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 13 18:25:59
来源:中国记协网

安徽广播电视台吴言:田野守望者

字体:

吴言

  【视频】徐淙祥与吴言交谈画面

  (徐淙祥)“我现在69岁了,(种地)50年了。”

  (吴 言)“那打算再干多少年呢?”

  (徐淙祥)“再干30年没问题啊!哈哈!”

  视频里,我采访的这位老人叫徐淙祥,今年,他收到了一封特别的回信,回信人是习近平总书记。

  【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画面

  我问徐老,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是什么心情?这位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身板依旧笔直的皖北老农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洪亮的声音在田野上回荡——

  【视频】徐淙祥接受采访画面

  (徐淙祥)“那是特别激动!我们作为农民,作为中国农民,谁不高兴呢!”

  徐淙祥记得,几十年前,乡亲们忙活一整年,小麦亩产也就三四百斤,大豆亩产更是不到百斤,填饱肚子都难,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大伯不到50岁就去世了。也就是在那时,他从书上看到,农业发达的国家,小麦亩产都能超过1000斤……

  为啥都在一个地球上,我们的产量就上不去?他决定,要扎根田野,种好小麦,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那一年,19岁的徐淙祥决定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从此,五十余载,三代人,只干一件事:多种粮,种好粮!为帮上更多的乡亲们,徐淙祥带头推广新品种小麦,建立合作社,还花心思把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成简单易懂的顺口溜,编成一本小册子,免费送给大家。几十年来,他推广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接近200项,新品种的小麦平均亩产已达一千七八百斤,“皖北麦王”的名号由此传开。当年那个倔强的小伙子在田野上立下的宏愿,终于成为了现实。

  徐老对田野满满的爱,让我想起了远在重庆的爸爸。一位年过五旬、返乡创业的倔老头。

  去年,我正在阜阳采访时,突然接到我妈电话,说爸在村里翻修辣椒仓库时,从五米高的房顶摔下来,要紧急开颅。

  那一刻,我眼泪一下出来了,恨不得赶紧飞回去,但是耳机里传来了导播的声音“直播马上开始,准备好了吗?”

  我用力擦干泪,坚定回复:“准备好了!”……

  等我赶到医院,爸爸的手术已经做完了,他看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幺儿,莫哭。爸爸没得事,爸爸还可以种海椒。”

  因为种过田,爸爸看不得土地荒着,放弃了退休后城市里舒服的生活,回村带着大家干起了辣椒厂,事业越做越红火。有次,我和朋友去吃火锅,一口就尝出来,辣椒是老家的石柱红,我打电话给爸爸,他骄傲地笑着说:“对头,我们的辣椒卖到合肥啦,巴适!”

  这一瞬间,爸爸的身影和我们在江淮大地上结识的无数个身影重合起来。有把青春和生命留在黄土地上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生如夏花的扶贫干部李夏;有践行铮铮誓言“只要咱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金寨县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有同在乡村一线,将村子打造成明星村、模范村的助村夫妻姜亮、李科蕾……

  作为农业记者,我认识了这片田野上许许多多可爱的人,而和这份职业的真正结缘,则是来自“袁嗲嗲”。

  十几年前,我还在西南大学念书时,袁隆平院士回母校参观,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为袁老讲解校史展览。一见到袁老,我由衷地喊了声“袁嗲嗲好!”袁老笑着应声:“哎,好!好!”温暖的笑容,暖到了我心里。

  在校史馆里,袁老和我们分享当年求学时的故事——那个扎根最偏僻的乡野,做着禾下乘凉梦,希望每一粒稻米足足有花生那么大的年青人,正一步一步为着家国梦而努力。就是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他的热爱。那我呢?我能做些什么?我决定——到田野中去,记录他们的身影,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这次采访中,我又一次看到了袁老和徐淙祥的合影,是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拿给我的照片,他跟我说,爷爷这一代为了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那么多贡献,自己很想像爷爷一样,做农民中的“顶流”。大学毕业后,徐旭东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小麦高产攻关,这是最让徐淙祥高兴的事——“咱农民的事业,后继有人了!”说这话时,徐老的眉眼间满是欣慰。

  从业以来,我和同事们一起跑遍了江淮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村庄,和田野守望者们同向同行,我们见证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我们记录着乡村振兴的伟业,用脚步丈量窄窄的田埂,用镜头记录田野上的坚守与奋斗、不舍和热爱。

  今后,我将一直守望,因为,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记者的使命,沾泥带露的使命!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吴言 采访巢湖银屏镇养殖大户岳超云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吴言 采访省农科院水稻专家马廷臣

安徽广播电视台 吴言 采访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

  专家点评:

【纠错】 【责任编辑:张泽月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