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特写:南极中山站附近的“白雪公主”
2018-12-12 18:54:1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2日电 特写:南极中山站附近的“白雪公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从航行在南大洋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上,能看到的最美丽的身影,莫过于一身雪白的南极雪海燕了。它个头不大,但辨识度极高,时而像一道白色闪电扎向水中,时而随海浪翩翩起舞。

  近日来,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抵达南极中山站固定冰外缘进行物资卸运,一些队员到达中山站后开展科考工作。记者随鸟类专家、第35次南极科考队度夏队员张正旺和第34次南极科考队越冬队员妙星一道,在中山站附近再次见识了南极鸟类中的“白雪公主”——南极雪海燕。

  南极雪海燕又叫雪鹱,因外形和大小类似鸽子也称南极雪鸽,体长30至40厘米,翼展75至95厘米,有着美丽的楔形尾巴。在南极鸟类中,数量最多的企鹅是不能飞的南极“土著居民”,雪海燕则是翱翔天空的南极“土著居民”。除眼睛、喙和腿爪为黑色外,雪海燕全身洁白。

  南极雪海燕主要以磷虾为食,兼及一些小鱼和乌贼,平时分散到南大洋浮冰和海上觅食,每年11月集群到繁殖地,营巢于南极大陆及岛屿的山崖岩石缝隙中,11月底至12月初产卵,每窝产卵1枚,孵化期需40至50天。

  时下正是南极雪海燕的交配季和产卵期。记者看到,有的雪海燕互相追逐和示爱,有的正在山崖岩石缝隙的窝里孵卵。

  张正旺和妙星连日来对中山站附近的雪海燕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记录所发现的雪海燕数量、坐标、行为等,对繁殖期的雪海燕巢区进行种群密度统计。

  张正旺说,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这一区域的鸟类资料较少。对包括雪海燕在内的南极鸟类开展长期业务化观察和监测,可为加入南极生态系统监测计划、提出有针对性的南极鸟类资源养护措施建议以及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积累资料和提供科学依据。

  已经在中山站做了一年多鸟类和海豹等南极动物调查的妙星说,雪海燕等鸟类在南大洋海洋生态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其种群动态和生存状况可以反映南极环境的变化趋势。

+1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吉林:雾凇美景
吉林:雾凇美景
“冰雪奇缘”
“冰雪奇缘”
青铜“虎鎣”,欢迎回家
青铜“虎鎣”,欢迎回家
“泳”动寒冬
“泳”动寒冬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84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