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国际扫描  政府在线  新华电视  焦点网谈  论坛  财经  教育  体育  访谈  言论  法治  图片  直播  新华彩信
       
视频报道


图片报道
 
经济日报记者提最后一个问题
德国商报记者在提问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提问
总理记者招待会现场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更多...
文字报道
[新华网报道] 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14日上午10点15分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时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还有近2个小时,但是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已经开放,第一批记者涌入会场,抢占提问好位置。 [08:36]
[新华网报道] 作为每年两会报道的压轴戏,新华社像往年一样,派出强大阵容进行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报道。在记者席的左前方,新华网直播台已经就绪。十余名新华社记者将在现场进行网络滚动实时报道。 [08:37]
[新华网报道] 几名台湾的记者早早赶到记者招待会会场,他们十分关心反分裂国家法的有关情况。“我们争取有机会提问!” [08:43]
[新华网报道] 不到8点20分,位于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的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数百个座位已基本被“瓜分”完毕。 [08:53]
[新华网报道] 从金色大厅东南和西南两个门涌进来上百个台港澳和外国记者,有的扛着摄像机,有的手拿专业照相机,奔跑速度快得惊人。由于他们多是负重,脚下的又是大理石地板,所以大厅内一时间竟如战马奔腾般地响。在开始进门的那一刻,有的记者险些被挤倒。 [08:54]
[新华网报道] 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主席台背后是一块深蓝色的背景台,上面写着“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宋体白色字样。主席台上花团锦簇,玫瑰、百合、跳舞兰、蝴蝶兰、巴西木叶、扶郎花等五大盆鲜花清香宜人,红色、粉色、橙色、绿色、紫色、黄色……令人赏心悦目。 [08:55]
[新华网报道] 此时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还有1个多小时,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北侧,对总理记者招待会进行直播的各新闻单位已各就各位。他们围成了一个半弧形,自左向右分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 [08:57]
[新华网报道] 新华社这次派出了十余名记者参加招待会采访报道,他们是贺劲松、张旭东、陈二厚、陈芳、杜宇、李江泓、齐中熙、谭浩、鹿永建、刘刚、赵承、翟伟等,这些记者已经在会场开始紧张采访。 [09:01]
[新华网报道] 坐在新华网直播台进行网络滚动实时报道的是杨庆兵、卢伟斌、郭毅、张敏及贺劲松、张旭东等记者编辑,他们曾经多次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富有丰富经验。 [09:03]
[新华网报道] 总理记者招待会“点名官”郭瑞不到9点就来到了会场,查看会场情况。作为连续几年的记者提问“点名人”,郭瑞可是“大权在握”,记者纷纷上前和他“套近乎”。 [09:06]
[新华网报道] 人民大会堂三楼中央大厅,也叫金色大厅。14日,金色大厅迎来了与各国记者的2005“春之约”——每年两会闭幕时,总理记者招待会通常在这里举行。 [09:08]
[新华网报道] 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主色调为金色,大厅穹顶上5盏巨大的金色吊灯,为大厅增添了几分辉煌气氛。 [09:08]
[新华网报道] 目前距离记者招待会还有一个小时左右,但会场除了后四排座位尚未坐满外,大多已被早早赶到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坐满。一番热闹之后,记者紧张有序地投入工作,会场显得有点平静。不过一场硬仗马上就要到来。 [09:11]
[新华网报道] 9时零6分,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华灯初放,顶端5盏巨大璀璨的水晶灯全部打开,分外耀眼,整个大厅显得富丽堂皇。 [09:12]
[新华网报道] 主席台右侧的新华网直播工作台的紧张工作状态,吸引了不少外国媒体记者的“眼球”。来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名“老记”单腿跪地,认真拍照。他对新华网记者编辑的敬业精神表示赞许。 [09:20]
[新华网报道] “有报纸吗?有报纸吗?”许多已找到座位的记者急急忙忙地四下询问。原来,他们找到座位后就想四处游走采访,报纸就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占座“武器”。 [09:22]
[新华网报道] 香港文汇报记者钟雪冰穿着一件亮眼的红上衣,焦急地寻找有利位置。一位认识她的同行说:“你今天穿得真靓!”她说:“每年总理招待会我都穿得很鲜艳。”同行都知道,在记者招待会上穿得鲜艳,容易引起主持人的注意。 [09:27]
[新华网报道] 从早上8点多,不少记者已打开笔记本电脑早早投入战斗。不过这些电脑不争气,不过一个小时,电池能量已经耗尽。他们急得跺脚,四处找电源。 [09:35]
[新华网报道] 坐在新华网记者旁边的香港文汇报记者钟雪冰告诉记者,去年总理记者招待会,她是第一个“冲进”新闻发布大厅的,当时新华社还报道过她。 [09:37]
[新华网报道] 现在人民大会堂三楼新闻发布厅人头攒动。一些记者想在招待会上留个影,可是被来来往往的记者打搅得欲照不能。“别照错了”,一位湖南媒体记者提醒同伴。 [09:38]
[新华网报道] 离招待会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20多台摄像机已成梯次排开。中央电视台的长臂摄像机也已四处游弋。这些“短枪”、“长炮”使得记者招待会气氛越来越呈现“临战”状态。 [09:38]
[新华网报道] 新华社副总编辑夏林来到新华网总理记者招待会直播台现场,看望参加报道的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 [09:40]
[新华网报道] 总理记者招待会很快就要开始了,在新闻发布厅,最稀缺的资源就属座位了。一些记者用电脑、书包占座,但被人无情地拿掉了。一些记者为了保卫胜利果实,连洗水间都不敢去上,生怕自己的座位落入他人之手。 [09:47]
[新华网报道] 距离总理记者招待会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13排红色的椅子已经全部坐满,不少座位相邻的记者互相交换名片,互换信息。 [09:49]
[新华网报道] 一位占到前排座位的日本记者连呼“幸运,幸运。”他的同事非常羡慕,连声讨教秘诀。这位记者说,“早来呀!”晚来的一些记者苦苦则在寻找座位。 [09:49]
[新华网报道] 参与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各有高招,新华社老记者鹿永建一着急干脆就坐在地上发稿,这也成为了其他记者的采访对象。 [09:50]
