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

logo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战全景史料馆1945-2015

专题制作新华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1
  • 2
  • 3
  • 4
  • 5
  • 6
  • 孤军营纪念章

    孤军营纪念章

    纪念章为铜制,正面中央为谢晋元半身像,头戴军帽,身穿军服,表情庄严肃穆,目光眺望远方。1941年谢晋元遇害,八百壮士无限悲痛,一致决议铸造“谢团长纪念像”,每人胸前佩戴一枚,以示悼念。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拓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拓片

    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前,校方决定在原校址立碑纪念,该碑正面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叶铭汉,1944年9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 1945年初他在学校加入了驻印军,之后便飞赴印度受训、服役。

  • 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唱片

    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唱片

    英文版《起来》唱片是1941在纽约发行,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由宋庆龄作序,并在封套的扉页上题词:“中国已经发生了新的民众歌唱运动,它源自抗击敌人的力量……”。唱片发行的全部收益捐赠给保卫中国同盟,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是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的实证。

  • 西南联大历史毕业纪念戒

    西南联大历史毕业纪念戒

    该戒指设计于1943年,设计者西南联大历史系学生许寿谔(又名许师谦,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该戒指的保存者卢少忱为西南联大历史系学生,1943年在毕业前参加中国驻印军,赴印度做翻译工作。

  • 爱泼斯坦的采访笔记

    爱泼斯坦的采访笔记

    此笔记记录了1938年4月3日至10日爱泼斯坦在台儿庄前线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军民的抗战举措及决心,并记载了包括采访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金典戎、田镇南等多位高级将领的采访。

  • 澳门镜湖医院用显微镜

    澳门镜湖医院用显微镜

    澳门镜湖医院于1871年落成,是澳门规模最大的私立医院,隶属马万祺任主席的镜湖医院慈善会。抗战期间,镜湖医院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大量收治难童、遣送难民、捐赠药品、开展护理班等战时救济工作。

  • 八百壮士“忠贞奖章”

    八百壮士“忠贞奖章”

    该纪念章呈鸣心形,铜制镀金。正面是国民党党旗,党旗下面是绿色橄榄枝,以红地为衬,橄榄枝左右各两枝,对称向外开放,象征和平。1944年,八百壮士部分幸存者逃出日伪控制,陆续到达重庆,国民政府特意颁发了“忠贞奖章”表彰这些爱国勇士。

  • 宋时轮的勃朗宁手枪

    宋时轮的勃朗宁手枪

    1937年10月,时任716团团长的宋时轮指挥所部配合忻口战役,伏击了从大同到岱岳的日本运输队,击毙俘获日伪军1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军用物资。1941年,宋时轮与原配夫人郑继思在延安结婚,并将这支枪作为礼物送给郑继思做防身之用。

  • 宋时轮佩戴的驳克枪

    宋时轮佩戴的驳克枪

    宋时轮(1907—1991),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据宋时轮夫人郑晓存介绍,1937年10月,在忻口战役中, 时任第716团团长的宋时轮带领雁北支队伏击了从大同到岱岳的日本运输队,击毙俘获日伪军10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军用物资。

  • 戴安澜治丧存根簿

    戴安澜治丧存根簿

    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人,名衍公,别名戴炳阳,黄埔军校三期毕业,陆军第5军200师师长。该存根簿收录了戴安澜将军灵柩回国,一路上社会各界致祭的挽诗、挽词和挽联。

  • 孔宪全委任状

    孔宪全委任状

    孔宪全(1908—1937),1928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入第29军,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时,孔宪全面对数倍于我方的日军,带领连队与敌人顽强战斗,在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时,中弹牺牲。1995年家人孔庆娥、胡宗祥将其捐赠我馆。

  • 傅作义抗战时期用过的望远镜

    傅作义抗战时期用过的望远镜

    此望远镜是国民政府在绥远抗战胜利后奖励给傅作义的。在之后的近300次对日作战、18000余里的转战征途中,傅作义一直携带使用这架望远镜。1957年,傅作义将此望远镜赠给弟弟傅作信。1998年端午节,90岁高龄的傅作信将珍藏多年的这架望远镜捐赠我馆。

  • 哥伦比亚华侨捐款收据印版

    哥伦比亚华侨捐款收据印版

    抗战时期,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心向祖国,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1983年,哥伦比亚的老华侨到当地大使馆将此印版交给大使馆负责侨务工作的周庚昶先生,作为哥伦比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纪念。

  • 余子武最后一封家书

    余子武最后一封家书

    余子武(1901—1944),广东台山人,曾先后肄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东京政法大学,陆军第62军151师副师长。1946年美国的华文报纸《少年中国晨报》还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署名文章《余故师长子武将军事略》,引起热烈反响。

