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8年工作的三个重要着力点

2018-03-06 15:22:59 来源: 新华网

    

5日,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杨静)5日,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张燕生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8年工作的三个重要着力点。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请问您对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的展望有怎样的感受?

    张燕生:面向2018年,李克强总理讲到了一系列的指标。有几个指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个指标是GDP的增长。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时间点上,经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发展阶段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所谓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也就是无论是从供给端来看,还是从需求端来看;从宏观来看,还是从微观来看,它都是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实现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的过程。

    同时,所谓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则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的全面繁荣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决胜小康的目标,GDP的年均增长达到6.3%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所确定的预期目标是在6.5%左右,比2017年的6.9%减少了0.4个百分点,也就是经济没有必要保持那么紧的运行,它要为实现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留下更大的空间。同时,它比6.3%又高0.2个百分点,也就是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发展仍是硬道理,这个原则没有变。所以这个6.5%和过去的6.5%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它既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阶段转换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又要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两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具体国情。

    第二个重要指标是失业率,人们经常会讨论,当淡化GDP指标的时候,是不是要强化一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强化就业指标的导向作用。

    今年国家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2018年的预期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包括了农业转移人口,也就是包括城镇常住人口的失业状况。它也反映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是农村转移人口进城的就业需要。国家确定今年将有1300万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在度量失业指标的时候比过去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个重要指标,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去年总理报告的财政赤字率拟按2.6%安排。去年总理报告的财政赤字率是定在3%,今年确定的是2.6%,也就是2.38万亿元,中央1.55万亿元,地方8300亿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释说,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一方面,财政要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给力,如有限的财政资源更多向创新驱动等领域倾斜,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另一方面,更多向“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为民生雪中送炭。

    除了这三个重要指标以外,今天上午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8年的工作有三个重要着力点。

    第一是如何使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是2018年要下大力气开展的重要工作。它包括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制度环境。

    第二是总理始终强调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中确定新的历史方位?如何切实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如何在新形势下赢得更大的改革红利和开放的红利? 2018年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起点。

    第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确保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李克强总理今天上午提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时说“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我们要有能力、有条件过这个坡、爬这个坎,赢得未来的胜利。

[责任编辑: 常怡然 ]
0100200215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49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