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解放军总医院赴武汉专家医疗队抗击疫情记事
2020-05-12 17:43:11 来源: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题:冲锋,在人民需要的时刻——解放军总医院赴武汉专家医疗队抗击疫情记事

    郭晶、罗国金、洪建国

    他们是明星阵容,汇聚全国全军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涵盖呼吸、重症、感染、心血管、神经内科、肾脏病、血液病等10多个专业。他们是战斗班组,多人参加过援非抗埃、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应急医疗保障任务,具备丰富的灾害医学救援经验,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解放军总医院先后派出3批16名专家驰援武汉,他们用忠诚担当和精湛医术守护患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无论院士、博士,此刻都是战士”

    2月9日,在接到紧急赴武汉指导危重患者救治工作的命令后,总医院党委首战用强兵、出重拳,点将刘又宁、宋青、叶平3位专业技术三级以上专家组成第一批医疗队,增援抗疫前线。

    疫情催征,刻不容缓。命令下达后,3位专家两小时内集结完毕,登车出发。

    刘又宁是国内呼吸感染与机械通气著名专家。17年前,正是他确诊并报告了北京首例非典患者,并担任解放军专家组副组长。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作为专家组组长,再次领命出征。

    “虽然这次疫情对老年人的攻击性更强,但来到一线我并不认为是冒险,而是人生机遇。我们必须为疫情防控尽力尽责。”刘又宁说。

    “重症医学专家一定要在床旁看病人、守病人,请批准我参战……”这份请战书是年过六旬的女军医、军队前方专家组副组长宋青的心声。接到出征的命令时她激动地说:“早就盼着这一天,终于可以到前线了。”

    无论院士、博士,此刻都是战士。全军知名传染病专家王福生院士率领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黄磊、徐哲、福军亮、苑鑫和助理研究员宋锦文、主治医师石磊以及第二医学中心老年血液病科主任医师卢学春、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副研究员刘天懿等团队成员赶赴一线,结合临床科研攻关,探索利用干细胞救治患者的新方法,疗效显著。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叶平,是国内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著名专家。接到通知后,她迅速收拾行李,带上自己的降压药,顾不上和孩子打声招呼就出发了。家人打电话叮嘱她注意安全,她说:“军队不撤,我们不走。”

    疫情就是命令,战士随时出征。军事睡眠医学专家张熙在除夕当天就专门致信第二医学中心领导请战;老年肾脏病专家程庆砾此前在科室微信群晒出了一张照片:一个行李箱一套迷彩服一双作战靴,时刻准备出发;老年呼吸内科专家张智健说,“作为人民军医,能去前线无上荣光,我要对得起这身军装。”从出发那一刻起,这一颗颗滚烫的心就与武汉紧紧地连在一起。

    “有你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总医院专家医疗队联合相关团队精心治疗,一名百岁老人从湖北省妇幼保健医院光谷院区治愈出院,极大地鼓舞了其他患者康复的信心。

    “只有对救治理念和流程进行体系化优化再造,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病亡率和感染率,提高治愈率和收治率。”面对来之不易的成果,专家组组长刘又宁地说。

    到达武汉后,专家组按照国家新冠肺炎治疗诊治规范,结合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和军队规模诊治的优势,夜以继日地起草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概念,强调了病毒感染的多靶点器官攻击的特点,相关举措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得到业界充分认可。

    为实现危重患者治疗的系统化标准化,专家组提议筹建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负责危重症患者的全面救治;制订了多兵种联合会诊制度和规范、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理规范等多项制度,把治疗关口前移和个体化治疗作为重点,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争分夺秒,与死神抢夺生命。专家组一到武汉就进入战斗状态,他们穿梭巡诊于多家军地医院,对排查出来的危重症患者进行联合会诊和个案化治疗指导,协助中部战区总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完成了第一例ECMO的救治,第一例气管镜手术,每天早出晚归,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

    针对老年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的特点,叶平、张熙、程庆砾等老年医学专家每天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深入各个病区隔离病房红区查房,逐一分析和讨论病情,并筛选需要转到ICU的患者,指导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尽量使治疗关口前移。经过大家的艰辛努力,ICU内多位老年患者已经成功拔管脱机,有的已康复出院。

