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 04 07:33:22
来源:新华网

生来平凡 智在四方|小黄狗王毅南:互联网科技+垃圾分类回收 让天下无废

字体: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陈听雨) “假期马上到了,我真是不想放假!”五一前刚见到小黄狗环保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毅南,就感到他对假期的“焦虑”与“抗拒”。

  “你想啊,小长假期间,大家都会收拾收拾家,也是购物消费,走亲访友的高频时间,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品,包装和各种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这正是我们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大好时机,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员工的休假和回收力量问题。”说到这里,这位身穿小黄狗工作服的高大小伙子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王毅南对工作有份近乎偏执的投入,电话不断,信息不停,每天工作不少于17个小时,是常事,难得在家的时光,也是各种电话会。“我现在都不太敢开车,因为只要醒着,脑子一直在想事情,没法做到集中精力开车。”

  政策红利刺激行业增长

  在王毅南争分夺秒工作的背后,是垃圾分类行业愈发庞大的市场。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持续推行和落地,政策性红利刺激着这一行业迅猛发展。

  过去十年间,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2010年的注册量是0.6万家,2019年的注册量就已达到11.3万,相比十年前增长了18倍。

  有数据显示,我国再生资源2018年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8600亿元,到2021年末,有望突破1.1万亿元规模,这个市场正在以每年超过1000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

  此外,从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到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成为高频热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不仅设定了时限,而且将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必将彻底融入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王毅南说。

小黄狗环保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毅南。新华网 周靖杰摄

  把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管起来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中国是人口大国,垃圾产生量高。

  2017年初,发改委及住建部联合下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46个试点城市先行先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今年5月1日起,济南和厦门也启动了强制垃圾分类。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垃圾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

  “目前,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虽然逐渐增强,但是行为频率有待提升,混装、乱投现象仍然存在。”在王毅南看来,我国垃圾回收行业仍存在明显痛点。“分类垃圾桶普及率持续提升,但标识不清、垃圾混合投放、清运‘一锅烩’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前端的垃圾分类、中端的集中清运和末端的回收再利用环节相互脱节,形成恶性循环。”

  王毅南说,“小黄狗要做的,就是将生活垃圾从产生到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链条捋顺,实现垃圾分类全生命周期管理。看似不起眼的‘垃圾’,如果能做好回收和再处理,将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教育意义,为国家节约资源,创造更多的循环机制,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是重建新的文明

  “垃圾分类这行最难做的是什么?就是习惯养成。”王毅南对此深有感触。

  “我们研究了全球十几个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进程,动辄需要两代人、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垃圾分类完善的系统。但中国需要在‘十四五’规划的五年间,在14亿人口中推进,这是很艰巨的任务,必须要很多有公益心的企业参与进来,通过教育和服务,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他说。

  王毅南认为,政策、条例是推动垃圾分类行为所必须的刚性约束。但在刚性制度之余,还离不开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建立牢固的环保意识,甚至成为一种“肌肉记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小黄狗环保科技为居民提供多场景垃圾分类回收服务——通过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便民交投点、上门回收/代扔三大业务模式,让垃圾分类服务半径延伸至最后1米。

  近年来,小黄狗通过有偿激励和公益推动的柔性引导方式,推动了超过2000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小黄狗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做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工作。从2018年至今,⼩黄狗在全国116所学校,面对逾20万学生人群,发起“地球魔法师”、“你好童鞋”等上百场环保公益活动,上线了“喂狗环保游戏”,出版了垃圾分类绘本。此外,小黄狗还定期和入驻小区联合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协助居委、物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小黄狗曾提出,“做垃圾分类是要做人性对话沟通,重建新的文明,这是很大的挑战。”

  “你看我们公司的形象公仔,是一只柯基犬。黄色代表着朝气、阳光、活泼,而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亲和力,很忠诚。可以这么说,小黄狗从建立之初,就致力于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逐渐改变市民群众垃圾分类的习惯。我们这只小黄狗的使命,就是‘天下无废’。”王毅南说。

  截至目前,小黄狗已入驻全国超过43座城市,签约政企服务项目超百项,进驻社区近万个,注册用户超过600万,共计覆盖逾2400万居民。从2021年2月起,小黄狗在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落地40+社区便民交售点,为社区提供更多可再生/循环资源的回收途径。未来,小黄狗的便民交售点还将覆盖更多城市和社区。

  收垃圾的“海归”

  谈起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可再生资源再利用,王毅南滔滔不绝,简直停不下来。眼前这位86年的海归,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垃圾回收从业者有点不搭。

  王毅南曾本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一路在通信工程领域学习与研究,本科期间就代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IEEE的国际通信大会上发表会议论文。随后被美国南加州大学通讯工程专业录取,硕博连读。在经历了世界500强和顶尖金融集团的历练后,王毅南发觉,环保是一个能够利用他的学识,发挥他的经验,激发他的热情的一个“集合”行业。

  “海归又如何?海归和高学历就不能做垃圾分类回收么?我们就是要刷新这个旧观念,现在的可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行业已经不是简单的‘收收纸箱’卖钱了,如何柔性引导,有效回收,科学处理,高质量循环利用等等,都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不同背景的各种人才共同参与推进。我们已经把‘收垃圾’这件事的全链条,和生物科技、互联网等技术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是一份妥妥的互联网科技事业。”王毅南说。

  跟大家想象的“捡垃圾”不同,除王毅南之外,小黄狗还有很多员工都有海外学习经历,很多还在世界500强工作过,更不乏国内名校毕业生和相关行业资深从业者,“我们这是志同道合,一起为绿水青山贡献智慧和力量。”王毅南说。

  据王毅南介绍,小黄狗前端以智能垃圾四分类回收亭、智能回收机柜和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机为核心硬件产品,以小黄狗APP和小程序软件回收体系为载体,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保信用体系、智能运营系统等为抓手,在小区、学校、商业区等区域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后端建设分拣中心,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用户可通过APP或小程序搜寻附近可投递的智能设备,投递后,即时得到相应环保金的奖励。

  小黄狗智能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管理、智能回收设备监管,对区域内智能设备的联通实施全程实时监控,采集区域内所有用户投放垃圾种类、数量、重量、运输车辆运行数据,做到分类投放数据实时监督、溯源,通过大数据平台的AI系统自动生成该区域居民参与率、复投率的统计、分析可视化动态图表。

  “我们的智能回收机主要进驻在社区、高校、CBD等公共场所。”在王毅南和团队的设计下,小黄狗智能回收机获得了专利、软著100多项,涵盖视觉AI识别、智能垃圾追溯、大数据智能分析、远程控制、人脸识别、箱满预警、智能称重、智能报警、智能防夹手等智能科技技术。

  同时,小黄狗还是实现了个人碳减排可视化的智能回收平台。用户在小黄狗个人账号可以看到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而减少的碳排放量。

  “大多时候,公众意识不到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我们通过科技手段,让每一次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的碳排放减少可视化,让居民看到自己正在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这种成就感能够促使他们持续的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最终推动全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王毅南说。

  未来,互联网和物联网将为垃圾分类回收持续提供支撑,通过体系化回收实现低成本的高效运营,从而推动行业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行业集中度会得到大幅提升,产业链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120112738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