  • 孟庆山缴获的日军指挥刀

    孟庆山缴获的日军指挥刀

    孟庆山,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37年7月底,他以中央特派员身份从延安到冀中,开辟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4月24日,率部攻打河间县城日军,收复河间县城。2009年孟庆山之子孟速将其捐赠我馆。

  • 劳工李二妮给父母的家书

    劳工李二妮给父母的家书

    李二妮又名李二秉(炳),河北省平山县白家庄村人,1941年7、8月份日军对河北省平山县进行大“扫荡”,被日军抓走,在锦州阜新市太平煤矿当劳工。这封劳工家书,反映了当时日本为了掠夺中国矿山资源,残酷奴役剥削中国劳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李天佑苏联学习笔记本

    李天佑苏联学习笔记本

    伏龙芝军事学院位于莫斯科,是苏联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也是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李天佑(1914—1970),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长,参加平型关战役,广阳伏击战,参与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 吕公良使用过的照相机

    吕公良使用过的照相机

    吕公良(1903—1944),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战期间,参加台儿庄等重要战役,立下赫赫战功。1944年,时任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的吕公良在保卫河南许昌时,壮烈殉国,终年42岁。据吕公良烈士之子吕行素先生介绍,1944年4月19日母亲方莲君带着姐姐吕行之和自己来到许昌。

  • 马占山部下韩述彭用的毛毯

    马占山部下韩述彭用的毛毯

    韩述彭(1898—1932,韩家麟,号述彭),马占山部下,随马占山转战多年,1932年在小兴安岭庆城东山罗圈甸子与日作战时阵亡。当时日军在其身上搜出马占山印章,同时因体貌与马占山相似,加之血肉模糊,误认为是马占山,故大肆宣扬。

  • 美军士兵缴获的日军用品

    美军士兵缴获的日军用品

    新几内亚战役(New Guinea Campaign)是指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澳盟军于1943年6月~1944年7月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对日军实施的进攻战役,此役,盟军采用“蛙跳”战术突破日军拉包尔右翼防线,向前推进1800多公里,为进攻菲律宾开辟了道路。该文物是美国陆军第38军150炮兵师第1团士兵乔治 A 科尔1944年在新几内亚缴获的日军的。2010年乔治 A 科尔的亲家、湖南省广播电视局的王典先生将其捐赠我馆。

  • 聂荣臻米勒回国致林彪信

    聂荣臻米勒回国致林彪信

    曾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医生、第十八集团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抗战胜利后,汉斯·米勒准备回国时,八路军的有关领导给他开具了相关文件,因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未能成行。

  • 段苏权用过的照相机

    段苏权用过的照相机

    段苏权(1916—1993),1940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7月担任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兼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坚持艰苦的敌后反“扫荡”作战。

  • 赠八百壮士忠党卫国纪念章

    赠八百壮士忠党卫国纪念章

    1930年,湖北通城即有保安队。该纪念章为铜制圆形,正上方为青天白日国旗,中央是“忠党卫国”四字,左右环形边缘各有黄色条纹四条,下半部为红色飘带形图案,有“全国慰劳总会敬赠”字样。八百壮士事迹传开后,全国慰劳总会向他们敬赠了该纪念章。

  • 日军防毒面具修补箱

    日军防毒面具修补箱

    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大量使用生化武器,并为士兵配发防毒面具。“防毒面具”系日军释放化学武器时自我保护所用,而此“修补箱”则是日军为修理损坏的防毒面具专门使用的箱子。是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战场使用生化武器的物证。

  • 三民主义青年团纪念戒指

    三民主义青年团纪念戒指

    叶铭汉, 1944年9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土木系,第一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时提交了入伍申请,1945年初在学校加入了驻印军,之后便飞赴印度受训、服役。在我们了解的几十位健在的西南联大从军的同学中,只此一枚,存世稀少。

  • 四行孤军工务社证章

    四行孤军工务社证章

    纪念章铜制圆形,阳纹镀铭,正面中央是四行仓库图案,楼顶插有“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上面有“四行孤军”四字,下面有“工务社证章”字样。工务社证章基本上是按照图章的样式制作的。

  • 苏联颁给李思孝的嘉奖令

    苏联颁给李思孝的嘉奖令

    李思孝(1921—1981),原名江子华,1935参加抗联,1942年到苏联,是苏联远东红军步兵独立第88国际旅参谋。1945年8月23日,苏联远东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N.B希金上将将签署的嘉奖令颁发给李思孝(江子华),表彰他为了保卫苏维埃做出的贡献。

