么“玩”了一把之后,以后同类的写作手法还能在我们这里赚到眼球吗?
      这篇“影评”就此收尾,有人或许会问,那明明是条新闻,为何你这里写成了“影评”?我就奇怪了,那东西怎么会是新闻?连真实性这“新闻的生命”都没有。悬念与伏笔、叙述性诡计、还有那作者明显“玩人”的意图,怎么看,都是一个剧本。而面对“剧集”,写出的只能是“影评”了。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000125807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