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
间隔:    手动刷新 更多文字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谢谢蔡总!但是以我的知识来说,今天蔡总的发言是和物联网、互联化和智慧化经典原理最接近的一个发言。 今天,经过一天的发言,按照大数据的概念,我觉得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科学家、企业家、中央级的官员发言多,地方官员、基层单位、用户发言少;第二,地理空间数据、通用IT技术发言多,但是经典的物联化、互联化和智慧化发言比较少;第三,概念性、规划性和政策性的发言多,但是实践性、案例性和解决方案式的发言比较少,留给大家的思考问题是我们今天的会场现象反映了我们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明天还有八个分会场和展览,希望大家参加,谢谢大家! [ 2013-10-30 18:04:20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蔡晓兵]除了前面讲到的内容以外,我们还可以知道更多,GIS除了可以很好的呈现、做空间表达、整合以外,像资源合理的选取和分配在很早以前在城市规划和市政中就在使用,当然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把天气信息和交通管理信息结合起来,使得交通管理的调度更加合理,决策更加有预见性。对于交通,如果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这种动态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给到每一个人信息终端中去,而且实时响应,可以人为的事先避免很多交通拥堵,改善我们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像PM2.5,这是我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可以通过GIS的分析,可以得到空气质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对于环境治理会提供更好的依据,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我们的决策者可以很好的确定事发以后是应该疏散还是采取其它更加合适的措施等等,GIS可以使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更加理性和科学,像警察抓小偷这样的事件在一个城市里经常发生,如果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可以更好的洞察内在的规律和趋势,可以在有限警力前提下更加高效的维护社会治安,使老百姓生活起来更有安全感,使GIS,也可以做到智慧的规划,包括其能源的利用,还有智能电网、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等等,这些应用都是现在GIS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使得人的决策和管理运营更加理性和科学,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GIS、地理的空间思维与方法,深入挖掘空间信息价值,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智慧地建设智慧城市。 谢谢大家! [ 2013-10-30 18:03:55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蔡晓兵]前沿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大数据具有三V特征:大容量、高速度、多类型,大容量不用说了,关于高速度,每天有五百万条记录,一天有五亿话通话,同时具有非结构化的特征,大家的数据迅速产生,而且用传统方式很难管理和呈现,对于大数据本身的管理和挖掘有些比较专业的解决方案,像Teradata等。在所有解决方案里,有一个明星叫Hadoop,可以很好的和Hadoop进行整合,有了整合的工具以后,数据可以放在Hadoo为基础的环境里,然后进行挖掘分析,和GIS结合起来,我们有一个GIS工具,可以对大数据的处理和GIS比较好的结合起来,点状的数据都是社交媒体的数据,针对某一个特定话题,在推特或者FACEBOOK上发表一些言论。空间化以后可以看到在空间范围里的分布和聚集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是一个区域性话题还是全国性话题,还是这个话题有什么特征,比如仅仅在一个民族地区,还是在某一个其它事件的热点区域,这是GIS和Hadoop分析平台结合起来,可以让浩瀚的大数据变的一目了然。 [ 2013-10-30 18:03:24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蔡晓兵]郝苗演示的内容涉及到信息的整合以及后台对它的管理和运营的维护,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涉及到空间信息共用的基本内容和保障。 实时GIS解决方案,刚才说人的智慧首先来自于我们的感官系统,信息大量的收集上来以后,还有现在天天都应用的社交媒体,我们的微博、微信等等,实时的信息采集进来以后,我们现在有一个所谓的GeoEventProcessor,地理信息事件实时处理装置,通过它的可定制的规则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很多的有效的结果。 这个例子中有很多急救车,在急救车的监控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其中有一辆急救车在持续的加速,这是一种异常状况,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我们会对它进行有目标的监控,这种如果我们发现加速方向是往这边去的话,我们发现这个地方需要设定一个规避区域,可以在这设定一个所谓的电子围栏,一旦这个目标真正接近或者进入这个区域以后,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报警措施或者提示措施,这样的应用在很多城市运营和管理中可以找到对接的地方。一旦进入或者离开某一个区域或者达到我们设定的阈值时候,我们可以作出适当的反映。对于社交媒体的数据,像微博、微信的数据,如果大家持续一段时间都在热议某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知道有多少人在对这个话题进行反馈以外,还可以看到什么地方在热议这个话题,这是加进空间信息以后可以得到的新的信息。在解决方案里,可以接亿首先大量的实时数据,中间可以设定处理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可以完成定制的,定制以后,根据规则进行处理,然后进行输出和推送,完成实时的信息的处理。 城市建模,以往的建模方式我们看的很多了,手工、半手工方式,非常低效,一体化的建模应该跟后台空间库是动态关联的,而且建模是规则化的建模,可以设定规则,数据更新以后,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和调整规则自动地完成模型的更新,而且可以在Web环境里共享。 在这个环境里,一旦发布分享出去,老百姓可以参与,可以说夏天这个地方的楼会有很多阴影,会影响休闲感受。在做城市规划时候,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同样位置上有两个不同的建筑规划方案,我们可以看日照影响。如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台风的路径,可以把强度的变化、演进轨迹进行回放,在Online环境下轻松自如地就可以做到。 所谓一体化城市建模方案,跟我们的CityEngine产品和ArcGIS模型很好的结合,生成以后可以放到Web环境里进行分享。 [ 2013-10-30 18:02:52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郝苗]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资源管理与共享以及运维保障是如何在一套管理平台当中实现的。以管理员帐号重新登录一下系统,作为公共信息的管理平台,可以掌握应用层所用资源的健康情况,比如我们在平台当中可以发现平台当中最热点的一些服务资源,可以了解服务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对平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监控。管理平台需要具备资源整合以及协同管理的能力,可以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管理员帐号,允许不同的职能部门上传并管理自己的数据,比如在刚刚演示的例子当中,我们的空气质量数据来源于环保部门发布的PM2.5浓度指标分布的幅度,同样,交通路况数据来自于交通部门发布的道路拥堵路况的服务。我们的管理平台可以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一定的管理员帐号,比如我们可以为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处分配一个运维管理帐号,可以在这个系统当中为它分配一定的运维管理角色。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其分配它所能管理的服务的权限,将它所能管理的服务限制在本单位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平台的精细化管理。平台需要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稳定运行,在平台运行当中,需要对所有的业务资源访问进行监控,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服务的一个当前请求列表,可以清晰的看出客户端请求的IP端口等等详细的信息。此外,平台可以对软硬件的资源进行监控。我们可以从里面实时跟踪当前软硬件资源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当中的故障。管理平台要能够对所有的服务资源的访问进行统计,同时,可以对服务的健康状况以及运维系统的操作情况、平台软硬件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统计,为管理员的决策提供辅助依据。此外,可以对外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门户,供用户检索并发现平台当中的资源,同时建立服务资源使用和审核机制,此外,平台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开发接口体系,供业务部门调用资源,集成到不同的业务系统当中。通过对上述业务资源的整合、分析与共享,可以将业务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上层的决层提供支持,从而保证城市高效、稳定、有效的运转。 我的演示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2013-10-30 18:01:25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郝苗]大家好! 下面,我为大家展示一些基于GIS和Web技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应用价值。 在城市运行过程当中,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分别建立了一些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但是很难从宏观上综合把握一个城市的运行情况,下面大家看到的这个应用就是基于GIS技术,实时跟踪城市综合运行指标,现在我们看到的地图是北京市当前的道路通行情况,在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道路通行状况,在最右边列表中可以看到当前主要的拥堵路段,可以显示不同区域车辆平均行驶速度。由于道路的信息是变化着的,下方的折线图可以看到过去24小时之内道路拥堵指数变化情况,可以明显地看出昨天上下班早晚高峰拥堵曲线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高点。 下面再来看环境专题,现在大家提到环境,大家普遍都比较关心空气质量,当前,我们看到的地图呈现的是北京市PM2.5监测站点分布图,在这个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我们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在市区、西南部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在东北部山区MP2.5指标相对较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接下来我们再看气象专题,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天气情况,在后面的仪表盘中可以看到当前气温的变化,在下方柱状图可以看出未来几天天气的预报情况,下方的曲线图可以展示在过去24小时之内的温度以及空气湿度的变化情况。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市民非常关心的一些城市热点信息,除此之外,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人口以及产业结构等宏观数据的掌控,GIS从地理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基于电子地图数据对宏观数据做的直观的展现。现在看到的是北京市人口分布图,地图中颜色越深的地方表示当前区域人口总量越大,可以看出不同区域人口总量的对比。 以上这些应用只是GIS技术的一角,相信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GIS必然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些应用当中,我们应用的根本是数据,智慧城市需要一个对跨部门、跨行业的业务数据进行汇聚、整合与共享平台,并且能够稳定的对外提供服务。 [ 2013-10-30 18:00:36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蔡晓兵]如果说落地,像ArcGIS Online平台,首先是架在基础云的架构之上,在这个平台之上,可以作为GIS或者空间信息内容的管理和协同平台,同时,又提供了一个应用开发支撑平台,可以在上面开发,可以把开发内容提交上去进行分享,完全开放的综合性的信息处理和开发应用平台建立在以Web为中心的模式之上。除了在互联网上或者Web上以外,在私有云环境下,或者在一个机构内部,或者在一个组织机构的体系之下,我们也可以提供类似Online环境的操作模式,但是信息的分享却是再一个相对局限的网络环境里,在一个组织机构内部,可以进行跨部门的或者部门内部、机构内部的信息分享和协同,把公有云上面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平移到私有云环境里面来,为部门和机构提供信息管理和服务。 下面,请我的同事郝苗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演示。 [ 2013-10-30 17:59:21 ]
[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蔡晓兵]大家下午好! 我对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非常感兴趣,“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研讨”,我们有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有人会画圈,有人会戳洞,以往会议更多的是大家在探讨怎么画圈,智慧城市这个圈到底画在哪儿?怎么个画法?今天既然是技术研讨会,我们已经开始往下沉,希望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能够开始落地,大家考虑这个圈画好以后怎么钻孔的问题。我报告的题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空间信息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础无非是像人一样,需要有感知系统、神经系统、大脑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能力,传统的信息整合,传统上都是基于逻辑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整合。但是,如果把地理信息或者把空间信息加入进去以后,我们把空间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综合起来考虑我们关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对象时空的相关性,应该说相对于纯粹的逻辑维度,这个时候可以更多的洞察能力。 随着Web的普及和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等等技术的发展驱动,结合LBS实时处理、GPS等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它本身也正在朝着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演进,从原来基于文件为中心的方式后来到了以数据库为中心的方式再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方式,现在到了以Web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以Web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信息共享和业务相同的结果在于需要打破原来部门和部门之间、机构和机构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政府之间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隔阂,首先必须打破这种隔阂,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完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决策、我们的规划、我们城市的运行和管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真正的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可持续。 综合信息的分享协同,以Web为中心的模式之下,我们已经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得到,首先分享的是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加工和处理以后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以地图为呈现形式的信息,在这样一个平台里,还会增加各种各样体现行业知识的模型和处理流程,通过这些模型和处理流程,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数据本身的价值,从而能够让空间信息和跟空间信息相关的其它信息整合在一起,为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服务。我们认为所有的分享都是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进行的智慧分享。 [ 2013-10-30 17:58:1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下面,请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蔡晓兵先生演讲,蔡总长期从事GIS相关的研发、服务、应用咨询等工作,对地理信息的应用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独到见解,他演讲的题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空间信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大家欢迎! [ 2013-10-30 17:56:15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从核心产品角度来讲,根据同方多年来在政府信息化方面的积累,主要有两方面核心产品:第一,数据资源平台,同方基于在宏观数据库、在统计、在数据资源的一些项目案例等方面的积累开发出了同方数据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平台的特点是独立于行业、独立于应用,但是要支持应用、服务于应用,以源数据体系为基础,包括原数据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和服务资源体系,搭建出数据资源和管理平台,包括采集产品、加工整合产品、数据评价产品、分析应用产品和服务产品;第二个产品,移动应用终端,2012年底同方收购了E人E本公司,应该说一人一本也是过在商务领域最大的移动终端设备厂商,同方把它收过来之后,为了我们做智慧城市、IT战略部署,现在在一人一本基础上开发出了五个移动应用终端,巡检一E本、安全E本、民情E本、效能E本、经济E本,形成移动应用终端方面的产品线,我们刚刚做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采购了9万台E人E本。 最后,简单介绍两个典型案例,因为要落脚于城市运行中心,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部门,我们跟很多城市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第一,以市数字办为主体构建城市运行中心,这个城市重点关注应急和公共管理,通过搭建统一的平台之后,可以实现管得住、上得来、能整合、看得见进行全过程常态化管理,真正实现关口前移,把城市运行中心赋予了数字办。第二个案例,以市城管局为主体构建城市运行中心,在原有数字城管基础上,按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三大板块重新规划一个城市重点关注和管理的事项,赋予城管局更大和更有效的职能。 小结,所谓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成功要素,在我看来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第二,以大数据为核心与主线来构建城市运行中心,搭建符合城市管理与发展目标的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平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2013-10-30 17:29:28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三、同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想法和思路,主要是三大方面:第一,建设模式方面,我们提出“五共”发展构想,大家知道,智慧城市本身不是一个项目,也不是一件事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能每个人和每层领导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太一样,我们必须运用一些系统论的方法,“五共”包括共同探讨、共谋规划、共赢合作、共创服务、共享成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政府领导、专家有效的对智慧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运营和商业模式问题,包括资金怎么解决,资金来源怎样,虽然讲政府投资,但是政府也没钱,到底怎么样,同方利用同方本身的优势,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服务;所谓共谋规划,针对智慧城市,从设计方面、从发展策略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逐步梳理出一些具体的应用和项目;共赢合作,智慧城市也是地方政府促进产业转型、扶持地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举措,同方在做智慧城市过程中,我们也愿意为地方企业提供合作的支持,已经同方在品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扶持当地的企业,也是各级政府乐意做的一件事情,为当地政府提供服务;共创服务,包括智慧城市,包括大数据,实际上都会涉及到运营的问题,同方可以为政府提供运营平台,包括运维服务,政府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为老百姓、为企业提供服务;共享成果,智慧城市本身是一种非常重大的创新,同方和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包括政方面通力合作,一些成果可以进行横向的推广。