[新华网报道] 9点多钟,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记者柯舍夫就来了。他在中国呆了11年,第三次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他走进金色大厅之后,立即像老朋友一样与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秦刚聊了起来。他们话题是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变化。 [09:55]
[新华网报道] 与柯舍夫一起来的还有俄新社记者叶菲莫夫。有意思的是,他们与秦刚聊过以后,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看来,由于记者可以早些进场,他们已把自己的位子搞掂,现在又去别的地方采访去了。今天记者可以早些入场,深受记者欢迎,不少老记者因此获益。 [09:56]
[新华网报道] “你找到座位了吗?”“你提问吗?”“这阵子很忙吧?”这三句话成了金色大厅里的记者们使用最多的“三句寒暄话”。连续3年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土耳其世界新闻通讯社记者欧斯曼说:“能提问,既要看机会,也要看缘分!” [09:57]
[新华网报道] 随着会场里记者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招待会的记者席已全部占满,后来者只好围坐在记者席周围。从直播台看去,招待会主席台已经被“三面合围”,摄像机、照相机等各种镜头“大炮林立”。 [10:00]
[新华网报道] 不少第一次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心情激动,纷纷来到主席台前拍照留念,记下这“难忘的一瞬间”。 [10:01]
[新华网报道] 9时45分,一个高个子外国记者在金色大厅四处走动,仿佛在找人。一问,他是加拿大记者杰夫,身高1.98米。我相信他是今天记者招待会上个子最高的记者了。 [10:04]
[新华网报道] 离总理记者招待会还有十多分钟,穿着灰色风衣的央视主持人王小丫从容来到会场,坐在了第一排一个显眼位置上,原来是她的同事早为她占好了位置。“名人就是不一样啊!”很多记者感慨说。 [10:05]
[新华网报道] 随着人群越来越多,进出已显得很艰难。从记者坐的记者席到主席台右侧的新华网直播台,20米的路,得绕行一大圈。 [10:06]
[新华网报道] 随着记者招待会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点名官”郭瑞开始宣读会议注意事项。他说:“提问记者,第一要通报记者单位名称;第二,希望记者最好提问一个问题,最多不超过两个问题。同时希望大家不要在走道上走动,并关闭手机。 [10:10]
[姜恩柱]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们非常荣幸和高兴地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采访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大家的提问。现在请温总理先讲几句话。 [10:11]
[温家宝] 各位记者,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据我知道,参加两会采访的中外记者有2000多名。因为今天会场的限制,到会采访的只有700多名。借此机会,我对记者们对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关心和客观公正的报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10:12]
[温家宝] 我还要说一下,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10:13]
[温家宝] 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0:14]
[温家宝] 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他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 [10:15]
[温家宝] 我愿意借此机会回答记者们的提问。我是用心来回答大家的提问。因此,我不紧张,也不害怕。 [10:15]
[新华社记者] 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也是新华网的记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华社记者,感谢总理在百忙之中登录我们的新华网。去年您曾经讲过,宏观调控对政府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这个考验不亚于SARS的考验。现在一年多过去了,我想请问总理的是,您对去年的宏观调控有怎样的评价?今年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力度会不会进一步加大?谢谢。 [10:19]
[温家宝] 过去两年我们在经济上遭遇了一场遭遇战,我们及时、果断地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打了一套“组合拳”。现在可以说,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成功地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避免了物价的过度上涨。 [10:21]
[温家宝] 我们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地运行,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但是我们丝毫不可松懈,摆在我们面前的形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22]
[温家宝] 我想换一个角度给大家讲一下。第一,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巩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困难加大,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极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依然紧张。 [10:22]
[温家宝] 一、二月份,电力增长12%,但是却有25个省、市、区发生拉闸限电的现象,这就反映经济、生活这根弦绷得还很紧。 [10:23]
[温家宝] 第二,在我们的面前遇到一系列“两难”的问题。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入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缺乏资金。快了也不行,经济生活长期处于紧张阶段,难以为继。 [10:24]
[温家宝] 第三,中国经济发生的问题,说到底是结构性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和体制问题。而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时间。 [10:24]
[温家宝] 综上所述,我想明确告诉大家,摆在政府面前的第一位任务,是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0:25]
