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影展 > 刘卫兵

20年前,上大学学摄影

本文节选自:刘卫兵著《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陕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10月。

2009年,初春的一天,忙中有闲,我打开摄影柜时不经意间瞥见那台佳能EOS1N胶片相机,孤零零地躲在柜子最里面的角落。我每天都要打开柜子拿数码相机去采访,可很少看一眼那台过时的传统胶片相机。

胶片相机已经发旧,边缘已有不少磨损的痕迹,汗水凝结成的白色汗渍在相机眼罩上依然清晰可见。捧起这台老相机,心里禁不住有种异样的感觉,看着它,就像和自己当年熟悉的老友重逢一般。

举了十多年胶片相机,如今和它们说再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年父亲用那台60年代末买来的相机,给家里人留下了不少老照片。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发旧的黑白照片显得越来越珍贵。俗话说:“ 三十而立 ”。可以说,传统相机记录了自己“立”起来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1985年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新闻摄影专业,大概到了大学三年级前后,我们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 摄影实践课 ”。班里32个同学每人领到了一台崭新的海鸥DF相机,大家当时真有当兵多年第一次领到枪一样的兴奋。同学们把相机挎在身上、抱在怀里,爱不释手。领到相机的同时,我们每人还领到了一个黑白胶卷,大家开始了第一次摄影实战。

记得当时我在教学二楼门前,盯上了一个坐在童车里大约一两岁的孩子。围着那瞪着大眼睛的孩子拍了好长时间后,跑到暗房,折腾了很久,终于洗出了自己第一张摄影实习作品《摇篮里的孩子》。一晃20多年过去,那孩子现在也该长成大人了。

刚开始练习拍照时,同学们都花了不少时间学习使用相机。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晚上回家练习端稳相机。就像战士练习射击一样,我找来两块砖放进袋子里,挂在举起相机的手臂上,训练长时间端稳相机进行拍摄。

那时国内机械制造水平不高,国产相机质量还较差。拍摄一周下来,我们的32台相机竟然坏了好几台,都是机械快门出的问题。胶卷当时还属于贵重商品,学校一年就发几个胶卷,自己又不舍得买,只能节约使用。有时我们还通过有路子的同学从新影厂买盘装胶片回来自己制作散装胶卷。彩色胶卷更是稀罕商品,到了毕业前一两年,我们才领到为数很少的几卷彩色胶卷,根本舍不得使用。

大学最后两年,我利用假期跑了全国近十个省的城市和农村,用这些黑白胶卷,拍摄了不少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照片。回到学校,和同学跑到暗房配药、冲洗照片,一干就是好几天。后来我在人民大学举办了两次题为《大别山,你听》和《镜头在这里延伸》的小型个人摄影展。在大学里学习摄影的经历,虽说有些不易,但留给自己更多的是好奇、冲动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