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壮阔征程
2018-01-02 17:42:56 来源: 新华网 提示:全文字,阅读需要分钟
关注学习进行时
微博
Qzone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壮阔征程

  新华社记者韩墨 韩梁

  世界上很少有如此繁忙的元首专机。

  5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完成29次出访,飞行57万多公里,累计198天,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足迹,勾勒出一条纵横寰宇的外交轨迹,编织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

  从顶层设计到深耕细作,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前行,在纷繁世事中维护中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变局中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奋进目标,开启崭新篇章。

  风尘仆仆的脚步,不辞辛劳的奔忙,兼济天下的情怀,重情讲义的品格。跟随习近平主席5年来的全球足迹,世界得以亲近中国、读懂中国,进而更加深切体悟到一个大国迈向民族复兴的梦想与执着、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智慧与担当。

  合作共赢走新路——拓展“朋友圈”,为“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提供中国答案

  国家之间如何相处,人类数千年求索不止;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向何处去,时代之问在等待解答。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2013年3月,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首站俄罗斯。在这里,他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主张。

  5年来,习近平主席6次前往俄罗斯,同普京总统在不同场合会晤20多次。从乌拉尔山麓挺拔的白桦到芬兰湾粼粼的波光,这片广袤大地留下习近平主席最多的海外足迹。中俄关系的发展,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生动实践。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检验,日益显示其坚韧性和稳定性,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穿透力。

  2017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实现互访,举行5次会晤。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安宁、主持公平正义、倡导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的话说,“俄中双边关系模式应成为各国在21世纪文明交往的典范”。

  基辛格把中美关系称为21世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国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为中美关系行稳致远明确了方向。

  从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实现平稳过渡。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瀛台夜话”“白宫秋叙”“西湖长谈”,坦诚交流,留下几多外交佳话;同特朗普总统海湖庄园会晤、汉堡会晤、北京会晤,多次通话通信,为世界上这对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发挥了战略稳定作用。中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是两国人民之福,也是地区和世界之幸。

  5年来,习近平主席一半的出访指向周边国家。他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倡导亚洲安全观,在周边塑造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打造遍布周边的伙伴关系网,不断深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格局,巩固和扩大区域合作势头,积极推动解决热点问题,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汇聚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大后,他首次出访就选择了越南和老挝这两个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邻国。在越南岘港,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对话会,这是近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在多边框架下同东盟领导人进行集体对话。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展现出中国作为周边区域合作引领者、地区和平发展守望者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多次访欧,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拓展。2014年,他对欧盟总部展开历史性访问,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如今,中德迈上全方位战略合作新台阶;中法开启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中英关系开启“黄金时代”新航程;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稳健前行;中国同南欧、北欧国家合作持续向好。随着习近平主席一次次欧陆之行,欧洲人的“中国观”正悄然改变。德国《每日镜报》说,习近平在努力消除人们对中国的担忧,欧洲应“陪伴一个强大的中国前行”。

  中国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心相印、携手同行。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坚定同包括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持正确义利观,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坚定的承诺,为中非合作描绘更广阔未来,凝聚更强劲动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主席3次访问拉美,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习近平主席倡议双方努力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1+3+6”务实合作新框架及中拉命运共同体。春来秋往,中拉携手并进的共识更加坚定,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大船破浪前行。

  2016年初,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提议中阿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一名摩洛哥学者评价,习近平主席的这次演讲开辟阿中关系“新纪元”,此行为中东实现和平与发展注入新希望。

  5年时间,习近平主席的出访实现对不同类型国家元首外交的全覆盖,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引领中国外交在复杂国际格局中保持战略主动。如今,中国已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成为指引21世纪国际关系航向的灯塔。

  全球治理探新径——直面大变局,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强大中国正能量

  “这是在一天中发生的一场革命。”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聆听习近平主席2017年1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演讲后这样说道。

  1月的瑞士达沃斯,风雪交加。曾经高歌猛进的经济全球化笼罩在迷茫与不安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乏力;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西方甚嚣尘上;失业、难民潮、恐怖主义、贫富差距都被视为经济全球化的“恶果”。很多人在动摇、怀疑经济全球化的方向。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在达沃斯,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规律,为世界经济走出迷途提供解决方案。辩证通达的全球视野,知行合一的中国智慧,穿透暗流与迷雾,直抵人心。

  “如果要想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未来在哪里,那么就请看一看中国。”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达沃斯的“中国时刻”。

  5年来,习近平主席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在多边舞台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以创新思维激发治理变革,以实际行动谋求共同繁荣,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深刻阐释中国对国际秩序和攸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政策主张,提出加强联合国维和行动、妇女发展等一系列合作倡议和举措,阐述新发展观,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中国贡献。20分钟讲话,赢得15次热烈掌声。

  “中国所展现的领导力至关重要,中国是联合国必不可少的伙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

  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为区域合作插上梦想的翅膀。在水清沙白的印尼巴厘岛,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建设开放型经济;在秋水一色的北京雁栖湖,习近平主席提出“亚太梦想”,确立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建立亚太自贸区开闸启航;在海风习习的马尼拉,习近平主席强调“完善亚太中长期合作战略架构”;在“花园之城”利马,习近平主席提出亚太发展正处“关键当口”,应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在绿意葱茏的岘港,习近平主席阐明中国发展新征程,为亚太合作共赢描绘新前景。

  二十国集团(G20),全球经济治理主平台。在赴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出席3次峰会后,习近平主席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相约杭州。G20杭州峰会首次把创新作为全球恢复增长新动力,首次把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主方向,首次把发展置于宏观政策协调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2017年7月的G20汉堡峰会,习近平主席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提出一系列具有很强时代感和可操作性的倡议主张。汉堡峰会公报对此予以充分吸纳,延续落实了杭州峰会共识。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习近平主席四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从建设金砖国家贸易投资大市场、货币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的“四大目标”,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不断推动金砖机制走深走实。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三条重要启示,倡导推进“金砖+”合作为金砖合作指明方向,开启了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新征程。

