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高端装备配到位,人才却“用时方恨少”,问题出在哪?
2020-05-11 16:27:45 来源: 解放军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原标题:“年年培养年年缺”为哪般

    ——北部战区陆军基层部队人才建设调查系列报道③

    前不久,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连演训场传来捷报:只用了上级规定时间的一半,连队官兵就使刚列装的某新型侦察控制装备形成战斗力。

    “时隔近两年,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多亏了旅里成立的‘打赢人才库’!”该旅旅长王玉军感慨地说。

    两年前,该旅刚组建不久,上级就组织全员全装紧急拉动。命令一下达,指挥部就接到作训科的紧急报告:重装运输连缺驾驶员!

    “重装运输连所有的驾驶员都算上,还缺2人!”打头阵缺了排头兵,拉动还未开始,王玉军就陷入尴尬,他急忙找来运输投送科科长程祥了解情况。

    没办法,只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王玉军硬是让运输投送科从其他连队紧急抽调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才勉强凑够人数。好在他们都是开运输车的老手,没有出什么差错。

    人才用时方恨少,哪里出了问题?拉动结束后,党委一班人陷入沉思。

    “全旅由11个单位整编而成,人员组成复杂、专业任务多样,很多官兵都是新装备和新专业的‘门外汉’,再加上选送培训人数少,官兵很难摆脱‘学的昨天、看着今天、管不上明天’的尴尬局面。”在该旅的专题党委会上,政治工作部主任闫野的一句话点出了关键所在。

    在之后走访调研中,他们还发现:人才流失现象在基层单位较为普遍,很多单位都存在“年年培养年年缺”的现象。“看着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个个离开,我们很心痛,但也很无奈!”提起这个话题,基层主官都十分感慨,新型装备涉及10多个专业的知识,系统复杂、操作不易,培养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往往需要好几年,而关键岗位骨干的转业、退伍对战斗力的保持影响很大。

    随着军改逐步推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也在提速:新款侦察无人机配发、新型通信保障车列装、新式营连指控方舱进入演训场……看着“高精尖”装备越来越多,官兵们欢呼雀跃的同时,“本领恐慌”随之而来。

    “庭院练不出千里马,温室长不出万年松。”为此,该旅党委决定集全旅之力,成立“打赢人才库”,为特殊专业岗位人才提供发展平台与成长空间。

    他们梳理出7大类、18个紧缺岗位,纳入人才库储存、培养范畴。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科牵头参谋部和保障部相关科室,选拔一批精技术、懂指挥、高学历的官兵进入“打赢人才库”,为他们科学制订“人才成长路线图”。

    “走出去、请进来,人才带人才、人才赶人才。”他们主动联系上级单位、厂家院校和试验基地争取学习名额,为官兵搭建成才的平台,数十名骨干人才因此获得深造机会,在专业实践的历练中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该旅还外请12名技术专家到军营帮助攻关解难,“大专家”与“小能手”手牵手,不仅使装备形成战斗力提速,更促进了一大批创新型业务骨干提前上岗。

    翻开该旅《训练科技成果一览表》,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及其成果“滚雪球”般涌现。修理一营二级军士长宋维顺总结的“坦克维修常见问题20法”,囊括了坦克常见故障的具体维修办法;机动通信营上士姜昊天总结的“通信设备快速通联方法一览表”,让年轻战士学起来得心应手……如今,一批勤琢磨、善发明的创新人才正在成为加快该旅战斗力生成的“活力因子”。(宋子洵、杨国军、蔡婉芃)

    微议录

    让人才库保持“满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最重要的战争准备。部队建设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最基础、最关键的是人才;未来战场能打仗、打胜仗,紧缺和急需的也是人才。

    然而一些基层部队,对人才重管理轻使用、重培养轻储备等问题比较突出,导致“青黄不接、无人可用”与“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常常相伴相生。不少单位尽管制订了人才储备计划,但依旧习惯于“老套路”,对人才的能力培养抓得不够。殊不知,人才储备要着眼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构建多元化的储备模式,紧紧扭住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的链条。

    人才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储备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就是为打赢预留“人才端口”,为胜战奠定基石。(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干部处处长 刘平)

+1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垃圾分类在社区
北京:垃圾分类在社区
三峡水库持续腾库防汛
三峡水库持续腾库防汛
乐享“五一”假期
乐享“五一”假期
伦敦亮灯致敬医护人员
伦敦亮灯致敬医护人员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1061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