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杨新华 本期编辑:张雪花
  当前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科技创新依然是最具活力的因素。中国科技创新,也在为我国“稳中求进”的坚定步伐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它闪耀着中国智慧,张扬着创造活力。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又一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怎样实现?科技创新还需在哪些领域发力? …[详细]
      一问:如何看待科技创新
  “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目前我们很多经济发展指标都将“科技进步与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割裂开来,解决二者“两张皮”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有关部门应尽快提出科技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连性指标,编制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补充规划,安排若干科技创新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点项目,并实施“科技创新支撑转变发展方式人才工程”。 …[详细]
  离开实践的土壤,就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大量产出。因此,必须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首先,在政策层面上,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其次,在科研评价上,要由政府主体转变为以市场和科学共同体为主体。再次,国家要支持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技术。最后,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科研成果转化上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对科研团队进行股权激励,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详细]
      二问:科技创新怎样实现
  制造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制度建设”支撑:首先,企业应形成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的机制和方法。其次,在研发投入上要形成制度,坚持科研优先的资金分配原则,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应占销售收入较高比例。再次,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品试验、检测的全部技术手段和设施,加强企业所属研究团队、科研工作站(室)内部建设。 …[详细]
  国家要进一步营造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真正的创新行为得到应有回报,创新主体的利益得到应有保护;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交易相关规定,严格公正执法;要设置更多科技创新奖励项目,加大对科技创新行为的鼓励力度。建议国家进一步合理分配和使用科技资源,加大完全竞争领域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特别是对民企更多地鼓励。高校要大力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首先应凝炼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规划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引导学校科技资源向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另外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战略需要,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高新技术转让和咨询服务等活动。 …[详细]
      三问:科技创新还需在哪些领域发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先后实施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炼油、石化、冶金等领域的节能降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也必须看到,节能减排领域的科技研究和创新仍有巨大潜力,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且收益率较低等原因,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去从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有关部门应加大融资、财税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详细]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传媒、影视制作和演出会展等传统文化行业,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因此,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结合,尽快启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以科技创新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政协委员:科技创新助力文化发展
科技创新点亮中国“十二五”改善民生之路
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文化发展
话中音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面临的困难不少,首先是体制性障碍。
——政协委员左铁钏
  当前,全社会面临文化与科技融合意识不强的问题,整个文化系统得到的科技经费很少,文化系统在科技项目的策划上还比较弱。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该倡导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
——政协委员雷震洲
  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由此,必须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给予全面充分的认知,同时积极推动对实践中影响科技创新的相关层面因素加以改革,进一步营造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
网友互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如何看待科技创新
期待三公经费一年真的“能省几千亿”
巴沙尔改革能否稳定住国内局势?
退市新政推出在即 别让制度"形同虚设"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
民生,一份温暖的责任
郭树清挥"剑"斩股市顽疾
硕士生当城管,大材小用还是理性选择?
蛮横希拉里"大喊大叫"暴露了什么?
华商基金成最“悲催”反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