通过这五步,我们寄希望于能够跟地方政府包括跟各地的企业形成大家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建设内容方面,主要放四个层面:第一,同方有自己M2M物联网基础平台,主要解决大数据,把各方来源数据汇集到平台上;再往上有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可以把各方汇集来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采集、处理、汇总、加工、评价、分析、应用、服务;再往上一层是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五个子平台,像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再往上是为政府、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面向各个行业的行业业务系统,包括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智慧应急等等,我们提供行业的产品和方案,同方在做智慧城市过程中按照这四层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当然我们的核心在于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平台。 [ 2013-10-30 17:28:22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我刚才讲到终点关注五个行业和领域,从逻辑维度来讲要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和体系,结合同方前期在大数据方面的积累和技术方面的理解与沉淀,我们提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运行体征管理,我概括了两句话:第一句话,用数据管理运行体征,这是发现数据价值的过程,大数据包括思维,如果没有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的话也是垃圾,充分利用数据管理,把运行体征真正的管起来才能真正把数据的价值真正发现出来,这是第一个过程;第二个过程,以数据驱动城市运行,发现价值以后,最终要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尤其是具体到某一个城市,通过五个事项的分析和应用可以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政府领导可以反过来对他所关注的事项进行调整和部署,作出相应的决策。这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利用大数据驱动城市运行真正发挥数据价值的过程,把这套方法论应用于城市管理三个维度才能使智慧城市这件事真正的落地,这部分讲的是城市管理归于何处。 [ 2013-10-30 17:27:17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包括哪些功能和特点呢?我简单罗列一下,可以不用改变现行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办事方法,不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说白了,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作为企业来讲,肯定不想做这样的事情,只是按照一个统一的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把各个部门所涉及到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合、评价和分析,并且搭建一个具备可视化、能够解决系统联动能力的平台,最终,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为政府领导提供有效决策,城市运行中心可以是现有的一个部门,并不非是得创造和城里一个新的运行中心。城市运行中心成立之后,城市管理要面向哪些行业和领域呢?所谓的知识纬度,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对一个城市或城市运行来讲,重点要关注五个方面:首先,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侧重于对城市物的管理;二是公共安全,侧重于对一个城市事的管理;三是公众服务,侧重于对城市内人的管理和服务;四是政务管理,我们国家具有庞大的官僚体系和行政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如何发挥行政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五是资源统筹,所谓资源统筹,一个城市毕竟要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包括居民生活等等各个方面,包括节能减排,包括GDP等各方面,我们统称为资源统筹,从这五个方面由上而下进行梳理,当然了,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本身具有本身的特色和特点,我们在帮某个城市做规划时候,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也可能重点关注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或者重点关注宏观的经济发展,从中筛选出重点关注的事项之后再从上而下的进行规划和设计,总体来讲,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来讲,无外乎这几个方面,同方也是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围绕着城市的运行体征从这五方面对智慧城市落脚于城市的运行中心。 [ 2013-10-30 17:26:09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二、城市管理归于何处 我们的城市管理到底归到哪个地方去?这是城市管理三维结构图,可以看出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三个纬度:第一,时间纬度;第二,逻辑纬度;第三,知识纬度,从时间纬度来讲,城市管理包括三个阶段: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而轻视城市运行,城市运行本身相对来讲是更为复杂和更为系统,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知识纬度来讲,我们是面向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从逻辑纬度来讲,讲的是解决如何做和方法论的问题。通过这三个纬度,一个城市管理做到智慧城市重点应该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城市运行;第二,面向一个城市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和领域,再运用系统论方法,从三个纬度来讲,真正把一个城市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真正的集成到一块,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或城市管理最终要落脚于一个城市运行中心,只有构建一个城市运行中心,由它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体系面向一个城市所重点关注的事项和领域,这样所谓的智慧城市才能真正落地。 [ 2013-10-30 17:24:50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我们认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加强: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要站在全市一盘棋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到底怎么做;第二,加强横向平台的信息和平台的整合,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建立政府的大数据库把各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块;第三,加强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加客观、更加科学的支持,真正提高社会智慧化发展水平。总结刚才我讲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从“三个加强”来讲,也可以引出刚才我讲的智慧是来自于何处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城市信息化发展,无论是数字城市,还是平安城市,以及到现在的智慧城市,仅仅是一个概念和说法,当然,涵盖的内容也不一样,概括来讲,从一个城市角度来讲,无外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对城市各个要素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阶段;第二,按照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收集上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规范和整合的阶段;第三,站在全局一盘棋的角度,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为老百姓进行服务,称之为信息共享和服务阶段。从我们国家现在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来看,我认为第一个阶段基本建的差不多了,现在实际上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发展的进程,到第三阶段还有一短距离。当然,从纵向角度来讲,实际上都离不开信息和数据,包括我刚才讲的从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加强”来讲,除了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包括平台的整合,最重要的在于数据怎么应用、怎么分析,包括最后提出智慧城市的智慧到底来自于哪里?经过同方的分析,我们认为智慧最终来自于“大数据”。 [ 2013-10-30 17:24:07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一、智慧来自何方 尤其是这几年,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包括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包括清华同方,我在的是物联网应用本部,原来叫政务,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2010年整合相关的资源,改为物联网应用产品本部,这些概念也好,技术也好,应用也好,对我们来讲也是扑面而来,它们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关系?我画了一张图,把智慧城市比作一个人,物联网实际上像人的器官、感官,包括神经末梢,移动互联网类似于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云计算类似于身体里的神经中枢,大数据类似于人的大脑,说白了整个人就是一个智慧城市。 刚才讲到从智慧城市的提出到现在据统计我们国家现在有二百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规划智慧城市,但是大家仔细想来,真正落地的能有多少?我概括了三个问题:第一,信息孤岛问题,刚才很多专家也讲了这个问题,我们亲身经历一个例子,前两年跟西部一个县级市做数字城市过程中我们整理和汇总有关这个县级市的人口数据,7个委办局汇总上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在电子政务包括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问题成为一个制约的因素;第二,商业模式问题,无论物联网,还是智慧城市的发展,目前还是靠政府进行推动,一方面智慧城市是顺应咱们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政府角度来讲,要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包括职能转变,从这个角度进行推动,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包括像清华同方,是站在企业发展目标上进行考虑,这两个目标实际上有时是相冲突的,在推进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会存在很大障碍;第三,信息安全问题,大家也知道,大约95%的设备、系统都是来自于国外,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在座的每一位的手机也好、电脑也好,美国想获得咱们相关的信息实际上都能获得,只不过是他们想不想要的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制约智慧城市一个非常重大和战略性的问题。前段时间工信部也在推进我们国家国产自主可靠平台的工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层面非常重视。 [ 2013-10-30 17:23:03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 王恩勇]我今天向各位汇报的题目是“以智慧的视角构建城市运行中心”,从智慧城市提出到现在在国内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但是在两年时间过程中,应该说概念提起来了,至于是否落地?大家有目共睹。今天不谈技术问题,今天从两个问题引发出我们对智慧城市的思考,所谓的智慧和所谓的城市和城市管理能不能回到它的原点。一、智慧来自何方?二、城市管理归于何出?三、同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智慧城市实际上分两个层面,第一所谓的智慧,第二包含的城市管理。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专家和领导也讲到了很多问题,能不能回到问题的原点?智慧到底来自于何方。 [ 2013-10-30 17:21:37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下面,请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本部副总经理王恩勇给我们介绍大数据的价值和魅力的有关内容,王总现兼任中国物联网应用推进联盟副理事长,重点研究与关注物联网关键技术、智慧城市商业模式以及政府公共管理等领域,他演讲的题目是“以智慧的视角构建城市运行中心”,大家欢迎! [ 2013-10-30 17:02:26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金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主要打造几大核心能力,在于系统的顶层设计、规划、运营以及现在所说的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目前,在中国四大区域都建立了自己的本地的运营公司,建立了我们自己的运营平台,在当地进行产业化,培训当地专业队伍,实现整个公共服务的战略落地。 我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 [ 2013-10-30 17:01:40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四、金鹏在公共服务业务上目前在做的尝试和变革 金鹏简介,我们主要面向城市的行业和家庭提供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公共服务内容,在政府的公共管理方面,主要在智慧安全、智慧城管、智慧交通以及安保运营方面提供相应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在面向企业和家庭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提供智慧养老、智慧养老、智慧园区服务等基本的民生公共服务,特别是在第二个层面的内容。我们提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平安、健康、安心,通过自建运营平台方式,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我们的安保、安康通以及安心医护业务,我们在园区和城区范围打造健康社区、平安社区、温情社区、和谐社区目标构建整个智慧民生基础的落地平台,通过底层信息整合和上层业业务、服务的整合,提供统一的门户,基于这样的门户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几方面业务:第一,可以提供养老运营服务,可以为老人提供信息管理呼叫,能够为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日常的商业、家政、医疗、咨询服务,同时,能够为政府进行养老监管,实现政府对整个区域所有养老产业的跟踪和管理;第二,能够实现整个社区人民健康的远程看护服务,现在主要问题不是在医疗,主要问题在日常如何关注自己的健康,如何对日常小病的诊断,以及对慢性病的看护,我们在一些社区建健康小屋,同时,利用物联网系统和个人手持设备进行信息整合,建立整个城市安心健康运营中心,和当地医院、卫生中心进行合作,实现整个远程医疗健康服务;第三,基于社区商业楼盘和城市综合体提供安全、安心的安保服务,在全国四个区域成立了自己的安保运营公司,为当地的企业提供联网报警、资源定位搜索、能力保全等公共服务,跟之前金鹏承担的平安城市建设的平台可以互动整合,跟公安应急指挥系统可以进行联动,实现企业和政府协同的安全管理。我们给商业园区提供了以呼叫中心为龙头的商业服务落地平台,基于这样的平台,可以在园区里进行电子商务的协作落地;同时,我们也能够为园区的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提供信息监控,信息资源里采集了很多物联网的数据,跟能源管理有很大关系,在这之上,可以开发整个园区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 [ 2013-10-30 17:00:48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考量,我们对于公共服务的业务运作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建设思路,我们叫GBTC建设思路,由政府进行服务监管,由企业进行服务运营,提供给公众的消费服务,同时成立第三方机构,公共服务管理中心或者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负责对整个公共服务和商业化服务进行监管,具体能够落地,能够灵活的配置我们的政府资源,强化我们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特别是在为民服务、社会管理这些基础性的社会服务商需要政府有更多的扶持政策。 [ 2013-10-30 16:59:22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三、公共服务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机制怎么建立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几种商业模式,一种建设模式是由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的,类似以前的电子政务,原来的数字城管基本都是基于这样的投资方式做的,政府负责出资、建设、维护和运营,部分服务费由运营商提供,运营商能够提供相关的支撑,负责整个管道通讯维护,再盈利方面,实际上政府也可以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向其他的供应商开放一些通道,比如在广州、美国,都把无线城市方面的投资交给运营商做市场化运营,让运营商从中得到收益,降低政府的投资需求,这种建设模式当中,政府对工程的控制和运营的监管比较深入,但是存在的风险比较高,而且对政府运营、建设、管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目前这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很多城市还在用。第二种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指导,委托运营商投资建设,政府负责顶层设计,负责主导和监督,拥有所有权,由运营商负责投资和维护,通过招标,确定一家运营商,在一段时期内拥有该项目的经营权,政府对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和资费进行监管,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监管力度大,运营商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络客户资源进行运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缺点是我们政府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运营商对政府整个规划和发展控制力不足,没有办法有效的利用现在政府投资的资产,因为所有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仍然只有使用权、维护和运营能力,所有权问题依然没解决。第三种模式,各个地市比较倡导的,由政府和运营商联合投资运营的方式,在其他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也在尝试做这样的工作,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相应的建设部门,建设的过程中清晰的划分商业业务和公共业务的边界,确定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之间的购买关系,确定信息的供给以及广告等增值业务的市场来源,明确的划清楚,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达到灵活配置市场资源和政府监管能力之间的平衡,让我们的运营商获得整个自有的市场化产品发展和规划的控制权,有效利用设备资源,增加客户黏着度,在缺点上,政府选择过程中要协商和妥协,有相应的风险,还需要相应的政策进行支撑,目前,这种模式相对来说使用的不够广泛。 [ 2013-10-30 16:58:51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二、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如何建 在智慧城市领域里,我们目前面临着技术革命,是新技术融入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趋势,我们不可阻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进行深入的调研,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实际上是整个智慧城市应用的一个基础支撑系统,应该越来越被重视,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以后,利用这个平台,全面地挖掘整个城市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全面的共享和协同,提高我们整个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把我们的信息资源和日常所要面向的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分成几个层次,一是是建立政府公共资源的目录;二是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所有信息资源的采集、分发、共享、交换、认证,技术平台构架之外,还要建立起智慧城市的运营中心,包括了我们对于系统的管理、网络的控制、基础的办公、流程、事件、知识、协作以及对老百姓门户的建设,都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平台里必备的要素,在运营中心里,这些职能都要有,这样才能够搭建起一个比较全面的基础的资源平台,只有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公共基础平台,我们才可以提供公共服务需求的信息、供给的信息以及对我们服务效率、服务职能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一个重要的手段,利用这样的手段,金鹏提出一站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理念,基于这个理念,创新我们现在的公共服务产业,提高我们对公共服务业务的供给能力。 [ 2013-10-30 16:57:37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公共服务建设的核心和本质,要从政府职能上、从管理职能、从控制职能上逐步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从过去重管理、重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注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打造是我们未来在智慧城市领域里政府主要要承担的职能,建设一个好的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尤其是在现今的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下,如何利用公共信息资源为民服务是特别要进行创新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认为我们发展的太慢,我们的效率太低下。