  • 台湾民众党党旗

    台湾民众党党旗

    台湾民众党,台湾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性质的政党,成立于1927年7月,半年后,在全岛已有十五个支部,党员遍布全岛,1931年被解散。这面民众党党旗是1927年6月27日台湾民主革命运动领袖蒋渭水、邱德今、廖进平等人为筹备成立台湾民众党而制作并使用的,一直由宣传部部长廖进平保管。

  • 南鹿联防队使用过的猎枪

    南鹿联防队使用过的猎枪

    1941年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改编为东江纵队)在香港新界组织了第一支群众武装——南(涌)鹿(颈)联防队,1942年在港九地区正式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独立大队,下属6个分队,包括长枪队、短枪队、海上队(由于队伍的不断壮大,1943年海上队编制改为海上中队)、城区地下武装队和情报系统等。南(涌)鹿(颈)联防队成立之初,因缺乏武器,各村村民将自用防匪的枪支捐出。

  • 廖海涛用过的绑腿

    廖海涛用过的绑腿

    廖海涛(1909-1941),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全国抗战爆发后,率部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历任二支队四团政治部主任、团政委和二支队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27日在16旅驻地江苏溧阳县塘马村反日军“扫荡”作战中牺牲。

  • 郑洞国使用的行李袋

    郑洞国使用的行李袋

    郑洞国(1903—1991),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1943年春,郑洞国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参加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攻坚战。1944年9月升任中国远征军驻印度副总指挥。2010年郑洞国儿媳焦俊保、孙子郑建邦将其捐赠我馆。

  • 周保中用过的皮箱

    周保中用过的皮箱

    苏联远东红军步兵独立第88国际旅(原称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也称国际旅。在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与日作战的过程中,该旅担负了敌后侦察、破袭及战斗的任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皮箱是周保中由苏联回国时携带的,箱子的产地为苏联。

  • 朱德给米勒的服务证明书

    朱德给米勒的服务证明书

    曾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医生、第十八集团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抗战胜利后,汉斯·米勒准备回国时,八路军的有关领导给他开具了相关文件,因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未能成行。

  • 朱德为米勒回国致林彪信

    朱德为米勒回国致林彪信

    曾任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主任、晋东南国际和平医院医生、第十八集团军卫生部流动手术队队长兼129师医务顾问。抗战胜利后,汉斯·米勒准备回国时,八路军的有关领导给他开具了相关文件,因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未能成行。

  • 左权在太行山用的望远镜

    左权在太行山用的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原本是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战利品,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曾经使用过它。1939年,曼丘跟随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寻找修建兵工厂的地点,左权见其没有望远镜,非常不便,便将自己的望远镜送给他。左权殉国后,曼丘更加珍惜这架望远镜。1982年,曼丘回赠给左权之女左太北。

  • 刻有傅常抗战留言灯柜

    刻有傅常抗战留言灯柜

    1937年9月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举行约万人参加的“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许多出川抗战的官兵都抱着必死的信念,给家人写下遗书。这封家书现已无从寻找,刻有家书的灯柜因为一直堆放在角落里,且上面放有报纸等杂物,有幸保存下来,成为中国军人誓死抗战的见证,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实证。

  • 白求恩送游胜华手术器械

    白求恩送游胜华手术器械

    白求恩到晋察冀军区后,聂荣臻派游胜华协助白求恩的工作,照顾他的生活,并要求把白求恩的外科技术学到手。……”  2007年游胜华子女游进、游黎清捐赠我馆的手术器械是白求恩遗嘱中提到的八件手术器械中的骨锥、中钳、止血钳、拉钩等四件。

  • 张自忠将军初葬处石碑

    张自忠将军初葬处石碑

    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开始,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十里长山南瓜店,张自忠率部与敌作战,陷敌重围,弹尽力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日军将其浅葬在陈家祠堂后面山坡上,并树一木牌:“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 彭德怀奖周玉成的缴获品

    彭德怀奖周玉成的缴获品

    百团大战胜利后,彭德怀从战利品中,拿出缴获的这把日本军刀和这块在当时少见的罗马手表,作为对后勤保障的奖励,奖给了周玉成。两件珍贵文物一直由周玉成的夫人保存,文革期间造反派查跟彭德怀有关的物品,周玉成夫人用破棉被包裹起来,藏在家中隐蔽处,直至去世前才告诉子女。

  • 朱德使用过的砚台

    朱德使用过的砚台

    朱总司令曾使用过很多方砚台,但这方砚台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朱总司令经常使用,非常喜爱。朱总司令用这方砚台起草发布了许多作战命令,并书写了很多指导部队和根据地发展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文章。

