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国际扫描  政府在线  新华电视  焦点网谈  论坛  财经  教育  体育  访谈  言论  法治  图片  直播  新华彩信
       
视频报道


图片报道
 
刘春声主持记者招待会
全国政协委员何林祥
全国政协委员聂振邦
段应碧在回答记者提问
洪绂曾在聆听记者提问
更多...
文字报道
[洪绂曾简历] 洪绂曾,男,1932年8月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委员。1953年至1989年期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任副院长、院长。1989年至1997年任农业部副部长,1992年起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98年至2003年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4:22]
[段应碧简历] 段应碧,男,1940年11月生。现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1963年至1969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工作;1969年至1979年在农业部业务组、农林部政策研究室工作;1979年至1982年在国家农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82年至1990年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1990年至1993年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至2003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任农村组组长、中财办副主任。 [14:25]
[何林祥简历] 何林祥,男,1944年3月生。1964年在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参加工作;1969年在辽宁省财政金融局、人民银行工作;1981年任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任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97年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党组(党委)书记;2000年至2004年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农业政策性金融委员会会长。长期担任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执委会副主席,2003年被推选为亚太地区农业信贷协会主席。 [14:27]
[聂振邦简历] 聂振邦,男,1951年12月生。1979年至1984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林水利局干部;1984年至1988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农业处副处长;1988年至1992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养殖业处处长;1992年至1996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1996年至1998年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土地区司司长;1998年至2000年任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0年3月任国家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14:28]
[新华网报道] 新闻发布会将于15点准时开始,各媒体记者已经陆续在会场就座。 [14:37]
[新华网报道] 摄影、摄像记者纷纷将镜头对准在主席台东侧的网络直播台,新华网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14:55]
[刘春声]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记者招待会现在开始。 [15:01]
[刘春声] 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也是这次记者招待会的主题。 [15:01]
[刘春声] 温家宝总理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5:02]
[刘春声] 今天我们邀请了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15:03]
[刘春声] 下面开始提问。 [15:04]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段委员,有人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有人认为中国不存在任何粮食安全问题。我知道去年您做过一次调研,专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另外,您怎么看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15:04]
[段应碧] 我首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对粮食安全形势的看法。我们国家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吃饭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大事。 [15:05]
[段应碧] 中国人的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即使以后肉食消费比例提高,也要靠粮食来转化。所以任何时候都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15:06]
[段应碧] 一是要有充足的粮源保证供求平衡。二是要有发达的流通,保证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买得到。三是要有合理的价格,保证消费者买得起。 [15:07]
[段应碧] 我国的粮食生产从1996年到1999年连续四年大丰收,其中三年的产量超过了1万亿斤,生产量大大超过了消费量。虽然从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减产,特别是2003年减产的幅度比较大,但由于库存充裕,所以粮食供给一直都是有保障的。 [15:07]
[段应碧] 去年国务院根据粮食四年减产、库存减少较多的新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的转机。从目前粮食生产、销售、库存总的情况看,我的基本判断是,至少近期内我们国家的粮食供给不会有什么问题。 [15:09]
[段应碧] 但是从长远看,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今后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15:11]
[段应碧] 难度大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二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很薄弱,靠天吃饭这个局面也很难改变。三是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激励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够因为目前粮食形势的好转就对我们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掉以轻心。 [15:11]
[段应碧]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去年专门就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且向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研究报告。中央和有关部门对于调研组的报告很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都有批示,报告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也有所反映。 [15:12]