    所谓大医者,可以付生死,定安危。

    年过七旬的患者王大爷,病情复杂多变,专家们先后为他会诊了6次,一有变化就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很好地控制了病情。他一看到专家就反复念叨:“有你们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思路清晰、经验老道,能抓住关键制订治疗方案,有他们在心里就有底。”多次参与专家会诊的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二科主任刘金成说。

    执行任务中,专家组还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提高睡眠质量技术方法的训练指导,累计培训2000余人,使90%以上的人员有效地改善了睡眠质量,提升了患者的免疫水平和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体机能。

    疫情防控以来,总医院先后组织了120多次多学科远程会诊和技术培训,为前线救援提供了强力支撑。专家们表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总医院后方团队的支援,离不开其他军地医疗队员的支持。

    “他们就像火炬一样,既传授技术,也播洒温暖”

    “我喊口令‘一二三’,大家按刚才讲的步骤来,必须一次成功。”2月23日下午,中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在专家宋青的指挥下,6名医护人员密切协作,成功地为一名ECMO患者完成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就是帮助ECMO患者翻身,确保其呼吸畅通。由于患者身上缠绕着近30条线路,在翻身的过程中不能脱,不能掉,不能堵,难度大、风险高。为不耽误患者治疗,专家医疗队现场为医护人员演示讲解。

    “总医院专家面对面、手把手帮带指导,对我们帮助很大。”中部战区总医院呼吸科主任胡振红专门安排人员把操作的全过程都录下来,准备制作一部教学片,帮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

    针对抗疫医护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救治理念方法和操作规程都不尽相同,专家组注重开展传帮带,让更多的人掌握规范化救治要领,切实提高救治效果。

    这些天,专家医疗队里最年轻的两名博士李双磊和汪成在完成正常工作之余,每天晚上还要加班整理编写ECMO治疗课件。他们每周给ICU医护人员进行两次ECMO网课培训,内容易懂实用,深受大家好评,在线人数最高达八千多人。

    “他们就像火炬一样,既传授技术,也播洒温暖。”一个多月来,接触过总医院专家医疗队的医生护士都有这种共同的感受。

    到武汉后,张智健和他带队的两组20名医生建了一个微信群,晚上离开ICU后,张智健都要求夜班医生把患者监护仪和呼吸机参数拍照上传,他一一确认安全后才能放心休息。一旦病人有突发状况时,他随时通过微信指导值班医生处理,而这个微信群如今也被同事们改名为“张智健主任天团”。有一次,他在群里发现一名患者的呼出潮气量有波动。这种情况其实交待给夜班医生就能处理,但他还是不放心,当天第四次穿上防护服进入ICU检查,最后发现是积水瓶处没有拧紧。他排除险情后观察良久,直到没有异常才离开。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心。出发去武汉之前,宋青在远程会诊中了解到前方急需小型心肺功能监测设备,热心肠的她的立刻在网上搜寻指脉氧饱和仪。“总算找到一个厂家,我打电话过去,跟对方反复沟通,人家答应试着发货。”就这样,她在去武汉前,先捐了100个指脉氧饱和仪。

    在一次巡诊中,专家医疗队得知外地支援的两名医生不慎生病住院后,为他们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得知他们睡眠不好、血压不稳,张熙主任医师及时开出调节睡眠的药物,叶平主任医师把自己常备调节血压的药送给他们服用。获悉他们家庭负担都比较重时,专家们自发捐款2万元。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们深受感动,战胜疾病的信心更足了。

    “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却看不见你的面容……我相信勇士逆向而行,舍生忘死的冲锋……”一首激越的歌曲《我相信》,唱出了人们热切的心声。如今,勇士凯旋,他们一如既往履行着人民军医的神圣职责,守护着广大军民的生命健康。

+1
【纠错】 责任编辑: 蔡琳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北京:抗疫一线护士的一天
北京:抗疫一线护士的一天
远眺来古冰川
远眺来古冰川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1061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