[温家宝] “行百里者半九十”。绝不能半途而废,当然我们将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注重采用经济机制的调节和经济手段的调节。谢谢大家。 [10:26]
[新华网报道] “感谢总理浏览新华网!”获得第一个提问机会的孙承斌说。他是在刚刚听了总理的讲话后,利用提问的机会感谢了温家宝总理。 [10:28]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 温总理,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是您最大的愿望,可是有专家说,除非加强农民土地使用权或者还给农民土地产权,“三农”问题可能很难得到解决。您认为把土地产权还给农民是可能的吗?谢谢。 [10:29]
[新华网报道] 总理在开场白中说,我是用心来回答问题的,所以我不紧张也不害怕。话音一落,会场上响起热烈掌声。总理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新华社记者提的。在新华社记者提问时,会场上闪光灯频闪,形成了道道光彩,而且各种照相、摄像设备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就像一部“大合唱”。 [10:30]
[温家宝]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土地的经营权开始的。农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我们在改革开始的时候就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说农民拥有对土地的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以后这个权利不断得到延长,现在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农民对土地的经营、生产自主权长期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10:31]
[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温总理,就是在刚刚结束的人大会议当中,我知道以非常高的票数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因为是刚刚出台的,内容引起相当大的关注。不过我们个人比较关注的部分是在于这里面有相当重要的篇章是强调未来两岸的持续交流的部分。不知道国务院各机关在这部法律的架构之下,将要如何提出具体的措施,来进一步地促进两岸的持续交流? [10:29]
[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 另外我们知道在国内各个城市有很多很多的台商,在这里做生意,甚至是安身立命,不晓得这个新的法律对于这些广大台商们的权益是不是会造成任何影响?甚或相反的,不是有影响,而是对他们的权益进一步保障? [10:30]
[温家宝] 我想先问你一句,你看到这部法律没有? [10:36]
[台湾年代电视台记者] 看过相关的法条。 [10:36]
[温家宝] 谢谢这位台湾记者的提问。在这里我首先要向2300万台湾同胞表示问候。你的问题抓住了我们这个法的一个要害,就是说这个法是一个加强和推进两岸关系的法,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也不是一部“战争法”。 [10:37]
[温家宝] 在这部法律明确地规定了要推进两岸人员的交往,鼓励和推进经济的合作和直接“三通”,鼓励和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交流。在这部法律里规定了要保护台商的利益。这部法律是遏制和反对“台独”势力。只有遏制和反对“台独”势力,台海才有和平的局势,台海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台商到大陆的投资,也有利于外国到大陆的投资。 [10:38]
[温家宝] 你问到我采取什么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就台湾问题的重要谈话已经讲到了,我们要保护台商在大陆的合法权益,只要是对台湾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去做。 [10:41]
[温家宝] 第一,尽快将海峡两岸的客运包机,由节日化转向常态化。第二,要采取措施,解决台湾,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地区农产品到大陆的销售问题。 [10:42]
[温家宝] 第三,要尽快地恢复和解决大陆的渔民到台湾去实行劳务输出的问题。我们还准备出台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和方便的措施。 [10:42]
[路透社记者] 总理先生,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上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很多重要的贸易伙伴都敦促中国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但是中国说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眼下你们有没有什么中意的改革计划?第一个变化会是什么? [10:44]
[温家宝] 中国的汇率改革是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实行根据市场需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汇率改革的方案,使汇率对于市场更富有弹性。 [10:45]
[温家宝]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为汇率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第二是保持金融的健康运行。 [10:46]
[温家宝] 与此同时,我们在外汇管制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放开的措施。至于中国汇率的改变或者说人民币的升值,究竟给中国经济、中国的企业带来什么影响,究竟给周边国家以至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什么影响,争议很大。 [10:47]
[温家宝] 坦率地说,有些人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但并没有完全弄懂人民币升值以后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对于人民币升值和汇率体制的形成,我们不仅要考虑本国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 [10:47]
[温家宝]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这项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何时出台、采取什么方案,这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 [10:48]
[中央电视台记者] 您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各项改革,是改革年。在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碍经济增长和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体制性根源。您认为这些体制性根源,哪些是最需要迫切解决的?谢谢您。 [10:51]
