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王恒梅种桃记
2018-11-10 17:06:3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南京11月10日电 题:王恒梅种桃记

  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已经入冬了,但在金黄色的阳光照射下,苏北平原上还是溢满了暖意。

  9日上午,43岁的农妇王恒梅早早地拿起剪刀,到果园里给桃树剪枝。“背上的枝和下垂的枝都要剪掉,留下向着阳光、比较饱满的花芽。”她剪得极为精细,这片桃园可是她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

  王恒梅的家是江苏省泗洪县一户普通的家庭。丈夫在外务工,她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生病,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母亲去世了,丈夫突患腿疾,她自己长期哮喘,失去了经济来源。这个家庭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她不想“躺着脱贫”。

  王恒梅家所在的天岗湖乡位于泗洪的西南岗片区,这里自古就是江苏的“苦极之地”。天岗湖的土壤还不适合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所幸的是,这里有种植林果的传统。

  在脱贫攻坚战中,天岗湖乡将目光瞄准了林果产业。“其实刚开始也没底,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种过一次,失败了。”天岗湖乡扶贫专干黄成成说,这次吸取了教训,在管理、技术、树苗上狠下功夫,成了。

  王恒梅动了心,想种桃。但钱从哪里来?光租金一年就要5.5万元,还有人工、农药、肥料等各种费用。对贫困户的金融扶持“雪中送炭”,王恒梅从天岗湖农商行贷到了17万元低息贷款。2016年,她承包了100亩桃园。

  “刚开始精神压力很大,既没技术,又没经验,钱投进去了,要是亏了可咋还?”她说,“整夜想,睡不着觉,一下子瘦了十几斤。”

  王恒梅的担心,扶贫干部一清二楚。为了打消果农的顾虑,天岗湖乡从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

  天岗湖乡从安徽砀山请来一位唐姓专家,长住乡里,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唐老师经常到我们园子里来,什么时候剪枝、打药,指点的特别细致。”王恒梅说,“村里还经常举办林果栽植技术培训,请种植大户给我们上课,非常实用。”

  “原来一点技术没有,现在有点小经验了。”王恒梅话语间流露出自信。水蜜桃、油桃、黄桃……她的桃园里品种越来越多,品质越来越好,一斤卖到了七八元。

  天岗湖的桃子甜度高、口感好,“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天岗湖乡成立林果协会积极开拓市场,将产品卖到了南京、上海等地。定点的扶贫单位也帮助销售,再加上农村电商助力,桃子供不应求。“许多外地客商到田头来抢着收。”王恒梅说。

  王恒梅田间管理,丈夫打农药。一边侍弄桃子,一边照顾孩子,他们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但果树种植是“靠天吃饭”,就怕遭遇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授粉期间,一旦碰到下雨或强降温,就不结果子,一年就白忙了。”王恒梅说。

  果农有所忧,干部有所为。天岗湖乡组织果农为桃树买了保险,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鲜果保存不易,政府出资建起冷库、大型预冷棚;需要农机耕作,乡里就免费借给贫困户使用……

  目前,天岗湖乡林果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其中桃树1.2万亩。当地还注册了天岗湖系列林果商标。

  人努力,天帮忙。王恒梅家的桃园蒸蒸日上。2017年,纯收入5万多元,2018年增加到10万多元。“这日子可是越来越好了!”阳光打在她的脸上,昔日的迷茫不见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世界最高输电铁塔直升机跨海放索顺利完成
世界最高输电铁塔直升机跨海放索顺利完成
“晒秋大妈”的幸福生活
“晒秋大妈”的幸福生活
夜色下的开罗老市场
夜色下的开罗老市场
探访法国华工公墓
探访法国华工公墓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69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