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2/ 08 13:34:58
来源:新华网

智在中国年|赋能餐饮业数智化转型:从“海底捞”到“云上捞”

字体:

  “跑外卖我还觉得挺新鲜的,店里环境只有那么大,有时候一跑出去我就感觉很有新鲜感。”徐俊笑着说。

  徐俊的老家在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来北京做海底捞外送员已经6年了。

  徐俊每天的工作从消毒开始,“按照规定的流程,洗手,量体温,喷杀酒精消毒,戴好口罩和网帽,这些都完成后,才能进入操作间。接单后,就开始打包了。”

  “我们的派单系统、APP这些软件,都是跑在阿里云上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外卖员,谈起日常工作中离不开的数据化系统,徐俊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以前客人下单可能需要打个电话,然后通过人工客服下单,现在都是通过系统自助下单,随时都能操作,还可以提前预定。”

  “无论客人从海底捞APP下的单,还是从微信或者其他订餐平台下单,我们都是通过阿里云上的派单系统很快接到单子,然后备餐员就会马上备餐,备餐员和送餐员各一张单子,挨个逐一核对。”他说,“核对完之后就开始打包装箱,我们送餐员马上送餐。”

  据徐俊介绍,通过阿里云派单系统工作,一般一张订单从接单到送出,平均需要5-8 分钟的时间。而每个站点受位置、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每天的订单量都有变化,“我一天最多能送出去20多单。”他说。

  海底捞首席信息官邵志东回顾了海底捞数字智能化发展的历程,“数字化既是发展问题又是生存问题,是业务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在驱动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底捞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系统,包括点餐收银、会员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等136个系统。“但是在2016年之前,所有这些系统都不是部署在云上,而是在传统IDC机房里的,扩展困难,故障率较高,容易遭受攻击,造成网络拥堵。”

  2016年,海底捞开始将核心业务系统陆续上云。2018年,海底捞和阿里云合作搭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移动中台的基础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升级了海底捞超级App,重构了会员体系。同年,海底捞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智慧餐厅,采用了自动配锅机、智能传菜机器人和智能厨房管理系统。2019年,海底捞的订餐排号系统搬上云端。到2020年,海底捞将自动配锅机和智能传菜机器人推向了数百家门店,同时,将后勤行政系统也上云,从前端到后端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将全部上云,海底捞至此全面实现了“云上捞”。

  阿里云技术人员称,阿里云的产品已经深入到餐饮行业,为该行业深度定制解决方案,融于行业的方方面面。

  据介绍,阿里云海量弹性高并发的产品能力,可以支撑餐饮商家的系统在高峰期不会因为大量业务并发而“宕机”;而在低峰期,弹性伸缩则帮助餐饮商家节约成本;阿里云的 AI、IOT能力,可以帮助餐饮企业门店升级,引进智能设备进入餐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客户体验。通过阿里云的中台能力、业务在线化与决策智能化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消费者更好地链接。

  在阿里云看来,零售化、智能化的雏形已经出现,展望未来,餐饮业态肯定会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关注数智化转型,从系统、硬件、AI等领域全面投入,而这正是阿里云的优势,阿里云的达摩院、平头哥、IOT等技术部门并已经将新技术落地,为未来数智化餐饮行业的发展做好了准备。(陈听雨/文)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068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