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记者手记:鲁艺80年,深情与梦不曾老去
2018-04-19 15:10:4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沈阳4月19日电(记者王莹、于也童)鲁艺精神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多人一直在追寻的问题。在记者一个多月的采访中,在对每一位老鲁艺人的接近中,这个答案的轮廓开始逐渐清晰。

  黎辛,98岁;江雪,98岁;孟于,96岁;王绪阳,86岁;傅庚辰,83岁……他们都曾在自己最明丽的青春年华从鲁艺走过,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他们每一位都在中国的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已是迟暮之年,但当谈到鲁艺,每一个人眼里都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对黎辛的采访是在医院中进行的,他已住院一年多。考虑到黎辛老人的身体状况,我们曾想放弃采访,但他得知我们的采访是为了纪念鲁艺建校80周年,坚持要接受采访。

  虽然穿着病号服,但黎辛老人看着很精神。“我是从延安鲁艺走出来的,你们要写鲁艺的稿子,我很高兴啊!鲁艺的故事太多了,讲不完哦。”

  因为怕耽误老人的休息,我们将每个采访都规划在四十分钟左右,但一谈到鲁艺,每位接受采访的老人都娓娓而谈。

  虽然坐在木质的靠背椅子上并不舒服,但王绪阳老人还是对记者讲了两个多小时,直到采访结束,他仍神采奕奕。“在鲁艺学习的日子让我一生受益,我很高兴你们能去写鲁艺,鲁艺是我非常珍贵的一段回忆。”

  正如王绪阳老人所言,采访过程中,记者总能感受到老艺术家们对鲁艺深深的眷恋。

  虽已接近百岁,但记者从孟于老人身上看到了少女般的俏丽。她谈自己骑着小毛驴去延安,谈参与演唱冼星海指挥的《黄河大合唱》,谈自己第一次演喜儿……兴起之处,还会哼唱几句。

  98岁的江雪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讲着自己跟随鲁艺慰问团一起过了黄河,为战士们演唱《太行山上》的经历。她语调活泼热情,让记者感到恍惚,他们真的是已经临近百岁的老人吗,又或者,是他们怀揣着的鲁艺记忆不曾老去。

  记者见到傅庚辰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式套装。傅老谈起话来慢条斯理,但是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我认为鲁艺精神的内涵就是三个字:为人民。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为时代讴歌的作品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为人民——几乎每位受访者在回答鲁艺精神的内涵时,都一定会提到这句话,“我的父亲晚年写了一幅字——‘为人民活’,”著名导演凌子风的女儿凌丽说,“为人民活,为人民歌,是他们这些老艺术家一生的追求。”

  采访进行至此,答案已呼之欲出。

  这是一种爱国的精神,能让在硝烟四起的延安战斗的艺术家们创作出《白毛女》《黄河大合唱》这样流传近百年仍不朽的文艺作品;这是一种融入人民的精神,能让文艺创作者们扎根在奋斗第一线,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出《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这样激发出人民心底最深处的精神力量的作品;这是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能让耄耋之年的老鲁艺人,每每谈及“鲁艺”二字,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都能眼中带光、嘴角带笑。

  当年播撒到中国各地的鲁艺精神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灿烂的文艺之花,开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用独特的芳香引领着文艺创作者们融入壮阔的新时代,不断出精品、促繁荣。

  如果说人的一生也似一朵花,那么行至暮年也并非过了花期、面临凋零,反而因开放的时间持久而愈发绚烂,这些老鲁艺艺术家们的人生仍旧春意盎然。

  80年时光流转,对于在战火中淬炼而出,在人民的实践中书写而成的鲁艺精神而言,它仍处在最明亮最灿烂的年华,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放射出璀璨光芒。

+1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贵阳:狮子“兄弟”组团卖萌
贵阳:狮子“兄弟”组团卖萌
柳树“打针” 抑制飞絮
柳树“打针” 抑制飞絮
江苏太仓举行水上搜救综合演习
江苏太仓举行水上搜救综合演习
紫藤花开
紫藤花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9854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