  • 金镜清使用过的军品

    金镜清使用过的军品

    金镜清(1892—1939),日本炮兵学校毕业,曾任南京炮兵学校教育主任、代理教育长、军训部驻桂办事处组长,1936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金镜清是抗战中殉国的高级将领,但大陆的史料记载较少,该文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爱国华侨赠蒋光鼐的戒指

    爱国华侨赠蒋光鼐的戒指

    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归国华侨崔某受人之托来到第19路军60师后方办事处,拿出一枚中间镶嵌椭圆形宝石的金戒指,恳请办事处工作人员转交蒋总指挥。此戒指戒面所用石材为“化险石”,希望蒋光鼐能化险为夷,表达华侨的敬意与祝福。

  • 聂荣臻送朱良才勃朗宁手枪

    聂荣臻送朱良才勃朗宁手枪

    朱良才(1900—1989),抗战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为晋察冀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他还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模范党支部和杀敌立功运动,及时发现和宣传“狼牙山五壮士”、“民兵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先进典型。

  • 方振武旅欧时用的旅行包

    方振武旅欧时用的旅行包

    1933年率部赴张家口,与冯玉祥、吉鸿昌发起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军总司令,8月冯玉祥被迫辞去同盟军总司令职时,通电出任代理总司令。后与吉鸿昌商定,将民众抗日同盟军改为抗日讨贼军,率部转战于冀察之丰宁、怀柔、密云各地,给日伪军以重创。

  • 胡红霞给吉鸿昌送武器皮箱

    胡红霞给吉鸿昌送武器皮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吉鸿昌毅然回国,后于1932年来到天津,全家隐居在和平区花园路4号的一座红色欧式小洋楼里,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3年,吉鸿昌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抗日同盟军,亲自担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

  • 第29军军事训练团纪念章

    第29军军事训练团纪念章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中国驻屯军进攻北平西南卢沟桥。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吉星文团奋起抵抗,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 王德林的委任状

    王德林的委任状

    东北民众反日救国会给王德林“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吉东各县总指挥”委任状

  • 29军军训团南苑抗日纪念章

    29军军训团南苑抗日纪念章

    1937年7月28日黎明,日军以第20师团为主力,在20架飞机的配合下猛攻北平近郊南苑。激战至下午1时,中国守军因伤亡惨重,被迫退出阵地,南苑失守,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 佟麟阁将军使用过的字帖

    佟麟阁将军使用过的字帖

    佟麟阁将军好学,素有“儒将”之称。7月28日,在南苑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腿部负伤后仍继续指挥作战,后头部又被敌机炸伤,壮烈殉国。1979年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经报请中央统战部同意,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 佟麟阁将军使用过的墨盒

    佟麟阁将军使用过的墨盒

    佟麟阁将军好学,素有“儒将”之称。7月28日,在南苑指挥部队与日军苦战,腿部负伤后仍继续指挥作战,后头部又被敌机炸伤,壮烈殉国。1979年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经报请中央统战部同意,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 冯治安用过的闹钟

    冯治安用过的闹钟

    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战斗中,指挥所部歼敌3000余人,获青天白日勋章。8月,升任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77军军长。10月2日,任第19军团军团长兼第77军军长。1940年5月,率部参加鄂北会战,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 冯治安用过的钢笔

    冯治安用过的钢笔

    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战斗中,指挥所部歼敌3000余人,获青天白日勋章。8月,升任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77军军长。10月2日,任第19军团军团长兼第77军军长。1940年5月,率部参加鄂北会战,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 晋察冀军区军工用的三用卡尺

    晋察冀军区军工用的三用卡尺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简称军工部,1939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神南镇成立,部长刘再生,政委杨成武。军工部领导11个军工连,是把冀中、北岳各分区的修械所合并到军工部并增编工人后组建的,也称“厂”或“所”,后又建3个化学厂和2个矿工队。

  • 晋察冀军区军工用的小型计算尺

    晋察冀军区军工用的小型计算尺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简称军工部,1939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神南镇成立,部长刘再生,政委杨成武。军工部领导11个军工连,是把冀中、北岳各分区的修械所合并到军工部并增编工人后组建的,也称“厂”或“所”,后又建3个化学厂和2个矿工队。

  •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使用过的电阻表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使用过的电阻表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简称军工部,1939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神南镇成立,部长刘再生,政委杨成武。军工部领导11个军工连,是把冀中、北岳各分区的修械所合并到军工部并增编工人后组建的,也称“厂”或“所”,后又建3个化学厂和2个矿工队。

