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行走在新时代的甘凉古道
2018-09-28 12:30:3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杨帆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歌在唐诗中沉睡了将近千年的时间,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之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像走马灯似的更替,唯独对河西走廊的苍凉和荒芜却鲜有人提出异议,似乎横亘在河西走廊的那一片片厚重的土地注定就是黄沙漫漫和赤地千里,起初我也是这么想象,如此认为的,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徒步穿越了半个河西走廊,才改变了最初的稚想。

  从河西走廊的起点乌鞘岭出发,坐在缓慢前进列的车节厢里,乌鞘岭高俊而又冷酷,即使是炎炎夏日,山巅高耸入云之处仍旧可以看见零零点点的白雪。列车驶入武威,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名字,当年霍去病将军取得河朔大捷,汉武大帝置河西四郡的第一郡就是武威,汉军英姿勃勃、威武雄壮的气势在这个地名中可见一斑。列车驶出武威,越进镍都金昌,这是共和国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以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和加工业为主,也是一座年青的城市,城市建设别具一格,既有现代化的先进生活设施,也有传统古典的建筑,一座值得让人留恋的城市。当列车暂停,朋友呼唤我下车时,我们到达了本次行程的歇脚站—金张掖,“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真的是这样吗?走下列车的我这样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辆能够载得下二三十人的新型旅游电动车把我们载到了黑河湿地,至此才清楚,张艺谋电影《英雄》中那片胡杨林的水源竟然和这条黑河是同一条河流,内蒙古美丽的额济纳旗地处黑河的下游,上游则在河西走廊的张掖,黑河湿地的风景不亚于我到过的任何一处自然美景。流水淙淙,芦苇遍地,水鸟齐飞,修筑的古典式走道让人犹如进入了古代的白洋淀,想不到塞外之地竟有如此美景,旁边垂钓者悠然自得,此水此景羡煞旁人,忽然想到影视拍摄基地没有将此地囊括进去,实在是遗憾。围着湿地转悠一圈,风景大体保持一致但又有所不同,一处新开发的滨河新区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演绎得天衣无缝,这儿的一所寓所也是我们的晚上歇息之处,置身此地,有一种不想离开的想法。凌晨两点,被人在迷迷糊糊中叫醒,该是我们出发的时间了,从张掖滨河新区徒步出发,目的地是八十多公里之外的高台县,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又让人无限向往的旅行。

  凌晨的河西走廊有点冷,可以说和春寒前后差不多,同行的有人说:“张掖这地方,过了冬天就是夏天,过了夏天就是冬天,白天是夏天,夜晚是冬天。”此话看来不假,行走在312国道上,车辆并不是特别多,遥想到当年西路军鏖战河西倪家营子的场景,让人不觉心生酸楚,如今盛世已如前辈们所愿,可以长眠安息了。夜间的道路白的发亮,行走在这条夜间的河西大通道上,道路两旁的树木散发出独特的幽香,夹杂在河水潺潺的微声中让人无比享受,不觉间加快了夜间行走的步伐。走了又走,东方的天空已经透出了朝霞,微弱而又愈发刺眼的光从天穹刺向大地,霎时间一片光明,天已经大亮,细细端详了一下地图和道路周围的标的物,我们正在甘州区的地域上。不看不知道,一看着实吓了大家一跳。出发前,大家准备的很多东西都是与防止风沙有关的,有防风沙的眼镜,有头巾,有大量的水,有人说小时候学过课文,沙漠之中的正午温度很高,足够烤熟生鸡蛋,甚至带了鸡蛋要进行这样别具一格的尝试,但天亮之后映入我们眼帘的并不是黄沙和戈壁,而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犹如海般的水域。熟悉环境的人告诉我们,这儿是著名的三北防护林之一的西北防护林带,从八十年代开始植树造林直至现在,这儿已经不是当初想象的模样,绿化面积在西北地区是数一数二的。道路两旁的树木很密,密得如同绿色的麦浪一般,这些成长在戈壁之上的林木,比一般的树种更耐得住干旱,犹如钢铁战士般守护着河西大地,历史上的河西走廊也是郁郁葱葱的,这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将丝绸之路“凿空”出来,后来者顺着他的轨迹往返于这一条绵延的走廊,自西而来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化,自东而来的华夏儒家文化在这儿交融,时至今日,从敦煌所处的方位来看,曾经的河西走廊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来来往往的旅行者愿意把此地作为他们的中转歇息地,我想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充分理由,但生态环境宜居,交通便捷应当是他们首选的原因。如果生态环境孱弱,不适宜于耕种和居住,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此地也只能成为后人无限遐想的历史文物,但今天的河西并不亚于历史上繁盛时期的河西,它仍然是一处重要的地方。我们可以从河西走廊的“邻居”那儿获得启示,从地图上向西越过敦煌,从西南角出发,就会到达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这儿有全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若羌县,也有最大的罗布泊镇,神秘而又奇特的罗布泊就坐落在这儿,顺着塔里木河逆流而上,就进入了著名的古代和田,从著名的大探险家斯文·郝定的阅历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和田地区,乃至于罗布泊都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之所,但千年之后,这儿不再有这种盛世局面,只有肆掠的风沙和茫茫的戈壁。环境变化有自然演变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人为的因素,人们的活动行为会使自然环境变得恶劣,也同样可以让大地换上新颜,披上绿色,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我们这会儿所处的河西走廊就在演绎着这个人类创造绿色奇迹的神话。

