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八等”列车的“一等”使命——青藏铁路线上的送水车队
2018-10-04 16:49:3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西宁10月4日电 题:“八等”列车的“一等”使命——青藏铁路线上的送水车队

  新华社记者马千里、赵雅芳、魏玉坤

  青藏高原的“冬天”往往来得要早一些。9月底,海拔4200米的木里火车站已经下了好几场雪。还没来得及给自己换上棉衣,“张家车队”便早早给送水车上的水管裹上了毛毡做的“棉服”。

  “害怕水管冻裂,影响送水可就麻烦了!”车队队员张斌皱着眉头说,“沿线职工都在等着吃水用水,可不敢含糊!”

  一列水罐车,4名送水工,这是青藏铁路格尔木房建生活段的送水车队。因为他们恰巧都姓张,便被称为“张家车队”。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部分高海拔地区缺少水源,有些地区虽然能打出水,水质却不达标。自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开通运营以来,这列送水车就成了青藏线上的“独宠”,30多年里,寒来暑往为沿线数十个站区的2000多名铁路职工送水。

  如今,平均年龄50岁的“张家车队”已是第三代送水人。

  加满水罐,烧起锅炉,带上几包挂面、一袋馒头,他们准备开始下一趟的送水行程。每周三晚上,由8个水罐车组成的送水车装载着近500吨水,从格尔木出发,为沿线12个站区一一送水,一趟来回行驶近3000公里,至少需要五天四夜。

  “线路上没车的时候我们是‘专列’,有车的时候我们就是‘老末’,‘八等’列车嘛。”车队队员张吉录笑着说。

  为了不影响其他列车行驶,送水车遇车就要避让,走走停停,有时一停就是六七个小时。从茫茫戈壁到莽莽雪山,这列“八等车”担负着光荣的“一等”使命。他们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也承受着鲜为人知的辛苦。

  陈旧的铁皮车厢里冬冷夏热,“张家车队”队员的“家”是一节简易的绿皮车体。“一层铁皮很快就晒透了,沿路发电也不方便,就没用电风扇。”夏天,人在车里热得直流汗,菜和馒头也容易变质。

  张斌说,有一年夏天,备下的蔬菜都发霉了,只有土豆、萝卜勉强能食用。在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只能吃土豆炖萝卜。

  相比夏天,冬天更是一个漫长而难熬的季节。青藏铁路沿线,室外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即使戴上棉手套,双手也会冻得失去知觉。

  “水喷到衣服上,3秒就冻僵了,裤子脱下都能立起来。”张吉录说。为了防止水罐结冰,他们还要不停地烧锅炉,给水罐车加热供暖。车厢里也十分寒冷,桶里的水能结足足一厘米厚的冰……

  对“张家车队”队员来说,这些苦“不算啥”,但有些苦只能往肚子里咽。

  “没办法照顾家里,有急事也赶不回去……”对家人的遗憾和亏欠,藏在队员一声声浅浅的叹息里。

  去年,车队队员张忠友正在沿线的柯柯站送水时,他的父亲病危。当他完成送水工作返回格尔木,再几经辗转赶回家时,父亲已经离世,这成了他心底永远的遗憾。

  张吉录的妻子也常常抱怨说:“丈夫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啥忙也帮不上。”的确,在外工作这么多年,女儿出生、上学、妻子生病……他都没能回家。

  “确实让家里人受苦了,但是那么多人等着喝水,我不能走,只想着‘小家’,‘大家’怎么办?”张吉录说。

  四季变换,无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几代送水人一直这样默默坚守在孤独的青藏线上,他们倾注的不仅是对铁路赤诚的热爱,更是对国家事业无私无悔的付出。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 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索华宁介绍,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新增13个车站,延长8处既有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对拉萨西货场进行升级改造。
    2018-08-30 16:34:41
  • 青藏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创12年新高
    记者从青藏铁路公司了解到,截至8月13日,青藏铁路公司在今年暑运期间共发送旅客286.2万人次,8月10日当天发送旅客8.4万人次,双双创下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2年来暑运旅客发送量的历史新高。
    2018-08-15 18:14:57
  • 一个人的坚守——青藏铁路小站值班员的春节
    在青藏铁路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五等小火车站——“青海湖站”。今年春节,50岁的车站值班员张雅昭将在这里独自度过。
    2018-02-16 09:24:39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量子透镜”有望助力量子信息传输
“量子透镜”有望助力量子信息传输
云南昆明:“花之城”游人多
云南昆明:“花之城”游人多
鹭舞金秋
鹭舞金秋
假期里坚守的劳动者
假期里坚守的劳动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351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