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7/ 17 16:47:41
来源:新华网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丨那山,那人,那片幸福果

字体:

  新华社贵阳7月17日电 题:那山,那人,那片幸福果

  新华社记者刘晶瑶、梁文雅、潘德鑫

  1985年出生的张凌,最怕冰凌。

  年初,一场冰雹,打掉挂了果的猕猴桃。山里长大的张凌,头一回望着大山犯愁。他担忧的,不是自家一亩三分地,而是乡亲们的致富路。

  张凌所在的箐口村,地属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大山深处,村民的经济来源,一度只有种地和外出务工两条路。20世纪80年代,村里还流传着“箐口生得毒,吃水当吃肉。男人不在家,女人坐起哭”。

  连绵层叠的大山,几乎拦住了所有人生活的“下一站”,贫困成了休止符。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的猕猴桃园(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徐钦 摄

  想致富,哪有门路?

  15年前,在猫场镇,大学生还很稀罕。张凌考上了大学,好消息却让父母犯了愁,卖了耕地的老黄牛,家里也没凑齐学费。

  3元、5元、10元……乡亲们愣是捐出一张张毛票,帮他走出了大山。一位老奶奶,拿出一张皱巴巴的10元钱,放到张凌手上,说了句话,让他永远难忘:“这点钱不够你的学费,等你长大了,回来帮一下我们。”

  大学毕业后,张凌当过保安、求职时睡过大街,辗转于多个城市闯荡。2014年,张凌在贵阳创业成功,买了车、买了房,妻子也是大学生。

  张凌(右一)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的猕猴桃园和村民一起查看猕猴桃长势(2021年7月15日摄,视频截图)。新华社记者杨焱彬 摄

  走通了大城市的路,为啥还要回到穷山沟?“因为山里还没路!”张凌的回答斩钉截铁。2014年底,张凌开着小轿车回乡,猫场镇还是那条泥巴路,车子陷进泥里,最后全靠村里的小伙儿,才用绳子把车拉进村。

  张凌走进村小,看到校园还是那么破旧。180多名小学生,多是留守儿童。二年级和四年级,孩子都挤在一个屋。张凌给学校捐了5万元,建了篮球架,翻新了操场,给每个学生发了新书包。校领导说的一句话,却让张凌陷入深思,“给孩子捐钱,是献了爱心,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学习是为了走出大山,也是为了回报大山。拔穷根,不能靠把钱送到人手上,更要把乡亲们领上致富路——张凌“回家了”。2017年3月,村两委换届,张凌当选村主任。从此,箐口村有了“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带路人。

  山坳坳,怎么变“绿色银行”?张凌想到了“甜蜜”的事业。猫场镇的土壤呈弱酸性,正好适合种猕猴桃。他左右动员,乡亲们还是将信将疑:“种苞谷,养大牛多好,猕猴桃能当饭吃?”张凌决定,先种给乡亲们看。关系好的亲友,他逐个上门,最终发动32户,种下270亩猕猴桃。

  海拔高、温差大,猕猴桃的口味特别好,一路销往北京、上海。看到真金白银的回报,村里的叔叔伯伯都愿意跟着张凌干。几年时间,荒芜的山头,种满经济果林,猕猴桃种了1800多亩,还有李子2200亩、茶叶800亩和樱桃500亩;中华蜂在林间飞舞,“甜蜜事业”也起来了。

  “猕猴桃好,也怕大山深。”张凌借鉴创业时的经验,以“箐口”为谐音注册了“沁口”商标。箐口村的绿色产品,有了“身份证”。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14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1.2万元。

  在张凌的带领下,几年光景,穷旮旯有了大变化,2019年年底箐口村整村脱贫。当年11月,张凌获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张凌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21年1月26日摄,受访者供图)。

  2018年,张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心里,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摸着良心、出于公心、不忘初心”。他在村里办起“脱贫攻坚讲习所”“农民夜校”。经济脱了贫,思想更要脱贫。农业致富经在村里落地生根,党的好政策更要及时宣讲。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张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望着面貌一新的箐口村,他下定决心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把绿水青山保护得更好。今年底,张凌计划给猕猴桃果林装上防雹网,保护幸福果不再受冰凌侵扰。

  张凌(右一)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和村民们一起劳作(2021年2月7日摄,受访者供图)。

  除了张凌,回到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扎根乌蒙、反哺家乡,勤劳肯干的人终能让幸福“飞”进来、传下去。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766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