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脱贫新事
2018-12-26 16:07:2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12月26日电 题:“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脱贫新事

  新华社记者

  1万瓶蜂蜜1分钟售罄、千年藏寨开门迎远客、“张懒娃”变“张勤娃”……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平武县采访到的脱贫新事。

  平武因野生大熊猫数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也是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经过各方多年的奋力攻坚,当地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12.8%降至目前的0.46%,脱贫摘帽即将实现。

  1万瓶蜂蜜1分钟售罄

  在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关坝村,依托优质生态资源,蜜蜂养殖一直是当地村民的传统产业之一。“以前,我们的村民只懂酿出好蜂蜜,销路却成问题。”关坝村养蜂合作社理事长、36岁的李芯锐说。

  李芯锐是关坝村7个原在外打工、后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怀揣“让家乡不再贫困”的朴素想法,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用新理念引导乡亲们保护生态、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成功将关坝的生态农产品打造成“网红”。

  今年8月,依托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电商平台,当地第一批1万瓶蜂蜜不到1小时即售罄;9月,第二批1万瓶只用了1分钟即被抢购一空……

  “绿水青山就是最好的名片,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来品味平武的原生态味道。”李芯锐自信地说。

  近年来,平武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打造绿茶、中药材、蜂蜜等产业,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仅今年前9个月,全县生态农业就实现产值1.11亿元,贫困户人均增收约2000元。

  千年藏寨开门迎远客

  走进平武白马藏族乡扒昔加古寨,一排排青瓦木梁的藏式小楼依山而建,民族风情浓郁。过去以打猎、采草药等为生的当地村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78岁的白马藏族老人旭仕修告诉记者,他们家在2014年就开办了民宿,是寨子里最早经营民宿的人家之一。但那时候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知道古寨前来参观的游客还很少。

  “后来水泥路修好了,政府把旅游产业引进了乡村,如今我家的客栈一年能赚十几万,日子越过越好。”旭仕修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扒昔加古寨,20多户村民都搞起了农家乐,随着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据了解,平武县依托优质旅游资源,实施“景区带村、农家乐带户、旅游商品增收”的全域旅游扶贫模式,带动2200余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产业,仅今年前10个月,户均增收就超过5000元。

  “懒娃”变“勤娃”

  在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草原村,曾经的贫困户张平文算是“名人”。过去,他不求上进,家里脏乱差、“太阳晒屁股都不起床”、不弄庄稼还爱打麻将,村民便送他一绰号“张懒娃”。

  “张懒娃”不缺胳膊不缺腿儿的,他脱贫,“思想”必须先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反复登门与他拉家常,拉近与他的心理距离,鼓励并支持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

  “这么多人用心帮我,我肯定还是要雄起噻。”张平文选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种植中药材,经过几年时间,他现在已经拥有8亩多的中药材种植地,涉及大黄、芍药等七八个品种,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张懒娃’变喽。”村民们开始对张平文刮目相看。他自己也越来越对“绰号”不满,要求帮扶部门、村两委帮他正名,“我现在改了,还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应该叫我‘张勤娃’!”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平武县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提升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激发其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记者杨三军、康锦谦、杨迪、张海磊)(完)

+1
【纠错】 责任编辑: 程瑶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颐和园十七孔桥现“金光穿洞”美景
颐和园十七孔桥现“金光穿洞”美景
牡丹江“雪堡”开园迎客
牡丹江“雪堡”开园迎客
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
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
赶制宫灯迎新年
赶制宫灯迎新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91123908210