  • 晋察冀军区军工使用过的绘图仪

    晋察冀军区军工使用过的绘图仪

    晋察冀军区工业部简称军工部,1939年4月在河北省完县神南镇成立,部长刘再生,政委杨成武。军工部领导11个军工连,是把冀中、北岳各分区的修械所合并到军工部并增编工人后组建的,也称“厂”或“所”,后又建3个化学厂和2个矿工队。

  • 梁漱溟在国民参政会上的演说——《抗战与乡村》

    梁漱溟在国民参政会上的演说——《抗战与乡村》

    这是1940年乡村建设派领导人梁漱溟在国民参政会上的演说——《抗战与乡村》。1921年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开拓了中国比较法研究东西哲学及文化之道路,名闻天下。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

  • 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国讯》旬刊

    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国讯》旬刊

    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1983年5月,职教社在北京举行社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规定基本任务是职业教育和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中国职业教育和函授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重庆兵工厂生产枪弹的机器

    重庆兵工厂生产枪弹的机器

    1932年上海兵工厂迁并汉阳兵工厂,拉开了中国兵器工业大规模内迁的序幕。1938年春,各迁移的兵工厂陆续到达目的地,并重新命名统称兵工署第×工厂。此中国兵器工业再度被迫向西部迁移,内迁的最终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四川,特别是重庆地区。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徽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徽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4月1日在汉口正式成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14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改称“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以上海出版的《中国作家》作为机关刊物,利用文艺阵地继续开展活动。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后,先后在成都、昆明、延安、上海、桂林、广州、贵阳和香港建立分会,并于1938年5月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

  • 生活周刊社编行上海出版《生活》

    生活周刊社编行上海出版《生活》

    1933年,邹韬奋创立生活出版合作社,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式签订脱离关系的协议。发行量也激增到15多万份,被读者誉为“导师”、“火炬”、“灯塔”,对鼓舞和教育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要作用。

  • 邹韬奋编辑兼发行上海出版的《大众生活》

    邹韬奋编辑兼发行上海出版的《大众生活》

    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机关刊物。1941年5月17日在香港复刊,邹韬奋任主编。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建立民主政治,揭露和抨击国党当局分裂倒退行径,受到海外侨胞的欢迎。该刊对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 邹韬奋主编上海出版《抗战》三日刊

    邹韬奋主编上海出版《抗战》三日刊

    创刊伊始即高举团结抗战的鲜明旗帜,以真诚态度、丰富内容、精辟的战局分析和实际的战地采访,赢得广大读者喜爱。抗战胜利后,该报改名《建国日报》晚刊于1945年10月10日在上海复刊,同月22日便被国民党市党部以“违反收复区出版法”为借口查封。

  • 邹韬奋编辑上海出版《抵抗》三日刊

    邹韬奋编辑上海出版《抵抗》三日刊

    邹韬奋编辑上海出版《抵抗》三日刊

  • 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

    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

    1938年4月16日,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创刊,发刊词提出:要在“这阵地上,立一面大旗,大书拥护抗战到底,巩固抗战的统一战线”。

  • 全国漫画作家协会出版的《抗战漫画》

    全国漫画作家协会出版的《抗战漫画》

    这是抗战初期全国漫画运动的中心刊物,亦即原上海出版的《救亡漫画》的后身,故该刊创刊词题为《的第二个生命》。《抗战漫画》不仅组织和团结全国漫画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而且对美术界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 田汉、马彦祥编辑、武汉出版的《抗战戏剧》

    田汉、马彦祥编辑、武汉出版的《抗战戏剧》

    抗日战争期间,田汉任中华全国抗敌协会理事,在武汉、长沙等地组织各种抗敌演剧队、宣传队,主编《抗战日报》、《新长沙报》、《抗战戏剧》、《戏剧春秋》等报刊。

  • 淞沪抗战中蔡炳炎写给妻子赵志学的信

    淞沪抗战中蔡炳炎写给妻子赵志学的信

    1931年毕业后,历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团长、军士教导大队主任,徐州、开封警备司令、安徽警备第二旅旅长,安徽保安处参谋长等职。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同年八一三”事变后,奉命率部进入上海市郊,在参加淞沪抗战罗店保卫战中牺牲。

  • 中国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用过的钢笔

    中国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用过的钢笔

    1931年毕业后,历任上海警备司令部团长、军士教导大队主任,徐州、开封警备司令、安徽警备第二旅旅长,安徽保安处参谋长等职。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同年八一三”事变后,奉命率部进入上海市郊,在参加淞沪抗战罗店保卫战中牺牲。

  •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

    萨师俊(1896年—1938年),字翼仲,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以海军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在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时阵亡于长江江面上。

  •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

    萨师俊(1896年—1938年),字翼仲,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以海军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在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时阵亡于长江江面上。