如何做呢?我们做了这样一张需求图,从我们外部条件、地方政府现状以及内部市民期望得出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框架,包括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根据这样的机构,我们得出我们在建设方面的一个建设路径,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路线图,在这样的路线图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政府在管理上要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方,但是不能当唯一的提供方,需要有企业参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重点向基层、向城乡边界倾斜,我们要利用一切智慧城市技术手段让我们的公众更便捷的获取公共服务,比如刚才说的一卡通,实际上就是我们能够享受服务的最好的沟通渠道,在这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2013-10-30 16:56:09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一、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主要建设范围包括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生态修复、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功能的提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应用都需要有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和位置,不管是社会治理方面,还是产业升级方面,还是在民生改善方面,目前,在智慧城市里,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在政府和民生中间如何建立一个桥梁,建立一个能够让老百姓体验到的智慧城市的平台。 在这样的前提下,在政府“十二五”规划和十七届二中全会都提出我们要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放在第一位;《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和供给管理。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公共服务方面主要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从东西部的差距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来看,收入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城乡差距比较严重,在居民就业、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之前政府的公共职能很宽泛,但是政府没有办法实现所有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的满意度一直不高,为什么?因为我们公共服务的市场配置水平比较低,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服务的供给的能力不够,我们没办法有效的形成政府和市场联动的服务模式,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 2013-10-30 16:55:25 ]
[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志雷]我是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智慧城市这个领域在公共服务部分我们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实际上是两个,一个是聚合公共信息资源,我们在智慧城市实践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挖掘以及市场化运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二,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何创新一些新模式,我的演讲主要包括四个主题:一、智慧城市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二、公共信息资源平台如何建。三、公共服务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机制怎么建立。四、金鹏在公共服务业务上目前在做的尝试和变革。 [ 2013-10-30 16:54:42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感谢郑市长的发言!我觉得郑市长的报告里把咱们今天会议上的两种声音都表达了,一个是她的实践恰恰也是IBM在中国搞的集中运行平台的实践,跟这个一模一样,就是把一卡通打通了,其实一卡通已经在中国的体制和机制条件下数据共享的一个相当不错的跨领域应用,如果再往前走,我们遇到的不是技术问题和数据问题,我们遇到的是中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配套问题,所以,中国的智慧城市做的时候应该想想我们的体制、机制能够支撑我们走多远,刚才郑市长恰恰做了一个很好的案例,IBM在中国一个城市做了一卡通,尽管如此,绵阳的一卡通工程也提到社保、医疗还没有并进去,什么原因?不是技术原因,也不是数据算法原因,就是中国的体制原因,中国的智慧城市一定要在中国的体制、机制支撑下才能够做大、做长远,子弹才能一直飞。 下面,有请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志雷先生做报告,曹总数次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2010年任武汉市平安城市建设总工程师期间搭建全国首个安防云项目,今天演讲题目是“聚合公共信息资源,创新公共服务产业,”欢迎曹总做报告! [ 2013-10-30 16:53:41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四、结论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将使世界变得更“平坦”,使发展的机会更平等,西部地区应该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互动发展的进程中,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平台和载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更新思维观念,推进开放和改革,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发展改革的新引擎。 谢谢! [ 2013-10-30 16:38:47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总之,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绵阳市将加快建设西部经济生态强市和国家科技城的步伐,着力打造100平方公里以上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力争五年再造一个产业绵阳,创新绵阳、宜居绵阳,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 下面,我以绵阳市城市一卡通工程作为案例具体地讲解一下我们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首先,建设思路,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在系统设计方面,做到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经济高效,实施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加强监管,保障安全。系统架构,建立在云平台之上,我们的绵阳市民卡分为标准卡、大众卡、手机市民卡三类,全部融合了金融IC卡标准,同时兼顾了住建部、卫生部等其他行业标准,我们发放的标准卡与现在卫生部发放的居民健康卡合二为一,开通业务涵盖公共服务、金融应用、社会管理、商业拓展等几乎所有方面,因为管理体制原因,除了社保和医保没有纳入,其它的都在一卡通里。交通出行包括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的停车、缴费刷卡,包括交通违章罚款,以及部分加油、加气站也要推行一卡通。公用事业方面整合水电气以及通讯、有线电视缴费功能,公共服务方面,五险一金查询、人力资源培训、低保救助、优抚安置、赈灾救济等行政服务收费领域我们也要推广整合应用,医疗卫生方面,主要通过居民健康卡进行整合,包括就诊、预约、诊疗以及健康护理、预防接种等等方面都要实现一卡通功能。在教育文化方面,主要通过图书馆借阅图书、旅游景点的参观游览以及学校的学生卡也要统一到一卡通平台,小额支付方面,主要解决在部分超市、酒店、便利店小额支付问题。企业园区、社区的应用作为扩展功能,交给社会进行选择,他们如果选择一卡通,会纳入整个系统,会通过社会化运作方式进行。一卡通运营管理采用成立一卡通运营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之前建设思路是政府投资一卡通工程,按照市场化运作,现在由专业公司进行投资,政府不出一分钱,一卡通工程的特色,整合了多种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增强了居民健康卡、手机支付和手机自助金融等功能,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同时,我们才采用云平台系统架构,建设和运行成本大大节约;采取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方式,财政无负担,这项工程既是绵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方便、快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今后我们也会通过像一卡通工程这样一些智慧城市的项目应用来扎扎实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应用。 [ 2013-10-30 16:38:26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四是突出特色,进行试点,统筹推进智慧项目的应用,根据我们绵阳自身的技术条件和实际需求,根据轻重缓急,在城市管理、公众服务和重点行业领域扎实推进智慧城市项目的应用示范。包括智慧政务、信息公开、行政权利公开、网上审批、以及城市智能能门户建设。智慧交通方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从交通管理、公交监控、电子站牌、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游导服务等方面推进,智慧城管和应急系统,主要从数字化的城市管理、建筑工地安全监控、房地产及保障房管理系统以及综合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警务安全监控、城市水务监测、排水防涝以及消防、气象等灾害防控方面要统筹建设城市应急指挥联动平台,在医疗方面,要整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例,逐步推行远程医疗、远程监护、医疗诊断等辅助决策项目;在智慧教育方面,建立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绵阳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环保方面,逐步建立环保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止、饮用水水源保护等信息化监管;五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下一步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4G手机、平板电视、智能电视前端系统、二次雷达、人防机动指挥通讯等军民融合的电子产业,做强关键元器件颤悠,做大电子功能材料产业,到2015年要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以上。同时,集中打造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积极开发基于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系统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以及IC设计和应用软件,推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消费,到2015年实现软件产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同时,大力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绵阳)基地,我们今年被工信部授予数字家庭应用产业基地,是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数字家庭产业应用基地,下一步将依托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居产业,构建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平台,培育和引进阳关的系统集成商和内容提供商,拉动信息消费领域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 2013-10-30 16:37:59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三是加强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性平台建设,政府统一规划、利用包括云计算中心、城市信息资源“大数据”、安全保障等基础性、通用性的应用系统,确保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避免重复和浪费,特别是在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政府部门要带头进行云计算服务,我们力争将软硬件投入成本以及维护费用降低在30%以上。浪潮集团在绵阳市已经建立了云计算中心,通过物理集中的方式整合网络资源,要求政府各个部门除特殊需要外不再新建机房和设备,逐步把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统一到云中心平台上。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充分利用长虹集团与IBM建立的大数据分析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大量有用的信息,帮助政府决策。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现在只完成了基本的系统平台建设,下一步还将完善建筑物数据库、地下管线系统、国土资源数据库、基于GIS排水防涝、普查数据库以及环保、宏观经济等数据加载。 [ 2013-10-30 16:36:45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三、绵阳市的实践 绵阳的基本情况: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国家科技城,是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去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46亿元,居四川省第二位。绵阳市科技资源富极,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国防科工生产基地,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两院院士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在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留下很多宝贵资源,最重要是科技人才资源。 产业基础,主要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冶金机建、材料、化工、食品等产业为支撑的完备现代工业体系,拥有长虹、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50余家,去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35%,占四川省电子工业产业的将近30%,全省第二位。 绵阳市智慧城市目标,以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为目标,将绵阳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信息旺多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建设方式,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强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由强有力主管部门和相应的支撑体系统筹制定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以及公共基础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特别是要建立智慧城市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有利有序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今年新增光纤接入用户15万户,并且全部同步开放三网融合业务,今年年底之前,开通4G业务,在2015年之前实现县以上城市光纤入户覆盖能力达到100%,接入能力达到20-100兆,商业楼宇、园区、小区实现1000兆接入,是先有线电视双向化升级改造,发展高清、互动电视、家庭智能安防用户。 [ 2013-10-30 16:35:38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二、西部地区怎样建设智慧城市 怎么建设智慧城市呢?我们认为建设的思路和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一是搞好顶层设计,主导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和完善支持智慧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三是加强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性平台的建设,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公用企事业机构公共服务等开放信息资源;四是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产业生态圈;五是维护和保障信息安全,营造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环境。 部门协同,一是打破部门利益割据和信息孤岛的现象,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单位要实现网络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二是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监、公安、交通、城市管理等行政部门从不同应用层面,各负其责,共同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 社会参与,一是发挥各类企业的作用,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起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商业模式;二是大力引进民间资本投入智慧城市工程,促进民间资本找到商业开发机会,解决智慧城市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提高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智慧城市作为共建、共享的工程。 市场化运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开展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二是积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和方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这是集约化和集成化建设智慧城市非常好的方式,特别是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是促使智慧城市的公益性与盈利性项目有利结合,大大减轻财政负担。 [ 2013-10-30 16:33:27 ]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蕾]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各位一起交流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我的介绍分四方面:一、西部地区为什么要建智慧城市;二、西部地区怎样建设智慧城市;三、绵阳市的实践;四、结论。 一、西部地区为什么要建智慧城市 我们所理解的智慧城市,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高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智慧城市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一个理想的目标,是一段必将加速演进的进程,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 西部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劣势或者不足,一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占主导,经济外向型程度低,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大大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政府蔡莉薄弱;二是综合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三是创新创造能力严重不足,各类优秀人才相对缺乏,劳动力素质教低;四是观念、理念比较落后,接受新生事物相对较慢,改革容易受阻;五是部门利益分割,公共资源不通、服务效率低的现象比较严重;六是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 建设智慧城市会带来一些变化,一是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和互通变为零距离,西部城市交通信息不发达,对经济的制约因素将大大减弱;二是促进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深度融合;四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促进环境保护和改善,重簌西部地区“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景象;五是通过指挥化应用项目,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创新水平,使公众享受智慧生活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更新思想观念、提升个人价值,弥补西部城市在人才方面的不足。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长远的巨大机遇,西部城市要抢抓新机遇,在智慧化过程中做牢做优基础、做强做大产业、做大做美城市、做实做好民生,加快跨越发展,力争实现弯道超车。 [ 2013-10-30 16:32:03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谢谢陈院士!