[温家宝] 我曾经在多个场合说过今年是改革年,理由有三个。第一,消除经济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要靠改革。 [10:52]
[温家宝] 第二,解决经济生活当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改革。第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靠改革。 [10:52]
[温家宝] 中国的改革不是一年的时间,而是长久的任务。但是,有些问题早改比晚改好,否则积重难返。 [10:53]
[温家宝] 对于今年的改革,我列了五项任务。第一,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10:53]
[温家宝]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和股份制。第三,推进金融改革。这是中国经济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问题较多的环节,要下大力气。 [10:54]
[温家宝] 第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主要是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第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0:54]
[温家宝] 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保体系,今年不仅是改革年,确切说是改革攻坚年。 [10:56]
[香港明报记者] 中央一直希望香港稳定、繁荣,当前香港的经济已经转好了,社会已经稳定了,为什么中央现在会接受董建华先生的辞职呢?你对代理特首曾荫权有什么期望? [10:58]
[温家宝] 谢谢香港明报记者。董先生辞职是香港同胞十分关注的一件事情。 [10:58]
[温家宝] 正如你所说的,香港回归7年多,“一国两制”的方针在香港得到了切实地落实。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香港的法律基本没变,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 [10:59]
[温家宝] 特别是要看到,香港克服了亚洲金融风波带来的困难,经济开始复苏,民生得到改善。 [11:00]
[温家宝] 在这种情况下,董先生出于健康的原因提出辞职,我认为是诚心诚意的,是会得到香港同胞的理解,也会得到中央的尊重的。 [11:00]
[温家宝] 7年来,董先生为了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基本法》,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董先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敢于承担,表现出对国家、对香港高度负责的精神。 [11:01]
[温家宝] 他在担任特首这7年当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历史会有公正的结论的,香港同胞也不会忘记。 [11:01]
[温家宝] 至于董先生辞职以后,新的特首的产生,那将完全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有关法律办事。但是我相信,港人是有能力治理好香港的。中央对香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是会严格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办事的。 [11:03]
[温家宝] 在这个时候,我只是希望香港同胞要和衷共济、共谋发展,把香港的各项工作做好,使香港更加繁荣和稳定。 [11:03]
[俄通社塔斯社记者] 听说今年下半年您要和俄罗斯总理进行谈判,请问中俄经贸合作,比如说在能源方面有什么前景? [11:06]
[温家宝] 中俄两国是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的友好邻邦。这些年来,中俄两国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1:07]
[温家宝] 去年,我们确立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制定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实施规划,提出了中俄经贸关系2004年突破20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中俄解决历史遗留的边境问题,所有这些都为中俄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08]
[温家宝] 今年下半年,我要同俄罗斯总理进行第十次会晤。这次会晤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问题,特别是能源合作问题。 [11:09]
[温家宝] 在能源合作上,我想突出谈三点。第一点,中俄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0]
[温家宝] 第二,中俄的能源合作是平等互利的。第三,在能源合作上,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譬如说:1、通过陆上铁路,加大俄罗斯对中国石油的出口。2004年是900万吨,2005年达到1000万吨,明年将达到1500万吨。 [11:11]
[温家宝] 2、俄罗斯政府普京总统明确提出,修建西伯利亚油气管道,首先考虑通往中国。 [11:12]
[温家宝] 3、两国将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上加强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其他经济贸易上加强合作。 [11:12]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温总理,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中日关系的。总理刚才回答俄罗斯记者提问时说,中俄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虽然中日两国之间人员交流、贸易量不断扩大,但有人说,中日关系先是“政治冷,经济热”,现在是“政治冷,经济也冷”,温总理怎么看待这个情况?中方对日方的期待是什么?中国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1:17]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第二个是关于能源和环境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很好的机会,这是我们的共识。但是能源的效率和环境的情况,其他国家特别是我们日本比较担心,总理认为应怎么解决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11:18]
