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甘肃多策促更高质量就业 技能在手 饭碗不愁
2017-11-16 07:47:21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政府帮扶、技能培训、就近就业……甘肃多策促更高质量就业

  技能在手 饭碗不愁

  核心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在劳务输出大省,许多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必须依靠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如何为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如何让贫困群众也能体面打工、增收奔小康?

  甘肃打出组合拳:政府来帮扶,精准识别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总体状况;抓技能培训,实施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订单式培训,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凤还巢”。

  村里人都知道,王永红最近找了个“体面”的工作。

  从22岁离开家乡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大龙村,他已外出打工10余年了。其间,他捡过棉花、修过水渠,许多地方的建筑工地都曾留下他的身影。如今,在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服装染织公司的化验室里,王永红再也不必奔波劳碌,每月5000元的工资,食宿全包,还有涨薪空间。

  记者走访时发现,和王永红一样,赚钱糊口已不再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唯一目标。特别是对新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关心的不仅是薪酬,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工作量是否超负荷等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就业选择。

  政府帮忙,春风送岗

  从甘肃到福建,相隔数千公里,王永红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

  “上半年村干部给我打电话,说有工作机会,要求是熟练工。”王永红说,起初觉得福建太远,后来听说待遇挺好,就决定来看看。

  “没想到政府组织了接送,发放了交通补贴。同去的工友没带被褥,当地企业还给了生活补贴,住宿吃饭都不用发愁。”王永红说,这与以往外出务工的经历大不相同。

  “不管打工多不容易,收入总比在家种地强。”在王永红看来,家里的几亩薄田,一年熬到头最多也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能赚得比这多!”有这种体会的,不止他一人,11月初正值农闲时间,村头巷尾很难找到几个年轻人,一打听,基本都外出务工了。

  甘肃省人社厅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7.4万人,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6.79万人。今年截至9月底,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8.3万人,创劳务收入904.6亿元(人均劳务收入约1.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全省各市州劳务办从同级扶贫办摸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55.9万人,其中有输转意愿的贫困劳动力为65.2万人,已完成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3.4万人。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今年“春风行动”期间,甘肃各地共举办“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537次,免费为67万名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为13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15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万人。

  政府要帮忙,精准识别也是关键。2016年底,甘肃省劳务办在全省75个贫困县建立了150个劳务输转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定期分析贫困劳动力就业失业总体状况,评估各项就业服务举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就业扶持政策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据了解,目前甘肃正在抓紧组织各级劳务机构建立本级“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全程精准动态管理。

  王永红的工作,则得益于此次东西部扶贫协作。“今年2月,福建福州同甘肃定西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两地人社部门按照强化劳务对接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目标,组织定西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定西市人社局局长王瑞军介绍,截至目前,人社部门已组织劳务输转近2000人。

  提升技能,就业无忧

  天水市清水镇一个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17岁的李芳芳,穿着10厘米高的黑色高跟鞋的她,坐在堆满化肥袋子的房间里,拘谨地告诉记者,自己刚从西安打工回来。

  “当初在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所转了好久,发现可选择的工作范围很窄,即便是到超市做收银都需要有职业资格证明。”李芳芳告诉记者,去年初中毕业后,她本想着不给家里添负担,就托亲戚带着自己出去打工。到大城市后才发现,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李芳芳来到一家化妆品店做导购,每月3000多元,刚够各种生活开销。听说身边的朋友经过培训,从电焊工晋升为模具技工,月收入增加了2000元左右。李芳芳思考半天,还是决定回家报个脱产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来年开春再出去闯荡。

  在兰州市的多家人才市场,记者发现,不设门槛或门槛较低的岗位,薪酬待遇会相对差一些。而像机床操作工、电焊工、电工等对工作经验、资格证明等作出严格规定的,薪酬、保险福利等待遇都明显更好。

  想要提高就业质量,必须从技能培训抓起。近年来,甘肃省先后出台实施了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实施计划等一整套惠民举措,旨在提高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同时,该省提出了2015年至2020年全省开展各类精准培训211.2万人总目标,从2015年至2016年,全省已累计培训贫困地区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97万人。

  甘肃省还实施了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等新成长劳动力和企业转岗职工纳入政府培训补贴范围,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给予300—1300元职业培训补贴。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达到214.7万人。

  “我们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已经达到90%,家庭困难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更是高达100%。”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的校长王多利自豪地说,拥有“一技之长”,可以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拥有主动权,成为“香饽饽”。“目前我们中专学生就业后的平均工资在4500—5000元,而普通初中毕业的学生平均工资可能仅有2800元左右。”

  订单培训,“迎凤还巢”

  在平凉机电工程学校,4000多名学生可以在汽修、护理、数控技术应用等16个专业中进行选择,学制三年,学生每年有2000元的学费补贴,贫困生每年额外增加2000元生活补贴。学校还提供在职培训、技能鉴定、自学考试辅导以及就业服务,每年还会承接及参与政府主导的各类劳务技能培训,培训期最短也在半个月以上。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采取订单式培训模式,在了解了学生和企业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经过培训之后,可以迅速进入相关企业,这种订单式培训让学生直接预定了工作。”王多利说。

  “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时间还是太长了。”陈为有从平凉静宁来兰州打工已有3年多了,他一直想学汽修,虽然听说家乡组织了相关培训,但总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一般到年底,大家都会返乡休息,一些培训也会集中在这时候。但考虑到年底工钱很高,我这几年都没回去过年了。”

  陈为有家里还有一个重病的母亲,妻子在家照顾老小,全家就靠他打工生活,“恨不得把时间掰开了用,能多打几份工就好了。”陈为有眼里最理想的工作,就是能就近就业,还能帮着照看家里,现在他正在寻找机会。

  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凤还巢”同样重要。据介绍,近年来甘肃省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鼓励推广适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扶贫车间和加工点,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

  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创业园,100多家各类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周边20多万农户从事马铃薯种植,解决就业岗位1800人以上,季节性用工达5000多人,带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016年以来,甘肃省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6.7万人,创办各类经营实体3万多个,创造就业岗位数17.7万个。(记者 柴秋实)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大学生绘制校园美景树叶画
大学生绘制校园美景树叶画
功守道赛事揭幕战在京举行
功守道赛事揭幕战在京举行
官厅水库天鹅舞
官厅水库天鹅舞
小学生课间做戏曲广播操
小学生课间做戏曲广播操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9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