下面,有请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蕾发言,郑市长在四川绵阳市推进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抓住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机遇,为成功实现成都眉山、资阳电话网并网、推动四川省政府与三大电信集团公司实施战略合作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演讲题目是“西部城市应在指挥化进程中加快跨越发展”,大家欢迎! [ 2013-10-30 16:30:28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最后,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的应用,举一个例子,北京京房公司原来大部分供暖全部是大锅饭式的,一年交多少钱,北京市规定任何新建小区都需要供暖计量表,计量取暖,希望通过最少的燃料达到北京市规定的最低温度,最主要是燃烧产生的污染,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两个小区,将来要在120个小区里推广,这是锅炉房里面的界面,包括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报表等等。 今后的工作,这里要讲一些背景材料,国家在2013年上半年有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规划一共有16个重大项目,在工程技术类里边有这么一些项目,其中一项跟我说的有关系,要建设未来网络的研究设施,第八项是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家可以从网上查文件,都是有的,在未来网络里,包括云、物联网等等一系列内容,有一个项目是要做服务,我们承担了这项工作,刚才说的是北邮做的一些工具和平台,我们希望未来网络在服务创新的基础设施方面有一个基本的规划,集中国内所有的开发工具,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到很多单位、研究所、高校调研他们有什么工具,我们有偿的买过来用,看看有什么平台和引擎,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资源库,我们希望将来在服务创新的基础设施里面集中管理起来,基本上是提供公益性服务,希望在各种应用中得到使用,这是公共的福利性措施,希望大家关注这项工作,希望对我们进行批评指正,工作量很大,而且是公益性的,我们现在还在研究怎么做。 谢谢大家! [ 2013-10-30 16:15:13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这是人机交互开发环境的总体结构,我们把事件表汇在一块,在平台里可以自动执行,执行的过程不需要任何的人工的参与,也不需要利用高级程序再写一遍,关于人机交互的开发方法,开发完以后自动是高界面,可以放计算机里,高层设计完成以后可以在执行平台上直接运行,上面是人机交互对象,主要针对物联网的,这是服务执行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各个进程之间的消息交互、适配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我们用了一个技术,叫统一消息空间,边上是隐私保护和隐私安全,这是执行环节整体结构,所谓统一消息空间,主要用了发布订阅系统这么一个具体技术。如果需要设计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怎么分解?单流程相互之间的事件关系,单流程怎么设计,在人机交互情况下怎么设计,最后怎么放在一个统一消息空间里。还有一项工具,现在互联网应用非常频繁,我们使用的不是手机就是Pad,手机跟Pad屏幕的设计是一项非常繁复的工作,智能手机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操作系统有不同的设计工具跟它配套,要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做一个界面,费的功夫要非常大,我们开发了一套环境,专门针对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Pad,有什么作用呢?把你需要开发的内容用HTLM5这种语言来描述,CSS3是渲染工具,以及用JavaScript开发工具,可以把所要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手机上的屏幕的效果以及内容说清楚,说清楚以后,原材料有了,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机,我们做了类似一个关口的东西,如果是安卓手机关口,内容通过关口以后出来的就是安卓手机的加载软件包,比如三星手机就是典型的安卓手机,对于苹果,我们做了另外一个关口,微软有微软的操作系统,我们再做一个关口,同样原料,通过关口,可以出来智能手机的加载程序。我们现在做三种操作系统,安卓、iOS、微软。 [ 2013-10-30 16:13:16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我们可以把任何复杂的一个进程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单进程,一系列的单进程,有了单进程,我们怎么描述每一个单进程?我们开发了单进程的服务开发工具和环境,单进程实际上是一个流程,规定了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但是无论怎样基本上就是流程图,流程图有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由现成的服务组件构成,我们希望将来把流程描述出来,要干的活都是用现成的服务来提供,可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将来组成服务时候不是C就是S,由于时间不够,本来想说一个例子,是可以做到的,我们自己可以搜集这方面的服务,很多单元服务都可以从网上找到,我们可以很快的设计出我们的软件。 我们设计一个工具的总体结构,由于时间关系,它的界面我就不说了,我们用这个工具开发了一套比较简化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现在早就开发完了,在我们校园内已经得到使用,刚才的开发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流程需要有人工干预,比如一个大企业的呼叫中心,人家对你的产品有投诉或者有意见,接线员把要求写下来,下面基本可以自动化处理,需要机器跟人工交互的开发工具,JBPM就是这么一个工具,由于时间关系,我不介绍了。 [ 2013-10-30 16:11:45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我们得到的基础数据或者传感器数据所产生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应用,应用之间要互相交互,一般来说智慧城市大的应用是很复杂的应用系统,用传统SOA方法设计的软件系统一般来说是针对单一的功能或者少数几个功能,对于很复杂的功能以及各种流程之间的复杂交互是应付不了的,所以,我们提出另外一个理念,叫EDA,叫事件驱动,可以实时响应各种各样流程进行当中一些突发事件或者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我们的做法是把这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构成比较妥当的软件体系,我们称之为EDSOA,是我们构造服务平台的基础理念,把EDSOA合成起来,EDSOA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上面是各种各样的资源、报表系统、数据库、流程生成的程序等等,下面是各种各样传感器信号,统一对服务执行进行支撑,首先提出EDSOA设计,服务进程是相互交互情况下的设计方法,从我们来理解,还没有解决这么一个复杂问题,近期我们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这里只能说思路,解决的办法正在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了以后相关的内容可以发表文章,首先需要对复杂的流程进行仔细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任何复杂的流程最终可以做成一系列单个流程以及流程之间相互关系,可以分解成两块,单个工程方面我们有我们的工具,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一张事件表来表达,有了这两个内容,实际上就把一个很复杂的进程进行了描述,这个进程可能包括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子进程,有了这个办法以后,支撑环境是需要对资源进行描述,比如传感器里的采集设备,或者把传感器的信号送到中央处理器来的通信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有各种各样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通信协议、接口要求等等,这些都称之为资源,包括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我们都称之为资源,首先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前都是所谓竖井式的应用,针对每种应用,我们研究相关的传感器和设备,然后建立相应的解决办法,各个应用之间互不相关,这是现在一般的办法,虽然型号完全不一样,但是有很多公共的地方,我们用统一的资源管理的框架能够管起来,可以服务于各种各样应用。 [ 2013-10-30 16:10:51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国内好多单位都在做这方面工作,我所在的北京邮电大学也在做这方面工作,今天我把北邮为智慧城市或者物联网服务的平台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服务平台应该包括以下几项,主要是中间层,最上面是服务的执行平台,是执行服务的核心部件,需要有一个服务的开发平台,另外,有各种各样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得这种资源尽量可以公用,我们认为这三个平台是构成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重要内容,软件的构造是基于SOA,所谓SOA,基于Web,可以使得程序跟里面部件相吻合,可以做到软件部分内容的重用等等,有一系列优点,SOA面向服务的结构,是当前软件设计的主流方法,优点有分布性、平台独立、松耦合等等,对于一个复杂的智慧城市系统,它的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当然,包括各种卫星和通过其它措施所得到的感知的数据,这样的应用系统是比较复杂的,比较大的,比如智慧交通,不但是物理流量,要知道道路的情况,除了知道城市中心的交通流量,还要知道郊区的交通流量,以及总外面进来的流量或者出去的流量,进行统一分析,这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 [ 2013-10-30 16:08:02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俊亮]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叫“服务平台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我讲的内容包括四点: 第一,智慧城市,关于智慧城市,大家都比较清楚,我不介绍了。 我直接进入我们认为的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应该分两层,最底层是传感层,智慧城市之所以智慧,需要获得城市很多数据,比如智能交通,需要知道路况,知道车辆在路面上的流量,然后进行适当的交通指挥,可以减少大家出行的效率,最底层是传输层,最上面的是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等等,或者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等,最上面是应用层,智慧城市的目标是用,用是很关键的。所谓智慧城市,实际上由一系列的应用系统构成,这些应用系统无一例外都是软件系统,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系统,现在的做法是竖井式的构造,比如智能交通,独立构建一个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也独立构建一个智能物流,智能物流里有车辆、轮船、飞机或者其它的运输方式,这样的后果造成了所谓的系统的竖井式构造,互不相通、结构不一样,将来好多资源浪费,很多资源实际上可以公用,需要中间的平台层,除了提供各种各样的云服务数据中心、通信服务之外,很重要的是还需要一系列中间服务软件,最好用尽量统一的办法构造折价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的资源就可以得到利用,这个理念越来越被广大的技术人员所认同,但是,现在要建立一个公共平台,似乎时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孤立的系统,建议今后建立各种应用系统时候必须考虑从统一的观点出发,从长远出发,充分、有效地利用相互之间资源的共享,使得系统更加有效、更加便于维护,可以更好的为老百姓的福利以及为城市的便捷提供服务,需要加平台层,所谓大数据、云服务,都应该在这个层里。 [ 2013-10-30 16:06:03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下面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先生演讲,陈院士在网络智能化、交换技术、通信技术、容错技术等领域很有建树,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服务平台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大家欢迎! [ 2013-10-30 16:04:09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五、数字地球未来 发展里程碑,数字地球发展15年来,这是一个里程碑,数字地球走过了四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数字城市到来的时候,我们认为是迎接数字地球第五阶段到来最好不过的时机,未来15年数字地球研究的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呢?服务理论构建模型、密集型计算与知识发现、要素的呈现、理论与方法,有很多数字地球关键技术。发展高技术的最后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为了构造社会城市,刚才讲了五大方面,全球变化、减灾防灾、新能源、农业、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新一代数字地球肩负着怎么服务、怎么构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重要的使命。当然了,做数字城市是一个方面,在大背景下,数字地球如何服务于未来地球?构造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地球,数字地球可以提供重要的工具,甚至是保障。 谢谢各位! [ 2013-10-30 15:45:44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四、数字密集型科学与D-CITY 当我们有了大数据之后,我们利用多元数据,有强大的密集计算能力,我们建立数据处理长效机制等等,在海量数据到来的情况下,数据里面怎么做事情?看我们科学研究的路线图,最初的研究是用实验手段,然后有理论科学、计算科学等等,然后发展到数据密集型科学阶段,当大数据到来时候,可以在大数据里直接读取我需要的知识和科学发现,大数据本身不是一个量的概念,量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迎接新时代。 从数字地球的角度来看,无论做哪方面,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灾害监测图,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拥有数据量的多少决定着对一个重大灾害抢救生命时间的长短和效率的高低,数据越多,我们决策能力越高,我们救灾的能力也越强。最近一两年,一些学者也在探讨D-City的概念,理解能智能城市和数字城市都没太大问题。从目的来讲,怎么构建绿色城市、弹性的城市、安全和健康的城市、高效的城市、开放包容的城市、合理规划的城市等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信息模型,包括美国人口迁移数据,美国没有户口制,还包括悉尼地下管道数据、城市多源矢量数据的分析情况、伦敦地铁数据情况。 [ 2013-10-30 15:45: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三、对地观测大数据 今年4月22号,我们在这庆祝遥感学科诞生50周年,做了一些总结,在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之内,国际上已经发生了这么多对地观测卫星,可以看半个世纪以来卫星的分布,北半球最多,也有中国的贡献,如果从时间过程来看卫星的发射任务,前十年174颗卫星,再往前走越来越少。另外,也可以看出卫星本身的特点,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光段范围,一开始分辨率可能1000米、80米、30米、15米,现在零点几米,光谱分辨率成倍提高,发展的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技术的飞速发展迎合了全球很多国家的需求,政府喜欢它,政府重视它,于是全球的对地观测技术在迅猛发展,于是卫星一个一个上天,于是咱们的对地观测数据海量的增长,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对地观测大数据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对地观测数据在发展,进入到全球,89个国家和欧盟组成的一个机构加上67个国际组织一起参加的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计划展现了人类所具备的对地观测数据之多,正因为有这么多数据,十年之后,检验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假如数据可以实现共享了,这是成功的重要标志,假如十年以后没有实现共享,谁能说是成功的计划呢。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对地观测技术在飞速发展,这张幻灯片介绍的是我们国家发展情况,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小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等等,还有神州飞船和天宫飞行器,都无时不利用这些平台装载一些有效载荷对地球进行观测,我们可以通过巨资形成中长期计划,形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对地观测系统是在座各位最希望看到的,做智慧城市,没有高分辨绿树据,有时候比较困难,20年前时候做863项目,说建设部需要什么?需要城市1:500的地形图,需要建设用地,需要把楼房密度、高度量测出来,有时候很难,无论怎么说,从空间对地观测角度来说,高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对构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来说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当然了,遥感能告诉你地面上是什么形状的东西,但是,精确的位置在哪儿?我们用了很多GPS,也可以跟欧洲合作搞伽利略计划,但是当这些数据都不能用的时候,自主创新系统在哪儿?我们的北斗就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北斗导航卫星和对地观测系统一起构成构造数字地球和智慧城市重要的工具。 当然,我们是开放的国度,我们不仅发展具有自主产权的对地观测系统,我们也接受国际上的先进数据,我们不仅接收美国、法国、印度的数据,我们也接收加拿大、日本的,下一步要接收我们自己的,从这张图来看,国际上接收的比较多,再过几年,中国卫星会越来越多,对我们研究智慧城市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对地观测的未来非常辉煌,越来越多的数据将得到利用,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着坚实的基础。 [ 2013-10-30 15:44:0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成了今年第八届智慧城市大会讨论的一个主题,无论讨论智慧城市,还是讨论其它领域,大家都用很多篇幅讲大数据,或者专门有大数据的广告等等,我们正在迎接大数据的到来,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我们在认识大数据本身的一些特点。去年总结了一个比较新的资料,IDC发布的数字宇宙报告,认为全球数据总量达到1.8ZB,两年翻一番,7年之后大概是什么情况,30-40ZB,十年间增长20倍以上,我们生活在大数据之中,我们面临大数据的挑战,但是我们要把大数据变成人类能享受大数据带来利益的未来。 我们在一些场合经常讲中国的数据,这张图显示了中国数据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一下目前全球数据分布的比例,美国32%,西欧19%,中国13%,印度4%,预计2020年中国将产生全球21%的数据。我今年3月份在法国做了一个关于大数据的报告,我发现很多美国人、欧洲人还不是特别熟悉,8月份我在澳大利亚做了一个报告,很多人非要把PPT拷下来,说要研究研究,我提出从科学角度认识大数据,大数据未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以很快的趋于稳定的状态,可以看到它的发展前景。 讲技术、讲科学,大数据是什么?大家可以进行讨论,大数据为未来一切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可能,基于这点,美国同行们在这些年开始做大数据项目,欧盟同行们也抛出了一些计划,中国有973计划、863高技术计划等等,也开始探索这方面的概念、内涵、作用和其它学科的关系等等。 [ 2013-10-30 15:42:28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一、数字地球发展 1999年11月29号到12月2号,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了,会议主题是走向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一些精英们、领导们也参加了会议,我清楚的记得时任刘淇市长递交了数字北京的报告,我们把报告编在了文集的第一篇,当时北京市政府领导对数字地球异常的重视。后来这样的会议一直延续下去,目前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已经开了十几次会议,除了开会,作为数字地球的发展,要建立自己的组织,2006年建立了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在中国注册,当时请数字地球的演讲者格尔作为特别顾问,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峰会,每年有一个会议,数字城市的概念在每次会议上都是主要的方面,数字地球在全球范围内在不断的传播。 发展到第十年的时候,数字地球回到中国,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回顾了过去十年来的发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也考虑到2009年信息化空间领域包括数字城市领域的一些挑战,很多不同的主体在一起开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大会,产生了数字地球第二个北京宣言,和第一个北京宣言相比,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成为数字地球必须或者重点要应用的五大领域之一。 一个学会要有生命力,要有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学会创办了《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开创了很多第一,创建18个月之后即被SCI收录,依然是很不容易的,欢迎在座各位多贡献文章。从15年前数字地球这个概念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听懂过它的研究工作,大家,从应用角度来说都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城市在里面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张图简要地概述了一下15年来数字地球的发展,认为当年提出的数字地球的一些愿景或者一些理念或者一些目标80%左右已经实现了,下一步怎么办?当大数据这个概念提出的时候,当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时候,其实大数据和数字地球这么一对非常美妙的概念的组合构成了下一步数字地球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未来15年乘着大数据的东风,数字地球在这样一个条件下可以向新的方向发展。 [ 2013-10-30 15:41:28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 郭华东院士]谢谢主席!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下午好! 