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会为女娃的命运注入营养——人大代表吉克石乌眼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2018-03-08 22:16:4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吴光于)阳光明媚的3月,当满面春风的吉克石乌穿着美丽的百褶裙、披着白色的“查尔瓦”(彝族披风)走进人民大会堂时,22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乡亲们正努力地在电视上寻找着她的身影。

  自己的村支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老乡们兴奋得犹如又过了一次彝族年。

  临行前,家中的老人请来“毕摩”为她祈福。儿子一遍一遍地叮嘱她,一定要拍张天安门的照片看看。

  从村妇联主席到连任两届村支书,38岁的吉克石乌在庆恒村是“最说得起话的人”。

  “过去在我们老家,妇女的地位很低,大事小事都是男人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妇女不仅能顶半边天,好多事情还要靠女娃儿挑大梁哦。”她笑着说。

  庆恒村海拔1700多米,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深度贫困村,自从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吹响,“5加2”“白加黑”就成了吉克石乌的工作常态。

  让她感觉最自豪的事,是在自己的任期内,村里107户人家的生活发生了自她出生以来最大的变化。

  “特别是近5年变化最大,通村的毛路修通了,农网升级改造完成了,彝家新寨建起了,安全饮水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看病有了卫生院,农业银行、农商银行来到村里给老百姓提供贷款,解决大伙的燃眉之急,现在还有了‘一村一幼’,小朋友再也不用在山上‘放敞’了。”

  面前的吉克石乌,皮肤黝黑,声音温柔。很难想象在情况复杂的农村,面对“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亲戚,一个弱女子怎样让大家服气。

  吉克石乌说,自己是大伙民主选上的村支书,之所以能服众,一是因为做事干练、分寸得当,二是自己上过学,“大家尊敬有文化的人,不管你是男是女。”

  在吉克石乌小时候,送女孩去上学还是农村里的新鲜事。过去,受民族地区传统观念影响,凉山女童入学率曾非常低,她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我父亲是念过书的人,相信文化知识能改变命运,因此家里一直支持我念到中专。”

  如今,吉克石乌的好些同学都在党政部门工作,而她选择回到老家。“能守好这块乡土,让一点一滴的改变实实在在地发生,让我觉得踏实。”

  连任两届村支书,在她眼里,村里除了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最大的变化要数老乡们的观念。

  “老百姓都羡慕‘拿工资’的人。而那些‘拿工资’的都是读过书的人。以前是干部、老师们追着上门,让老乡把孩子送去读书,现在老乡们自己看到读书的好处,国家也给了那么好的政策,家家户户都争着把孩子往学校送。”

  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彝区农村孩子学前教育在大小凉山全面铺开。当年,凉山州就开办了840个村级幼教点。到2017年,凉山州全州已经开办了村级幼教点3070个,设立教学班3925个,全州在园(班)幼儿达到24.59万人。

  在吉克石乌上中专的上世纪90年代,女生人数不到班里的三分之一。而在去年9月,凉山州民族中学在秋季开学时做了一项统计,高一年级的11个班中,有10个班的女生人数超过了男生。

  一位来自布拖县的彝族女孩,早年父母犯罪双双入狱,留下她由叔叔抚养长大。怀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她中考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凉山州民族中学。2006年高考,成为凉山州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彝族女生。吉克石乌常常用这个女孩的故事鼓励村里的女娃娃们。

  每天经过村里的幼教点,听到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拼音、做游戏,吉克石乌总会多驻足一些时间。她说,女孩们的笑脸让她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天的女娃就是未来的母亲,所受的教育将为她们的生命注入营养,不仅滋养她们自己,还将滋养许许多多家庭,撑起大凉山的未来。”

[责任编辑: 聂晨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50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