[段应碧] 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也将继续进行这方面的调研。谢谢。 [15:13]
[新华社记者] 请问洪委员,这几年我国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请问您对此有何建议? [15:14]
[洪绂曾] 土地是民生之本,耕地是13亿人口吃饭之本。因此,耕地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生产资料,但同时又是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国家所紧缺的资源。因此,严格保护耕地,这也是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15:15]
[洪绂曾] 这些年来,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必要的建设用地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是合理的。但与此同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违规占地、滥用土地的现象。 [15:16]
[洪绂曾] 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我们的耕地面积减少了将近一亿亩,一亿亩是什么概念?就是我国总耕地面积的5%左右。针对这种耕地严重下滑的情况,正如昨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管理、规范用地以及出台一些政府征地补偿政策等。 [15:18]
[洪绂曾] 耕地迅速下滑的趋势有所遏制,去年耕地面积有所回升。但是以地生财,靠占用耕地、经营耕地来生财这样一种潜在的不良需求仍然存在,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国家还要继续严格加强对耕地保护,采取宏观调控政策,保护耕地在合理的范围。 [15:19]
[洪绂曾] 严格保护耕地要从两个内涵上理解,一是保护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关心耕地的质量。一个时期以来,为了高产,用地而不养地,以至于耕地质量普遍下降。比如东北黑土地,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有机质,50年代时我去东北是黑黝黝、亮晶晶的土地,但是现在有机质已经从原来的8—9%降到1—3%。 [15:21]
[洪绂曾] 为了高产,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以及设施农业生产的塑料薄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减少了土壤的营养成分,而且增加了土壤的毒害物质。保证优质的工业产品,我们要加强投入,建设现代工厂和现代设施;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我们也要加大投入来培肥耕地。 [15:23]
[洪绂曾] 如果说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主要有两点:第一,鉴于国家在前几年实施的沃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今年的投入仅仅三千万,规模太小,对于十多亿亩耕地来讲,我觉得要扩大规模,加大沃土工程的实施力度,而且纳入到“十一五”规划当中。 [15:24]
[洪绂曾] 第二,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和林地、草地一样,从国家来讲,应该监测它的动态,因为这个资源随着各种自然和其他综合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建议,应该对耕地土壤在十多年没有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顺便说一句,对占国土40%以上的草原也需要建立普查制度,经常监测它的动态,以便于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15:26]
[洪绂曾] 谢谢。 [15:26]
[香港商报记者] 美国学者布朗十年前曾说过中国粮食不够吃,不久前他又说中国是头号消费大国,请问你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反分裂国家法即将提交人大审议,假如台湾独立大陆动武,西方对我实行粮食禁运,中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如何保障? [15:28]
[段应碧] 刚才我讲过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很大,因为我们确实有严重的资源约束,包括耕地资源的约束、水资源的约束。但是我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有信心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迅速,曾经出现好多年的供大于求。去年中央采取一些政策措施,粮食一年增产776亿斤,只要把政策对头,措施得力,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保障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自己能够解决。 [15:30]
[段应碧] 至于说封锁这一类,我觉得不可怕。因为我们现在粮食进口只是一个品种调剂,进口的数量很少。别人要封锁,害得他卖不掉,对我们影响不大。 [15:31]
[洪绂曾] 我非常支持段主任的观点,从科学技术角度讲一下,我们现在最好的耕地亩产可以达到一吨以上,但是低产田还不到50公斤,目前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因此,从内涵上来讲我们要做好耕地的文章,就可以大量的增产,应该说我们是有信心的。 [15:32]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何委员,正如你所知,过去我国一直实施粮食保护价收购,但是去年以来粮食市场做了一些改革,粮价市场放开,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国家购销的市场化速度加快。基于这种变化,我国的农业金融政策应该做哪些调整? [15:34]
[何林祥] 应该说从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粮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对生产和流通保护的政策。其中包括对粮食收购资金,由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来保证供应,这在世界上是很有特色的。 [15:35]
[何林祥] 这个重要决策从体制上不仅根本解决了长期以来给农民打白条的问题,同时对于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很重要的保证作用。我认为对这个政策还是应该充分加以肯定的。 [15:36]
[何林祥] 您刚才提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粮食市场,去年宣布全面放开以后,从我国粮食安全这样一个战略来考虑,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这样一个格局,在短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农业发展银行在这方面的职能也不应该弱化。 [15:36]
[何林祥] 但是由于市场放开,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国家对粮食购销金融政策也应该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这个调整我个人觉得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对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根据企业的情况,对于政策性的资金和企业自主经营性的资金,在政策上要加以区分。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储备以及按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定的政策,农业发展银行还要保证供应,财政也要给予企业必要的补贴。 [15:38]
[何林祥] 对企业按照市场价格自主经营这部分的贷款,就是要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来择优的掌握贷款的发放。也就是不采取收购资金包险的办法。 [15:39]