  • 萨师俊用过的瓷碗

    萨师俊用过的瓷碗

    萨师俊(1896年—1938年),字翼仲,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以海军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在指挥中山舰参加武汉会战时阵亡于长江江面上。

  • 南侨机工陈昭藻在滇缅路服务时的手表

    南侨机工陈昭藻在滇缅路服务时的手表

    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领陈嘉庚号召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散在马来半岛、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000多名华侨机工报名参加。在昆明西南运输处所属的运输人员训练所集训后分配到各运输大队,担负中国通往缅境唯一国际路线的运输重任。

  • 白乙化1941年手稿《备忘录》

    白乙化1941年手稿《备忘录》

    1933年回北平读书,被推选为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因参加 一二 九运动被捕,出狱后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夏令营总队长。1937年任抗日先锋队司令,后任挺进军十团团长,开辟了丰(宁)、滦(平)、密(云)边区,威名远震,称为 “平东洋”、“小白龙”。

  • 平北军区司令员段苏权给白吴才同志的信

    平北军区司令员段苏权给白吴才同志的信

    历任共青团茶陵县委书记、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湘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黔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治委员、中央军委政治部教育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 李楚离给白乙化和吴涛的信

    李楚离给白乙化和吴涛的信

    1942年3月至1943年7月任中共晋察冀第十三地方委员会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政治委员。1943年7月至1944年10月任中共冀热边特别区委员会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至1944年12月)。

  • 李运昌给吴涛、曾威的信

    李运昌给吴涛、曾威的信

    1940年7月任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9月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冀东地区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中旬,率8个多团共13000人和党政干部2000多人,分路向承德、赤峰、山海关、锦州、沈阳进发,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

  • 李运昌写给王亢同志的信

    李运昌写给王亢同志的信

    1940年7月任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9月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冀东地区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中旬,率8个多团共13000人和党政干部2000多人,分路向承德、赤峰、山海关、锦州、沈阳进发,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

  • 南侨机工陈昭藻在滇缅路服务时用的水壶

    南侨机工陈昭藻在滇缅路服务时用的水壶

    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领陈嘉庚号召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散在马来半岛、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000多名华侨机工报名参加。在昆明西南运输处所属的运输人员训练所集训后分配到各运输大队,担负中国通往缅境唯一国际路线的运输重任。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学教授冯承植昆明市民身份证明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学教授冯承植昆明市民身份证明书

    1923年参加林如稷、陈翔鹤、陈炜等在上海创办的浅草社,编辑《浅草季刊》。1925年在北京与原浅草社一部分同人创立沉钟社,编辑《沉钟周刊》。著有《冯至诗文选集》、《德国文学简史》;译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 《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副总司令》木刻画

    《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副总司令》木刻画

    1940年10月29日夜,八路军第129师集中第385旅与第386旅主力、新编第10旅及决死队第1纵队各一部,将参加报复“扫荡”的日军第36师团岗崎大队500余人,包围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阵地视察、指挥。

  • 宋斐如在重庆出版《战时日本》杂志月刊新闻纸类登记声明书

    宋斐如在重庆出版《战时日本》杂志月刊新闻纸类登记声明书

    毕业后从事文化工作,以反封反帝为职志,曾为冯玉祥讲授经济学,并任冯的社会科学研究室主任,曾掩护被特务追捕的共产党干部刘燧元。七七事变前夕,赴日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深造,抗战全面爆发后归国,在汉口创办《战时日本》半月刊,分析日本形势,研究抗日对策,武汉沦陷前夕迁香港发行。

  • 回国抗日台胞林思平医生用过的手术刀片

    回国抗日台胞林思平医生用过的手术刀片

    由于林思平经常从事秘密为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抗日活动,逐渐引起日本特务怀疑。在此情况下林思平设法逃离太原,直接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解放区,在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创建的国际和平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更直接地为抗战军民服务,为夺取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 回国抗日台胞林思平医生用过的手术剪刀

    回国抗日台胞林思平医生用过的手术剪刀

    由于林思平经常从事秘密为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抗日活动,逐渐引起日本特务怀疑。在此情况下林思平设法逃离太原,直接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解放区,在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创建的国际和平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更直接地为抗战军民服务,为夺取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眼镜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眼镜

    1936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在上海、香港、重庆任《大公报》主笔,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宣传抗战,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参加接受日本归还台湾的“受降典礼”,在此期间,曾率记者于台湾各地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派克笔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派克笔

    1936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在上海、香港、重庆任《大公报》主笔,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宣传抗战,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参加接受日本归还台湾的“受降典礼”,在此期间,曾率记者于台湾各地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穿过的上衣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穿过的上衣

