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3 22:00:20
来源:新华网

非洲是我的创作宝库——记旅居喀麦隆的中国画家黄建兵

字体:

  不是阿兵把画笔带到非洲,是非洲让阿兵重新拾起画笔。

  黄建兵,今年47岁,来自著名侨乡福建福清,在中部非洲国家喀麦隆旅居已经18年。“阿兵”是他的笔名。

  17岁那年,黄建兵半工半读开始学习油画。18岁离开工厂,来到厦门大学附近租住,旁听艺术学院课程,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靠临摹印象派的作品,卖给在厦门收画的欧美画商,黄建兵当时已经可以养活自己。

  3月5日,黄建兵正在创作系列油画《日出》中的一幅,描绘非洲丛林日出时的景象。乔本孝 摄

  “当时一个月能赚上千元,每天和厦大的朋友们聊以后成了画家如何如何,”黄建兵说。

  后来,黄建兵又去了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租住下来,照旧旁听、交友、画画。再后来,他回老家结婚,生活越填越满。“慢慢就不想成为画家的事了。”

  2003年,经亲戚介绍,黄建兵来到喀麦隆经济中心杜阿拉,做鞋服贸易,自此心思都放在往返中非的货柜上。几年后,生意逐渐走上正轨,可以按部就班进行。

  “我当时问自己,是不是做了生意就不能搞艺术了?”黄建兵说,“后来我想通了,其实完全不矛盾。”

  2015年,黄建兵报名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为期一年的进修班。班上老师看重他在非洲的独特经历,特许可以半年不来上课,条件是在非洲创作一批作品。

  那年,黄建兵重新拾起画笔,创作了200多幅画,把喀麦隆的风景、人物、民俗都收在画布上。

  “非洲是一个创作的宝库,这里是我的主场。”黄建兵说。

  旅非生活帮助黄建兵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完成了个人的“色彩解放”。“非洲的色彩热烈而纯真,这种特性深深植根于非洲的人文地理,非实地生活不能体悟。”他说,手上还粘着前一晚作画留下的颜料。

  黄建兵说,时隔多年能重新开始创作,并不全因为“情结未了”。

  “当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久,我作为侨乡子弟就想出来闯一闯。”他说,“国家越来越强盛,中非关系越来越密切,我才能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支持艺术创作。”  

  3月5日,黄建兵利用废弃的矿山钻头创作装置艺术,作品名为《花与石头》。乔本孝 摄

  2017年5月,喀麦隆驻华使馆举行喀麦隆国庆节招待会,展出了黄建兵的作品。喀麦隆驻华大使称赞黄建兵是两国文化交流使者。未来,黄建兵还打算在喀麦隆成立木雕工作室,邀请国内艺术家前来,和喀麦隆同行一起交流创作。

  “中非文化艺术合作潜力巨大,相信这样的机遇无论对中国还是非洲艺术家都会是非常有益的。”黄建兵说。(乔本孝)

【纠错】 【责任编辑:何媛 刘钟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