[何林祥] 第二,适当地扩大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对粮食产业的贷款范围。也就是说在原来只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基础上,对粮食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粮食企业,包括民营的,具备条件的都要给予积极支持。 [15:40]
[何林祥] 第三,对粮食企业的贷款应该逐步改变,包括改变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这一政策性银行供应资金这样比较单一的局面,应该支持有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都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开展适度竞争,并且主动改进金融服务。 [15:41]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聂委员,现阶段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矛盾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15:42]
[聂振邦] 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提供了80%的商品粮,所以国家为了稳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加大了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 [15:43]
[聂振邦] 首先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在预算内的资金和国债投资对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农业组织方面的建设,都加大了投入力度。 [15:44]
[聂振邦] 第二,国家在风险基金当中拿出116亿元资金,对主产区的种粮农民进行了直接补贴。同时对主产区的良种进行了补贴,拿出28亿3千万元。同时在农机的资金补贴方面,地方财政也增加了这方面资金的支持。 [15:48]
[聂振邦] 第三,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进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是稻谷品种,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使去年粮食生产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15:49]
[聂振邦] 最后一点,我们建立了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政府策动、市场拉动、企业运作的形式建立了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协调关系,比如主产省黑龙江省在主销区的浙江省建立了稻谷加工企业,建立了稻谷储藏企业,把产区的粮食运到了销区,同时主销区的浙江省也到主产省黑龙江省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类似这样的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协调关系,例子是很多的。 [15:50]
[聂振邦]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使我们国家粮食主产区生产的粮食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在主销区市场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在这方面铁路和交通部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保证了销区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谢谢。 [15:50]
[段应碧] 粮食安全核心是个供给问题,从抓生产到供给,主产区是大头。刚才何委员说了,主产区13个省提供80%的商品粮,所以主产区保护了,整个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这些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年久失修,损害严重,生产能力下降。 [15:51]
[段应碧]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我们主产区就是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靠主产区地方政府、靠农民来解决,完全靠他们是不行的。所以我主张除了中央增加投入以外,要调节一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关系。具体说,就是需要从主销区筹集一部分钱到主产区搞农田基本建设。 [15:53]
[段应碧] 我们国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那一带,过去都是鱼米之乡,都是我们的粮仓。我记得在70年代,那时的大苏州每年调出25亿斤商品粮。现在他们工业发展很快,经济收入增长很快,但是耕地减少了,农业减产了,主产区变成了主销区。 [15:54]
[段应碧] 现在我们讲粮食安全,谁有安全问题?主产区没有这个问题,主销区才有安全问题。所以从主销区筹集一部分资金到主产区,支持农民搞农田基本建设,合情合理,也希望媒体呼吁一下这件事。 [15:5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知道,去年中国粮食出现转机,但是我们国家粮食需求仍然面临巨大缺口。请问解决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瓶颈在哪里?什么时候实现自给自足,科学技术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有哪些作用? [15:56]
[聂振邦] 由于自然条件原因,我们国家的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但是通过政策的调动,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国家完全可以做到粮食自给。比如1996年,粮食就达到了10090亿斤,当时粮食供给有余。1998年以后连续三年,年产量超过一万亿斤,这些年粮食都有余,充实了我们的储备。 [15:57]
[聂振邦] 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们国家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造成粮食过剩。国家通过政策的调控,主动地调减了粮食的生产量。比如通过退耕还林,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退耕面积1亿1800万亩,同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有意识的发展一些蔬菜、水果、花卉,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几年的粮食,从21世纪初,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粮食又陆续减产。 [15:59]
[聂振邦] 在粮食供求趋紧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勤指导,动作快,及时调整政策,去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去年一年的粮食产量就增产了775亿斤,使我们的粮食总量达到了9389亿斤,粮食当年的产需供求需要有一些缺口,加上库存比较充裕,保证市场供应是没有问题的。 [16:01]
[聂振邦] 从历史的经验可以证明,我们目前的资源状况、科学技术储备,只要政策对头,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以后,保证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刚才段委员和洪委员都讲到了,我们的粮食科技储备是很多的,一亩田可以打两季,都是高产作物,所以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基本自给。 [16:02]
