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央财政两个“1万亿元”直达基层 特殊转移支付“特”在何处?
2020-06-12 20:21:4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中央财政两个“1万亿元”直达基层 特殊转移支付“特”在何处?

  新华社记者申铖

  根据今年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财政新增两个“1万亿元”,即财政赤字规模新增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直达”如何直达?这一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究竟“特”在何处?

  “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通过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这样的解答。

  特殊机制有特殊设计。

(社会)国新办举行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预算司司长李敬辉介绍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做法,更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制度创新。”在12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进一步对外界揭秘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中央切块”:财政部将资金按照相关因素“切块”分给各个省份。

  ——“省级细化”:省级部门细化资金分配到市县的方案。

  ——“备案同意”:省级部门将方案报财政部备案同意。

  ——“快速直达”:备案同意后,限时省级部门将资金下达基层。

  这些部署意味着,省级政府既要当好“过路财神”,也不能做“甩手掌柜”,在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要将自身财力更多下沉基层,确保中央确定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如同一辆‘直通车’,又如一道‘保险锁’。”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看来,这一特殊机制不仅让资金下达更加快速高效,也可以防范截留挪用,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特殊资金用于特殊之处。

  当前,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要靠市县落实,落实好纾困企业、帮扶群众等政策需要更多“真金白银”,但市县财力存在很大缺口是绕不开的挑战。

  “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资金直达市县,就是要支持地方落实帮扶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群众的措施,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用于抗疫相关支出等。”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明确的资金用途信号。

  据悉,为精准分好这2万亿元资金“蛋糕”,财政部根据具体资金的特点,进一步“分门别类”细化了资金直达流程,明确了相关用途。

  具体来看,有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应对疫情对基层财政造成的影响;有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还有的资金将统筹用于支持落实“六保”任务。

  许宏才表示,这些直达资金,要用于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

  中央财政资金直接“下沉”市县,如何管好用好?会不会被骗取挪用?

  根据本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背后,不仅省级政府要加强资金监管,市县政府也要建立使用台账,确保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财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盖、全链条监控系统,各级国库要督促做到点对点直接拨付资金、确保账实相符。

  许宏才介绍,通过建立直达资金台账的监控系统,将确保资金下达和资金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财政部还将与审计部门、人民银行等加强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加强监督问责,确保资金科学规范高效使用。

  当前,面对吃紧的财政收支形势,每一分钱都更加弥足珍贵。

  “资金流到哪里,监控就到哪里。”许宏才说,财政部门将尽全力杜绝基层造假、违规套利等问题,该追责的追责,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

  相关链接:

  财政部: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民生 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1
【纠错】 责任编辑: 詹婧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芒种时节麦收忙
芒种时节麦收忙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10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