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实业为本,一座“老牌工业城市”的守正出新
2017-12-29 15:01:3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相比吸人眼球的一线、“新一线”,这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城市,只是一座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黄海、渤海之滨的普通港城——烟台。

  提到它的名字,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是苹果和海鲜,偶尔会有人想起东巡至此的秦皇汉武、全真道士王重阳或过海的八仙。谈论山东的人们,说得更多的是济南和青岛;谈论环渤海港口的人们,提得更多的是青岛和大连。

  外地人也许并不知道,烟台这个默默发展的城市有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经济总量超过省会城市济南,常年位居山东全省第二,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925.7亿元,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19名;如果剔除地位特殊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烟台排在苏州、无锡、佛山之后,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四名。

  烟台真有这么强?初听到这些数字的人常常会被“反差”惊到。

  “规模以上工业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烟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刘福生告诉记者,2016年,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万亿元、利润1169.6亿元,均居山东省第一位,被工信部提名为“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并获国务院表彰激励。

  “工业”,是烟台发展的关键词:全市近五成生产总值和税收、六成以上实际利用外资、七成以上劳动就业、九成以上进出口都来自“规模以上工业”——这组数字,足以阐释烟台几十年来对发展工业的“不抛弃不放弃”,始终将之作为立市之本。

  “以前只知道烟台是个海边的旅游城市,不知道它还是工业重镇!”这是经常接待省外媒体的烟台市外宣办工作人员屡屡听到的感叹。

  正因为是个老牌工业城市,所以传统产业占比高,进入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后,烟台也流露出些许负重前行的姿态。

  但是,这个习惯默默努力的城市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

  2017年9月,烟台市强势启动“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推动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倾力打造制造业强市。

  “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进行十九大后的首次调研时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对烟台而言,过去的成绩正来自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重视,应对眼下的挑战、谋求更好的未来也要靠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

  2017年,烟台不动声色地站上了工业发展的新起点。

  “烟台制造”新脚本:低调“配角”变“主角”

  今年最引人瞩目的“烟台制造”当属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国重器“蓝鲸一号”

  烟台是个有工业基因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人曾这样概括这座城市的历史:“因港而立,因工而强,因开放而活”。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原定开放山东登州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人毛里逊受英政府指派到登州筹办开埠时,却被“天然良港”烟台港吸引,提出改登州为烟台,就这样,156年前,小城烟台被推向世界,并迅速成为中国北方最繁荣的港口商埠,民族工业也悄然兴起。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第一家工业化葡萄酒酿造企业张裕酿酒公司、第一家机械制钟工厂烟台宝时造钟厂(北极星钟表前身)、第一个弹子锁厂烟台程明锁厂(三环锁业前身)等一批民族企业相继在这里诞生。

  到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烟台被列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时,张裕葡萄酒,北极星手表、三环锁、罗锅香皂、飞轮罐头等“烟台制造”都已是享誉全国的明星产品。在乡镇经济、外资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烟台的工业门类也逐渐健全,规模逐步扩大。

  尽管如今,提起烟台,人们能想到的名牌产品似乎没有过去那么多,但“烟台制造”从未缺席人们的生活,只是变得“低调”起来。

  2003年,《人民日报》曾撰文评论烟台的“配角经济”,称“配角也是主角”。根据当时的数据,国产电视机的关键零部件电子网目板45%由烟台生产,国产高档服装面料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氨纶丝25%在烟台生产,类似的产品还有聚氨酯原料、导电玻璃、计算机键盘等。当时的烟台把工业发展定位在国家主导产业链中的关键零配件、相关原材料和新技术上,并在这一位置上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

  到2007年左右,烟台已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富士康、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等龙头企业和整机企业,初步扭转“配角经济”局面为“主角经济”。

  今天,“烟台制造”中,除了人们熟悉的葡萄酒第一品牌张裕、花生油第一品牌鲁花,还有万华、杰瑞、玲珑、中际、招金、南山铝业、中集来福士等业内影响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技术水平领先的知名企业,只是它们的产品,人们少有直接接触,因而了解有限。

  例如,化工巨头万华化学集团MDI产能世界第一,掌握着MDI全球定价权。其产品广泛用于家电、家具、服饰、汽车内饰、医用针管等诸多领域。

  南山铝业为高铁动车提供铝型材,今年更成为美国波音公司和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之一的英国罗罗公司的供货商。

  油服企业杰瑞集团研发制造了世界首台4500型涡轮压裂车,使中国继美国、俄罗斯之后,成为第三个拥有涡轮装备的国家。

  中际装备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机绕组装备生产企业。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产品,公司负责人展示了两台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这不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生产这些电机中电机绕组的制造装备。国内很多知名电机生产厂使用的都是我们家的产品。”换句话说,我们身边家用电器和汽车中的核心部件或许就是用这家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的。

  此外,今年最引人瞩目的“烟台制造”当属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大国重器“蓝鲸一号”双井架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今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承担这一任务的这个高37层楼、甲板面积相当于标准足球场的大家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动能转换靠创新:百年张裕推出“工业+旅游”

  走进生产车间,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几乎看不到人,生产、灌装、包装,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

