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密码”五问④|2022年“双碳”工作如何有序推进?

发表于:2022-03-18 18:11:29

▲贵州省一风力发电设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减排和发展的关系?如何把握“先立后破”这个原则?2022年“双碳”工作如何有序推进?

  知乎网友“端端同学”:如何把握“先立后破”这个原则?

  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也会不可避免继续增长。推动“双碳”短期内不能放弃传统化石能源,更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关键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王金南(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要一手做“减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一手做“加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碳达峰碳中和涉及面广、影响深刻,长期来看,不仅牵涉能源结构的变革,还涉及工业结构变革。这是一场持久战,不能操之过急。

  知乎网友“橘子味汽水”:如何处理好减排和发展的关系?

  何光亮(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减少碳排放的本质在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相同的价值需求,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从能量和资源的角度,尽量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比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能源再利用,将二氧化碳废气转化为液态二氧化碳和干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应坚持技术先行,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安排相关领域重点攻关,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在行业中的应用。应选择典型区域优先进行“双碳”综合示范,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路线、产业结构,循序渐进。

  姜希猛(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对现有高耗能产业进行梳理,根据我们制定的目标,对碳排放进行限制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现有生产企业要实现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

  知乎网友“鱼惊鸿”:2022年“双碳”工作在哪些方面可以发力?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我们在排放技术方面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排放效率还可以继续提高。如果在排放方面能够让效率每年提高0.8-0.9个百分点,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对冲掉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排放的增加。

  任玉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助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双轮驱动,需政府和市场同时发力。碳市场作为推动正外部效益内生化的重要市场机制,将利用市场化力量有效激励和约束控排企业降碳转型。我国碳市场仍有待充分的发展,可从扩容控排主体、推动机构投资者入市、健全碳排放数据管理、规范碳排放信息披露以及严格碳市场履约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加强碳市场机制建设,增强碳市场流动性,以市场化力量推动企业降碳转型。

  蒋颖(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在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可纳入更多具有良好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服务机构:一是完善碳市场核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核查机构的监督和把控;二是更广泛地纳入有公信力和专业能力的核查机构,提升数据质量,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三是通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CCER第三方审定与核证机构,推动中国与国际碳市场机制的接轨。

监制:李晓云

编辑:周佳苗

校对:孙惠

更多精彩:

中国“发展密码”五问① | 2022年实现稳增长的优势和抓手在哪儿?
中国“发展密码”五问②|2022年如何深挖国内消费潜力?
中国“发展密码”五问③|2022年如何为中小企业发展“添柴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