我的题目主要还是讲一下数字地球和大数据,15年前,数字地球的概念诞生了,诞生不久,在数字地球系统之下我们的一些分支体系也陆续建立起来了,比如区域层次上,我们有数字澳洲、数字欧洲、数字亚洲、数字中国等等,在一些领域方面,有数字农业、数字海洋、数字环境、数字城市等等。近年来,正在向新的目标跃进,智慧城市的概念正在替代着原来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方方面面。我今天的演讲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数字地球发展;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三、对地观测大数据;四、数据密集型科学与D-CITY。五、数字地球未来。 [ 2013-10-30 15:38:33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谢谢郭总的有关介绍!下面的演讲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院士,郭院士多年来主要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在雷达遥感信息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就,为我国的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大数据浪潮兴起,大数据作为知识发现与创新的引擎,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钥匙,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数字地球注入了新的科学推动力,今天,郭院士演讲的题目是“大数据与数字地球”,大家欢迎! [ 2013-10-30 15:37:15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些软件呢?我举个例子,西安信息办给了我们一个常年项目,大概2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数据量已经达到20TB,宁波公路局一共1万多公里的数据,数据成果达到64TB,现在有种说法,什么叫大数据?超过10TB以上的数据传统信息系统就不好干了,这就是大数据,但是每一个客户不知不觉已经有几十TB的数据,特别采用云计算架构。 下面举几个应用的例子,我们发布了我秀中国网站,有超过一百多个城市数亿张真实影像,点击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马上进入到实景环境当中,顶层数据可以应用于支撑大量的智慧应用,这是我们为湖北神农架做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卫星上俯瞰,我们可以详细了解一栋建筑等等,到了街景,以虚拟方式浏览我们的城市,可以停下来关注我们的城管,我们想知道广告牌是不是建设超标了,很快完成测量,这不是一般的照片,是可以量测的照片。我们有测试,我们和国外产品比较起来,整个数据响应速度非常快,100毫秒的属于,跟谷歌一样,我秀中国上线时候曾经一度是百度热点的第一名,我们也承受了并发数超过2万的测试。在应用领域,立得实景三维解决方案已经涵盖智慧城市应用的8大领域。这是我们给神农架做的智慧旅游,我们用了增强现实的技术,把虚拟蝴蝶等动态模型柔到实景里,增强对现实的理解,可以用到公安应急、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智能交通等等各个方面。在智慧城管领域,用实景方式加上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现在数字城管的标准配置,我们现在继续提出一个概念,我们希望不光是城管内部人员来管理城市,还需要带动公众的力量一起来管理城市,公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自己的位置对城市的事件进行报案,全民参与的城管在很多城市做的非常好,利用微博、微信这些方式对城市进行管理。 在移动互联时代,可以把每个市民都变成协管员,协助我们把城市管理好,与此同时,可以通过运营中心搜集社会的舆情,利用公众力量管理社会,消化社会的矛盾等等。总之,立得以原创技术为核心,我们已经在全国150多个城市里成功的推广了我们的应用。大家也许说立得怎么能够说把智慧城市这么复杂的系统中的系统做好呢?其实不难,我们有一个开放、合作的理念,我们已经和全国IT界超过一百多家合作伙伴结成了联盟关系,我们可以联合的合作伙伴向城市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建设实景三维世界,建设我们的数字生活。 谢谢! [ 2013-10-30 15:21:14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三、实景三维技术--开启智慧城市之门 智慧城市面临的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网络世界中构造一个物理世界,把我们的城市装在我们的网络世界里。首先,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对城市进行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以前长用虚拟三维技术做,虚拟三维技术推行了十几年,为什么不行呢?首先,造价比较高,新三维建模8-9万,手机上还不能完全运行,这样的周期和生产的复杂程度,只适合比较专业化的部门,比如规划、土地房产部门,对全面的城市管理来说是不适应的,这个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立得公司了实景三维影像城市解决方案,我们把我们测量的设备装到车上、低空的无人机上、中空的航测飞机上,我们快速的对城市进行扫描。立得在城市三维解决方案提供的是全套的解决方案,跟谷歌、微软、亚马逊做的方案一脉相承。立得为大数据的管理创造了这样一个概念,我们现在做的生产平台不是简单的数据采集,我们叫做采、编、存、发、用,采集是快速的采集、快速的编辑,云计算的存储,云端的发布和快速的利用,我们用我们的设备对城市进行快速的数字化,通过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对数字进行快速的处理、分类,通过运营中心云服务平台,分享到各种企业和公众应用当中。 我们开发的云计算产品有什么不一样呢?首先,我们适合于管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什么叫大数据?传统操作系统数据库无法支持、无法计算的数据,我们解决的就是把城市里边80%、90%以上非结构化数据快速的管理起来,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用的是GIS结构管理,理论界都知道,光GIS是不够的。我们的产品还有个特点,自主原创的,从底层数据库开始到高效的运行计算,中间层、结果层都是自己从底层开发的,我们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够接受异构的硬件,无论你使用的数据是什么格式,也无论软件接口是什么标准,我们都可以整合起来。我们为大型的应用提供公有云的应用,由于为企业包括城管局或者建设局提供私有云的应用,在保密和非保密两种情形都有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提供混合云服务,云数据支持1EB级数据存储,甚至可以无限制的进行数据扩展。 [ 2013-10-30 15:19:54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具体来说,这是一张智慧城市简单的示意图,和大家刚才演示的是一样的,无非几层构造:第一,基础设施层,是我们的通讯设备、网络、硬件设施;第二层是数据层,包括四大库,还有其它一些动态的数据;面向应用的叫做应用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所用的智慧化运营;二是扶持产业、引导产业升级的智慧产业;三是服务民众的智慧民生,在应用层和底下的数据层之间需要一个设施,叫做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这是智慧城市所必须的一个基础设施。具体而言,SCOC运营中心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城市IT运营中心,以前各个城市都有自己几个甚至几十个信息中心,像北京这些比较先进的城市,已经明确说200平方米以内的机房不允许建了,统一由城市IT运营中心做,这也是个趋势;第二,我们要建一个时空信息共享云平台;第三,需要对城市大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进行统一调度、协调、指挥;第四,面向公众的服务平台。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的心脏,这是必须做的起点性的工作,再通俗一点,城市、大数据需要这样一个资源池,它也是城市物联网的枢纽,它也是城市进行集中监控和指挥的中心,它能够实现我们所有运营数据的全面感知,通过运营中心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甚至跨城市的高效协同和应急响应,建造这个中心的同时实现政务流程的再造,这也是必须做的,光搞IT设施和软件也是舍本逐末,最大程度的降低政府的行政风险管理的风险,行政风险管理事实上不光是中国共产党在操心,事实上欧美一样操心,是跨意识形态的,智慧城市不带党派特征,是必须做到的一件事情。运营中心也是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平台,运营中心还可以降低整个城市信息化建设运维成本,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 2013-10-30 15:18:07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二、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慧城市的心脏 我们强力建议需要成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说到这里,以前我们所建的城市信息化系统有哪些局限呢?经过几代信息化建设,以前信息化系统多半是各个委办局自己结合自己的业务流程建造的,各个委办局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间有信息孤岛,无论是业务流程,还是技术架构,很难实现联通,我们的书记、我们的市长管理城市当中实际上也不能够说一打开电脑或者通过报表就能够看到城市真实、全面的数据。第二,城市信息资源是一种分散式的管理,尤其现在各个部门之间还是存在行政壁垒,比如测绘数据,因为保密问题,不能完全公开。因为保密问题,公安局不能公开人口数据。第三,所有城市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一旦有应急事件发生,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协同,没有办法最大程度的最城市减灾。第四,我们原来做的信息化系统基本上都是自己人管自己人,领导管科长、科长管科员,都是封闭的内网系统,缺乏与公众互动的管理模式,现在智慧城市就不是这样了,智慧城市必须得集合公众的智慧,让他们能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来。第五,这些问题导致重复建设、财政资金浪费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做智慧城市,要马上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包括以后运维我们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主要职能是:第一,针对自己城市的情况,完成顶层设计;第二,规划和审核各个委办局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框架、任务、运营管理机制等等;第三,建立或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第四,负责整个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第五,通过运营中心监控城市所有的大数据,实现协同调动指挥,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也是一个平台,面向全社会的企业和个体公众开放的,要提供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保证所有的企业和公众能够把他们的应用接入到大数据管理系统中来。 [ 2013-10-30 15:16:43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那么这样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技术革命时刻的来临带来了什么?我们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云和端高速互动的时候,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我们的移动手机、一卡通、智能设备、数字电视、热谈的互联网上线上到线下O2O新的商业模式都是移动互联这个时代带来的,我相信三年以后移动互联时代就会进入真正的物物相联的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的成熟和发展才使我们可以实现全面互联和感知,政府、企业、公众充分共享城市的资源和信息,不管云端的智能化还是各种终端上的智能化技术都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各个方面,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制造、智慧家居、医疗等等,物联网这个时代估计有5-8年的时间,经过物联网这个时代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到达我们现在理想中的城市的愿景,也就是城市整个运营完全科学化、智能化、公众服务的均等化、个性化,实现城市生活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大数据是有很多例子的,有统计说我们现在每两天生产5EB数据,现在所有的企业存储的数据已经达到2.2ZB,大数据是一个多样化的数据,数据是非常开放的,没有人能够限制数据的产生,有时候在微博上发布一个消息,哪怕是个谣言都可以搞的城市摇摇欲坠,很多市长、局长如果应对新媒体不及时的话,很有可能几天之后就下课了,因为新媒体已经产生,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布消息,数据已经开放了。作为对策,我们需要适应这个变化、拥抱这种变化,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需要快速的响应和决凑。 既然大数据已经来了,并且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那么我们首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把大数据采集过来,然后管理好,谁来采集呢?不可能是企业,更不可能是公众,只有政府,因为政府才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城市战略发展的制定者,大数据的研究、管理、开发是一件非常基础的工作,所以,只有政府承担这个重担,也只有政府具有统筹社会各方完成大数据采集和共享的能力。 [ 2013-10-30 15:14:52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一、大数据:智慧城市的基础与引擎 如同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拥有智慧一样,那是评价他有多少知识,并且如何利用知识,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其实离不开一项很关键的大数据的技术,大数据其实是城市实现智慧化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的总集,涵盖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决策与公共服务、企业运营、百姓数字生活等方方面面。 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可以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现在已经来临的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到底带来了什么?移动互联首先带来的是大数据,中国现在有几亿人使用智能手机,每个人都有一个习惯,碎片时间都在用手机上网,在弄微博、微信,几亿公民都在不断的制造大数据,与此同时,大数据还来自于海量的政务管理数据,还有大量经济的、市场的数据,以及每个人产生的原始数据,大数据已经来了。 移动互联实际上意味着物联网的开端,据权威者介绍,现在移动互联不光是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手机里有GPS、摄像机等各种各样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接入互联网的速度几十倍于我们上网人数的增长,所以,现在我们向着物物相联、互联互通的物联网时代高速迈进,大数据显然也带来了数据的计算、测量、管理的问题,所以,云计算也来了。 [ 2013-10-30 15:16:38 ]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我的演讲内容和李院士刚才的演讲内容有点撞车,作为厂家,主要从大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方面谈谈如何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演讲题目叫做“影像城市:向智慧城市跨越直捷径”。 我有三个观点:一、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与引擎。二、为了管理好城市的大数据,我们需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叫做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是智慧城市的心脏。三、向大家推荐一个先进的实用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打开智慧城市之门。 [ 2013-10-30 15:12:1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下面,请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晟先生发言,郭晟及其创业团队一直致力于移动测量技术和影像地图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他领导开发的产品先后于2006年、2007年荣获国家测绘科技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影像城市:“向智慧城市跨越之捷径”,大家欢迎! [ 2013-10-30 15:10:42 ]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贾晓平]当我们数据产生大数据以后,如何让我们的模型和数据的处理效率更高?我们需要用云计算的方式来提高我们模型的运转效率和数据的运转效率,云计算也是一个比较熟悉的话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做深入讲解。这些都是建筑行业基于云的应用,包括各个专业阶段的碰撞检查,包括能耗分析,包括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基于云的应用。当这些数据现场管理的时候,在整个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就像城市一样,现在交通上最难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这样的行业,信息化最难的也是最后几十米的问题,需要移动办公和数据采集来解决,可以采用各种各样先进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为现场的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提供服务,包括安全管理、加工管理,包括视频监控、电梯监控、塔吊的监控、商品混凝土车的监控,应用物联网和移动技术的监控就会为现场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为数据进一步的真实和及时的采集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智慧建造的信息化4MC模型,围绕项目管理、BIM信息模型、数据管理,采用云和物联网技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BIM为支撑、以数据管理为持续改进和提升的基础,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运用和互联网先进技术,最终实现智慧建筑。 基于我们对建筑行业的理解和对信息化的研究,智慧建造4MC过程中会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建筑信息模型和项目管理阶段深入结合;第二阶段,BIM和PM和DM深入结合;第三阶段,4MC的深入结合。 三、广联达公司能够为智慧建筑的建设能做什么 我们的使命是追求全体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面向建设工程领域,为客户提供最优秀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广联达公司希望能够成为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我们的业务定位是为建筑产品的建造和运维提供以4MC为独特优势的一流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提升经济效益。我们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完善4MC解决方案,不断增加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让4MC能够支持智慧建筑的发展,促进智慧行业进入智慧建造的新时代。 谢谢大家! [ 2013-10-30 14:52:28 ]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贾晓平]二、信息化如何支撑智慧建筑的建设 前面跟大家介绍了智慧建造的4MC信息化解决方案,首先,项目管理,然后是BIM,再到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系统就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项目管理系统将建设建筑物的参与各方结合在一起,项目管理系统将牢牢以建设全过程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多方协同为基础,围绕商务、生产、技术三方面,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有效控制,确保目标顺利实现。如果单独有项目管理系统,其实很难发挥作用,什么原因呢?无法及时的获取实时真实的数据,需要实时真实的数据来支撑项目管理系统的运行,这些数据怎么获得呢?需要建筑行业的信息模型BIM支撑,建筑信息模型也是围绕着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生命中期,覆盖全过程,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模型,不同的参与方会有不同的模型,同时,还有不同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模型。如何将不同的参与方、不同阶段的模型融合到一起为什么我们建设服务,就需要BIM服务器,以BIM服务器为基础,以建模为输入,以协同为方向,实现项目各阶段、不同专业、不同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集成与共享,为建设项目的目标实现做有力支撑,有了BIM以后可以为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真实的、及时的信息。 随着项目管理系统和BIM的深入应用,我们就会积累各种各样的数据,如何发挥这些数据的价值?首先,建设行业里的数据有经济类数据、生产类数据、技术类数据,如果大家稍微细心一点,就会观察到建筑行业的数据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出台的数据最多的,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为了一个独立的项目库,如果完全的购买完所有跟建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大概需要七千万到八千万的投资。数据管理就是通过对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的技术,对行业内各类基础数据规范和标准的已有信息进行加工、应用,包括对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行为数据、过程数据、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为建筑的建造和运维提供智慧管理,促进企业的数据积累、数据共享,支撑企业的知识复用和企业整体水平的持续提高。 [ 2013-10-30 14:49:25 ]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贾晓平]简单地回顾一下,一个建筑物生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建设单位和过程,很多咨询公司会提供服务,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还有很多设备、材料厂商提供具体的设备材料,同时,建成以后需要有物业公司的管理,同时,政府在整个过程中监管,如果整个过程中都能够智慧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极大地减少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垃圾、粉尘、各种各样的消耗,同时,建成的建筑物也是绿色、环保的。智慧建筑离不开整个建造过程的智慧化,需要用信息化支撑整个建造过程,在这个地方,我们对智慧建造做了个定义,智慧建造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建设参与各方相互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让我们对建筑物有更透彻的感知,让我们之间有更广泛的互联互通,让建筑物更深入的智能化。最终实现绿色、智能、宜居的智慧建筑。 智慧建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要了解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的特征以及适应建造过程信息化的特点,每个建筑物参与各方都围绕具体项目开展工作,在建筑行业里,经常讲某某项目部、某某项目。每个项目最终都会交付实实在在的建筑物实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以及所在项目的企业都会存在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而且经常在现场出差,建设工地现场环境非常恶劣,同时,要求快速的对信息技术处理,需要信息化进行支撑,对于第一点来讲,在建造过程中的信息化,首先要围绕项目管理,同时,建设行业信息模型,有别于其它行业明显特征就是BIM,会存在大量的数据,需要做大量的数据管理,同时,也需要应用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最终,也会应用现在的云计算技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建造,我们提出建造阶段4MC模型,以项目管理、信息模型、数据管理为核心的紧紧围绕建筑行业特征的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应用和物联网的4MC模型。 [ 2013-10-30 14:47:43 ]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贾晓平]一、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之间的关系 关于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我就不过多介绍了,我想重点讲一下指挥城市与智慧建筑之间的关系,城市的最基本特征是有人、建筑和交通,高度集中,而且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就像城市的细胞一样,每个建筑物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建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或者说智慧建筑是很微观的支撑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需要有绿色、智能、宜居的智慧建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建筑都能变成智慧建筑时候,由每个建筑所构成的城市再转变成智慧化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方便和非常基础。以绿色、智能、宜居的智慧建筑满足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运行,可以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我们回顾一下建筑本身的发展,其实我们的建筑物经过了几个阶段,大家在北京可能会感觉更加明显,北京雾霾天气,其实很大的原因来自于环境的变化或者环境的恶劣,这时候就会有高耗能的建筑,大家都知道,或者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现在社会上污染源其中有46.7%来源于建筑物以及生成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制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现在每个建筑物实际上是能耗的大户,如何降低每个建筑物的能耗?通过降低能耗来改善环境,需要我们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改进,下一步要追求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将会有里程碑的时间点,欧盟将在2020年实现所有建筑物碳的零排放,现在每个建筑物实际上占整个社会消耗1/3到40%,随着建筑物的发展,希望将来的每一个建筑物都能产生能源,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里描述的场景,这是建筑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建筑物的愿景,建筑也需要智慧化。 [ 2013-10-30 14:45:36 ]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贾晓平]今天下午和大家交流沟通的话题是“智慧建筑的建设之道”,前面郝主任也回顾了咱们国家关于智慧城市一系列政策演变过程,包括将来的政策导向,以及国内外智慧城市的案例,从郝主任的报告中我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我们的智慧城市正在从过去的大而全顶层设计逐渐落实到具体的可落地的一些项目上,我今天讲的题目非常的微观,也非常的具体,我跟大家交流沟通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智慧城市与智慧建筑之间的关系;二、信息化如何支撑智慧建筑的建设;三、广联达公司能够为智慧建筑建设能够做些什么。 [ 2013-10-30 14:44:1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下面,请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贾晓平演讲,欢迎贾总为我们带来“智慧建筑的建设之道”的演讲。 [ 2013-10-30 14:42:49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国际的这颗“子弹”的实践是什么样的?大家讲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迪比克,人口规模6万,国内把这种试验结果扩大到上百万、上千万的城市做总体规划,可能会出现误差。另外,欧盟的,他们做的都是什么规模的试验呢?五百户的能源管理系统,七百户的智能电表,三万八千平米建筑的智能化传感等等,到目前为止还是这个规模,日本也是,几平方公里内做了RFID试验。IBM在国内做了很多合作项目,IBM称之为智慧城市之智慧医疗,实际上是和广东省中医院做了一个中医的信息化管理,仅此而已。智慧食品,智慧交通,做了兰州、北京快速收费系统和交通流量预测工具,IBM智慧电力,有三个模型,套在电力上就可以了。 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7月份国家发改委受国务院委托带着七个部委写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上报国务院,把智慧城市重点发展领域点出来了,和我刚才说的三个完整是不太一致的,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慧医疗、智能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国土等智慧工程建设,换句话说按条条和块块做的系统,只要带有智慧化的技术特征都可以作为智慧城市的技术项目,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现在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把完整体系变成了能够真正拉动消费、能够真正在实践中起作用的带有智慧化城市技术特征的这些领域都可以叫做智慧化城市技术。 智慧城市的前提是什么?认识城市自身规律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重要前提,城市到底想干什么,要依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当前最急需的那部分去做,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东西。第二,智慧城市的作用,遵循城市规律的智能化才能优化城市的资源,追求技术体系完整性的智慧城市不一定能带来优化城市资源、强化城市功能性能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模式,在条条和块块这两种建设模式下,只要你带有智慧城市的技术特征,都可以叫做智慧城市,这是最近国务院文件和发改委文件中已经明确的。 这颗“子弹”飞到现在,已经能看出一点意思来了,“子弹”是抛物线形的,2013年可能是智慧城市抛的最高的一年,各种舆论很多,往下就会落地,就会进入实际。 我的发言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 2013-10-30 14:31:36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国际上的智慧城市到底怎么搞的?理论基础还要回到IBM,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IBM先给的定义,IBM是这么提出问题的,有一个价值研究院,经过研究发现,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六个核心系统是组织、业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他认为在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里,这六个核心系统是起关键作用的,它们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功能和性能的作用,这是一种认识.我现在不说它对还是错,我觉得方法好,好在哪儿?我要搞信息化,首先解决的是信息化对象的内在规律要掌握,我要搞企业信息化,得知道企业是怎么运作的,要搞政府信息化,要知道政府的体制、机制是怎样的,这样信息化才能使上劲,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是不行的,我觉得方法是对的。另外,我认为六个系统之间是互相作用的,有内在联系的,我不详细说,这六块板组成了一个城市功能效能的桶的边缘,任何一块短板都使城市整个功能和性能下降,基于这个理论想说明什么事呢?智慧化技术的出现,如果能够针对这六个核心系统进行改善的话,在同样资源的投入下,只要加上智能化技术城市功能、性能会比以前扩大很多,解决城市功能、性能不足的现实问题。智能化的含义是什么?三个: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我建议大家看看IBM当时写的白皮书,物联化指的是什么?大家都理解,互联化不是简单地把这些物和物用网络连接起来,不是这个概念,互联化和智能化两个环节都加入了智能的问题,互联化时候要把原来一项因素和能影响这个因素的多个因素都要跟它联系起来,重新认识管理对象的内在规律,到智能化阶段再用一些新的手段来控制和调优监控对象,现在基本简单化了,物联认为是对传感器,互联就是上互联网,智能就是数据挖掘,如果大家看原来的描述,跟咱们现在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另外一个观点是智慧城市至少六个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智慧城市,城市有大、有中、有小,有各种特色,某个城市只要把水的事搞好了也是智慧城市,它怎么定义智慧城市呢?带有智慧化技术特征的信息化应用,特别是六大应用系统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就是智慧城市。国内IBM和国内专家讲的非常贴近,技术的完整性,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城市的完整性,以块块带条条这些基本思路,都已经被国内同化了。 [ 2013-10-30 14:29:17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简单地说,到住建部去年和今年评了两批示范城市,一共接近200个示范城市,在这期间,各个部委基本将开展智慧城市的工作定位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范畴。构建和普及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成为过去四年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家要思考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也是困惑了很多国内企业和用户的问题,智慧化是个技术概念,加上“城市”这两个字,我们很容易想把智慧化技术和城市结合时候这个城市必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项技术也必然会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对不对?需要大家思考。国务院和发改委发文件之前带来的是什么情况呢?前面有十大应用,中间有六大产业基地,再下面有基础设施,再下面是三网融合,不管地方政府干还是不干,是不是照着这个模式干,这是国内主流的描述方式,特别是区政府或市政府描绘智慧城市是什么样的时候都是一揽子的东西。国内企业给智慧城市画了一个全景,下面是物联网东西,中间是网络的东西,再上面是平台,在中国,我觉得最大的出在平台上,这个平台是一个物理的?还是一个逻辑的?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主体的?还是城市只有一个?两个?三个?这是智慧城市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第一,技术体系、智慧城市建设体系是不是一个体系;第二,感知网没问题,通信网没问题,大家都熟悉,智慧城市发展到现在,大家都讲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这是第二个问题,需要这个统一平台吗?在这样一个统一平台条件下,应用也可以做,数据集成也可以做,安全也是一致的,数据挖掘也没问题,所有事情都解决了,我不详细说,并且有平滑的严禁能力,城市高了一个以不便应万变的体系和平台,智慧城市所有事慢慢都可以解决。2009年到2013年,2009年IBM提出智慧中国和智慧城市之年,过去基本是技术驱动型的,以技术概念驱动这件事情的发展,技术驱动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的思维模式。 [ 2013-10-30 14:27:09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首先,看国内情况,国家的政策逐年升级,从2011-2013年,国家政策这颗子弹一直在飞,并且飞的轨迹也很有意思,一开始是工信部,工信部对智慧地球这件事采取的态度是不组织也不阻止,工信部没有专门为这件事发过文件,他们对外宣布的是在十个信息化产业规划和专业规划里体现了智慧城市技术的方方面面,2012年4月份科学技术开始关于智慧城市前沿技术的研究,科技部导向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智慧城市是全新的,要从根上彻底研究,并且争取在这次研究中中国人能够在世界的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过程中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国家测绘局发了一个文件,从地理空间数据的角度讲了如何搞智慧城市,当初准备搞几十个试点,只是单向的,2012年1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部门里把智慧城市的目标、地位、作用、体系刻划的最为全的一个表达方式,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体系。 [ 2013-10-30 14:26:1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郝力]谢谢李院士的精彩演讲!本来这个论坛下午是崔院士主持,由于他正好参加院士推荐会,没有时间,所以我就全包了。 今天上午张老师发言时讲了一个笑话,去年讲智慧城市时候就说让子弹飞,先看看怎么飞,今天又提出让子弹飞的问题,我后来一想,我现在讲的内容就跟让智慧城市子弹飞这件事再具体化一点,我想说什么呢?智慧城市在中国政府部门里这颗子弹是怎么飞的?智慧城市在国内和国外技术企业是怎么飞的?另外,中国的政府、用户又是怎么让这颗子弹飞的? 推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从国家发改委在7月22号给国务院的《健康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借的概念。智慧城市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预热了有四年的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中国政府的主管部门做了什么事情?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做了什么?国际的实践是什么?国内的实践模式是什么样的?智慧城市的前提是什么?智慧城市的作用是什么?智慧城市的模式是什么?从上午到现在,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都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说这些事。我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情况:第一,国内政策导向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观察到的发展模式。第二,国际情况,基本原理是什么?国外的实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 2013-10-30 14:25:0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视频数据挖掘,要把安全行为进行只能分析,视频数据自动理解,从而实现视频数据自动压缩,把PB数据压缩下来,要推行智能设备,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人体异常行为检测,异常事件检测,这是公安部门最感兴趣的。比如聚集、奔跑、翻墙、徘徊,武汉市破了一个案子,有一个人偷钱包,斜着道走,而不是顺着道走,这都属于异常,波士顿爆炸案的两个人,人家往外走,他们问里面走,叫异动,所以抓住了。我们在武汉市做了试验,如果人看屏幕,一个人看两个,看22分钟,错误率达到95%,怎么办呢?能不能用计算机做呢?如果计算机能做,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自动的对物体中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分离、跟踪,对他的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如果有了这个软件,视频数据就能充分利用,正常人的活动应该删去,那是隐私的,我们去吃饭,我们去银行取钱,要尽快删掉,把可疑的数据留下来,大量数据可以不要。 四、结论与展望 智慧城市是基于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建立的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以实现对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务。感知是数字城市的功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是智慧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对经济转型发展、城市职能管理和对大众的智慧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做这件事情也不是很容易,第一,要让大家把网络基础设施建好,让大家用的好、用的起,全在网上做的,如果网用不好、用不起,智慧化就等于零,这是工信部的任务,好多专家和公司的任务是抓好技术创新和攻关研究,要拉动智慧城市引起的数字服务产业的发展,更好的实现各种智能化的应用,智慧城市是在一个城市里发生的,城市一把手很重要,是一把手工程,要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以上是我今天演讲的内容。 谢谢各位! [ 2013-10-30 14:16:1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位置云,将手机收益道路的导航卫星信号与其他定位相关的传感器信息传输到云计算中心,通过实时解算,实现室内外高精度的手机连续位置定位和实时导航。地理国情检测四员需要,灾情报告员需要,土地调查员和城管员都需要,这样的系统可以把外面的卫星定位方法、室内的传感器定位方法、无线信号定位方法揉在一起,叫做混合定位,北斗正在做服务云,中国北斗从2012年已经全面运营,有120字短报文特性,我们做了增强系统,按照220公立的距离,保证导航精度一秒钟十个精度,如果60公里,实现区域三频厘米级精密定位。如果用GPS,信号完好率44%,初始化时间40多秒,我们推荐的是GPS双频加北斗三频,可以保证平面精度一个厘米、高程精度3.6厘米,提高了30%,完好率100%,初始化时间只有6秒,现在运营商把这个软件做起来,精密定位可能收1毛或者2毛,高精度导航性能分析,95%的误差,达到1.4米。可用于智慧交通中车辆控制和智能驾驶,物质的运送只能在慢车道,原来控制不住,有了米级精度可以控制,如果犯规了,指挥中心就知道了。 数据挖掘,我们现实世界的数据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信息,最后要的是知识,我们有本书,用这种可以从中挖掘、发现我们的知识。 [ 2013-10-30 14:14:5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三、云计算与数据挖掘 目前大数据的解依靠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科学的发展经过了四个朝代,最早靠经验,后来靠理论,现在我们进入了数字发现知识的时代,云计算就应运而生,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放在云端,不在你这边,这种服务叫云计算服务,出现了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服务,今天走到了虚拟服务云计算的时代,云计算中心内部的生态链,在一个网络上,除了自身的计算资源之外,我们有这样一些商人做云服务器、做集成服务商等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链条,这个链条无所不在,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做什么云呢?我们做了一个遥感云,把海量的遥感数据,复杂的遥感处理与分析方法放在远程的云计算平台上,利用云计算平台弹性的计算能力,用户无需买数据、不需搭建环境,也不需要买软件,只需要选择数据和算法后即可获得计算结果,我们的服务部再是提供一个地铁、提供一个文件拷贝和数据共享,而是基于云计算的注册服务。遥感云叫做OpenRS-Cloud,开放的遥感云,是不收钱的,可以检查任务进来的速度,可以看计算机结果,把数据输入进去,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察看到结果,用户非常方便。 大家体会一下OpenRS,请你们浏览http://ww.openrs.org/wiki,遥感云服务实例,云系统可以搜索下雨之前的卫星影像,还可以搜索下雨之后的卫星影像,有了这些影像以后自动生成了服务链条,可以得到遥感服务的结果。 [ 2013-10-30 14:13:34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海量空间大数据,我们研究一个软件,叫做天地图,天地图的数据已经超过了TB级,目前已经超过100TB。4+1倾斜相机城市三维模型,最近在贵阳做了很多三维建模工作。我们监测哪各城市?上海,监测什么问题?上海地表下沉,把雷达数据放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自动地、随时地检测地表下沉,不同地区下沉速度不同,这里每年下沉20毫米,远郊区和市中心都在下沉。我们拿到上海检测,跟上海市国土局对比,精度可以达到3.9毫米和2.5毫米,意大利方法是3.7毫米,武汉方法是2.5毫米,已经把上海、苏州、天津、广州很多大城市进行了自动检测,我们还监测了三峡,将来还要监测高铁。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视频监控网,2005年国务院启动平安城市,现在我们在中国已经在600个城市装了超过2000万个摄像头,花的钱超过3000多亿,摄像头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保证城市的平安、交通的通畅,但是出现了一个大数据的问题,什么问题?