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武汉会战:中国军人牺牲40万将抗战拖入持久战

2015年06月23日 06:05:00 来源:新民晚报

  ■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在万家岭村舍与敌巷战的情景。(选自《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杨克林、曹红编著)

  ■ 湖北省政协委员、抗战研究专家卢纲建议,在湖北省图书馆老馆建立武汉抗战纪念馆 宋宁华 摄

  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在武汉拉开帷幕。

  武汉会战,不属于“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这样标志性的抗战节点,也不以胜利告终,却在抗日战争中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中国军人以牺牲40万人的代价,保存了主力,将抗日战争拖入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久战,达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标。

  1938年10月25日,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武汉汉口之时,他们得到的几乎是一座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空城。

  武汉,素有中国“三大火炉”之称。6月初,闷热的空气已经笼罩了这里。

  时光倒回77年前的1938年,同样是6月,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大战在这里拉开帷幕。6月12日至10月25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会战,围绕大武汉展开。

  武汉会战,不属于“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这样标志性的抗战节点,也不以胜利告终,却在抗日战争中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中国军人以牺牲40万人的代价,保存了主力,同时让叫嚣着“速胜”的日本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将抗日战争拖入日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久战,达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进入转为战略相持阶段,从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和其他许多战役不同的是,武汉会战吸取之前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教训,采用了“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战略战术,主战场分布在以武汉地区为中心的皖中-皖西,赣北-赣西北、鄂东等地。

  1938年10月25日,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武汉汉口之时,他们得到的几乎是一座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的空城。

  国有干城 民有楷模

  尽管武汉会战的主战场在武汉外围,但在武汉,仍散落了不少会战的遗迹。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瑶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812793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