[聂振邦] 上个世纪1996年我们国家农业部发表对外白皮书,在这个白皮书里提到,我们的粮食自给率保证在95%,这个保证粮食安全的杠度,我们完全是可以做得到的。这样粮食丰收的年景可以向外出口一点,品种调剂时可以适当从国外进口一点,所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在一定时期内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谢谢。 [16:05]
[人民日报记者] 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生态恶劣,粮食自给能力弱,国家在这些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工程。请问洪委员,您认为如何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证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 [16:05]
[段应碧] 我们国家西部地区贫困山区一方面面临生态条件恶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缺粮的问题。由于这些地方生态不仅关系到当地,而且关系到一些大江大河的流域,所以在那个地方加强生态建设,搞退耕还林是完全必要的。 [16:06]
[段应碧] 由于那些地方是缺粮的地区,因此在那些地方搞生态建设、搞退耕还林,必须和农民的吃饭问题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那个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运输距离长,一旦缺粮,国家有粮也运不进去,运进去了,他也买不起。 [16:07]
[段应碧] 首先,对已经实行退耕还林的地方,现在要坚持原来的政策不能变,包括补贴的期限、补粮的标准都不能变。同时从现在起,就要研究解决补贴到期以后,口粮问题怎么解决。据我所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目前正在抓这件事。至于今后进一步特别是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包括退耕还林,我认为可以考虑搞一个反弹琵琶的办法,就是走先造地、后退耕这么一个路子。 [16:09]
[段应碧] 具体讲就是把山下面的那些地改造好、建设好,产量提高了,然后再把山坡上的陡坡耕地退下来。农民到山坡上种那些陡坡耕地,费力又效益不大,他为什么要做?就是因为不够吃。我们把山下面的地造好了,产量提高了,他够吃了,他也就可以不去种这个地了,反而他可以有时间到外边打工,可以多挣点钱。 [16:11]
[段应碧] 我们在贵州调查时看到,改造一亩低产量大地投资900多块钱,再加上配套的小水窖这些设施,大概要投入一千多块钱。按照现在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每亩是补助300斤,按7毛钱一斤算,8年是1680块。所以按照这个办法,效益反而还好点。 [16:14]
[段应碧] 我们在贵州看到,原来地亩产300多斤,改造以后能达到800多斤,这样每年给他多补助500斤,而且不是补助8年,而是补助了一辈子,这样农民更欢迎。当然这是我们经过调查之后提出的办法,行不行还没有经过实践,还需要继续研究。 [16:15]
[洪绂曾] 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我也举一个贵州的例子。在高山地区某地,现在发展草地畜牧业,人工种草,非常漂亮,比原来小麦50斤的收入增加了很多倍,而且草是常年的长在那儿,在高寒地区只能长草,草保护了土壤。所以生态和经济同时兼顾了,而且农民的收入增长了。因此,正如段委员所说,要从多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16:16]
[段应碧] 在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山区搞生态建设、搞退耕还林,不仅要考虑他的粮食安全问题,还要和农民的增收、农民烧柴问题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特别是在品种上,不能光考虑生态,前些年有些地方片面强调生态,种生态林,农民积极性不高,因为没有收益。今后应该尽可能多种一些既有生态效益,又有市场价值的经济林和经济的灌木,这样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带来收益,这样农民有积极性,也会长久。 [16:19]
[段应碧] 特别是要大量发展沼气,替代燃料。现在一方面在动员农民栽树,一方面他又天天上山砍柴,沼气不仅解决烧柴问题,而且对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畜牧业都有好处,所以把烧柴问题、收入问题统筹考虑好,这样退耕还林效果才会好,才会持久。 [16:20]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请问现在中国粮食储备是处于哪个水平?跟前几年相比,比如2000年,是上升了还是下跌了?幅度是多少?以后粮食储备指标会调高还是调低? [16:22]
[聂振邦] 这位记者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我从事粮食工作看,这个问题是世人关注的题目,也是中国人关注的题目,也是外国人关注的题目。 [16:23]
[聂振邦]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量始终没有对社会公布,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相对的数字,从1996年,中国连续四年粮食获得丰收,其中三年粮食产量超过一万亿斤,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亿斤的结余。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以丰补欠,有粮常想无粮时,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16:24]
[聂振邦] 所以在粮食丰收的时候,我们国家大量的充实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地方主要是省级储备,这两级储备数量加在一起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谢谢。 [16:25]
[中国食品报记者] 当前加强食品科技的发展对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在哪儿? [16:26]
[洪绂曾] 食品安全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包括粮食安全,这指的不是数量的安全,也是质量的安全。现在国家高度重视,因为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改变,在目前生态逐渐恶化的情况下,非常关心食品的安全。 [16:26]
[洪绂曾] 因此,无论从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的科研教育单位,现在都非常关注怎么样保证食品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强食品标准的制定。 [16:27]
[洪绂曾] 一方面要加强食品标准的制定。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现在在食品上已经标志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同的种类。无公害食品是国家强制要求必须执行的标准。 [16:28]
[洪绂曾] 绿色食品是现在广泛在研究并且努力的在少用化肥、少用农药、少用引起土壤污染和毒化的技术措施,来保证产品是绿色的。经过化验证明它是绿色的,有关部门给予绿色的标志。再高一点就是有机食品,那是在绝对不施用农药、化肥,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形成的有机食品,那个数量有限。但是绿色食品现在是大家比较放心的食品,也是科学家在研究的一个基本要求。 [16:29]
[洪绂曾] 我们要从生产源头一直到市场,全过程地监督产品质量。同时要提高科学手段来研究目前国际所关心、关注的一些影响着我们市场竞争力的有关元素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这方面我们在不断的加强,很多院校逐渐考虑到国际接轨、考虑到产品不但供给国内,而且需要争取国际市场,因而需要提高我们的安全标准。 [16:32]
[刘春声] 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6:33]
[新华网报道] 新华网本次实时报道到此结束,敬请关注新华网其他“两会”报道,谢谢。 [16:34]
Copyright © 2000 - 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