  2017年,山东省开始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作为该试验区的核心区之一,立足这一战略机遇,抓好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烟台工作的重中之重。

  “转得快转得好,就能稳中求进、赢得主动;转得慢转不好,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我们现在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刘福生说。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在烟台工业中占比很重,如何对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黄金、现代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是烟台眼下的重要课题。“创新”成为其中关键,一批企业通过对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创新,做了各种尝试和突破。

  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基于“工业+旅游”的全新理念和模式,着手打造占地6200亩,集葡萄示范种植、葡萄酒研发生产、主题旅游和交易展示于一体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还专门请为美国迪士尼乐园做设计的团队来量身打造葡萄酒主题乐园。

  今年1月,酒城一期工程——生产中心项目全面投产,这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与白兰地酒类单体生产厂房。

  走进车间,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几乎看不到人的身影,生产、灌装、包装,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包装线上,包装机器人扭转着机械臂机敏地抓取、拆封打包用的成品酒纸箱,AVG无人驾驶激光制导小车与其亲密合作,每当机械臂要抓取的纸箱用光时,小车就自动启动,把更多纸箱搬来补给。这种小车每次能搬重1.5吨,大大提升了搬运效率,且会在电量快要耗光时,自动跑去充电站充电。

  “以前我们老厂有600多工人,搬到这边,上了引进的新生产线后,全厂现在只有200来人。”张裕葡萄酒研发制造有限公司经理王延龄说,“我们现在一方面需要尽量安置、培训老工人,一方面又有新的岗位急需招人,比如网络工程师等。”

  连续多年入围中国轮胎5强、世界轮胎20强的玲珑轮胎格外重视科技研发,在山东、北京、北美、欧洲设有4个技术研发基地,“每天我们都至少会研发出两种新产品。”公司副总裁孙松涛说,“国内轮胎行业迄今获得最高国家奖项的轮胎产品和关键技术都是玲珑创造的。”

  玲珑轮胎近年来致力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发环保型轮胎,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制出了蒲公英概念轮胎、石墨烯补强胎面轮胎、3D打印聚氨酯轮胎等等。公司还牵头成立蒲公英橡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结国内研发力量,进行蒲公英橡胶的商业化开发。

  孙松涛介绍,全球每年生产的天然橡胶,2/3被用于制造轮胎,我国作为天然橡胶短缺的国家,80%以上的橡胶有赖于进口。以蒲公英根部提取的天然南橡胶替代从橡胶树中提取的天然橡胶,该技术如能成功产业化,将拓宽我国天然橡胶供应渠道,摆脱依赖进口的弊端,同时降低种植成本,减少碳排放。

  传统产业发力孕育新动能的同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成为烟台工业增长的新动能。

  这些产业也许产值还不算突出,但增势十分迅速。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烟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1.2%,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37.8%、30.7%和12.7%。

  “我们现在有些创新型企业规模不大,但科技含量很高、发展很快,比如专业做红外成像技术与MSMS传感技术开发的睿创微纳,做智慧城市方案的艾欧特,相信这类企业未来会更多,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烟台市经信委综合科科长赵冰说。

  定位好高不骛远:“真金白银”扶持制造业发展

  政策力度之大,在全国领先,因为“对企业好就是对烟台好,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服务。”

  “烟台这个城市有种务实的特质,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赵冰说,“这不是因为烟台人保守,而是烟台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它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们不可能跟北上广去比拼,但我们可以找准机会,做我们自己能做的事。”

  在今年烟台市《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中,可以看到烟台出台了一系列制造业扶持奖励政策,“真金白银”地扶持制造业发展。

  这些政策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创新发展、支持项目建设、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包括:

  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和50亿元的信贷周转金,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统筹10亿元的强市专项资金,包括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企业家国内外高端培训;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000万元奖励;对引进建设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国内高端研究机构和产业化基地,连续5年、每年给予1500万元支持;对引进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研究机构,给予5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整建制引进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机构,给予不低于1亿元支持;顶尖人才(团队)带重大项目来烟创新创业,最高可获得1亿元资助或1.5亿元直投股权投资支持;市县两级筹集提供不少于1万套人才公寓……

  烟台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说,这轮政策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创全省之最,在全国领先,烟台是要尽一切所能为建设制造业强市做后勤保障,因为“对企业好就是对烟台好,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服务。”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烟台市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10亿元、增长5%,实现利润810亿元、增长13.8%,两项指标分别位居山东省第一、二位。1-8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099亿元,同比增长10.5%。

  “到2020年,形成7个千亿级主导产业、20个百亿级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9月启动的“制造业强市”战略勾画如此蓝图。

  船帆已经升起,烟台已经出发。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起点上的烟台,依旧还是那个并不多么醒目,但始终带着抱负努力着的城市。(记者王京雪)

+1
【纠错】 责任编辑: 薛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雪龙”号开始向中山站卸货
“雪龙”号开始向中山站卸货
新疆多部门积极应对暴雪天气
新疆多部门积极应对暴雪天气
中国火星村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中国火星村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冬日栈桥观海鸥
冬日栈桥观海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30112218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