  一路向西漫行,一路听朋友讲解聊天,途经的临泽县,路遇的新华镇,一望无际的河西走廊看不到山,举目四望只会发现远处有石头聚集的类似于山的东西,笔直的国道线两旁除了绿色,还是绿色,一排一排的防护林中穿插着人们耕种的田地,以玉米为主,玉米地旁边是人们的居所,红瓦青砖白墙,造型一致的小屋一幢接着一幢,来来往往的人群,时不时传出几句大声说话的当地方言声音,好不精彩。或许陶渊明先生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也就是如此光景吧?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人们所盼望的美好生活在这里成了现实,真正的“理想国”不在于圣贤描绘的书籍里,也不再普通人的幻想里,而就在人们奋斗的生活里,这或许就是真理。

  河西走廊的北面是高大的北山山脉,南面也是绵绵的山脉,走进这座南面的山脉,你或许不会认识它,但是很多人知晓它的名字—祁连山,匈奴歌谣中的“亡我祁连山”说得正是这儿,新时代,中央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对祁连山的要求是不搞大开发,要着手进行大保护,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源源不断的补给着黑河的河水,是河西走廊的母亲河,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从走廊看中国,祁连山的意义非同寻常,失去河西走廊就会失去整个大西北,失去绿色的河西走廊,整个西北将会成为沙子的世界,中东部将无法有效发展,控扼河西,不仅仅是历代的军事需要,在现在更是绿色发展的需要。在河西漫步的日子,就是和祁连山相伴的日子,河西走廊是一条大通道,这条通道始自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的作用非同寻常,我们不仅仅是和中亚、西亚设施联通、交通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更应当是绿色贯通,河西走廊既是经济发展的通道,也是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的通道,无论是漫步河西的背包客,还是坐在列车上畅游亚欧大陆桥的旅客,映入他视线的不再是黄沙和戈壁,而应当是绵延的绿色和无尽的绿浪,库布齐不应当只是北国边疆的一个奇迹,而应当是所有戈壁绿色发展的现实,我们在盲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破坏了环境,滥砍滥伐了森林,我们也同样可以发展绿色产业,造福于大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就是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宜居宜游的地方是人们所喜爱的,并不是说不再注重产业发展,粗放式的发展应当停止,我们应当更新技术,发展精细化的产业,追求效益和质量,锻造绿色奇迹,河西走廊是五座城市的地盘,从东至西依次为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酒泉,张掖和武威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城市,因而有金张掖和银武威之称,农业发展也同样的需要高科技技术,也同样可以做出成绩,“民以食为天,食以农桑为本。”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布局河西的产业格局,发展经济,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一个更加崭新的河西地区。

  斜阳西挂,映着晚霞,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行程的终点站,又是一座美丽的小县城,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作为,河西走廊在中华文明共同体中的地位就是“走廊”,在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建设一条绿色的走廊,保护好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就是给国家发展做最大的贡献,更多的慕名来游者,能看到大美敦煌,也能够看到绿色装饰的河西,一山一水有古城,宜居宜游数河西,新时代的河西走廊将再创历史新辉煌!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郭香玉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海洋六号”科考归来
“海洋六号”科考归来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发现7座法老墓葬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江西:“脐橙之乡”丰收采摘忙
江西:“脐橙之乡”丰收采摘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49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