存不起,数据量太大,我们到天津做一个规划,“十二五”末,天津将安装60万摄像头,按照公安部的要求,数据要保留3个月,有4600多个PB,1PB等于1000TB,比我们的空间数据还要大如果这么存下去,一年花580多亿,相当于去年西藏的GDP。同时,也查不准,发现问题以后,用人工去查,查不准,不可能用几十万个人替你去查数据,超过了人工处理的极限,防不住,案件破案效率、破案速度、破案质量不高,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智慧交通,中国有13亿人,数据量到了PB机,24小时都有流量,我们还要把这些数据保存起来。安防,365天×24小时管好城市的安防,数据量很大。智慧养老,现在中国超过65岁的人已经是2亿到2.5亿人,一个人如果从65岁活到90岁、100岁,要把变化状态记录下来,使老人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护和帮助,如果把制造业放进去,数据也很大。 [ 2013-10-30 14:12:18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二、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中,将产生从TB到PB级越来越多的数据,从而进入大数据时代。2011年,Science专刊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工程院院士也指出大数据可以让我们实现海量数据在预测、建模、可视化和发现新规律的时代就要到来,奥巴马总统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大数据研究的发展计划,奥巴马说大数据就是未来世界的“石油”,这个计划要超过以前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到来。 空间数据,空间的传感器资源,美国友185颗卫星,中国有91颗卫星,到2020年中国天上有200多颗卫星,卫星每天往回传的数据可以达到BP机,空间数据苦的资源,处理资源,空间信息资源,地学知识库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传到网上,通过可视化的服务精神,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利用云计算环境,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 [ 2013-10-30 14:09:57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数字城市技术,把基础地理数据、正射影像、街景景象数据、全景影像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结合在一起,在政务网上,通过注册可以进行服务共享,在公共平台上,在互联网上,在公网上,通过二次开发提供各种交通、导航、旅游、文物、购物等等服务系统。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城市的各种应用。 智慧城市的应用,城市干什么?城市是生存繁衍最好的地方,城市是社会交往的地方,是文化享受的地方,按照这四个职能,我们让它智能化,比如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城关、智慧养老、智慧国土规划、智慧社区、智慧家居都是让人有更好的环境来生存繁衍。对于经济发展,推动智慧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文化享受方面,可以考虑智慧户外流媒体、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等。在社会交往方面有智慧交通、购物、社会综合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心的都在这个领域。 [ 2013-10-30 14:08:51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一、智慧城市及其应用 大家对智慧城市讨论那么多年了,我对它的定义是非常简单的,智慧城市是在我们数字城市建立的基础框架上,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控制反馈到现实的城市中去,从而为经济发展、为城市的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我们将要建设的智慧城市是Cyberphysic space,虚实结合的空间,可以在家里做你想做的事情。发展历程,从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推进信息高速公路;中国在1995年朱镕基推进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八个金字号工程开始;到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格尔提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概念;中国科学家在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成立了数字地区学会,郭华东就是这个学会的秘书长;到2006年,把物联网、云计算正式推出来;到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城市;2009年2月,奥巴马上台时候IBM总裁跟他推荐你要信息化、工业化一起上才能解决美国面临的经济危机,我们国家温家宝在任总理期间两次在无锡讲物联网、智慧中国的概念,这是发展过程。发展动力是什么呢?中国的发展动力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发展就是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产物就是智慧城市,目标是追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2013-10-30 14:07:36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李德仁]尊敬的主持人郝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我在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上跟大家讨论的题目是“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讲四个问题:一、智慧城市及其应用;二、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问题;三、云计算与数据挖掘;四、结论与展望。 [ 2013-10-30 14:05:18 ]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代表,继续开会。 下午的会议首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先生,李院士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方面的专家,他首创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近年来李院士在对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给予高度关注,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有请李院士! [ 2013-10-30 14:04:08 ]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想我们应该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真正做好同步发展的工作,中国是高风险的城市与不设防的农村并存,在整个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灾难的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连锁性、受灾对象的集中性、严重性和放大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针对我们的国情和我们城市化发展中的这些风险挑战做好各项工作。习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城市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 2013-10-30 11:53:40 ]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第三,“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的关键是管理与服务结合、管理与信息结合。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很多城市都在搞信息化建设,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建立了不少应急指挥平台,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是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与指挥,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脱节,利用率也不高。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落合乎兰州市委市政府合作开发的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嵌入“民情流水线”工程,基础是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和利用,但是,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系统现在在推进过程中也还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当中很多是人和户口分离,加之数据的采集涉及到人们的一些隐私,所以,动态数据的采集现在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还是部门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问题相当突出,问题表现在下面,实际上根子还在上面,现在我们很多信息为什么整合不上去?我到过很多灾难现场,一个突出问题是政绩观的问题,有的部门和单位明确地讲我在没给总书记、总理报告之前不能给你各部门,把信息掌握和获取作为邀功请赏的倾向必须得扭转,应该立足于服务、立足于民生;三是基层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问题,特别是依靠现代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 2013-10-30 11:52:44 ]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兰州“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思考,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措施为载体,把社会服务管理与群众工作融为一体,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对推动我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这样一个系统有利于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对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系统通过日常的真诚服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重在源头治理,通过基层干部、社工人员和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及对数据的及时采集更新,通过三维数字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等,实施了动态管理,通过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及时预警和研判,将社情、舆情和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伤害的群体和能最快到达事发地点的救援力量和应急资源等等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处置效率。 [ 2013-10-30 11:51:24 ]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情流水线”工程的有效融合,是“民情流水线”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固化和应用,包含着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大基础库。两个平台,包括民生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平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更好的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三大数据库,包括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四大整合,包括视频整合、业务整合、数据整合、五个在线,包括焦点在线、化解在线、舆情在线、应急在线、效能在线,三维库社会管理系统现在被兰州的广大群众称为不断创新拓展的民心工程,他们称为是党群的连心线、服务的提升线、资源的整合线、群众的监督线、社会的和谐线。今年2月,习总书记专程到兰州,对兰州这样一个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2013-10-30 11:50:37 ]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尊敬的大会主席,同志们、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的邀请,我想就“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的问题做一个发言。 抗击非典以来的十年,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的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公共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作出了全面建设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重点是加强“一案三”制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十一五”计划的基础上,现在正在实施的“十二五”防灾减灾重点工程中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包括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环境的减灾卫星星座的建设工程,在“十二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当中,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二期工程、突发事件现场信息快速获取能力建设以及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二期工程等等与信息化的建设密切相关,我今天不对这些项目进行介绍,我今天重点就“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立足服务、加强管理”谈点意见,我刚才非常赞成刚才杨元喜院士的观点,我们搞信息化建设,必须立足服务、加强管理,咱们国家在兰州市实施的“民情流水线工程”和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取得明显成就。 什么叫“民情流水线”呢?是兰州市的西湖街道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立足于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实施的工程,为老百姓办很多实事,包括放学孩子四点半无忧服务、夕阳红的帮老服务、残疾人的与你同行赞助服务等等。 [ 2013-10-30 11:50:03 ]
[主持人]谢谢杨院士的精彩发言!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国务院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闪淳昌长副主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他今天演讲题目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大家掌声有请! [ 2013-10-30 11:41:03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 杨元喜]北斗卫星导航与智慧城市有效集成,将提高建设规划水平和资源监测、环境监测水平。加强卫星导航、地理信息与智能交通的集成,将提高城市职能交通管理效率,如大导航、地理信息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融合,将扩大位置服务领域,带动智慧城市智慧物联网的应用与拓展,统筹导航地理产品集成应用,将提高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行,包括行业的融合、信息融合水平,完善各类导航、地理标准,将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规范,改进智慧城市服务观念,将提升智慧城市保障效能。卫星导航、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是测绘导航局的,我们有义务为全国智慧城市以及智慧中国的建设发挥我们的作用,发展以北斗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应作为国家战略,我们银行如果还用GPS时间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像美国等国家,我们的互联网、我们的电网如果还用GPS时间,可能造成电网总网的失败,发展自主独立的中国的时间、中国的坐标是测绘导航人应尽的义务,发展导航以及智慧城市也是国家重大经济发展策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智慧城市紧密的结合,是应对公共安全、事故灾难、反恐维稳、提高政府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卫星导航及智慧城市将为城市宏观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智慧城市的行业标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要重视智慧城市标准的建设,如果一个城市一个标准,这样智慧城市中间的互联互通就会成为问题,要强调服务观念,强化智慧城市的特色服务是智慧城市相关产品发展的重点,也是智慧城市理念推广的重要途径,集成导航、地理信息及其他信息技术是提高智慧城市位置服务产品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潜力是巨大的,如何应用领域广阔。 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关注北斗建设,支持北斗建设,也研究北斗研究,把北斗应用于智慧城市和智慧中国,智慧城市需要重要的基础设施。 谢谢各位! [ 2013-10-30 11:40:32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 杨元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中国从80年代开始决策,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03年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成,集导航、定位、授时与段报文通信于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去年12月27日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14颗卫星组成,目前性能良好,覆盖区域是北纬55度、南纬55度,东京55度到180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三个段,空间段、有地面控制段、用户段。北斗运控系统,1个主控站,7个A类监测站,22个B类监测站,2个时间同步上行注入站。 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空间基准、时间基准、卫星轨道、卫星时间、授时、短报文通信等等,以及寿命监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运控系统基本性能是轨道交通大概2米,用户直接距离大概0.2米,通过卫星轨道,预报精度2小时用户测距精度大概1米,卫星中预报精度大概2小时1.4纳秒,短报文优于1秒钟的反映速度,在海洋上,没有卫星通讯,这就是非常好的通讯手段。北斗坐标系统大概1厘米精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性能,定位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侧素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50纳秒。定位侧素精度,静态,水平精度优于6米,高程优于10米,三维精度优于11米。 在导航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性能,单程导航大概这样,东方向0.6米,北方向1米多,高程方向13米,原因是有5个同步卫星是不动的,对高程也不敏感,对北方也不敏感。 北斗目前亚太覆盖率接近100%,实际覆盖率94%;测距码精度是2码,测距码11厘米,B25厘米,相位精度,B1 0.5毫米,B2 0.3毫米。在可能应用方面,气象应用,大气、海洋、空气监测可能基于北斗,北斗有定位、测距离,而且有短报文功能。交通管理,我们国家是交通非常繁忙和拥挤的国家,交通管理方面,北斗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抢险救灾,汶川地震时候当时通讯中断,其实手段都中断,北斗可以告诉你哪有灾情、灾情多大,而且有短报文通讯功能。 [ 2013-10-30 11:38:58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 杨元喜]城市宏观管理和辅助决策需要智慧,一个科学的决策和决策的科学都是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多部门协同管理和决策是必然趋势,跨部门信息是错综复杂的,而时空信息是核心信息,也是共性信息。基于时空信息的综合服务系统将是多部门协同管理决策的核心关键基础。 智慧城市需要物联网,然后需要互联网,否则无信息可互换,物联网需要哪些信息呢?我的归纳和大家的归纳不一定一致,物联网核心信息应该是位置、速度、时间,这是我们的导航定位信息;第二环境,影像信息、地理信息以及虚拟空间的信息,这是测绘和地理信息。智慧城市包括物联网、互联网、智慧管理、智慧服务。 智慧城市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北京一位先生给美国一位女士打电话,说午后聊聊,她问什么时间,下午一点怎么样?可以。北京的1点是美国凌晨2点,简直是一种骚扰,时间基准不一致,关于一秒的时间概念,时间就是金钱,1.7万亿美元一天多少利息呢?参考消息上给的利息是7400万美元的利息,如果2013年12月31号零时零分算今年的,如果过了1秒,应该算明年的,这一天应该多还多少呢?7400万美元,时间就是提前,金融系统之间如果差一秒可能造成极大损失,股票市场也如此。我们要有大的空间观念。 智慧城市的空间观,宁波水灾、诗经杀商场火灾,要调动最近的消防通道,如果水灾,要看看淹了什么地方,时间和空间都是指挥时候必须掌握的信息。交通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电力安全等等都需要大的空间观念。空间基准不一致可能出现大问题,魅力可能解决不了了这类问题,空间基准必须一致。智慧城市80%以上的心细於时间空间有密切关联,需要位置、速度、时间及地理空间信息。北斗位置跟踪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 2013-10-30 11:38:17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 杨元喜]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上午好! 大家大谈智慧城市的同时,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北斗卫星导航能够为智慧城市做点什么。教科书上有大量的概念,什么叫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有哪些核心要素?智慧城市的来历?智慧城市将发挥什么作用?这方面问题我不想做详细描述。智慧城市的概念,第一,基础设施,第二,服务观念,第三,想象,对未来事物的崇敬等等。 我个人认为,刚才前面几位先生的报告中没有一个报告能把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联系在一起,智慧的不一定是健康的,城市管理、城市服务业如此,如果智慧不用于服务,智慧可能起反作用,说一个简单例子,南京市市长本人一定是十分智慧的,但是对南京市和南京市的市民来说就不智慧了,智慧城市一定要服务于人民,这样智慧才是有意义的。 缺乏智慧的管理与智慧的服务,不太可能有智慧的生活,也容易导致所谓不健康的城市、不宜居的城市,我们要思考智慧城市需要什么。管理比智慧重要,智慧服务比管理重要。 智慧城市发展有强力的需求,智慧城市会缩短机构和机构、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扩展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与获取,提高信息流通的时效性、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和现势性。智慧来自于信息,首先要有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利用,以及智慧决策、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我一直把智慧服务放在核心位置上。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并不是目的,而是让基础设施服务于民、服务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 2013-10-30 11:37:17 ]
