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因地制宜的“魅力”——贵州脱贫攻坚一线采访随笔
2020-06-02 16:21:0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6月2日电 题:因地制宜的“魅力”——贵州脱贫攻坚一线采访随笔

  新华社记者段羡菊、王新明、骆飞

  黑乎乎的石头,凌乱地拱起在荒凉的山坡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晴隆县,属于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也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在这种素有“地球癌症”之称的地方,一种前景看好的乡村产业正如火如荼地生长,这就是花椒。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因地制宜的“魅力”——贵州脱贫攻坚一线采访随笔

  村民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郊纳镇的茶山上采摘茶叶(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摄

  茶马镇今年发展到2万亩花椒,种植高峰季节每天有700名农民务工,常年务工不少于200人,其中很多是贫困户。之前,当地基层政府和投资者联手,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考察、研究、试种,最终确定将花椒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投资者周清现场向记者介绍,花椒特别怕水,而且特别喜欢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生长,这样才能产出高品质的花椒。“平常眼中的劣势环境,恰恰是花椒生长的优势地带。”

  贫困地区在推进产业扶贫时,如何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是头等大事,也是头痛之事。一些地方费尽心力,但常常“只开花不结果”,浪费了财政资金、损害了农民利益。究其缘故,拍脑袋、瞎指挥,不因地制宜,从而没有获得比较优势,是重要原因。

  同属于黔西南的望谟县郊纳镇,属于贵州历史上出名的“穷山恶水”麻山地带,山上地皮稀薄,随便刨开,就是拳头大的卵石,疏松的黄土。这种坡度较大、不好整理、缺乏肥力的“劣土”,就是世代种植的“大路货”玉米品种,也没法“多收三五斗”。

  然而,这种“下等土”由于含沙性强、土质通透,种植茶树却是“上等土”。当地山上保存大量野茶树,为扦插、育苗提供了珍贵种源。近几年来,当地在脱贫攻坚中,重点发展茶产业,来势看好。

  如今,这里的山上栽种了1万多亩茶树。方兴未艾的茶产业,联结了全镇总人口的65.05%,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使他们从中受益。

  如果说,晴隆县的花椒和望谟县的茶叶,由于因地制宜,来势看好外,那么,赤水的石斛产业,已经是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的成功案例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因地制宜的“魅力”——贵州脱贫攻坚一线采访随笔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茶马镇的山岭上,农民在种植花椒(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段羡菊 摄

  赤水金钗石斛,因其茎状如金钗而得名,以茎入药,具有滋阴清热等作用,以长于石头的品质最好。赤水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为丹霞地貌,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加上松软、可切割、宜种植的丹霞石资源,让当地成为种植金钗石斛的天然基地。通过发展金钗石斛、商品竹林等带动农民脱贫,2017年,赤水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

  这是一个绿色环保产业,不占良田熟地,只种植在空地和荒地的岩石上。种植一次,连续收益15年。劳动强度低,充分利用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如今,全市有1万多农户4万余人参与金钗石斛产业发展,带动5120户贫困农户15886人脱贫。

  当然,因地制宜只是必要条件。乡村产业的成功发展,还需要多方面支撑,比如便捷的水泥路。在赤水的高山上,经常可以看到满载青翠长条竹子的货车,从山上运往山下的加工厂。而在过去,大山里的竹子大部分是倒折烂腐,凭农民的肩膀根本无法运出。只有在村村通水泥路之后,农家的竹子才真正变成钞票,资源变成了资产。

  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是全县“红得发紫”的玛瑙红樱桃产业发源地。乡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产业经过近20年的孕育过程,近两年强势爆发,最主要得益于,2016年,不远的高速公路开通,水泥道路也连接到樱桃园旁边。物流畅通了,不愁运不出,樱桃种植风起云涌,周边已发展到2万亩。

  产业培育来不得急功近利,需要经历耐心的过程。它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科技的攻关以及政府锲而不舍的培育。赤水的金钗石斛今天发展成为“农村的养老产业”“脱贫致富产业”,也经历了20多年努力。全市种植面积1997年只有200亩,如今已发展超过9万亩。期间攻克了石头栽培技术、龙头企业引进、种苗培育等瓶颈,现在也还面临如何扩大品牌影响、提升附加值等挑战。(参与采写:崔晓强)

+1
【纠错】 责任编辑: 焦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广西环江:夏日田园美
广西环江:夏日田园美
冰雪世界的前进营地
冰雪世界的前进营地
重庆高校大学生有序返校
重庆高校大学生有序返校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06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