[温家宝] 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我们高兴地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双边贸易额接近1700亿美元,双方的人员往来超过400万人。正如记者女士所讲的,中日关系也存在着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其根本问题是日本方面如何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11:19]
[温家宝] 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出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的三点原则。中日关系要在恪守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的三个文件的基础上,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1:20]
[温家宝] 第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60周年,纪念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回忆起战争给中国人民、亚洲人民以至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希望日本方面也要把握这个机遇,促进中日的友好。 [11:20]
[温家宝]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日美安全同盟是日美双方的事情,中国之所以关心就是因为它涉及了台湾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任何国家直接地或间接地予以干预。 [11:21]
[温家宝] 第三,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有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在经贸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两国的共同发展。 [11:21]
[温家宝] 为此,我还想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日高层的互访。第二,由双边的外交部门共同着手进行加强中日友好的战略性研究。第三,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11:22]
[姜恩柱] 记者会已经进行了75分钟,刚才跟总理商量,为了使更多的记者有提问机会,温总理同意再延长20分钟,希望提问的记者只提一个问题。 [11:25]
[人民日报记者] 尊敬的温总理,您好,您辛苦了。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有关“三农”的问题。因为这也是您一直关注的问题。我注意到,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明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等具体措施。因为《人民日报》每天都有涉及到“三农”问题的报道,有时间您可以上去看看。 [11:26]
[人民日报记者] 我想问您的问题,您认为怎样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您有什么长远的打算?谢谢。 [11:27]
[温家宝] 谢谢你。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11:28]
[温家宝] 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 [11:29]
[温家宝]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11:29]
[温家宝] 我对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是有长远考虑的,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了家庭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以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11:30]
[温家宝] 第二个阶段就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我认为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1:30]
[温家宝] 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做好四件事情。第一,推进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各项改革。第二,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科技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产力建设。 [11:31]
[温家宝] 第三,发展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第四,推进以村民自治、村级直接选举和县、乡两级政务公开为主的基层民主建设。 [11:32]
[新华网报道] 对于每年都有机会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近距离感受共和国总理风采的记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新华社曾经多次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张旭东说:“虽然每年都是这个金色大厅,年年都能看到不少熟悉的同行,但每年都有新感受。因为每年国家都有新成就,人民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11:33]
[美国CNN记者] 我想问一个关于《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根据这部法律,中国有权采取非和平的方式,您能不能向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样的方式算是非和平的方式呢?如果中国遇到了一个范围更为广阔的冲突,美国也参加进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是不是要建设一支能够打得赢的军队?就像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的那样。 [11:36]
[温家宝]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还是想说明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11:36]
[温家宝] 这不是一部战争的法律,而是和平统一国家的法律;这不是一部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现状的法律,而是有利于台海地区和平和稳定的法律。 [11:37]
[温家宝] 其次,我要讲一讲台海的现状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尽管大陆与台湾没有实现统一,但是丝毫没有改变一个中国的现实。这就是当前台海的现状。 [11:38]