[主持人]谢谢税敏的精彩演讲!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杨元喜院士,他也是中国导航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是一位大地测量学家,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智慧城市”,大家热烈欢迎! [ 2013-10-30 11:36:15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 鞋都的分析,大家都知道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的制造国,温州被大家比喻为鞋都,中国鞋的制造业在产业链中是否是盈利最多的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安踏、匹克、李宁这些品牌的鞋是不是就与阿迪达斯、耐克有着质量上本质的差别呢?不是。从一个国家来说,大家都知道由于美国对希腊的一个信用评价致使希腊金融危机转变成了现在的欧洲次债危机,现在有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说法,现在的博弈并非只是邻李志坚的博弈,已经变成了全球的博弈,中国现在正在打造上海的自贸区,要进行全球资产的管理,信息要为其提供最主要的支撑,信息消费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地理信息的价格反映,地理信息价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地理信息本身价格和地理信息反映的属性信息的价格;地理信息作为商品参与的市场竞争和地理信息支持属性信息的市场竞争。那么,地理信息记录价格标识,以此将能够使地理信息表示经济的变化和经济环境。地理信息产业链必将延伸,可以参与到经济的各个环节,要打造经济的“升级版”,必须联合起来,借助定价只争,地理信息拓展全球资产管理,不但具有宏观智慧,也为城市中每一个人提供了微观定制的智慧。 结论,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镜像,这是发展的大势所趋,O20不以人力为转移,如何实现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理信息服务是厂家扩张市场的机会,是厂商时下市场竞争能力升级的基础,智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良好的通信、网络、计算、数据等平台,厂家如何抢占市场?观念首先要进行转变,地理信息要在商务上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现在的技术已经没有什么世纪难题不能解决了,面前经济“升级版”,面向中国评价体系、定价的话语权,地理信息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通过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地理信息必将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谢谢! [ 2013-10-30 11:27:38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智慧城市对任意空间过程的便利,智慧城市如果建成了,能够提升全球市场的分析能力,揭示价格空间的变化过程,价格竞争对象空间变化过程,微观市场行为影响因素的空间过程,如果实现整个边篱,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互联网与现实社会镜像能否实现。 企业的介入,互联网数据组织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但是,Search的困境,如何找到解决方案,如何让大家共同实现我们地图内容的更新,在线地图、在线制图进入了大家的眼中,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同样,如果我们制完图了,什么样的地图具有最大的市场空间呢?商务地图,一切能够省钱的东西,包括厂商的信息、产品的信息、价格等等企业要参与到其中,首先考虑是否能够从中获利,首先要控制成本,其次,要提高销售价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 定价权的认识,有两方面最直接的因素:第一,要知道供需关系,要知道供需情况;第二,是否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否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中国燃料油每年进口量2700万吨,是亚洲燃料油市场的重要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消费量已经占全球的2%,但在国际定价机制中连0.1%的权重都没有,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国际石油的基准价,在国际贸易中损失巨大,中国现在已经建立了黄埔燃料油货单交易市场,力争在里面有自己的发言权,如果中国要在定价中有发言权,什么能够给它提供支撑?信息。 [ 2013-10-30 11:26:37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货币空间的价值,一定数量的货币由于“空间”的不同,体现的价值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价值差异就是货币空间价值。表示形式: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领域的变化,包括所属的业务领域、所在地区等几个方面而实现的资金价值的增值,举个例子,大家在北京和在香河买同一品牌的家具付出的资金是不一样的,以房子为例,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在南城和北城买一套房子的资金投入是不一样的。 地理信息的空间差异,在地理信息获取阶段,反映地理世界信息存在的属性、比例、分辨率等不同,构成空间的差异,在信息进行应用时候,由于所附在上面的价格、知名度、服务能力的不同也产生了地理信息消费的差异,现在信息高速流动,使异地生产成为了可能,市场竞争具有更大的激烈性和强度。 地理信息商用的困境,地理信息是相互作用的,会产生很多产品,带来更大的服务范围和更广泛的服务规模,现在地理信息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商业化应用呢?答案是没有,主要困境在什么地方?产品是不是一个商业性的?现在地理信息的生产和加工主要还是用地学家的知识进行的,产生的产品可能更多是针对地学家的,对于公众来说,没有达到消费的支持水平,如果我们以移动互联网为例,移动互联网上所有信息是针对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蓬勃发展的趋势。 地理信息的销售,揭示空间差异,任何产品要进行营销,首先要取决于市场营销者对各类各层次消费者需求的适应和满足程度,地理信息营销取决于什么?取决于它的地理信息能不能揭示出它的空间差异。 [ 2013-10-30 11:25:59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四川省宜宾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图,包括城市生活娱乐、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监管方方面面的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完成以后,是否还需要政府不断的投入?无边成一个无底洞,还是依靠自身运营能够有所产出,我们的目标肯定是第二个,如何实现第二个目标?消费拉动,从目前来看,智慧城市发展是商业与政策相结合,其中商业比重可能会更大,微观地理信息成为了主要需求,提出了更新速度、更多属性类型、更便捷的随即叠加,使城市地理信息于用户间具有1-1的对应,大家都玩微信,大家可以在微信群里讨论大家共同关注的事情,微信群里的相关信息在不断更新,感兴趣的人会不断加入微信群,共同更新内容,大家可以便捷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地理信息创新O2O,互联网上的行为与现实世界线下的行为(经营、消费)结合在一起,互联网成为现实生活的前台。互联网应用时,数据的整合与加工处理方式为地理方法应用提供了巨大舞台,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会成为镜像关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变实变。 信息揭示空间差异。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组织,现在大部分信息都有时间和空间属性,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位置,以现在的搜索引擎为例,大家要搜索一个信息,通过百度或者谷歌搜索,搜索出来的信息可能有几十页、上百页,如何从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我耐着性子翻,翻十几页、二十几页后突然发现我所要的信息还没有找到,那么我们有没有一个更有效的方法使我们更便捷、更高效的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呢?那么互联网中的全球坐标成为了信息组织的平台,能够对80%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空间分析形成相互作用,建立起信息的拓扑关系。 [ 2013-10-30 11:24:55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随着十几年信息领域的高速发展,从数字城市逐渐演化而来,世界各国对智慧城市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看一下中国周边的国家,日本提出了智慧日本战略2015,新加坡提出智慧国家2015计划,韩国有u-Korea发展战略,看一下西方,欧洲、瑞典为解决城市的交通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欧盟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智慧治理等方面,世界各国都智慧城市有着共同的展望,但是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智慧城市是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及覆盖率,在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医疗、物流、安居等。“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拉动社会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 几个月前,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智慧城市的管理也列入了其中,作为重点内容,根据赛迪的数据统计,2011年,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1195亿元,到了2015年,预测是2303亿元,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15%。同样,大家想智慧城市是不是只包括室外城市?不是,已经从室外向室内进行扩展了,因为人活动的更多的空间是在室内。 要实现智慧城市,还有几大技术需要我们为它提供足够支撑:首先,大数据,北京市每天视频采集量达到3PB,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约为300PB,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呢?云计算为它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样,传感器网与GIS网络的相结合,未来Internet是不是可以发展成一个巨型的GIS,室内与地下空间定位及导航,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数据,有了这么多技术支撑,空间数据的挖掘成为最后的点睛之笔。 [ 2013-10-30 11:23:20 ]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的代表 税敏]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各位科技界、产业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智慧城市高峰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中心景贵飞副主任向大家说声抱歉,针对这次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景主任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以及空间差异和经济升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自己亲自动笔撰写了这次的报告,但是由于临时有些突发情况,他不能来到现场亲自做报告,委托我替他介绍一下他的一些思考和想法。由于临危授命,在这次报告中,如果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担待,并给予指正和批评。 这次报告题目是“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创新与商业模式分析”,将从智慧城市发展、信息揭示空间差异、企业介入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他的一些考虑和思考。 [ 2013-10-30 11:21:39 ]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演讲的嘉宾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税敏高级工程师,国家遥感中心曾经多次组织制定全国遥感科技发展规划,负责国家重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导航高技术项目的实施,推动我国在亚太联合国和世界地球观测导航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国家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取得了先行者和开拓者的作用,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创新与商业模式分析”,大家掌声欢迎! [ 2013-10-30 11: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文燚] 我们利用大数据这些支持技术支持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跟我们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在做智慧城市发展时候,刚才已经讲了,是基于自组织的历年来进行城市社会系统的顶层设计,这种自组织的模式需要我们对城市发展的全景、全生命周期进行分析,需要通过顶层设计能够使得我们达成对城市社会系统开放、组分自主、伺服新兴、自恰循环、模式优化的总体性支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时候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发展是社会工程,必须要面对着开放与垄断的持续博弈,必然面对着组分与系统的持续博弈,必然面对着新兴与传统的持续博弈,我们推进社会工程时候,必须采取零星渐进式的方式推进,坦率地讲,现在用运动式的方法发展智慧城市显然是不妥的,怎么样才能用零星渐进式的方法发展智慧城市呢?我们无外乎做几件具体的工作,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城市管道的维护、沙井的维护,这是城管典型的内容,曼哈顿就有过这样的专项工程,不解决完整的事情,能够非常有策略的、准确的管理这些公共设施,UPS快递公司在处理城市物流时候也有一个很好的优化案例,UPS公司感觉如果自己的快递运输车在路上发生故障,然后导致自己还要临时调换车,成本会非常高,他们有一个策略,每隔三年就把相应的运输车关键部件更换一遍,带来了很多的维修成本,同时,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全面的解决问题,后来他们采取了物联网加大数据的方法,把每辆运输车关键部件上贴上传感器,在车上加装上移动互联的设备,把关键部件的数据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判断出准确的维修时间,据说一年可以省好几百万美金,优化城市的物流服务是智慧城市典型的发展工程。下面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例子,通过交易数据,发现了一些失信问题。 感谢大家耐心地听完我的介绍,祝大家一天好心情。 谢谢大家! [ 2013-10-30 11:19:13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文燚]大数据支持的趋势规律性分析,美国联邦政府为了管理自己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他们在全美90个城市采集8000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这个项目每年花联邦政府2.5亿美金,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11月份美国出现了通缩的趋势,觉得好象还是很成功的,但是与之相比较,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经济学家有了一个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在互联网上搜集全美50万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在开放网络上搜集的信息都是不准确的,但是由于采集的量是50万种商品,具有全景性,不是采样性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就发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大数据显示出了超能力。 大数据支持隐含相关关系的分析,刚才举了一个啤酒和尿布的例子,还有一个故事,商家营销策略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营销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营销策略,比如说他们经常通过一些女性购买相应的商品的组合和时间上展开的规律来分析能够发现这些人在这个阶段购买这些商品预示着他可能已经怀孕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可以推销保胎的知识,如果预测到已经生孩子了,就会推销婴儿用品,有些时候会产生一些误会,据说在美国的某个城市塔吉特就被一个中年男人袭击了一把,很生气,我的女儿还上高中呢,你怎么给她推销婴儿床,你鼓励她上高中就怀孕吗?后来经理就过来道歉,道歉的时候中年男子说看来是我搞错了,我跟女儿谈了一下,她确实怀孕了,预产期在8月份,自己上高中女儿怀孕的现象做父亲的不知道,但是塔吉特商店已经知道了,这都是大数据在相关关系分析上带来的一种支持。 [ 2013-10-30 11:17:58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文燚]大数据怎么能够支持组分均衡性的分析呢?如果做理论阐述,太复杂,举几个例子,比如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前几种,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轰动,他们预测流感在北美会怎么怎么流行,能够精确到每个州、每个城市,而且也就一天之内就能预测出来,非常及时,比美国卫生部的预测还要及时、有效、准确,为什么呢?把五千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搜索出来,城市里的人因为自己问题上网搜索,政府轻易是感知不到的,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的感知到,他的预测比美国部疾控中心预测的还要准确,感冒人群的分布就是一种典型的组分均衡性的分析。 [ 2013-10-30 11:16:39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文燚]二、用大数据挖掘新知识的现代智慧 现代城市社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新潮、躁动、不安分,城市治理需要适应城市自身的存在和演变的规律,要适应城市自组织发展与演化的规律,城市社会自组织的特征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想治理好城市社会,需要赋予它一种开放平权、组分自优、生生不息的组织体系。大数据分析可以帮我们展现组分结构和均衡性,通过组分结构和均衡性分析我们可以完整的刻划城市社会的组织体系,研究自组织演化的规律。第二,现代城市社会需要被赋于一种伺服新兴生态、管理突变风险、协调利益认同的协同动力大数据,分析展现的系统发展和演化趋势,支持我们有意识、有目标的聚集这样的协同动力。第三,要赋予城市社会一种自发的催化拟种,简单地讲,要想发展一个新事物,咱们先得试点,试点的方法就是催化拟种的方法,这个种如果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说明这种方法不错,有的时候催化拟种之后还要有自洽的催化循环,拟种要想活下来必须在开放的循环机制下能够吸收营养,这样才行,如果靠政府精力养着,那这个种就不是好种,自主模式要能够优化,我们要赋予城市这样的治理机制,如果我们能把开放平权这样的特征、伺服新兴这样的生态、自发催化拟种的机制能够赋予城市,这个城市就能够在整个大的经济社会循环中呈现出自主发展的勃勃生机。 [ 2013-10-30 11:15:42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文燚]大数据技术的真实内涵和主要贡献。现在业界和学术界都不是越来越清晰,而是越来越模糊,我发现任何一项有潜在利益的新数只要进入我们这个社会都会被一窝蜂的各自表述的这样一种跟进淹没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关注大数据,尤其是在发展智慧城市时候我们关注大数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大数据是事物本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事物概念完整的表达,全生命周期的表达,这是跟传统的小样本数据不同的地方。第二,事物的大数据显示的是场景介入信息,经济社会活动中有许多场景,介入是一个过程,能够表达城市社会的组分结构和整体的均衡性,在改革相关的研究文件中经常说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的社会现在分化为多各阶层,但事实上多个阶层已经存在了,如何认识城市社会多阶层的存在?我们需要场景介入式的信息分析,说场景介入,好象很抽象,其实很简单,上次我跟民政部的同志探讨低收入家庭信息甄别,我说你要看看人均用电量、用煤气量、日常生活垃圾处理量、网购量,然后可能就能够知道他是不是低收入家庭,如果真是很低收入的话,有些活动就可能介入不了,或者说不能深度的介入,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场景可能低收入家庭纠没法介入,如果介入了,也不应该属于低收入范畴。第三,大数据能够体现出经济社会场景耦合现象,耦合现象本身能够表达出隐藏在城市社会系统内部活动中有重大意义的事物相关关联,像啤酒和尿布就属于这样的故事。第四,从大数据场景耦合现象来看,时间分布可以体现出城市社会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趋势,这些是我们关注大数据的核心原因。 [ 2013-10-30 11:1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