  美国学者哈伊里·图尔克说,世界正见证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失败,现在很多国家看向东方,中国已有一整套方案,致力于促进各方的发展与进步。

  “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鲜明态度。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就推动绿色发展、改善全球气候治理阐明主张。无论是全球气候谈判、国内环境治理,还是帮助其他国家提高应对能力,中国有方案,也有行动,有诚意,也有成绩。国际社会公认,中国为《巴黎协定》达成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5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等重要多边会议,围绕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断前行。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这种视野和胸怀,秉持的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思维,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追求的不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而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诠释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探索出一条与世界各国共创美好未来的宽广大道。

  命运与共赴新途——心系全世界,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绘制宏伟蓝图

  有怎样的高度,就能看见怎样的风景。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明确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伴随习近平主席的出访足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5年来不断充盈完善、生发生长,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旗帜,融汇于中国外交的鲜活实践中。一幅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心愿相通的壮丽图景,展现在人们眼前。

  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轫于周边。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他寄望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他赞扬中哈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树立了双边关系的良好典范”;他提出“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他呼吁中柬“结成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相融相通,使周边睦邻友好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构建命运共同体,延展至区域。“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好中拉命运共同体这艘大船”……习近平主席不断推进中国同不同区域间的互利合作,将一片片希望的大陆紧密相连。

  构建命运共同体,心系全世界。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5点重要倡议,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为国际关系发展带来新气象。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赋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他对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前瞻性思考,赢得与会人士广泛赞誉。

  “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要求,凝聚各国共识,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光大,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融为一体,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在历史厚土中孕育成长,在合作共赢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主席是“一带一路”的提出者,也是践行者。他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重要场合阐述“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精神内涵和广阔前景。在白俄罗斯,他专程考察中白工业园;在波兰,他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抵欧洲仪式;在乌兹别克斯坦,他见证“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在沙特,他亲手按下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键;在英国,他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商合作大计,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发表了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和270多项成果清单。共识更多了,方向更明了,架构更稳了,项目更实了,“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成为我国迄今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公共产品。

  首倡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推动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组建联合国第一支常备维和警队,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以实际行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公共产品。

  “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习近平主席的言语,温暖而坚毅,传递着复兴中国的世界情怀与天下担当。

  美美与共筑新篇——促进心相通,演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完美交汇

  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是习近平主席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重大贡献。

  2015年9月,美国西雅图演讲台上,习近平主席动情回忆起陕西7年插队时光。梁家河的窑洞里,他立下为国奉献的信念;改革开放后梁家河的沧桑巨变中,他更加笃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

  2017年11月,越南岘港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说:“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也是我牵挂最多、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情。”韩国总统文在寅感慨:“习近平主席让我感受到真正为人民着想的情怀。”

  漫步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习近平主席向到访的特朗普总统讲述中国文化中“和”思想的丰富意涵,阐释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

  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习近平主席以《浮士德》人物回应“中国威胁论”,解码融入中华血脉的“和平基因”。他告诉与会者,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

  谈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谈共同安全,他巧引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始终贯穿一条红线,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对中国体制的自信,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前总统卡里莫夫曾这样评价。

  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20多个语种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说:“这本书代表了一整套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

  一位充满魅力的领导人,本身就是闪亮的国家名片。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习近平主席“是我们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说,习近平主席“胸怀远大的理想,知道想要去往哪里,非常清楚中国需要什么”。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说,世界需要更多“像习主席这样富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能够动员和感召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领导人”。

  有深邃的思想,也有细腻的情感。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念念不忘生日时收到的惊喜——习近平主席签名的生日贺卡。“他是唯一发来生日祝福的外国领导人。”普京也曾谈起,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为他送上生日蛋糕,两人“就着三明治喝伏特加”。南非总统祖马收到过一幅骏马图,习近平主席告诉他:按照中国生肖,“您属马”。清新扑面的外交风格,不拘一格的外交方式,让人感受到友情外交的温度和浓度。

  习近平主席的平民情怀,于细微处暖人心。他是老兵的贴心人:特意走上前去为腿脚不便的俄罗斯援华老战士颁奖;他是孩子们的忘年交:与澳大利亚孩子书信往来,促成充满童趣的访问;他是知名足球爱好者:在英国与球星阿奎罗玩自拍,到德国看受训的中国青少年踢球,在阿根廷愉快地接受印有他名字的10号球衣;他念故重情,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重温跨越半个世纪的同窗情,履诺前往澳大利亚看望已故老友培根的家人;他不忘根本,走进哥斯达黎加咖啡农户家中,自信地谈起自己的农民经历……

  无论是身着中式礼服出席荷兰国宴、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中医针灸铜人,还是在秘鲁向人们讲解秦陵兵马俑,习近平主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文化视野、坚定的文化自信行走各地,展现中华文明的恒久魅力,塑造当代中国的优雅形象。透过习近平主席的一言一行,外国民众更加亲近中国、喜爱中国。俄罗斯政论家塔夫罗夫斯基在书中写道:“习近平以主动、真诚、坦率,赋予中国形象以个性化的面孔,增进了世人对中国的好感和了解。”他的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也让中国拥抱世界。

  5年来,习近平主席的世界足迹跨越万里,行遍全球。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重信守诺的风范品格,协和万邦的价值信念,以民为本的仁爱情怀,兼济天下的开放胸襟,自信包容的文化气度,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这是元首外交的魅力,更塑造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格与气质。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以更远大的目光、更恢弘的格局、更从容的气度,开启新的壮阔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22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