[温家宝] 第三,你所说的采用非和平方式的三种情况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1:39]
[温家宝] 我们之所以制定这个法,是体现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意志。 [11:40]
[温家宝] 记者先生,你可以翻开1861年贵国制定的两部反分裂法,不也是同样的内容吗?而且随后就发生了南北战争。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11:43]
[背景资料] 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到的古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11:43]
[温家宝]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全世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 [11:43]
[温家宝] 至于你谈到的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我想在这里多讲两句。中国实行的是自卫的国防的方针,中国的军事力量如果和贵国比起来,特别是从军费比起来,那简直相差很远,这里不需要我列举数字。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就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总是受人欺辱的,至今中国没有派过一兵一卒去占领任何国家一寸土地。 [11:44]
[温家宝] 解决台湾的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容外国干涉,我们不希望外国干涉,但是也不怕外国干涉!(掌声) [11:44]
[姜恩柱] 为了使更多的记者能有机会提问,温总理同意再回答三个问题。 [11:48]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 下个月印度和中国就要庆祝两国建交55周年了。您如何看待印中双边关系的前景?印度和中国是不是能够成为好朋友、好邻居? [11:49]
[温家宝] 我希望中印建交55周年,成为中印友好合作的新起点。近年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1:49]
[温家宝] 不久我将去印度访问,着重要在三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11:50]
[温家宝] 第一,要充分从战略和全局上认识中印友好的重大意义。两个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25亿,超过世界人口的40%。中印友好在亚洲以至世界产生的意义不可估量。 [11:50]
[温家宝] 第二,挖掘潜力,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目前,中印贸易虽然只有136亿美元,但是中印经济合作的潜力巨大。 [11:51]
[温家宝] 第三,我们要确立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境问题的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实现公平、合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 [11:52]
[温家宝] 请记者先生告诉伟大的印度人民,中印两国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朋友。我想用一段印度的古诗来结束我的话,三千年前,印度有一篇著名的古诗叫《奥义书》,可能是梵文,我把它演绎了一下: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掌声) [11:54]
[德国商报记者] 在上周人大开会时曾经就死刑问题进行过讨论,据说在贵政府内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很激烈的,大家在问死刑是不是还有用?请问您的政府是不是有计划取消死刑?如果是的话,打算在什么时候取消?会是在奥运会召开之前吗? [11:57]
[温家宝] 中国正在着手进行司法制度的改革,包括上收死刑的核准权到最高人民法院。但是出于我们的国情,我们不能够取消死刑。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也还都有死刑制度,但是我们将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慎重和公正。 [11:58]
[经济日报记者] 向您提一个关于股市的问题。自从去年国务院发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就是我们所说的国九条以来,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但是市场反应比较冷淡,股价下跌得比较厉害,很多股民深套其中。我们想请总理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股市的现状,您认为广大股民对今年的股市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谢谢总理。 [12:00]
[温家宝] 你这个问题可能是互联网点击率最高的问题,也是全国听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12:01]
[温家宝] 中国的股市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起开始发展。证券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应当承认,由于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股市制度等基础建设薄弱,市场不完善,因而造成了近些年来股市持续下跌。 [12:03]
[温家宝] 我虽然很少就股市发表意见,但我却每天关心着股市的行情。我可以向大家讲的是中国将坚持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对于证券市场,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2:03]
[温家宝] 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根本。 [12:04]
[温家宝] 第二,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证券市场。 [12:04]
[温家宝] 第三,要加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2:04]
[温家宝] 第四,要加强以制度为主的证券市场的基础建设。 [12:05]
[温家宝] 第五,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12:05]
[温家宝] 谢谢大家,虽然每年一次,但是见面太少。 [12:06]
[姜恩柱] 非常感谢温总理,感谢大家的光临。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 [12:06]
[新华网报道] 新华网本次实时报道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关注。 [12:07]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