    1936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在上海、香港、重庆任《大公报》主笔,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宣传抗战,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参加接受日本归还台湾的“受降典礼”,在此期间,曾率记者于台湾各地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毡帽

    台胞李纯青抗战时期用过的毡帽

    1936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工作,曾在上海、香港、重庆任《大公报》主笔,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宣传抗战,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参加接受日本归还台湾的“受降典礼”,在此期间,曾率记者于台湾各地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消毒盒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消毒盒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血压计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血压计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病人愈后赠之“立起沉菏”匾额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病人愈后赠之“立起沉菏”匾额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行医用的上海医师公会证章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行医用的上海医师公会证章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出诊盒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出诊盒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注射器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使用的注射器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用的手术剪

    台胞李应章抗战时期在上海开设伟光医院用的手术剪

    李伟光(1897年-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台中二林(今属彰化)人。台湾医生、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黄仁寿南侨总会执行委员证

    黄仁寿南侨总会执行委员证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给黄仁寿的第二届执行委员证书(赈字第225号)

  • 缅甸华侨编辑仰光出版《新知周刊》第2期

    缅甸华侨编辑仰光出版《新知周刊》第2期

    1941年8月在缅甸仰光创办,以中文出版,由中国著名诗人光未然任主编。该报设有社论、时事、述评、新闻集锦、国际通讯、文艺等专栏,致力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报道中国抗日战争和海外华侨抗日斗争情况,祖国与侨之间的联系。

  • 缅甸华侨青年战时工作队缅文宣传标语

    缅甸华侨青年战时工作队缅文宣传标语

    缅甸华侨青年战时工作队“日本飞机在破坏我们的城市寺庙给市民们带来灾难”缅文宣传标语。九一八事变以来,海外侨胞即组织了两千余个抗日救亡团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声援祖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 侨务委员会奖给回国参加抗战运输工作的华侨机工彭海涌奖状

    侨务委员会奖给回国参加抗战运输工作的华侨机工彭海涌奖状

    侨务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管理华侨事务的最高机关。1931年8月20日,国民党中央常会决定将原属中央党部的侨务委员会改隶于国民政府,以吴铁城为委员长,中央党部另组海外党务设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下设侨务管理处、侨民教育处、秘书处。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发给华侨机工回国参加运输任务的证明书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发给华侨机工回国参加运输任务的证明书

    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领陈嘉庚号召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散在马来半岛、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000多名华侨机工报名参加。在昆明西南运输处所属的运输人员训练所集训后分配到各运输大队,担负中国通往缅境唯一国际路线的运输重任。

  •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用过的毛毯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用过的毛毯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积极参加和领导各界华侨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被英殖民当局以 “领导华侨抗日救亡工作影响英日邦交罪”逮捕,驱逐出境。后冲破重重封锁来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战争。

  •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戴过的帽子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戴过的帽子

    马来亚各界华侨抗敌后援会理事彭光涵,积极参加和领导各界华侨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被英殖民当局以 “领导华侨抗日救亡工作影响英日邦交罪”逮捕,驱逐出境。后冲破重重封锁来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战争。

  • 旅菲华侨青年王唯真回国抗战父亲临别赠言

    旅菲华侨青年王唯真回国抗战父亲临别赠言

    王唯真是菲律宾归侨, 祖籍福建泉州。1938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6月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新华社,任英文翻译、国际编辑。

  • 王唯真连环画

    王唯真连环画

    王唯真是菲律宾归侨, 祖籍福建泉州。1938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6月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新华社,任英文翻译、国际编辑。

  • 军委给挺进军肖克及军政委员会的回电抄件

    军委给挺进军肖克及军政委员会的回电抄件

    1939年2月7日,以八路军第4纵队为基础,在(北)平西地区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 肖克任司令员,下辖第11支队(以原邓华支队第31、第32、第33大队改编)、第12支队(以原宋时轮支队第34、第36大队和骑兵队改编)和一个抗日联军。

  • 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

    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

    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

  • 肖克关于冀热察工作开展后向军委的报告手稿

    肖克关于冀热察工作开展后向军委的报告手稿

    1939年2月7日,以八路军第4纵队为基础,在(北)平西地区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 肖克任司令员,下辖第11支队(以原邓华支队第31、第32、第33大队改编)、第12支队(以原宋时轮支队第34、第36大队和骑兵队改编)和一个抗日联军。

  •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为中美混合飞行联队五大队二十九队飞行分队长吴其轺颁发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为中美混合飞行联队五大队二十九队飞行分队长吴其轺颁发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

    吴其轺(1918年—2010年),福州闽清人,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优秀飞行员,加入素有“飞虎队”美称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第五大队,击落过5架日机,4次成功飞越死亡之线“驼峰航线”,自身也曾被击落过3次。

  • 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团体日记

    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团体日记

    剧团组成后,成员每人一周轮流记日记,记述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日记记述了剧团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演剧宣传生活,记述了他们所看到的正面战场第五战区的情况,记述了他们所接触到的李宗仁、张自忠等重要抗战将领。

  • 冯友兰保存开明书店1943年陕西出版《新世训》

    冯友兰保存开明书店1943年陕西出版《新世训》

    本书所讲的主要是一种处世术,副标题为“生活方法新论”,作者认为,人的生活都有其本然的规律,只是未曾觉察而已。所谓新论之“新”,即生活方式必须是不违反道德规律的,但可以是非道德的,是每个人本来即多少依照者。

  • 120师《战斗报》社记者丁基烈士日记

    120师《战斗报》社记者丁基烈士日记

    丁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军事记者、革命烈士,原名李丁基,曾在上海读大学。1944年9月,他被八路军晋绥军区机关报《战斗报》派往太原外围的第八分区采访。《战斗报》、延安《解放日报》加按语发表了他的遗稿,以表示对烈士的深切悼念。

  • 姚竹修烈士生前用的眼镜

    姚竹修烈士生前用的眼镜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翌年1月攻陷菲律宾马尼拉,当时中国政府驻马尼拉总领事杨光泩,领事朱少屏、莫介恩,随习领事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主事卢秉枢,学习员王恭玮等守正不阿,坚贞不屈,坚持斗争,于4月17日被日本帝国主义集体枪杀。碑文仍为王世杰原撰写的《九烈士殉难事略》,碑字为竖写繁体隶书,呈金色。

  • 国民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馆发给南侨机工陈昭藻的华侨登记证

    国民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馆发给南侨机工陈昭藻的华侨登记证

    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领陈嘉庚号召组织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散在马来半岛、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000多名华侨机工报名参加。在昆明西南运输处所属的运输人员训练所集训后分配到各运输大队,担负中国通往缅境唯一国际路线的运输重任。

纪念抗战:13村民被逼当挑夫惨遭杀害(图)

1938年10月,日军的铁蹄踏进东圃新塘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里13名年长的村民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交涉,给日军当苦力,以换取村里短暂的安宁以及日军不再杀害其他的村民。简伯说,13名村民七八天都不见回来,大家以为他们可能是被日军扣留起来干苦力,过段时间应该会回家的。

杨虎城卫兵王志屏:我亲历了西安事变(组图)

1936年12月12日,古都西安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事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介石抗日,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分水岭”,也从此拉开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序幕。“西安事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扣蒋前夜曾停电、耳闻张学良蒋介石争吵声、目睹杨虎城给母亲下跪……阐明了一些史实,也从一个侧面披露了杨虎城将军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

  • 葫芦岛百万日侨遣返大事记

    葫芦岛百万日侨遣返大事记

    59年前,1946年5月7日,汽笛鸣响,两艘轮船缓缓驶离中国辽宁西部的葫芦岛港,2489名日本侨民和战俘从这里踏上了遣返回国之路。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这是翻拍的1946年日侨在葫芦岛码头等待遣返回国的历史资料照片。

  • 昔日英雄舍身全大义 今朝红色旅游热狼牙

    昔日英雄舍身全大义 今朝红色旅游热狼牙

    4月16日上午,河北易县狼牙山红色旅游线路启动仪式在狼牙山景区举行,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1000多名游客来到这里游览昔日狼牙山五壮士舍身抗日旧地。如今,狼牙山镇本着“红色旅游兴镇,绿色林果富民”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域外资金1300万元,建设了索道项目。

  • 17名美飞虎队老兵抵重庆 将与83岁战友重逢

    17名美飞虎队老兵抵重庆 将与83岁战友重逢

    2003年6月,美国几位原“飞虎队”队员来中国寻找“飞虎队”的飞机残骸、战友遗骨以及健在的战友,不料失望而归。龙说:“二战时,我们从中国向印度运送对日作战的远征兵,再从印度为祖国运回汽油、器械等物资。

  • 平型关战役遗址:灵丘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灵丘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繁峙县附近,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役遗址,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一条峡谷山路,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关城虎踞岭上,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南北各置一门。

  • 沈阳北大营将建抗日战争第一枪纪念碑

    沈阳北大营将建抗日战争第一枪纪念碑

    专家们建议,纪念碑和大型纪念浮雕的总体风格应庄严、肃穆,其内容应深刻反映面对侵华日军,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告诉记者,“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北大营的中国驻军达到1.2万人,是守卫沈阳城的主要军事力量。

01002002158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